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框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320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窗框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框型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重性能优秀、安装简便、推拉顺畅的窗框型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铝合金窗框型材一般是内框型材与外框型材的组合,将窗框安装在外框型材或安装在内框型材与外框型材组合的窗框型材上。外框型材可以分为横料、立料,横料包括外框上横料、外框下横料、外框横档料、固定管料等,立料包括外框立料、外框拼料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窗框型材,外框下横料的结构改变,实现了内拆、外拆两种安装方式的结合,减少了高层安装的不便;轨道采用承重性能优秀的宽轨设计,轨道的承重变大,使得门窗的推拉过程更加稳健顺畅;室内轨道增设一道皮条搭接,推拉更顺畅,气密效果更好;外框下横料与外窗扇的气密条搭接采用点接触的密封形式,气密条端头下搭,推拉更顺畅,气密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框型材。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窗框型材,包括第一框料,第二框料,第三框料;

所述第三框料,包括第一弯钩部、第二弯钩部;

所述第一框料一端与内窗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框料的所述第一弯钩部连接;

所述第二框料一端与外窗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框料的所述第一弯钩部、所述第二弯钩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弯钩部、第二弯钩部形成一高度位移差。

优选地,所述第一弯钩部、第二弯钩部在头部呈凸台形加长。

优选地,所述第一框料沿所述第一框料外管面向所述第三框料延伸形成第一延伸架,所述第一延伸架与所述第一弯钩部连接;

所述第二框料沿所述第二框料外管面向所述第三框料延伸形成第二延伸架,所述第二延伸架与所述第一弯钩部、第二弯钩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架两端分别通过“h”形气密条与所述第一弯钩部连接;

所述第二延伸架两端分别通过“T”形气密条、“h”形气密条与所述第一弯钩部、第二弯钩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弯钩部通过所述“T”形气密条向下连接至所述第二延伸架。

优选地,所述“T”形气密条与所述第二延伸架点接触连接,所述“h”形气密条与所述第一弯钩部、第二弯钩部点接触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架在所述第一弯钩部两端各形成一槽口,容纳所述“h”形气密条,与所述第一弯钩部连接;

所述第二延伸架在所述外窗扇一端,形成一所述槽口,容纳所述“h”形气密条,与所述第二弯钩部连接;

所述第二延伸架在所述内窗扇一端,形成一折边,所述第一弯钩部在所述外窗扇一端形成一所述槽口,容纳所述“T”形气密条,与所述折边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框料包括固定连接的阶梯管、方管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阶梯管、方管上的所述第一弯钩部、第二弯钩部;

所述阶梯管、方管形成一高度位移差。

优选地,所述方管截面呈平行四边形,所述方管的上管面、下管面与竖直方向呈一夹角,向所述外窗扇方向倾斜;

所述阶梯管截面呈两级台阶形,所述阶梯管较低的上管面与所述方管的上管面齐平,所述阶梯管较高的上管面与所述方管的上管面平行,所述阶梯管的下管面与所述方管的下管面齐平,向所述外窗扇方向倾斜。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外框下横料的结构改变,实现了内拆、外拆两种安装方式的结合,减少了高层安装的不便;

2.轨道采用承重性能优秀的宽轨设计,轨道的承重变大,使得门窗的推拉过程更加稳健顺畅;

3.室内轨道增设一道皮条搭接,推拉更顺畅,气密效果更好;

4.外框下横料与外窗扇的气密条搭接采用点接触的密封形式,气密条端头下搭,推拉更顺畅,气密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窗框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窗框型材的第一框料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窗框型材的第二框料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窗框型材的第三框料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窗框型材的“h”形气密条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窗框型材的“T”形气密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窗框型材;

11-第一框料;

12-第二框料;

13-第三框料;

14-“h”形气密条;

15-“T”形气密条;

16-第一弯钩部;

17-第二弯钩部;

18-第一延伸架;

19-第二延伸架;

20-阶梯管;

21-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参考图1-图4,该窗框型材100包括第一框料11,第二框料12,第三框料13;

所述第三框料13,包括第一弯钩部16、第二弯钩部17;

所述第一框料11一端与内窗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框料13的所述第一弯钩部16连接;

所述第二框料12一端与外窗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框料13的所述第一弯钩部16、所述第二弯钩部17连接。

--第一框料11

参考图1、2,第一框料11一端与内窗扇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框料13的第一弯钩部16连接。

具体连接方式上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采用,第一框料11沿第一框料11外管面向内窗扇方向延伸形成一延伸架,与内窗扇连接,第一框料11沿第一框料11外管面向第三框料13延伸形成一第一延伸架18,通过第一延伸架18与第一弯钩部16连接。延伸架、第一延伸架18分别为向内窗扇方向、向第三框料13方向延伸的四条直边。

参考图5,进一步地,第一延伸架18两端分别通过“h”形气密条14与第一弯钩部16连接。

具体地,第一延伸架18向第三框料13方向延伸的两条直边在第一弯钩部16两侧各形成一槽口,在该槽口内容纳一“h”形气密条14,通过“h”形气密条14与第一弯钩部16连接;具体地,第一延伸架18向第三框料13方向延伸的两条直边分别与第一弯钩部16的两条竖直管面连接。

--第二框料12

参考图1、3,第二框料12一端与外窗扇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框料13的第一弯钩部16、第二弯钩部17连接。

具体连接方式上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采用,第二框料12沿第二框料12外管面向外窗扇方向延伸形成一延伸架,与外窗扇连接,第二框料12沿第二框料12外管面向第三框料13延伸形成一第二延伸架19,通过第二延伸架19与第一弯钩部16、第二弯钩部17连接。延伸架、第二延伸架19分别为向外窗扇方向、向第三框料13方向延伸的四条直边。

参考图5、6,进一步地,第二延伸架19两端分别通过“T”形气密条15、“h”形气密条14与第一弯钩部16、第二弯钩部17连接。

具体地,第二延伸架19向第三框料13方向延伸的两条直边在,其中,第二延伸架19在外窗扇一端的直边形成一槽口,容纳一“h”形气密条14,通过“h”形气密条14与第二弯钩部17连接;具体地,第二延伸架19的该直边与第一弯钩部16的短竖直管面连接;第二延伸架19在内窗扇一端的直边形成一折边,折边的方向朝向第一弯钩部16,并且,第一弯钩部16的短竖管面一端在向外窗扇方向形成一水平槽口,容纳一“T”形气密条15,该“T”形气密条15将折边与第一弯钩部16连接。

为了提高轨道的承重性能,使窗扇的推拉更顺畅,并提高窗扇的气密效果,可以采用,“T”形气密条15、“h”形气密条14均采用点接触的密封形式,“T”形气密条15与第二延伸架19点接触连接,“h”形气密条14与第一弯钩部16、第二弯钩部17点接触连接。

在此基础上,第一弯钩部16通过“T”形气密条15向下连接至第二延伸架19。将“T”形气密条15端头下搭,“T”形气密条15的头部容纳于第一弯钩部16形成的水平槽口内,“T”形气密条15的尾巴向下搭接至第二延伸架19的折边。这样,窗扇推拉时,有两个方向的力,力得到了分散,推拉更顺畅,也可以达到更好的气密效果。

--第三框料13

参考图1、4,第三框料13包括固定连接的阶梯管20、方管21以及分别设置在阶梯管20、方管21上的第一弯钩部16、第二弯钩部17。

-阶梯管20、方管21

方管21截面呈平行四边形,方管21的两个外管面竖直,方管21的上管面、下管面与竖直方向呈一夹角,向外窗扇方向倾斜,倾斜的角度在0°-45°之间。

阶梯管20截面呈两级台阶形,阶梯管20的连个外管面竖直,其中一个外管面与方管21的外管面重合,阶梯管20较低的上管面与方管21的上管面齐平,阶梯管20较高的上管面与方管21的上管面平行,阶梯管20的下管面与方管21的下管面齐平,阶梯管20的两个上管面、下管面也向外窗扇方向倾斜,倾斜的角度与方管21的角度相同,在0°-45°之间。这样,在阶梯管20和方管21之间形成一高度位移差,阶梯管20一侧,即内窗扇一侧,高于方管21一侧,即外窗扇一侧。

阶梯管20较低的上管面与较高的上管面的交界处的竖直管面向所述内窗扇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弯钩部16,使得第一弯钩部16、第二弯钩部17之间也形成一高度位移差。

第三框料13沿其两侧的外管面分别向内窗扇、外窗扇方向、内窗扇、外窗扇的反向延伸形成四条延伸边。

-第一弯钩部16、第二弯钩部17

第一弯钩部16、第二弯钩部17呈弯钩状,在靠近外窗扇一侧形成短竖管面,在靠近内窗扇一侧形成长竖管面,头部呈凸台形加长,使得辊轮的接触面随之增大,轨道的承重变大,推拉更顺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窗框型材100,外框下横料的结构改变,实现了内拆、外拆两种安装方式的结合,减少了高层安装的不便;轨道采用承重性能优秀的宽轨设计,轨道的承重变大,使得门窗的推拉过程更加稳健顺畅;室内轨道增设一道皮条搭接,推拉更顺畅,气密效果更好;外框下横料与外窗扇的气密条搭接采用点接触的密封形式,气密条端头下搭,推拉更顺畅,气密效果更好。

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