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5459发布日期:2018-07-13 16:3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盖和包括该锅盖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例如压力锅,由于受空间限制,需避让上方部件,其锅盖上设有沉台。且沉台设计为平面状,导致在产品工作过程中,锅盖受压向上拱起的变形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锅盖的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盖,用于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包括上盖和所述锅盖,所述锅盖位于所述上盖的内侧,所述上盖上设有向靠近所述锅盖的方向凸出的凸起部,所述锅盖上对应所述凸起部处向下凹陷以形成避让所述凸起部的沉台,其中,所述沉台呈弧形,所述锅盖为金属锅盖。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锅盖,锅盖上方设有上盖,上盖上设有(朝向锅盖方向)的凸起部,为避让该凸起部,锅盖上对应凸起部的位置向下凹陷形成沉台,凸起部可以至少部分位于该沉台内,一方面,沉台的凹陷深度、沉台的宽度与凸起部相对应,使得沉台能够有效避免凸起部,避免上盖与锅盖之间发生干涉,且能够减小盖体的体积,进而实现烹饪器具的小型化,另一方面,锅盖向下凹陷形成的沉台,使得沉台处低于与沉台临近的锅盖上的其它部位,提高了锅盖的美观性。

将沉台设计为弧形,相比于平面状的沉台结构,能够有效增强锅盖的强度,降低锅盖在烹饪腔内蒸汽压力作用下向上拱起的幅度,即有效减小锅盖在烹饪腔内蒸汽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向上的变形量,提高锅盖的使用寿命,且避免锅盖变形量过大导致锅盖与烹饪器具的盖体的其它部位相干涉,还能避免与锅盖相连接的其它部件因锅盖的形变而出现与锅盖连接不良的现象。

锅盖上设有盖牙,用于与锅体的锅牙相扣合。锅盖为金属材质,能够增强盖牙的强度,进而增强盖牙与锅牙的扣合强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锅盖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沉台呈圆弧形。

当然,沉台也可以呈波浪形等非平面状。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圆弧形的半径为200mm~2000mm。

优选地,圆弧形的半径为200mm、500mm、800mm、1100mm、1400mm、1700mm、2000mm。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沿由内向外的方向,所述沉台的高度降低,即沿由内向外的方向,沉台逐渐向下倾斜;或者,沿所述锅盖的径向,所述沉台包括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所述沉台中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端的高度,并大于所述第二端的高度,即沉台呈中间高,两边低的拱状。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锅盖上设有用于安装阀芯的安装孔,所述沉台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外侧,并环绕所述安装孔设置。

盖体上设有阀芯,阀芯内设有将烹饪腔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的排气通道,阀芯由锅盖的内侧自锅盖的安装孔穿过锅盖并延伸至锅盖的外侧,即阀芯自下而上穿过安装孔。沉台呈环形,并环绕安装孔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锅盖包括顶板和连接在所述顶板边沿的侧围板,所述侧围板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所述沉台位于所述顶板上。

优选地,用于安装阀芯的安装孔设置在顶板上,并位于顶板的中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沉台上设有安装所述烹饪器具的浮子的浮子孔,所述浮子相对于所述浮子孔上下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沉台的厚度与所述锅盖上与所述沉台临近处的厚度相等。

优选地,锅盖为一体式结构,采用冲压的方式形成沉台。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限定出烹饪腔;和盖体,可开合地盖设在所述锅体上,所述盖体包括上盖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锅盖,所述锅盖位于所述上盖的内侧,所述上盖上设有向靠近所述锅盖的方向凸出的凸起部,所述锅盖上对应所述凸起部处向下凹陷以形成避让所述凸起部的沉台。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上盖位于锅盖的上方,上盖向下凸出形成凸起部,为避让凸起部,锅盖上设有与凸起部相对应并相适配的沉台,实现上盖与锅盖的装配。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因包括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锅盖,因为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锅盖的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盖体上设有阀芯,所述阀芯内设有将所述烹饪腔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的排气通道,所述阀芯由所述锅盖的内侧穿过所述锅盖并延伸至所述锅盖的外侧,所述阀芯的下端连接有防堵罩吊轴;所述盖体还包括: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位于所述锅盖的内侧,所述盖板组件与所述防堵罩吊轴相连接。

阀芯的下端位于锅盖内侧,阀芯的上端穿出锅盖,以使排气通道将烹饪腔和外部环境相连通,实现阀芯的排气。阀芯的下端连接有防堵罩吊轴,防堵罩吊轴与盖板组件相连接,实现盖板组件在锅盖上的装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盖板组件包括密封圈、位于所述密封圈内侧的盖板和与所述盖板相连接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套设在所述防堵罩吊轴上,以使所述盖板组件与所述防堵罩吊轴相连接。

盖体盖设在锅体上时,密封圈抵接在内锅的开口端,实现盖体与内锅之间的密封。盖板与密封套相连接,优选地,盖板上设有限位孔,密封套卡设在限位孔内。密封套套设在防堵罩吊轴的底部,实现密封套与防堵罩吊轴的连接,使得盖板组件通过密封套连接在阀芯上。盖板上设有供排气阀芯穿过的缺口。

在产品工作过程中,锅盖会受压向上拱起,防堵罩吊轴容易从密封套处脱出,从而带来产品漏气或者泄压等不良现象。将沉台设置为弧形后,能够降低锅盖的变形量,避免防堵罩吊轴从密封套处脱出,从而避免产品工作工程中盖板脱落。

密封套为橡胶或硅胶材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防堵罩吊轴与所述锅盖之间压设有密封环,且所述密封环套设在所述阀芯上。

密封环套设在阀芯的外侧,且密封环位于防堵罩吊轴和锅盖之间,并通过防堵罩吊轴压设在锅盖的下表面上。

所述烹饪器具为压力锅、电饭煲等。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锅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锅盖,11’沉台。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锅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锅盖、盖板组件、阀芯、防堵罩吊轴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2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锅盖,11沉台,111浮子孔,12安装孔,13顶板,14侧围板,2阀芯,21排气通道,3盖板组件,31盖板,32密封圈,33密封套,4防堵罩吊轴,5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锅盖和烹饪器具。

如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盖1,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盖体,盖体包括上盖和锅盖1,锅盖1位于上盖的内侧,上盖上设有向靠近锅盖1的方向凸出的凸起部,锅盖1上对应凸起部处向下凹陷以形成避让凸起部的沉台11,其中,沉台11呈弧形。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锅盖1,锅盖1上方设有上盖,上盖上设有朝向锅盖1方向的凸起部,为避让该凸起部,锅盖1上对应凸起部的位置向下凹陷形成沉台11,一方面,沉台11的凹陷深度、沉台11的宽度与凸起部相对应,使得沉台11能够有效避免凸起部,避免上盖与锅盖1之间发生干涉,且能够减小盖体的体积,进而实现烹饪器具的小型化,另一方面,锅盖1向下凹陷形成的沉台11,使得沉台11处低于与沉台11临近的锅盖1上的其它部位,提高了锅盖1的美观性。

将沉台11设计为弧形,相比于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锅盖1’上设有平面状的沉台11’结构,能够有效增强锅盖1的强度,降低锅盖1在烹饪腔内蒸汽压力作用下向上拱起的幅度,即有效减小锅盖1在烹饪腔内蒸汽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向上的变形量,提高锅盖1的使用寿命,且避免锅盖1变形量过大导致锅盖1与盖体上其它部位相干涉,还能避免与锅盖1相连接的其它部件因锅盖1的形变而出现与锅盖1连接不良的现象。

以压力锅为例,下表表示在相同的工作压力下,当沉台11为平面状和弧形时,锅盖1的变形量的比较。

上表中除沉台11的形状不同外,其它测试条件均相同。变形量差值为沉台11为平面状时锅盖1的变形量与沉台11呈弧形时锅盖1的变形量的差值。

因此通过实际对比测试,可以看出将沉台11改为弧形(沉台的截面呈弧形)后,能有效减少锅盖1上凸变形量。

优选地,沉台11呈圆弧形。

当然,沉台11也可以呈波浪形等非平面状。

优选地,如图3所示,圆弧形的半径R为200mm~2000mm。

优选地,圆弧形的半径为200mm、500mm、800mm、1100mm、1400mm、1700mm、2000mm。

优选地,如图2所示,沿由内向外的方向,沉台11的高度降低,即沿由内向外的方向,沉台11逐渐向下倾斜。

或者,沉台11包括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第一端靠近烹饪器具的轴线设置,沉台11中部的高度大于第一端的高度,并大于第二端的高度,即沉台11呈中间高,两边低的拱状。

优选地,如图3所示,锅盖1上设有用于安装阀芯2的安装孔12,沉台11位于安装孔12的外侧,并环绕安装孔12设置。

盖体上设有阀芯2,阀芯2内设有将烹饪腔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的排气通道21,阀芯2由锅盖1的内侧自锅盖1的安装孔12穿过锅盖1并延伸至锅盖1的外侧,即阀芯2自下而上穿过安装孔12。沉台11呈环形,并环绕安装孔12设置。

优选地,如图2所示,锅盖1包括顶板13和连接在顶板13边沿的侧围板14,侧围板14位于顶板13的下方,沉台11位于顶板13上。

优选地,用于安装阀芯2的安装孔12设置在顶板上,并位于顶板的中部。

优选地,如图2所示,沉台11上设有安装烹饪器具的浮子的浮子孔111,浮子相对于浮子孔111上下运动。

优选地,沉台11的厚度与锅盖1上与沉台11临近处的厚度相等。

优选地,锅盖1为一体式结构,采用冲压的方式形成沉台11。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体。锅体限定出烹饪腔;盖体可开合地盖设在锅体上,盖体包括上盖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锅盖1,锅盖1位于上盖的内侧,上盖上设有向靠近锅盖1的方向凸出的凸起部,锅盖1上对应凸起部处向下凹陷以形成避让凸起部的沉台11。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上盖位于锅盖1的上方,上盖向下凸出形成凸起部,为避让凸起部,锅盖1上设有与凸起部相对应并相适配的沉台11,实现上盖与锅盖1的装配。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因包括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的锅盖1,因为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锅盖1的有益效果。

优选地,如图5所示,盖体上设有阀芯2,阀芯2内设有将烹饪腔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的排气通道21,阀芯2由锅盖1的内侧穿过锅盖1并延伸至锅盖1的外侧,阀芯2的下端连接有防堵罩吊轴4;盖体还包括:盖板组件3,盖板组件3位于锅盖1的内侧,盖板组件3与防堵罩吊轴4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图5示意阀芯、防堵罩吊轴、盖板组件和锅盖之间的装配,图5中沉台为平面状。

阀芯2的下端位于锅盖1内侧,阀芯2的上端穿出锅盖1,以使排气通道21将烹饪腔和外部环境相连通,实现阀芯2的排气。阀芯2的下端连接有防堵罩吊轴4,防堵罩吊轴4与盖板组件3相连接,实现盖板组件3在锅盖1上的装配。

优选地,如图5所示,盖板组件3包括密封圈32、位于密封圈32内侧的盖板31和与盖板31相连接的密封套33;密封套33套设在防堵罩吊轴4上,以使盖板组件3与防堵罩吊轴4相连接。

盖体盖设在锅体上时,密封圈32抵接在内锅的开口端,实现盖体与内锅之间的密封。盖板31与密封套33相连接,优选地,盖板上设有限位孔,密封套卡设在限位孔内。密封套33套设在防堵罩吊轴4的底部,实现密封套33与防堵罩吊轴4的连接,使得盖板组件3通过密封套33连接在阀芯2上。盖板31上设有供排气阀芯2穿过的缺口。

在产品工作过程中,锅盖1会受压向上拱起,防堵罩吊轴4容易从密封套33处脱出,从而带来产品漏气或者泄压等不良现象。将沉台11设置为弧形后,能够降低锅盖1的变形量避免防堵罩吊轴4从密封套33处脱出从而避免产品工作工程中盖板31脱落。

密封套33为橡胶或硅胶材质。

优选地,防堵罩吊轴4与锅盖1之间压设有密封环5,且密封环5套设在阀芯2上。

密封环5套设在阀芯2的外侧,且密封环5位于防堵罩吊轴4和锅盖1之间,并通过防堵罩吊轴4压设在锅盖1的下表面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盖1,为减少锅盖1向上的变形量,避免在产品工作过程中盖板31脱落,将锅盖1上的沉台11由平面状更改为弧形,从而有效的降低锅盖1的变形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