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耐热陶瓷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5462发布日期:2018-07-13 16:36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热陶瓷煲,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耐热陶瓷煲。



背景技术:

耐热陶瓷煲作为烹饪炊具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以制造容易、造价低廉和安全卫生的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但传统陶瓷煲由于只有一个煲腔,因而一次只限于烹饪一种菜肴,如果同时要烹饪几种菜肴时,就得同时用几个煲,另外,现有的耐热陶瓷煲在经过火烧后,底面具有火烧后的杂灰,需要支撑放置在台面上,才能保持台面整洁,可是,现有的耐热陶瓷煲不具备支撑功能,需要另外支撑,增加了麻烦,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同时烹饪两个菜肴,还便于支撑放置,两隔室的插接简单,使用方便,节约能源,节省烹饪时间,提高了使用效率的多功能耐热陶瓷煲。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耐热陶瓷煲,包括耐热陶瓷煲主体和煲盖,所述耐热陶瓷煲主体的正面,背面,左右侧均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嵌入了内螺纹套,所述内螺纹套上安装了两端设有外螺纹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一端设有的螺纹旋紧在内螺纹套内,所述固定柱上安装了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有圆孔,其插接在固定柱内且通过螺母固定;

所述耐热陶瓷煲主体内安装了两隔室,所述两隔室均为相互拼合的半圆形腔倒,其底部均具有沿隔室底面周长设置的插片,所述耐热陶瓷煲主体的底部设有一圈插接插片的凹槽,其分别插入两隔室设有的插片;

所述耐热陶瓷煲主体的顶面设有固盖部,所述固盖部设有圈槽,所述煲盖包括盖体和延伸至盖体外延的盖圈,所述盖圈底面设有插圈,其插接在圈槽内。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耐热陶瓷煲主体的左右两侧还设有相对设置的把耳。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正面和背面设有的插孔呈相对位置设置,所述左右侧设有的插孔呈相对设置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块为长方形块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两端螺纹之间的距离等于支撑块的厚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两隔室上均安装了拎手,该拎手包括弧形杆和设在弧形杆内侧两端的轴杆,其为一体结构,所述两隔室上均设有轴孔,所述轴杆插入在轴孔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两隔室上还设有搁置拎手的突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煲盖上还设有一内凹的指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将两隔室分别安装在耐热陶瓷煲主体内部且插接在凹槽内,使得两隔室之间位置固定,而两隔室的拎手便于搁置在突圈上及使用时拎起,方便拿取,同时煲盖设有的盖圈可插接在耐热陶瓷煲主体设有的固盖部上,使得煲盖盖得平稳,并且安装的支撑块可起到支撑作用,有效保证了台面的清洁,该耐热陶瓷煲可以同时烹饪两个菜肴,还便于支撑放置,使用方便,节约能源,节省烹饪时间,提高了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耐热陶瓷煲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耐热陶瓷煲的结构图。

图中:耐热陶瓷煲主体1,插孔11,凹槽12,把耳13,内螺纹套2,固定柱3,外螺纹31,支撑块4,圆孔41,螺母5,固盖部6,圈槽61,煲盖7,盖体71,盖圈72,插圈73,指孔74,隔室8,拎手81,弧形杆82,轴杆83,轴孔84,突圈85,插圈86,腔室8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耐热陶瓷煲,包括耐热陶瓷煲主体1和煲盖7,所述耐热陶瓷煲主体1的正面,背面,左右侧均设有插孔11,所述插孔11内嵌入了内螺纹套2,所述内螺纹套2上安装了两端设有外螺纹31的固定柱3,所述固定柱3一端设有的螺纹31旋紧在内螺纹套2内,从而固定在耐热陶瓷煲主体上,所述固定柱3上安装了支撑块4,支撑块具有支撑的作用,所述支撑块4设有圆孔41,其插接在固定柱3内且通过螺母5固定;当其需要支撑时,可旋松螺母,将支撑块向下旋转,将支撑块垂直置于台面上再旋紧螺母,具有支撑作用,当不需要支撑时,可向上旋转支撑块至耐热陶瓷煲主体外壁再旋紧螺母,从而收起。

所述耐热陶瓷煲主体1内安装了两隔室8,所述两隔室8均为相互拼合的半圆形腔室87,其拼合起来为耐热陶瓷煲主体的圆形形状,两隔室8的底部均具有沿隔室底面周长形状设置的插片86,所述耐热陶瓷煲主体1的底部设有一圈凹槽12,其分别插入两隔室设有的插片86;从而将两隔室安装在耐热陶瓷煲主体内,便于分别对不同的汤料煲制。

所述耐热陶瓷煲主体1的顶面设有固盖部6,所述固盖部6设有圈槽61,所述煲盖7包括盖体71和延伸至盖体71外延的盖圈72,所述盖圈72底面设有插圈73,其插接在圈槽61内。从而便于将煲盖安装在耐热陶瓷煲主体上。

所述耐热陶瓷煲主体1的左右两侧还设有相对设置的把耳13,其与左右侧的支撑块为纵轴线设置,从而便于端置耐热陶瓷煲主体。

所述正面和背面设有的插孔11呈相对位置设置,所述左右侧设有的插孔11呈相对设置设置。这样在安装支撑块时,可支撑稳定。

所述支撑块4为长方形块体。便于支撑。

所述两端螺纹31之间的距离等于支撑块4的厚度。从而将支撑块插在固定柱上。

所述两隔室8上均安装了拎手81,该拎手81包括弧形杆82和设在弧形杆82内侧两端的轴杆83,其为一体结构,所述两隔室8上均设有轴孔84,所述轴杆83插入在轴孔84内。从而便于通过拎手将两隔室放置在耐热陶瓷煲主体内。

所述两隔室8上还设有搁置拎手81的突圈85。当需要煲制时,可将拎手分别转向突圈上搁置。

所述煲盖7上还设有一内凹的指孔71。用于掀开煲盖。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在煲制时,可分别将两隔室通过拎手放置在耐热陶瓷煲主体且两隔室底面设有的插片插接在耐热陶瓷煲主体底面设有的凹槽内,然后将拎手转向搁置在突圈上,同时煲盖的盖圈插入在固盖部设有圈槽内,使得煲盖平稳地盖在耐热陶瓷煲主体上;此时,支撑块是置于耐热陶瓷煲主体侧壁上,当煲制完成后,将螺母旋松,将支撑块向下旋转直至垂直支撑在台面上,再将螺母旋紧使得耐热陶瓷煲主体支撑在台面上。

本实用新型可将两隔室分别安装在耐热陶瓷煲主体内部且插接在凹槽内,使得两隔室之间位置固定,而两隔室的拎手便于搁置在突圈上及使用时拎起,方便拿取,同时煲盖设有的盖圈可插接在耐热陶瓷煲主体设有的固盖部上,使得煲盖盖得平稳,并且安装的支撑块可起到支撑作用,有效保证了台面的清洁,该耐热陶瓷煲可以同时烹饪两个菜肴,还便于支撑放置,使用方便,节约能源,节省烹饪时间,提高了使用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