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密闭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884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密闭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闭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护密闭门。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公告号为CN103758446B,公告日为2015年7月29日,公告了一种钢结构推拉式防护密闭门,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门扇上设有小防护密闭门,所述小防护密闭门通过铰页安装在设于门扇的小门框上,小门扇的外面板上安装有拉手以及与小门框连接的闭锁,所述小门扇与门扇之间设有密封胶条。

上述现有技术的小门扇为此防护密闭门的薄弱环节,其容易被冲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密闭门,具有提高小门扇与门扇本体结合强度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护密闭门,包括具有门洞的门扇本体以及通过铰页铰接于门洞内的小门扇,所述小门扇内设有空腔且所述小门扇两个相对的侧边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所述门洞内壁与所述开口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锁孔,所述空腔内设有通过转动以使两端从所述开口转出且容置于所述锁孔内的锁芯,还包括驱动所述锁芯转动的传动机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小门扇处于可打开状态时,锁芯置于空腔内;当小门扇处于锁闭状态时,转动锁芯使得锁芯从小门扇内空腔的左右侧边的开口伸出,而门扇本体上设有用于容纳锁芯的两个端部的锁孔,通过锁芯的两端与锁孔的配合实现了对小门扇的锁闭;由于锁芯是设置在小门扇的内部,不是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安装在小门扇的表面,弥补了由于螺钉的连接强度较弱使得小门扇容易被冲破的缺点。

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蜗杆、第二齿轮、第二蜗杆以及手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锁芯与门扇本体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蜗杆啮合,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固定,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蜗杆啮合,所述手轮与所述第二蜗杆同轴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手轮带动第二蜗杆转动,第二蜗杆通过第二齿轮带动第一蜗杆转动,第一蜗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锁芯转动,上述的结构由于加入了蜗杆和齿轮啮合的结构,具有自锁能力,即齿轮不能反向驱动蜗杆转动,使得小门扇的锁闭状态更加可靠。

进一步,所述第二蜗杆上同轴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小门扇上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安装有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动机驱动传动机构运动,使得锁芯的转动更加方便。

进一步,所述锁芯为钢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柱具有较高的抗弯折能力,提高了防护密闭门的锁合强度。

进一步,所述锁芯包括若干彼此平行设置且彼此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的钢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提高了防护密闭门的锁合强度。

进一步,所述空腔内表面设置加强肋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小门扇采用中空的结构,通过在空腔内表面设置加强肋条,提高了其抗破坏能力。

进一步,所述的加强肋条为纵横交错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小门扇的抗破坏能力。

进一步,所述小门扇为钢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小门扇的抗破坏能力。

进一步,所述铰页的安装方向使得所述小门扇为向房间外的方向打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小门扇的防冲破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锁芯是设置在小门扇的内部,不是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安装在小门扇的表面,弥补了由于螺钉的连接强度较弱使得小门扇容易被冲破的缺点;

2、通过电动机驱动传动机构运动,使得锁芯的转动更加方便;

3、通过在空腔内表面设置加强肋条,提高小门扇的抗破坏能力;

4、小门扇为向外打开,提高了其防冲破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防护密闭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防护密闭门的小门扇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00、门扇本体;101、门洞;102、小门扇;110、空腔;111、开口;120、锁芯;121、连接柱;200、第一齿轮;201、第一蜗杆;202、第二齿轮;203、第二蜗杆;204、手轮;210、凸缘;220、密封条;290、加强肋条;300、电动机;301、主动齿轮;302、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

一种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扇本体100,门扇本体100有两个,所述门扇本体100铰接于墙体上,通过对接的方式实现开合。门扇本体100的下部设有门洞101,门洞101内安装有小门扇102。小门扇102通过铰页安装在门扇本体100上,小门扇102为向外打开。当门扇本体100处于关闭状态时,少量的人员可以通过小门扇102入出。

参见图2,小门扇102内设有空腔110,空腔110的左右侧边设有开口111,空腔110内转动连接有锁芯120,当小门扇102处于可打开状态时,锁芯120置于空腔110内;当小门扇102处于锁闭状态时,转动锁芯120使得锁芯120从小门扇102内空腔110的左右侧边的开口111伸出,而门扇本体100上设有用于容纳锁芯120的两个端部的锁孔,通过锁芯120的两端与锁孔的配合实现了对小门扇102的锁闭。

由于锁芯120是设置在小门扇102的内部,不是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安装在小门扇102的表面,弥补了由于螺钉的连接强度较弱使得小门扇102容易被冲破的缺点。

具体的,锁芯120为转动连接在空腔110内的钢柱,钢柱通过传动机构来驱动其在空腔110内转动以锁闭或打开小门扇102。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锁芯120与门扇本体100转动连接处的第一齿轮 200,第一齿轮 200啮合有第一蜗杆201,第一蜗杆201的杆体上固定有与蜗杆同轴连接的第二齿轮202,第二齿轮202又啮合有第二蜗杆203,所述的第一齿轮 200、第一蜗杆201、第二齿轮202均设置在小门扇102内部,第二蜗杆203的杆体垂直穿过小门扇102的内门面,第二蜗杆203在小门扇102外部固定有手轮204。上述的结构由于加入了蜗杆和齿轮啮合的结构,具有自锁能力,即齿轮不能反向驱动蜗杆转动,使得小门扇102的锁闭状态更加可靠。

为了提高锁芯120的强度,锁芯120可以设置成若干个彼此平行设置的钢柱,钢柱之间通过连接柱121连接。

本防护密闭门还提供一种自动开锁装置,所述的自动开锁装置包括安装在小门扇102内的电动机300,电动机300的输出轴连接有主动齿轮301,所述第二蜗杆203上同轴安装有与主动齿轮301啮合的从动齿轮302。

由于小门扇102采用中空的结构,其自身的抗破坏能力降低,为了提高其抗破坏能力,在空腔110的内表面设置加强肋条290,所述的加强肋条290为纵横交错设置。同时,将小门扇102的基材设置为钢板,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其抗破坏能力。

参见图1,由于小门扇102为向外打开,提高了小门扇102的防冲破能力;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小门扇102的抗冲破能力,在门洞101四周靠近门扇本体100内侧设有凸缘210,通过凸缘210抵触在小门扇102上,进一步提高了小门扇102的抗冲破能力。同时,为了提高小门扇102与门扇本体100的密封性,在小门扇102与凸缘210抵触的面之间设置密封条22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