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手柄安装结构的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5584发布日期:2018-07-13 16:39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手柄安装结构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的清洁。一般来说,吸尘器通常包括有机头组件、过滤组件组件和桶组件。过滤组件组件设置在由机头组件和桶组件扣合形成的密闭空间内。通常,将机头外缘、过滤组件组件外缘和桶组件上缘沿轴向以此搭接组装并压紧,由此有效防止灰尘外泄。

常见的吸尘器的手柄一般通过螺钉、销等紧固件安装于壳体,安装时比较耗时,不仅耗费了人力,更增加了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吸尘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柄安装简单方便、成本低并且防水效果好的吸尘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手柄安装结构的吸尘器,所述吸尘器包括机头组件以及连接机头组件的储尘桶,所述机头组件包括机壳以及安装于机壳上的手柄,所述机壳包括连接所述手柄的安装部,所述手柄包括握持部以及位于握持部两侧的安装端,所述安装部包括枢转孔、与枢转孔连通的连接孔以及至少部分位于连接孔内的限制元件,所述限制元件能够在两个状态之间转换,在第一状态,所述限制元件允许所述安装端经由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枢转孔配合;在第二状态,所述限制元件限制所述安装端经由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枢转孔分离,所述手柄能够围绕所述枢转孔的轴线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端包括向手柄内侧凸出的轴部以及位于轴部末端且沿轴部径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轴部与所述枢转孔配合以实现所述手柄围绕所述枢转孔的轴线旋转,所述延伸部卡接于所述枢转孔的孔壁以限制所述手柄沿所述轴部轴向向外侧的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制元件构造为弹片,所述弹片具有连接机壳的固定端以及朝向所述枢转孔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沿所述枢转孔的内外方向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由端具有朝向所述枢转孔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安装端伸入所述枢转孔部分的外轮廓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枢转孔构造为圆孔,所述连接孔构造为方孔,所述限制元件自方孔的一端朝向圆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壳内与所述枢转孔对应的位置设置内抵部,所述轴部末端能够抵接所述内抵部以限制所述手柄沿所述轴部轴向向内侧的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部的剖面构造为圆角矩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部的末端构造为与轴部的圆弧面弧度相同的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形成于机壳上部的凸出部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壳还包括手柄支撑部,所述凸出部沿着手柄凸出部凸出,所述手柄能够转动到竖直的使用位置以及与手柄支撑部抵接的收纳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从以上技术解决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诸多突出的实质性技术特点,实施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后,其显著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通过设置连通的枢转孔和安装孔,同时通过限制元件来允许手柄安装以及限制手柄与机壳的分离,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约人力从而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吸尘器的机头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吸尘器的手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沿A-A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机头组件的主视图;

图7是图6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吸尘器的手柄安装到机头组件并且处于收纳位置时沿水平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图8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沿B-B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沿C-C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f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吸尘器一般包括机头组件、储尘筒和连接在机头组件上的过滤组件。其中,储尘筒与机头组件密封扣合连接,储尘筒下方还可以设置滚轮,方便储尘筒的移动。机头组件包括机壳以及设置于机壳内的风机,机头组件上可以连接软管,而且机头组件上设置进风口,软管的一端与机头组件的进风口连通,软管的另一端具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吸口,在风机的作用下,外部空气可从吸口经过进风口通过过滤组件过滤后排出,被过滤的灰尘则可落入储尘筒。

参照图1至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器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机头组件包括机壳10以及设置于机壳10内的风机(图未示),机壳10上安装有手柄50,手柄50安装于机壳的顶部并能够相对于机壳10旋转。

具体的,机壳10上具有连接手柄50的安装部30,安装部30形成于机壳上部的凸出部两侧,安装部30包括手柄安装孔31,手柄50包括握持部51以及位于握持部51两侧的安装端52,安装端52部分伸入到手柄安装孔31即能够实现手柄50相对于机壳10的安装。其中,手柄安装孔31包括枢转孔32以及与枢转孔32连通的连接孔33,安装部30还包括至少部分位于连接孔33内的限制元件35,限制元件35能够在两个状态之间转换,在第一状态,限制元件35允许安装端52经由连接孔33与枢转孔32配合;在第二状态,限制元件35限制安装端52经由连接孔33与枢转孔32分离,并且手柄50能够围绕枢转孔32的轴线旋转。

参照图3到图5所示,手柄50大致呈C型,安装端52位于手柄50的两个末端,其中,安装端52包括向手柄50内侧凸出的轴部522以及位于轴部末端523且沿轴部径向延伸的延伸部524,轴部522构造为扁方结构,即轴部522的截面构造为圆角矩形,也就是其中一对相对的两边为直边,另一对相对的两边为圆弧边。延伸部524延伸出轴部522的直径范围,即延伸部524相对于轴部522的径向向外凸出。延伸部524的端部构造为与轴部的圆弧面弧度大致相同的弧面,以方便延伸部524进入枢转孔32内。当然,在其它可实施的方案中,手柄50也可以构造为一字型、D字形等等,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轴部522向手柄内侧凸出,对应的安装部30设置在外侧,那么轴部也可以设置成向手柄外侧凸出,对应的安装部设置在内侧即可。

参照图6到图7所示,枢转孔32构造为圆孔,圆孔的孔径略大于手柄50的轴部522的直径,即轴部522与枢转孔32之间为间隙配合,两者的尺寸相匹配以能6够实现轴部522在枢转孔32内旋转。连接孔33构造为与枢转孔32连通的方孔,方孔的宽度W1(图5所示)略大于轴部522的扁方宽度W2,以方便轴部522能够通过连接孔33进入枢转孔32内。限制元件35优选为弹片,弹片的一端固定在机壳10,另一端朝向枢转孔32,弹片朝向枢转孔32的自由端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在连接孔32内外方向上移动。当弹片受力向内移动处于第一状态时,相当于弹片让开枢转孔32和连接孔33之间的连通路径,从而轴部522和延伸部524能够通过弹片让开的连接孔33的空间进入枢转孔32内。当弹片复位为初始状态即处于第二状态时,相当于弹片阻挡枢转孔32和连接孔33之间的连通路径,从而轴部522和延伸部523被弹片限制通过连接孔33与枢转孔32分离,轴部522与枢转孔32配合能够实现手柄50相对于机壳10的旋转。优选的,弹片的自由端的端面构造为与轴部522的外轮廓匹配的弧面,如此,当弹片处于第二状态时,弹片的末端与轴部522更加贴合,从而限位可靠。

继续参照图8和图9所示,为了限制手柄50安装到机壳10时沿着枢转孔32的轴向的移动,或者限位轴部522防止其过度插入枢转孔32,在机壳10上、对应枢转孔32的内侧位置设有内抵部13,内抵部13可以是设置于机壳10内部的凸筋,当然也可以是插入机壳的螺钉、销轴等结构。

参照图10到图13并配合图1所示,手柄50至少能够被转动到两个位置,即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使用位置时,手柄50大致竖直设置,方便使用者沿重力方向的上提;收纳位置时,手柄50大致水平设置,并且手柄50不超出机壳10的外轮廓,从而不占用储藏空间,也就是说,设置安装部30的凸出部。其中,机壳10上设置有手柄支撑部20,手柄支撑部20可以是平面或者与手柄50的侧面匹配的面,设置安装部30的凸出部沿着手柄支撑部20凸出,当手柄50处于收纳位置时与手柄支撑部20抵接,并且相对于手柄50的收纳位置,手柄50的握持部51与设置安装部30的凸出部之间具有内凹的空间,以方便使用者握持手柄50并将手柄50转动到使用位置。

下面将具体说明手柄相对于机壳的安装和拆卸。

参照图1到图4,安装手柄50时,将轴部522对准手柄安装孔31并向内插入,弹片在轴部522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使延伸部524和轴部522均能够通过连接孔33进入枢转孔32,当延伸部524和轴部522均进入枢转孔522后,弹片回复初始状态。如图8和图9所示,此时,延伸部524和与其对应的安装端52内表面521夹持部分枢转孔32的孔壁,枢转孔32夹持轴部522,内抵部13和孔壁夹持轴部内端523和延伸部524,使手柄在枢转孔32的轴向上被限位,并能够绕枢转孔轴线旋转。或者,在手柄50的两个安装端52向内用力,使手柄50发生弹性形变,将延伸部524斜向插入枢转孔32,进而使整个轴部522侧向滑入枢转孔32,撤销力,手柄恢复初始状态,完成安装。

参照图7到图9,拆卸手柄50时,压下弹片使其发生形变,向外拉手柄,或直接向外拉手柄,使手柄驱动弹片发生形变,轴部522经过连接孔33与枢转孔32分离,完成拆卸手柄50,即按照安装手柄相反的步骤即可拆卸手柄50。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通的枢转孔和安装孔,同时通过限制元件来允许手柄安装以及限制手柄与机壳的分离,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约人力从而降低了成本。另外,限制元件也可以设置成其它形式,如受弹性抵压的刚性元件,或者两个异极设置的磁铁等等,即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变形或者发生位移,撤回外力能够自动复位的元件均可。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