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5331发布日期:2018-07-13 16:32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书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书架。



背景技术:

书架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遍用具,现有技术中书架一般占据较大的空间,整体结构往往是固定的,虽具有坚固耐用的优点,但同时存在携带不便的缺点。此外,书架的上放置书籍、资料或报表的空间有限,书架的长度无法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调节,使用并不灵活。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折叠书架,在使用状态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书架长度;在非使用状态时可进行折叠,以节省空间,便于携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折叠书架,包括背板、立板及底板,立板又包括左立板及右立板,所述底板左右两侧分别与左立板、右立板的下端旋转可拆卸连接,底板、左立板、右立板的后侧分别与背板卡接固定;底板及背板上对应设有卡槽,使竖直放置的隔板插入卡槽内与竖直放置的立板相平行;所述底板包括左底板和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并容纳在左底板内以调节底板水平长度的右底板,背板包括左背板和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并容纳在左背板内以调节背板水平长度的右背板,左底板与左背板水平长度相等,右底板与右背板水平长度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左底板左侧、右底板右侧的中部分别设有左凸起轴筒、右凸起轴筒,左立板底端前后设有第一凸起轴筒及第二凸起轴筒,右立板底端前后设有第三凸起轴筒及第四凸起轴筒,连接销穿过第一凸起轴筒、左凸起轴筒、第二凸起轴筒使底板与左立板旋转可拆卸连接,连接销穿过第三凸起轴筒、右凸起轴筒、第四凸起轴筒使底板与右立板旋转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底板后侧设有后板,后板上设有第一凸起定位件,第一凸起定位件与对应设置在背板上的凹槽五相配合。

所述左立板后侧上下设有第一固定凸起和第二固定凸起,右立板后侧上下设有第三固定凸起和第四固定凸起,背板左右两侧设有与第一~第四固定凸起相配合的凹槽,使左立板、右立板分别与背板卡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立板与背板、右立板与背板顶部相交处分别设置固定卡子,固定卡子为L形结构,固定卡子上设有与背板配合的背板凹槽及与立板配合的立板凹槽,背板凹槽与立板凹槽呈90°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改进:所述隔板与背板相交处设有固定卡子,固定卡子为T形结构,固定卡子上设有与隔板配合的隔板凹槽及与背板配合的背板凹槽,背板凹槽与隔板凹槽呈90°夹角。

所述左底板内部为在左底板右侧面开口并向左侧水平延伸的凹槽,凹槽前后面上分别设有与右底板相配合的滑道。

所述左背板内部为在左背板右侧面开口并向左侧水平延伸的凹槽,凹槽上下面上分别设有与右背板相配合的滑道。

所述底板底面上设有多个接地凸起。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书架长度;在非使用状态时可进行折叠,以节省空间,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板,可将放置在书架上的书籍、资料或报表进行分类,便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卡子,可将立板与背板、隔板与背板的更稳固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办公室、书房及教室,用于放置书籍、资料或报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板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立板2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板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隔板16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销5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L形固定卡子4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T形固定卡子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1A、左底板;1B、右底板;2、立板;21、左立板;22、右立板;3、背板;31、左背板;32、右背板;4、固定卡子;5、连接销;51、螺纹端;52、锁紧螺母;61、左凸起轴筒;62、右凸起轴筒;7、接地凸起;81、凸起轴筒一;82、凸起轴筒二; 9、固定凸起;10、凸起定位一;11、凹槽;12、卡槽;13、立板凹槽;14、背板凹槽;15、隔板凹槽;16、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折叠书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底板1、立板2及背板3。

如图2所示,水平放置的底板1包括左底板1A和右底板1B,左底板1A及右底板1B均为长方体薄板。左底板1A内部为在左底板1A右侧面开矩形口并向左侧水平延伸的凹槽,凹槽的前后面上分别设有与右底板1B相配合的滑道,右底板1B可直接在摩擦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或在右底板1B左端设置与滑道相配合的滑轮,右底板1B通过滑轮在滑道上进行移动,以调节底板1水平方向的长度,底板1水平方向的长度始终小于或等于左底板1A及右底板1B水平长度之和。

底板1顶面上设有多个矩形开口并沿底板1和立板2交线方向延伸的卡槽11。左底板1A左侧、右底板1B右侧的中部分别设有左凸起轴筒61、右凸起轴筒62。底板1后侧设有后板,后板上设有凸起定位一10,凸起定位一10为长方体凸块。底板1底面上设有多个接地凸起7,接地凸起7可以设置在底板1的四个直角处,或者在底面的一条边上及该边所对应的两个直角处,以增加书架整体的稳定性。

立板2包括左立板21及右立板22,左立板21及右立板22均为长方体薄板。如图3所示,左立板21底端前后设有凸起轴筒一81及凸起轴筒二82,连接销5穿过凸起轴筒一81、左凸起轴筒61、凸起轴筒二82,在连接销5的螺纹端51上扣上锁紧螺母25,使底板1与左立板21旋转可拆卸连接;左立板21后侧上下设有固定凸起一和固定凸起二。右立板底端前后设有凸起轴筒三及凸起轴筒四,连接销穿过凸起轴筒三、右凸起轴筒62、凸起轴筒四,在连接销5的螺纹端51上扣上锁紧螺母52,使底板1与右立板22旋转可拆卸连接;右立板22后侧上下设有固定凸起三和固定凸起四,固定凸起9均为长方体凸块。连接销5结构如图6所示。

如图4所示,背板3包括左背板31及右背板32,左背板31及右背板32均为长方体薄板。左背板31内部为在左背板31右侧面开矩形口并向左侧水平延伸的凹槽,凹槽的上下面分别设有与右背板32相配合的滑道,右背板32可直接在摩擦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或在右背板32左端设置与滑道相配合的滑轮,右背板32通过滑轮在滑道上进行移动,以调节背板3水平方向的长度,背板3水平方向的长度始终小于或等于左背板31及右背板32水平长度之和。左底板1A与左背板31水平长度相等,右底板1B与右背板31水平长度相等,以使底板1的水平长度与背板3的水平长度相对应。

背板3前平面上设有多个矩形开口并沿背板3和立板2交线方向延伸的卡槽12,背板3上的卡槽12与底板1上的卡槽12位置相对应,以使竖直放置的长方体隔板16上的凸块插入相对应的卡槽12内时,隔板16与立板2相平行。隔板结构如图5所示。背板3左侧以及背板4前平面下方分别设有与固定凸起9及凸起定位一10相配合长方体凹槽11,使左立板21、右立板22、底板1分别与背板3卡接固定。

左立板21与背板3、右立板22与背板3顶部相交处分别设置固定卡子4,固定卡子4为L形结构,如图7所示,固定卡子4上设有与背板3配合的背板凹槽14及与立板2配合的立板凹槽13,背板凹槽14与立板凹槽13呈90°夹角。

隔板16与背板3相交处设有固定卡子4,固定卡子4为T形结构,如图8所示,固定卡子4上设有与隔板16配合的隔板凹槽15及与背板3配合的背板凹槽14,背板凹槽14与隔板凹槽15呈90°夹角。

本实施例处于使用状态时,移动右底板1B及右背板32至使用长度,使右底板1B及右背板32的水平长度保持相等,以调整书架的的水平长度放置更多的书籍。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底板1及背板3的相对应的卡槽12上插入隔板16,以将书架上的书籍、资料或报表进行分类放置,在隔板16与背板3顶部相交处固定固定卡子4,使隔板更加稳固。

本实施例处于非使用状态时,取下隔板16与背板3、立板2与背板3顶部的固定卡子4,将隔板16从卡槽12内取出,松动锁紧螺母52取出固定立板2及底板1的连接销5,并使立板2上的固定凸起9从背板3上的凹槽11内取出,背板3上的定位凸起一10从凹槽11内取出,此时隔板16、背板3、立板2及底板1可叠放在一起,以节省占用空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