本实用新型涉及餐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定于餐桌的回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公司、学校等人流较多的食堂,均采用固定式的桌椅,即在长排餐桌上设置固定支架,并在固定支架上固定连接椅子,上述设计可以保证椅子的整齐放置,可是固定式的连接一方面占地面积较大,另一方面不方便更换维修。针对上述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椅子和桌子之间加设了弹性组件进行使用,上述设计可以使椅子在未使用状态时收纳于桌子的下方,减少占地面积,但是弹性组件弹力反应快,椅子往外拉不及时坐下的话会瞬间回弹,容易对桌子造成撞击损伤,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于餐桌的回弹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弹性组件回弹速度快、易造成桌子损伤、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固定于餐桌的回弹装置,包括固定座,弹性组件和外罩,所述固定座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于餐桌上,另一侧设置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对称设置有若干固定孔和第一U型槽,所述外罩包括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的表面对应第一U型槽设置有第二U型槽,所述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中间为空心凹槽,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上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阻尼组件、第一卡件、弹性组件和第二卡件,所述外壳置于所述外罩内,所述外罩嵌入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螺杆的第一螺纹端穿过所述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所述第一螺纹端上套设第一卡片,所述第一卡片与上固定板通过铆钉固定,所述第一螺纹端部旋有螺帽,所述螺杆的第二螺纹端穿过所述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所述第二螺纹端上套设第二卡片,所述第二卡片与下固定板通过铆钉固定,所述第二螺纹端部旋有螺帽,所述外壳的壁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从所述外罩的空心凹槽处凸出,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椅子。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第一卡片与螺帽之间连接有垫片,所述第二卡片与螺帽之间连接有垫片。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器和阻尼齿轮。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弹性组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回弹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因加设阻尼组件,有效缓解了弹性组件的回弹力,使椅子慢慢回弹,避免桌子被撞击,提高使用安全性;同时将弹性组件和外罩拆分式设计,便于安装和更换,提高产品的使用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座;2-第一钢管;3-紧固螺丝;4-活动调节柄;5-导向座;6-导向槽;7- 第二钢管;8-凹圈;9-管径扩展调节环;10-环体;11-扩展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固定于餐桌的回弹装置,包括固定座1,弹性组件和外罩6,固定座1 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于餐桌上,另一侧设置有上固定板2和下固定板3,上固定板2和下固定板3上对称设置有若干固定孔4和第一U型槽5,外罩6包括上固定块7和下固定块8,上固定块7和下固定块8的表面对应第一U型槽5设置有第二U型槽9,上固定块7和下固定块8中间为空心凹槽10,弹性组件包括外壳11,外壳11内设置有螺杆12,螺杆12上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阻尼组件、第一卡件13、弹性组件和第二卡件14,外壳11置于外罩6内,外罩6嵌入固定于固定座1上,螺杆12的第一螺纹端穿过第一U型槽5和第二U型槽9,第一螺纹端上套设第一卡片15,第一卡片15与上固定板2通过铆钉16固定,第一螺纹端部旋有螺帽17,螺杆12的第二螺纹端穿过第一U型槽5和第二U型槽9,第二螺纹端上套设第二卡片18,第二卡片18与下固定板3通过铆钉16固定,第二螺纹端部旋有螺帽17,外壳11 的壁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从外罩6的空心凹槽10处凸出,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椅子,阻尼组件包括阻尼器20和阻尼齿轮21,弹性组件为弹簧22。
使用时,现将固定座1固定于餐桌的桌腿上,再将装有弹性组件的外壳11安装于外罩6 上,外罩6嵌入于固定座1上,最后在螺杆12两端套设第一卡片15和第二卡片18,并通过铆钉16与上、下固定板固定,同时在螺杆12的两末端旋上螺帽17,根据使用需求,在外壳 11上通过连接杆连接椅子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回弹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因加设阻尼组件,有效缓解了弹性组件的回弹力,使椅子慢慢回弹,避免桌子被撞击,提高使用安全性;同时将弹性组件和外罩6 拆分式设计,便于安装和更换,提高产品的使用有效性.
第一卡片15与螺帽17之间连接有垫片19,第二卡片18与螺帽17之间连接有垫片19。加设垫片19,可提高螺帽17与卡片之间的密封性,保证螺杆12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