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磁疗颈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7955发布日期:2018-09-21 22:0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保健磁疗颈枕,属于保健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颈椎,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其共有七块颈椎骨组成,除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外,其他颈椎之间都夹有一个椎间盘,加上第七颈椎和第一胸椎之间的椎间盘,颈椎共有6个椎间盘。除第1、第2颈椎结构有所特殊外,其余颈椎均由椎体、椎弓、突起(包括横突、上下关节突和棘突)等基本结构组成。椎体在前,椎弓在后,两者环绕共同形成椎孔。所有的椎孔相连就构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纳其中。

正常颈椎的弧度是轻度向前弯曲的,其弧度约40±5度左右,组成颈椎的脊髓、椎间盘、神经、血管、肌肉、韧带亦随着该弯曲穿行或附着于颈椎椎体和椎体各孔道,它们只有在这样的弧度范围内才能保证他们的正常生理功能。颈椎位于频繁活动和重量较大的头颅与缺少活动而比较稳定的胸椎之间,其在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活动度很大,活动频率高,负重多,在解剖上又相对比较薄弱,四周缺乏其他骨性保护,易受外力直接打击,如果颈椎的解剖结构或者生理弧度发生了变化,颈部的动态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颈椎的脊髓、椎间盘、神经、血管、肌肉、韧带也会因这些变化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挤压、突出、扭曲、牵拉、折叠等病理性改变,病理性改变的临床表现表现为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

引发颈椎弧度病变的病因有很多,如外伤、慢性退行性病变、易损伤颈椎的特殊职业、不良生活习惯等等,无论什么原因,他们都是造成颈椎正常解剖结构改变为基础,颈椎生理弧度发生改变是最常见的,颈椎生理弧度发生改变,意味着颈椎生理力学发生了改变,颈椎骨性或软性组织发生了病变,骨性组织和软性组织的平衡配合遭到破坏,如果不能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和干预,颈椎弧度将会更加进一步发生病理改变而引发更加复杂更加严重的病变发生。因此,恢复颈椎曲度在颈椎病的治疗已越来越受到业界重视。

在对颈型颈椎病的病因学研究中,枕头与其所形成的颈椎解剖形态这一问题应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因为其是颈型颈椎病病因中最为密切而又直接的因素,颈脊柱是一个有一定活动度的解剖结构,而枕头对颈脊柱的解剖有一定的塑型固定作用,犹如石膏或夹板对于腕踝关节的塑型固定一样,有的枕头使脊柱处于生理化的稳定解剖形态,有的枕头使颈脊柱处于慢性脱位的病理化不稳定的状态,而使颈椎遭到长时间的慢性损伤,因为颈椎病的发生可视为正常生物力学平衡的破坏,所以生理化的颈椎解剖形态将防治颈椎病,病理化的颈椎解剖形态将导致颈椎病,所以枕头应该成为维持头颈正常位置的主要工具。

众所周知,颈椎病人睡眠无论是仰卧还是侧卧,枕头过高过低都会造成危害,人体睡熟后,负责保护颈椎的韧带、肌肉群、关节囊等都会处于放松状态。睡高枕时,以仰卧位为例,颈部的生理弯曲应当保持合理地向上弯曲 (即前凸),而一旦枕头过高、且枕头的造型不合理时,即会造成颈部前屈。颈部前屈导致颈椎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处于紧张状态,并累及所属肌肉或相关肌群出现过度肌紧张;此时处于上方的椎骨下关节突,会滑至下位椎骨上关节突的上部,造成关节面错开,关节囊紧张,最终会因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受压而出现一系列的颈椎症状。

反之如果颈椎病人长期睡低枕,同样也会改变颈椎生理状态。睡低枕时人的颈椎会处于过度后伸状态,生理弯曲超过正常而过度前凸,此时上位椎体后倾,椎间盘纤维环后部受压、前部牵拉,髓核前移,前纵韧带紧张。长期低枕会导致前纵韧带疲劳,形成慢性损伤。而前纵韧带的功能在于防止脊椎过伸,一旦形成慢性损伤其护卫功能将大大降低,在一定诱因作用下即有可能出现椎体前移错位,加重颈椎病。久而久之,颈椎的生理曲度就会消失甚至反向弯曲,从而引起相应的椎间关节错位,若是刺激到了椎动脉和脊神经,就会出现脑供血不足、眩晕、头痛、失眠等不适。

中国专利号201611044302.4公开了一种颈枕,但是该颈枕只具逐渐纠正颈椎自身曲线和生理状态的功能,功能相对单一,无法满足客户的多样化的要求。

另外,用户经常将头部直接放在颈枕上,这样长久使用导致颈枕被弄脏,清理难度也比较大,这个人们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以逐渐纠正颈椎自身曲线和生理状态,又可以调节人体内新陈代谢,改善人体微循环,又方便清洗的颈枕。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保健磁疗颈枕,包括壳体和底座,所述的壳体可拆卸式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壳体为硬质材料一体成型的马鞍状壳体,壳体中间部分为内凹的光滑曲面,前后部分均为外凸的带细纹弧面,所述的光滑曲面与前后的带细纹弧面之间平滑连接,所述的光滑曲面内凹部的内表面紧密连接磁疗部件,所述的磁疗部件外形与光滑曲面外形相似,所述的光滑曲面外周设有磁疗型颈枕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上述的一种保健磁疗颈枕,所述的光滑曲面的前后曲面的纵向弧度分别模拟人体颈椎生理曲度,横向弧度模拟人体脖颈外形的横向弧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上述的一种保健磁疗颈枕,所述的光滑曲面与前后的带细纹弧面衔接处所形成的弧线模拟人体脖颈两侧边外形曲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上述的一种保健磁疗颈枕,所述的底座内表面和壳体内表面分别设有四个安装孔,所述的磁疗部件上设有与安装孔相适配的安装柱,所述的安装柱插接在安装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上述的一种保健磁疗颈枕,所述的光滑曲面两内侧设有四组八条导向筋,所述的磁疗部件两侧位置设有与导向筋相适配的两组四条导向槽,所述的导向筋为与导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上述的一种保健磁疗颈枕,所述的磁疗部件为曲面状,所述的曲面外形与主体的光滑曲面外形相似,所述的磁疗部件与光滑曲面接触面上设有多个盲孔,所述的盲孔内设有磁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上述的一种保健磁疗颈枕,所述的壳体的内表面设有插接柱,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与插接柱相适配的插接孔,所述的插接柱插接于插接孔内部,通过螺钉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上述的一种保健磁疗颈枕,所述的颈枕整体长度为22~25cm,高度为9.5~13.3cm,宽度为14cm~16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上述的一种保健磁疗颈枕,所述的底座的底部设有高度调节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上述的一种保健磁疗颈枕,所述的磁疗型颈枕巾包括花生壳状的颈枕巾本体,所述的颈枕巾本体包括衬布,所述的衬布设有空气层面料,所述的衬布和空气层面料通过包边条包边连接形成一整体;所述空气层面料上设有多个圆形但是有缺口的能量粉涂膜,所述的颈枕巾本体的一端连接有魔术贴,另一端连接有魔术贴毛边,所述魔术贴与魔术贴毛边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枕能够纠正颈椎自身曲线和生理状态:颈枕中间部分光滑曲面的前后曲面分别模拟人体生理状态的曲线弧度,其中人体生理状态的曲面弧度是根据ct扫描测量正常人的生理弧度后通过统计学回归分析设计,利用物理学中的推举力和头颅自身重力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自身三维双向牵引的作用,经临床实验证明,能逐渐恢复正常的颈椎弧弦距、颈脊柱弧、颈脊柱弦和水平线交角,这种双向牵引在医学上是颈椎单向牵引的进一步革新和完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在光滑曲面内表面设有磁疗部件,有助于促进细胞代谢,活化细胞,加快细胞内废料和有害物质渗出;均衡内排泄系统,促进血液轮回,改善微轮回形态,促进炎症衰退,消弭炎症肿胀和痛苦,双向调理血压,尤其能使高血压降低,进步红细胞的携氧才能,降低血液粘度,加强和改善人体免疫功用,改善血脂代谢,有降低胆固醇效果,消弭委靡、促进膂力恢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光滑曲面上还设有颈枕巾,包括衬布,衬布设有太空棉面料,亲肤舒适,所述太空棉面料上设有多个纳米发热片,进一步对颈部加热,舒缓颈部肌肉,活血散、促进膂力恢复,同时缓解头晕,改善睡眠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枕巾本体的一端连接有魔术贴,另一端连接有魔术贴毛边,方便颈枕巾固定在颈枕上,避免了颈枕巾的移动,带来的不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枕巾将衬布和空气层面料通过包边条包边连接形成一整体,避免了衬布和空气层面料比周边脱线,延长是枕巾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健磁疗颈枕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健磁疗颈枕去除外壳体后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壳体的内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健磁疗颈枕去掉枕巾后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枕巾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枕巾剖视图;

图中符号代表元件及其类似元件如下:

壳体1,光滑曲面11,带细纹弧面12,插接柱13,导向筋14,底座2,安装孔21,插接孔22,磁疗部件3,安装柱31,导向槽32,盲孔33,磁石 34,高度调节机构4,颈枕巾5,衬布51,太空棉面料52,纳米发热片53,魔术贴54,魔术贴毛边55,包边条5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地详细阐述,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保健磁疗颈枕,参阅图1至图8,所述的颈枕整体长度为22~25cm,高度为9.5~13.3cm,宽度为14cm~16cm。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以中等身材成年人的身体弯曲角度作为设计标准,在此高度的枕头不会过高也不会高低,结合枕头表面曲线模拟人体颈椎生理曲线的特点,使用者颈部的生理弯曲能够保持合理地向上弯曲,对于颈椎曲度病变的使用者,可以通过长期的使用逐渐来矫正颈椎曲度。

具体的说,包括壳体1和底座2,所述的壳体1可拆卸式固定在底座2 上。所述的壳体1为硬质材料一体成型的马鞍状壳体,壳体1中间部分为内凹的光滑曲面11,所述的光滑曲面11的前后曲面的纵向弧度分别模拟人体颈椎生理曲度,横向弧度模拟人体脖颈外形的横向弧度。前后部分均为外凸的带细纹弧面12,所述的光滑曲面11与前后的带细纹弧面12之间平滑连接,所述的光滑曲面11与前后的带细纹弧面12衔接处所形成的弧线模拟人体脖颈两侧边外形曲线。所述的光滑曲面11内凹部的内表面紧密连接磁疗部件3,所述的磁疗部件3外形与光滑曲面11外形相似;所述的光滑曲面11外周设有磁疗型颈枕巾5。

当客户采用平躺仰卧体位休息,人颈部贴合光滑曲面,头部离床或地面有一定的距离保持头部悬空,该距离一般为1cm左右,受到枕头牵引力的颈椎借助于人体颈椎正常生理曲线一样的枕头曲面进行颈椎弧度治疗,而且由于颈部吻合与人体颈椎正常生理曲度一样的曲面,保证颈部血液的循环和呼吸道的正常通畅,维持头部的血、氧正常供应,促使颈部恢复中间向前弯曲的自然生理曲线。通过长期的使用可以将变直甚至反弓的颈椎逐渐矫正到正常的前弓状态,恢复颈椎前凸的正常生理状态,与此同时恢复颈椎的弓弦效应,恢复椎间盘高度,改善椎间盘的循环。具体使用时,可以在睡前使用,睡眠时人会进入自身修复模式,睡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枕头一定时间后颈椎产生一定的张力和拉伸度,接着换普通枕头进入睡眠状态后,人体颈椎在一定程度上会保持所述的张力和拉伸度,此使用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矫正的效果。

为了使得磁疗部件3与带细纹弧面11内表面紧密接触,所述的磁疗部件 3为曲面状,所述的曲面外形与主体1的光滑曲面11外形相似,所述的磁疗部件3与光滑曲面11接触面上设有多个盲孔33,所述的盲孔33内设有磁石 34,所述的磁石34为永磁铁或者电气石或者其它可以产生远红外线的材料。

为了便于磁疗部件3的安装与定位,所述的底座2内表面和壳体1内表面分别设有四个安装孔21,所述的磁疗部件3上设有与安装孔21相适配的安装柱31,所述的安装柱31插接在底座2内表面和壳体1表面的安装孔21 内,通过螺钉固定;并且,所述的光滑曲面11两内侧设有导向筋14,所述的磁疗部件3的两侧位置设有与导向筋14相适配的导向槽32,所述的导向筋14位于导向槽32外侧。为了便于主体1与底座2之间的安装与拆卸,所述的壳体1的内表面设有插接柱13,所述的底座2上设有与插接柱13相适配的插接孔22,所述的插接柱13位于插接孔22,通过螺钉连接,拆卸方便。

更为具体的说,所述的磁疗型颈枕巾5包括颈枕巾本体,所述的颈枕巾本体包括衬布51,所述的衬布51设有空气层面料52,采用空气层面料亲肤舒适、透气,采用为了防止脱线,所述的衬布51和空气层面料52通过包边条56包边连接形成一整体。

所述空气层面料52上设有多个能量粉涂膜53,所述的能量粉涂膜53为能量粉与环保胶浆通过胶浆技术工艺,实现高度无缝混合,在空气层面料82 上面形成具有伸缩性和遮盖性的涂膜,所述的能量粉涂膜53为有缺口的圆形,增加空气流通,保护及修复颈部,舒缓颈部肌肉,活血散、促进膂力恢复。

为了方便固定,所述的颈枕巾本体的一端连接有T型魔术贴54,另一端连接有魔术贴毛边55,所述魔术贴54与魔术贴毛边55相适配,

为了与颈枕很好的贴合,所述的颈枕巾本体优选花生壳状,其长度与颈枕中间部位的周长相近。

磁疗型颈枕巾5缠绕在光滑曲面11外周,在底座2的中间部位通过魔术贴54和魔术贴毛边55切合固定,在需要清洗时,直接将魔术贴54和魔术贴毛边55撕开,用清水清洗即可。

所述的底座2的底部设有高度调节机构4,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4,优选牙型的带手柄的调节螺杆,通过调节螺杆的手柄可以保证患者后脑悬空,从而达到自身牵引的作用,使用时专科医师能根据病情调节灵活牵引弧度。特别是如环枢椎病变的患者,其通常需要过伸位牵引,可以将螺帽调到最高,从而达到过伸位牵引的目的。

所述的硬质材料为医用ABS塑料,硬质材料采用医用ABS塑料,优选地采用通用型医用ABS塑料。通用型医用ABS的弯曲弹性模量一般在 2.0~2.6Gpa之间,使得人体颈部压迫枕头时形变很小,可以达到塑形牵引的作用。硬质材料还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作,为了保证硬质材料的塑形牵引作用,所述硬质材料的弹性模量控制在2.0~2.6Gpa内。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