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型入户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4877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防盗型入户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盗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盗型入户门。



背景技术:

防盗门的全称为防盗安全门,目前市场上防盗门种类众多,可分为栅栏式防盗门、实体门和复合门。为了提高防盗门的便利性,防盗门上一般安装有猫眼。猫眼是门镜的俗称,一般安装在家具的铁门上。当有人敲门时,屋里的人可以在不打开防盗门的情况下通过猫眼观察门外的情况。通过猫眼从屋里往屋外观察时视线非常清楚,而在门外通过猫眼往屋里观察则视线非常模糊。实际上,猫眼由两片透镜组成,靠室外的是凹透镜,靠室内的是凸透镜。

然而,现有的防盗门,其猫眼安装位置是以普通成年人的身高为参照,固定设置在门体上,如果家里小孩想要通过猫眼观察室外情况时,则难以攀爬到普通防盗门猫眼的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防盗门猫眼安装位置固定,难以同时满足成年人和小孩观察室外情况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型入户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防盗型入户门,包括门体,门体朝向室外的一面为室外面,门体朝向室内的一面为室内面,室外面上开有竖向的第一视镜槽,室内面上开有竖向的第二视镜槽,上述第一视镜槽与上述第二视镜槽位置对应;第一视镜槽中设有第一视镜;在室外面和室内面之间的门体内设有视镜调节器,上述视镜调节器包括竖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以及连接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的伸缩板;伸缩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活动连接的上部固定板、上部收缩板、视镜板、下部收缩板和下部固定板,上部固定板顶端、下部固定板底端均固定在门体上,视镜板两侧分别与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连接,视镜板中央设有第二视镜;上述第二视镜与上述第一视镜位置相对。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视镜板靠近室外的侧面设有第一滑轨,上述上部收缩板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一滑轨适配的第一滑轮,上述下部收缩板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一滑轨适配的第二滑轮;上述上部收缩板靠近室外的侧面设有第二滑轨,上述上部固定板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二滑轨适配的第三滑轮;上述下部收缩板靠近室外的侧面设有第三滑轨,上述下部固定板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三滑轨适配的第四滑轮。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第二视镜朝向室内的一侧设有盖板,盖板与视镜板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该入户门设有中央控制器和电机,上述第一传送带的主动轮、上述第二传送带的主动轮均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电机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室内面上设有与上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的按钮。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中央控制器中设有与无线互联网连接的WIFI模块。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中央控制器中设有红外线接收器。

第一视镜与第二视镜共同配合成像,用户的肉眼在室内通过第二视镜向室外观察,可以清晰地观察室外的情况。利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沿竖直方向传动,将伸缩板上下移动,固定在伸缩板上的第二视镜则可以实现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从而根据用户不同的身高调节第二视镜的竖直高度,满足成人、小孩观察室外情况的需要。用户在某个高度位置观察第二视镜时,伸缩板用于遮盖第一视镜多余的部分,防止室外的人通过第一视镜观察室内。

视镜板竖直向上移动时,第一滑轮相对于第一滑轨向下滑动,上部收缩板收缩到视镜板内部,第三滑轮相对于第二滑轨向下滑动,上部固定板收缩到上部收缩板内部,第四滑轮相对于第三滑轨向下滑动,下部固定板从下部收缩板内部伸出,第二滑轮相对于第一滑轨向下滑动,下部收缩板从视镜板内部伸出,身高较高的用户可以在高处观察第二视镜;同理,视镜板竖直向下移动时,第二滑轮相对于第一滑轨向上滑动,下部收缩板收缩到视镜板内部,第四滑轮相对于第三滑轨向上滑动,下部固定板收缩到下部收缩板内部,第三滑轮相对于第二滑轨向上滑动,上部固定板从上部收缩板内部伸出,第一滑轮相对于第一滑轨向上滑动,上部收缩板从视镜板内部伸出,身高较高的用户可以在低处观察第二视镜。

用户不用观察时,可以将盖板盖在第二视镜上,使门体被全面遮盖,防止室外的人通过第一视镜观察室内。

用户可以通过按钮控制电机正转和反转,从而控制视镜板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中央控制器设有与无线互联网连接的WIFI模块,方便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远程控制视镜板上下移动。

中央控制器设有红外线接收器,方便用户通过红外线遥控器远程控制视镜板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至少能够达到一项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根据用户身高情况调节视镜板高度,方便不同身高的用户随时观察室外情况,既能够满足成年人的观察需要,也能够满足小孩的观察需要;

2.隐蔽性好,安全系数高;

3.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适于向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门体室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门体室内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视镜板处于中央高度时,门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视镜板处于最低高度时,门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视镜板处于最低高度时,伸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视镜板处于最高高度时,伸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盖板扣合在第二视镜上时,门体室内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序号及其对应名称如下:

门体1、室外面2、室内面3、第一视镜槽4、第二视镜槽5、第一视镜6、第一传送带7、第二传送带8、伸缩板9、上部固定板10、上部收缩板11、视镜板12、下部收缩板13、下部固定板14、第二视镜15、盖板16、电机17、按钮18、第一滑轨19、第一滑轮20、第二滑轮21、第二滑轨22、第三滑轮23、第三滑轨24、第四滑轮25、门把手26、门锁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门体1,门体1朝向室外的一面为室外面2,门体1朝向室内的一面为室内面3,室外面2上开有竖向的第一视镜槽4,室内面3上开有竖向的第二视镜槽5,第一视镜槽4与第二视镜槽5位置对应;第一视镜槽4中设有第一视镜6;在室外面2和室内面3之间的门体1内设有视镜调节器,视镜调节器包括竖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传送带7和第二传送带8、以及连接在第一传送带7和第二传送带8之间的伸缩板9;伸缩板9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活动连接的上部固定板10、上部收缩板11、视镜板12、下部收缩板13和下部固定板14,上部固定板10顶端、下部固定板14底端均固定在门体1上,视镜板12两侧分别与第一传送带7、第二传送带8连接,视镜板12中央设有第二视镜15;第二视镜15与第一视镜6位置相对。

视镜板12靠近室外的侧面设有第一滑轨19,上部收缩板11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一滑轨19适配的第一滑轮20,下部收缩板13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一滑轨19适配的第二滑轮21;上部收缩板11靠近室外的侧面设有第二滑轨22,上部固定板10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二滑轨22适配的第三滑轮23;下部收缩板13靠近室外的侧面设有第三滑轨24,下部固定板14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三滑轨24适配的第四滑轮25。

第二视镜15朝向室内的一侧设有盖板16,盖板16与视镜板12活动连接。

该入户门设有中央控制器和电机17,第一传送带7的主动轮、第二传送带8的主动轮均与电机17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电机17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室内面3上设有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的按钮18。

中央控制器中设有与无线互联网连接的WIFI模块。

中央控制器中设有红外线接收器。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门体1,门体1朝向室外的一面为室外面2,门体1朝向室内的一面为室内面3,室外面2上开有竖向的第一视镜槽4,室内面3上开有竖向的第二视镜槽5,第一视镜槽4与第二视镜槽5位置对应;第一视镜槽4中设有第一视镜6;在室外面2和室内面3之间的门体1内设有视镜调节器,视镜调节器包括竖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传送带7和第二传送带8、以及连接在第一传送带7和第二传送带8之间的伸缩板9;伸缩板9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活动连接的上部固定板10、上部收缩板11、视镜板12、下部收缩板13和下部固定板14,上部固定板10顶端、下部固定板14底端均固定在门体1上,视镜板12两侧分别与第一传送带7、第二传送带8连接,视镜板12中央设有第二视镜15;第二视镜15与第一视镜6位置相对。

视镜板12靠近室外的侧面设有第一滑轨19,上部收缩板11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一滑轨19适配的第一滑轮20,下部收缩板13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一滑轨19适配的第二滑轮21;上部收缩板11靠近室外的侧面设有第二滑轨22,上部固定板10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二滑轨22适配的第三滑轮23;下部收缩板13靠近室外的侧面设有第三滑轨24,下部固定板14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三滑轨24适配的第四滑轮25。

第二视镜15朝向室内的一侧设有盖板16,盖板16与视镜板12活动连接。

该入户门设有中央控制器和电机17,第一传送带7的主动轮、第二传送带8的主动轮均与电机17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电机17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室内面3上设有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的按钮18。

中央控制器中设有与无线互联网连接的WIFI模块。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门体1,门体1朝向室外的一面为室外面2,门体1朝向室内的一面为室内面3,室外面2上开有竖向的第一视镜槽4,室内面3上开有竖向的第二视镜槽5,第一视镜槽4与第二视镜槽5位置对应;第一视镜槽4中设有第一视镜6;在室外面2和室内面3之间的门体1内设有视镜调节器,视镜调节器包括竖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传送带7和第二传送带8、以及连接在第一传送带7和第二传送带8之间的伸缩板9;伸缩板9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活动连接的上部固定板10、上部收缩板11、视镜板12、下部收缩板13和下部固定板14,上部固定板10顶端、下部固定板14底端均固定在门体1上,视镜板12两侧分别与第一传送带7、第二传送带8连接,视镜板12中央设有第二视镜15;第二视镜15与第一视镜6位置相对。

视镜板12靠近室外的侧面设有第一滑轨19,上部收缩板11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一滑轨19适配的第一滑轮20,下部收缩板13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一滑轨19适配的第二滑轮21;上部收缩板11靠近室外的侧面设有第二滑轨22,上部固定板10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二滑轨22适配的第三滑轮23;下部收缩板13靠近室外的侧面设有第三滑轨24,下部固定板14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三滑轨24适配的第四滑轮25。

第二视镜15朝向室内的一侧设有盖板16,盖板16与视镜板12活动连接。

该入户门设有中央控制器和电机17,第一传送带7的主动轮、第二传送带8的主动轮均与电机17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电机17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室内面3上设有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的按钮18。

实施例4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门体1,门体1朝向室外的一面为室外面2,门体1朝向室内的一面为室内面3,室外面2上开有竖向的第一视镜槽4,室内面3上开有竖向的第二视镜槽5,第一视镜槽4与第二视镜槽5位置对应;第一视镜槽4中设有第一视镜6;在室外面2和室内面3之间的门体1内设有视镜调节器,视镜调节器包括竖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传送带7和第二传送带8、以及连接在第一传送带7和第二传送带8之间的伸缩板9;伸缩板9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活动连接的上部固定板10、上部收缩板11、视镜板12、下部收缩板13和下部固定板14,上部固定板10顶端、下部固定板14底端均固定在门体1上,视镜板12两侧分别与第一传送带7、第二传送带8连接,视镜板12中央设有第二视镜15;第二视镜15与第一视镜6位置相对。

视镜板12靠近室外的侧面设有第一滑轨19,上部收缩板11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一滑轨19适配的第一滑轮20,下部收缩板13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一滑轨19适配的第二滑轮21;上部收缩板11靠近室外的侧面设有第二滑轨22,上部固定板10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二滑轨22适配的第三滑轮23;下部收缩板13靠近室外的侧面设有第三滑轨24,下部固定板14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三滑轨24适配的第四滑轮25。

第二视镜15朝向室内的一侧设有盖板16,盖板16与视镜板12活动连接。

该入户门设有中央控制器和电机17,第一传送带7的主动轮、第二传送带8的主动轮均与电机17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电机17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实施例5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门体1,门体1朝向室外的一面为室外面2,门体1朝向室内的一面为室内面3,室外面2上开有竖向的第一视镜槽4,室内面3上开有竖向的第二视镜槽5,第一视镜槽4与第二视镜槽5位置对应;第一视镜槽4中设有第一视镜6;在室外面2和室内面3之间的门体1内设有视镜调节器,视镜调节器包括竖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传送带7和第二传送带8、以及连接在第一传送带7和第二传送带8之间的伸缩板9;伸缩板9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活动连接的上部固定板10、上部收缩板11、视镜板12、下部收缩板13和下部固定板14,上部固定板10顶端、下部固定板14底端均固定在门体1上,视镜板12两侧分别与第一传送带7、第二传送带8连接,视镜板12中央设有第二视镜15;第二视镜15与第一视镜6位置相对。

视镜板12靠近室外的侧面设有第一滑轨19,上部收缩板11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一滑轨19适配的第一滑轮20,下部收缩板13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一滑轨19适配的第二滑轮21;上部收缩板11靠近室外的侧面设有第二滑轨22,上部固定板10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二滑轨22适配的第三滑轮23;下部收缩板13靠近室外的侧面设有第三滑轨24,下部固定板14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三滑轨24适配的第四滑轮25。

第二视镜15朝向室内的一侧设有盖板16,盖板16与视镜板12活动连接。

实施例6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门体1,门体1朝向室外的一面为室外面2,门体1朝向室内的一面为室内面3,室外面2上开有竖向的第一视镜槽4,室内面3上开有竖向的第二视镜槽5,第一视镜槽4与第二视镜槽5位置对应;第一视镜槽4中设有第一视镜6;在室外面2和室内面3之间的门体1内设有视镜调节器,视镜调节器包括竖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传送带7和第二传送带8、以及连接在第一传送带7和第二传送带8之间的伸缩板9;伸缩板9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活动连接的上部固定板10、上部收缩板11、视镜板12、下部收缩板13和下部固定板14,上部固定板10顶端、下部固定板14底端均固定在门体1上,视镜板12两侧分别与第一传送带7、第二传送带8连接,视镜板12中央设有第二视镜15;第二视镜15与第一视镜6位置相对。

视镜板12靠近室外的侧面设有第一滑轨19,上部收缩板11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一滑轨19适配的第一滑轮20,下部收缩板13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一滑轨19适配的第二滑轮21;上部收缩板11靠近室外的侧面设有第二滑轨22,上部固定板10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二滑轨22适配的第三滑轮23;下部收缩板13靠近室外的侧面设有第三滑轨24,下部固定板14靠近室内的侧面设有与第三滑轨24适配的第四滑轮25。

实施例7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门体1,门体1朝向室外的一面为室外面2,门体1朝向室内的一面为室内面3,室外面2上开有竖向的第一视镜槽4,室内面3上开有竖向的第二视镜槽5,第一视镜槽4与第二视镜槽5位置对应;第一视镜槽4中设有第一视镜6;在室外面2和室内面3之间的门体1内设有视镜调节器,视镜调节器包括竖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传送带7和第二传送带8、以及连接在第一传送带7和第二传送带8之间的伸缩板9;伸缩板9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活动连接的上部固定板10、上部收缩板11、视镜板12、下部收缩板13和下部固定板14,上部固定板10顶端、下部固定板14底端均固定在门体1上,视镜板12两侧分别与第一传送带7、第二传送带8连接,视镜板12中央设有第二视镜15;第二视镜15与第一视镜6位置相对。

以实施例1为例,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工作原理是:

第一视镜6与第二视镜15共同配合成像,用户的肉眼在室内通过第二视镜15向室外观察,可以清晰地观察室外的情况。利用第一传送带7和第二传送带8沿竖直方向传动,将伸缩板9上下移动,固定在伸缩板9上的第二视镜15则可以实现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从而根据用户不同的身高调节第二视镜15的竖直高度,满足成人、小孩观察室外情况的需要。用户在某个高度位置观察第二视镜15时,伸缩板9用于遮盖第一视镜6多余的部分,防止室外的人通过第一视镜6观察室内。

视镜板12竖直向上移动时,第一滑轮20相对于第一滑轨19向下滑动,上部收缩板11收缩到视镜板12内部,第三滑轮23相对于第二滑轨22向下滑动,上部固定板10收缩到上部收缩板11内部,第四滑轮25相对于第三滑轨24向下滑动,下部固定板14从下部收缩板13内部伸出,第二滑轮21相对于第一滑轨19向下滑动,下部收缩板13从视镜板12内部伸出,身高较高的用户可以在高处观察第二视镜15;同理,视镜板12竖直向下移动时,第二滑轮21相对于第一滑轨19向上滑动,下部收缩板13收缩到视镜板12内部,第四滑轮25相对于第三滑轨24向上滑动,下部固定板14收缩到下部收缩板13内部,第三滑轮23相对于第二滑轨22向上滑动,上部固定板10从上部收缩板11内部伸出,第一滑轮20相对于第一滑轨19向上滑动,上部收缩板11从视镜板12内部伸出,身高较高的用户可以在低处观察第二视镜15。

用户不用观察时,可以将盖板16盖在第二视镜15上,使门体1被全面遮盖,防止室外的人通过第一视镜6观察室内。

用户可以通过按钮18控制电机17正转和反转,从而控制视镜板12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中央控制器设有与无线互联网连接的WIFI模块,方便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远程控制视镜板12上下移动。

中央控制器设有红外线接收器,方便用户通过红外线遥控器远程控制视镜板12上下移动。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均应视为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