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防摔隔热的养生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5937发布日期:2018-09-14 20:54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防摔隔热的养生壶。



背景技术:

养生壶是一种用于进行养生保健的可烹饮的容器,现有的养生壶可用于煮制食物、花茶等,其目的在于不仅达到养生的效果,而且经过煮制后的食物和饮品的口感效果更好。目前养生壶通常设为单层结构,原因在于由于玻璃的制作工艺,公差较大且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其与公差较小且成型规则的塑料、金属等材料之间难以稳定地紧密配合;并且现有的双层水壶基本是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相组合,但金属材质的壶身底部容易产生污垢,往往存在不便于清洁,隔热效果不佳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层防摔隔热的养生壶,实现了玻璃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来组合设计,不仅具有防摔隔热的作用,而且其结构更加稳定,食用安全且清洁更加方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防摔隔热的养生壶,包括底座、壶身和壶盖;所述底座承接于所述壶身,所述壶盖盖于所述壶身的顶部;所述壶身包括外层壳体、玻璃内层壳体和金属加热盘;

所述外层壳体包括下壳部和上壳部;所述下壳部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上壳部的底部;所述上壳部的顶部内侧设有弹性圈层;所述玻璃内层壳体套设于所述上壳部内,所述玻璃内层壳体和所述上壳部之间设有隔热空层;所述玻璃内层壳体的底部向下延伸,卡接固定于所述上壳部和所述下壳部之间;所述玻璃内层壳体的顶部外侧通过所述弹性圈层与所述上壳部的顶部紧密贴合;所述金属加热盘封堵于所述玻璃内层壳体的底部。

进一步说明,所述金属加热盘的外边缘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卡接于所述玻璃内层壳体的底部边缘,用于将所述金属加热盘封堵于所述玻璃内层壳体的底部,且所述安装槽内填充胶水;所述金属加热盘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圆形凸部,所述圆形凸部的边缘与所述玻璃内层壳体的内壁为圆弧过渡连接。

进一步说明,所述上壳部的顶部与所述弹性圈层由二次注塑形成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说明,所述壶盖包括上盖壳体、下盖壳体和防溢装置;所述上盖壳体和所述下盖壳体相互组成封闭的安装空腔;所述防溢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固定件和轴扇;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空腔内;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的一端由所述下盖壳体所对应开设的通孔穿出,并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轴扇的中部套接于所述固定件上,并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轴扇作旋转运动。

进一步说明,所述下盖壳体的中部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竖直连接于所述下盖壳体的上侧面,并且与所述通孔相对应;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依次穿过所述密封环和所述通孔伸入所述壶身内,并且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密封环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圈。

进一步说明,所述壶盖的侧边延伸有连接端部,所述连接端部与所述壶身顶部的铰接轴相互铰接,并由弹性件控制所述铰接轴旋转,用于带动所述壶盖以所述铰接轴为中心作上下翻转运动。

进一步说明,所述下盖壳体的中部设有向上凹陷的圆形凹陷部,所述轴扇的扇叶在所述圆形凹陷部内作旋转运动。

进一步说明,所述壶盖的内侧边缘还设置有硅胶垫。

进一步说明,所述壶身内还架设有置物架,所述置物架的顶部边缘设有把手,所述把手水平向外延伸架于所述壶身的顶部边缘;所述硅胶垫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把手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窗帘式的筋条,所述筋条的底边与所述硅胶垫的表面平齐。

进一步说明,所述上盖壳体的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圆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了玻璃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来组合设计,其中外层壳体和隔热空层来起到了防摔隔热的作用,并且玻璃内层壳体用于承载食物,其在高温下不会与食物发生化学反应,更加安全且清洁方便;另外还将外层壳体的顶部设置为双层材质,即由具有一定弹性的弹性圈层来使上壳部与玻璃内层壳体之间紧密贴合固定,实现了玻璃材质与塑料材质的更加稳定的组合,有效防止蒸汽和水进入双层壳体之间的空间内,从而实现养生壶具有更好的防摔隔热的效果,并且结构更加稳定,壶身内不容易结垢,清洁更加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双层防摔隔热的养生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双层防摔隔热的养生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双层防摔隔热的养生壶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双层防摔隔热的养生壶的局部示意图;

其中:底座1,壶身2,外层壳体21,下壳部211,上壳部212,弹性圈层213,玻璃内层壳体22,金属加热盘23,安装槽231,圆形凸部232,隔热空层24,壶盖3,安装空腔30,上盖壳体31,圆台结构311,下盖壳体32,密封环322,圆形凹陷部324,防溢装置33,驱动电机331,固定件332,轴扇333,置物架4,把手42,密封胶圈5,连接端部6,硅胶垫7,凹槽71,筋条7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层防摔隔热的养生壶,包括底座1、壶身2和壶盖3;所述底座1承接于所述壶身2,所述壶盖3盖于所述壶身2的顶部;所述壶身2包括外层壳体21、玻璃内层壳体22和金属加热盘23;

所述外层壳体21包括下壳部211和上壳部212;所述下壳部211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上壳部212的底部;所述上壳部212的顶部内侧设有弹性圈层213;所述玻璃内层壳体22套设于所述上壳部212内,所述玻璃内层壳体22和所述上壳部212之间设有隔热空层24;所述玻璃内层壳体22的底部向下延伸,卡接固定于所述上壳部212和所述下壳部211之间;所述玻璃内层壳体22的顶部外侧通过所述弹性圈层213与所述上壳部212的顶部紧密贴合;所述金属加热盘23封堵于所述玻璃内层壳体22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层防摔隔热的养生壶,将养生壶的壶身2设置为双层结构,即利用了所述玻璃内层壳体22与所述外层壳体21来组合设计,其中设置了外层壳体21和隔热空层24来起到了防摔隔热的作用,并且所述玻璃内层壳体22用于承载食物,其在高温下不会与食物发生化学反应,更加安全且清洁方便;另外还将所述外层壳体21的顶部设置为双层材质,即由具有一定弹性的弹性圈层213来使所述上壳部212与所述玻璃内层壳体22之间紧密贴合固定,利用所述弹性圈层213的柔性和弹性性能来弥补玻璃成型所产生的不均匀的缺陷,使之更紧密贴合,实现了玻璃材质与塑料材质的更加稳定的组合,有效防止蒸汽和水进入双层壳体之间的空间内,从而实现了养生壶具有更好的防摔隔热的效果,并且结构更加稳定,壶身内不容易结垢,清洁更加便利。

进一步说明,所述金属加热盘23的外边缘开设有安装槽231,所述安装槽231卡接于所述玻璃内层壳体22的底部边缘,用于将所述金属加热盘23封堵于所述玻璃内层壳体22的底部,且所述安装槽231内填充胶水;所述金属加热盘23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圆形凸部232,所述圆形凸部232的边缘与所述玻璃内层壳体22的内壁为圆弧过渡连接。

由于现有通常是将金属加热盘由壶身上端的壶口放入至壶身内的底部,而往往由于壶口大小有限而限制了金属加热盘的面积,并且现有的金属加热盘若采用硅胶密封,但玻璃工艺的成型的误差大于金属和塑胶,因此导致了局部间隙不均匀,出现食物残渣或水垢残留不易清洗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下壳部211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上壳部212的底部,从而实现所述金属加热盘23可以由壶身底部直接进行安装,即利用了所述安装槽231卡接固定于所述玻璃内层壳体22的底部边缘,同时对其缝隙进行胶水填充,并且金属加热盘23与玻璃内层壳体22的内壁形成圆弧过渡连接,从而使金属加热盘的面积不再受壶身形态尤其是壶口的大小限制,并且其缝隙可以被平整的填满,壶底更加平整致密,稳定性好。

进一步说明,所述上壳部212的顶部与所述弹性圈层213由二次注塑形成一体式结构。将所述上壳部212的顶部和所述弹性圈层213通过二次注塑形成一体式结构,形成软硬结构于一体的结构特点,提高了所述上壳部212、弹性圈层213和玻璃内层壳体22之间的贴合的稳定性,减少所述弹性圈层213出现偏移走位而产生磨损脱层的情况,使整体稳定性更高,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说明,所述壶盖3包括上盖壳体31、下盖壳体32和防溢装置33;所述上盖壳体31和所述下盖壳体32相互组成封闭的安装空腔30;所述防溢装置33包括驱动电机331、固定件332和轴扇333;所述驱动电机331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空腔30内;所述驱动电机331的驱动轴的一端由所述下盖壳体32所对应开设的通孔穿出,并与所述固定件332固定连接;所述轴扇333的中部套接于所述固定件322上,并由所述驱动电机331驱动所述轴扇333作旋转运动。

通过在所述壶盖3上设置防溢装置33来实现养生壶的防外溢功能,即通过驱动轴带动所述轴扇333在壶身的顶部作水平方向上的旋转运动,从而在壶身的顶部产生了旋转气流。当在烹饪的过程中,壶内的食物不断产生的气泡并随着热量逐渐增多和堆积上升,当达到壶身顶部的一定高度后则遇到该旋转气流而被消除,有效防止气泡不断增多上升至壶身顶部的边缘而导致外溢的问题;从而可对养生壶采用更大的功率来对壶内的食物实现大沸腾翻滚,提高食物烹饪的口感效果,烹饪更加稳定,操控更加方便,并且在养生壶停止加热后,所述防溢装置33还对壶内的食物起到降温的作用。

进一步说明,如图3所示,所述下盖壳体32的中部设置有密封环322,所述密封环322竖直连接于所述下盖壳体32的上侧面,并且与所述通孔相对应;所述驱动电机331的驱动轴依次穿过所述密封环322和所述通孔伸入所述壶身2内,并且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密封环322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圈5。

由于所述驱动电机331的驱动轴由所述通孔穿出驱动所述轴扇333旋转,一方面为了减小所述通孔处的应力作用,因此通过设置所述密封环322来有效分散应力作用,从而提高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下盖壳体32之间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通过在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密封环322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圈5,从而有效防止壶内的水蒸汽进入安装空腔30内而影响驱动电机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说明,所述壶盖3的侧边延伸有连接端部6,所述连接端部6与所述壶身2顶部的铰接轴相互铰接,并由弹性件控制所述铰接轴旋转,用于带动所述壶盖3以所述铰接轴为中心作上下翻转运动。将所述壶盖3通过所述连接端部6与所述壶身2相互铰接,从而使壶盖的开合更加方便,整体性更强,同时也更便于对所述防溢装置33的驱动电机331的电路走线,而无需单独对所述驱动电机331配备电池,只要接通电源即可正常使用,控制更加方便,稳定性更好。

进一步说明,所述下盖壳体32的中部设有向上凹陷的圆形凹陷部324,所述轴扇333的扇叶在所述圆形凹陷部324内作旋转运动。由于为了确保所述轴扇333在壶身2内作稳定地旋转运动的同时减小对壶内容量的空间的占用,因此通过在所述下盖壳体32设置圆形凹陷部324,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所述轴扇333的运动空间,从而减少空间的浪费,并且所述轴扇333的稳定性更高。

进一步说明,所述壶盖3的内侧边缘还设置有硅胶垫7。通过设置所述硅胶垫7,减小所述壶盖3在开合时与壶身顶部的边缘的撞击,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密封性。

进一步说明,如图4所示,所述壶身2内还架设有置物架4,所述置物架4的顶部边缘设有把手42,所述把手42水平向外延伸架于所述壶身2的顶部边缘;所述硅胶垫7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把手42相匹配的凹槽71,所述凹槽71内设置有窗帘式的筋条711,所述筋条71的底边与所述硅胶垫7的表面平齐。

通过设置所述置物架4来实现可在壶内放置茶漏、炖盅等内置物,提高养生壶的功能性;并且设置了所述凹槽71,使之与把手42的结构匹配,从而使壶盖3更加稳定平整地闭合于壶口处;另外还在所述凹槽71内设置了窗帘式的筋条711,使在无置物架4时,所述筋条711可以挡住凹槽处的缝隙,而若放有置物架4时,则筋条711利用其自身的弹性变形来紧贴托架把手,挡住凹槽处的缝隙,使其密封性更好。

进一步说明,所述上盖壳体31的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圆台结构311。通过设置所述圆台结构311,从而便于对所述壶盖3的抓取,控制壶盖的开合,减小壶盖的惯性作用,同时也增大了所述安装空腔30的空间,以便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安装。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