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7568发布日期:2019-02-15 20:1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用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为一种常用的烹饪器具。其中,电压力锅在烹饪结束后,锅体的温度较高,压力较大,用户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后才能开盖食用。而上述的等待时间往往较长,进而造成用户的使用体验差。

在现有技术中,当电压力锅烹饪结束后,通常向锅体内通入冷却介质以与内锅的外壁面直接接触而实现对锅体的冷却并快速降压,而这样当用户将内锅拿起后,便能够看到位于锅体内的液态冷却介质,从而造成用户产生对使用电压力锅的安全性方面的顾虑,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好感,此外,冷却介质也会附着在内锅的外壁面,造成内锅外壁面潮湿,用户将内锅拿起后容易造成冷却介质的随意滴落,同样降低了用户对电压力锅的使用体验好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无法对用于为内锅进行冷却的冷却介质有效密封而导致用户对电压力锅的使用体验感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体包括内锅;锅盖,盖设在所述锅体上;冷却腔,冷却腔位于锅体内,围成冷却腔的部分腔壁具有与内锅相分离的分离位置以及与内锅的外壁面相贴合的贴合位置,当冷却腔中具有冷却介质并且当部分腔壁处于贴合位置时,部分腔壁与内锅相贴合以对内锅进行冷却。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锅体内设置有冷却腔,围成冷却腔的部分腔壁具有与内锅相分离的分离位置以及与内锅的外壁面相贴合的贴合位置,当冷却腔中具有冷却介质并且当部分腔壁处于贴合位置时,部分腔壁与内锅相贴合以对内锅进行冷却。

这样,当围成冷却腔的部分腔壁与内锅的外壁面贴合时,内锅和冷却腔之间发生热量交换,内锅内的热量经过内锅的锅壁后再经过围成冷却腔的并与内锅的外壁面贴合的腔壁,最终被冷却介质吸收,这个过程在烹饪器具完成对食物的烹饪后迅速发生,从而达到了对内锅快速降温降压的效果,用户便能够即刻打开锅盖以在短时间内品尝到美味可口的食物;而当围成冷却腔的部分腔壁与内锅相分离时,烹饪器具的内锅被正常加热以达到烹饪食物的目的,这个过程冷却腔的腔壁不与内锅接触,从而能够防止内锅内的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流失,进而到达了对内锅的保温效果而提高烹饪器具的烹饪效率。

进一步地,锅体还包括保温罩和加热装置,内锅设置在保温罩内,围成冷却腔的腔壁可移动地设置在保温罩和/或加热装置上以带动冷却腔移动。

进一步地,锅体还包括保温罩、加热装置和分隔部,分隔部为部分腔壁;分隔部与至少部分保温罩围成冷却腔,或分隔部与至少部分加热装置围成冷却腔,或分隔部与至少部分保温罩以及至少部分加热装置共同围成冷却腔,其中,所述分隔部具有所述分离位置和所述贴合位置。

进一步地,分隔部为柔性分隔部,柔性分隔部罩设在加热装置上以与加热装置围成冷却腔,当冷却腔内通入冷却介质时,柔性分隔部在冷却介质的压力作用下由分离位置移动至贴合位置。

进一步地,分隔部为柔性分隔部,柔性分隔部固定在保温罩上以与部分保温罩、加热装置共同围成冷却腔,当冷却腔内通入冷却介质时,柔性分隔部在冷却介质的压力作用下由分离位置移动至贴合位置。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设置在保温罩的下方,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盘和与加热盘连接并向上延伸的支撑筒部,柔性分隔部夹设在保温罩和支撑筒部之间。

进一步地,柔性分隔部包括隔膜本体,隔膜本体包括接触部和褶皱缓冲部,褶皱缓冲部与接触部连接以避免隔膜本体损坏。

进一步地,褶皱缓冲部的厚度t小于或等于接触部的厚度T。

进一步地,褶皱缓冲部的厚度t小于或等于1.5mm,且接触部的厚度T小于或等于4mm。

进一步地,隔膜本体呈环状,加热装置上设置有避让孔,烹饪器具还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避让孔处的感温组件,感温组件和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隔膜本体的内周沿与密封结构连接,呈环状的隔膜本体的外周沿压接在保温罩和加热装置之间。

进一步地,密封结构和柔性分隔部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隔膜本体呈环状,接触部为曲面结构,褶皱缓冲部为两个,两个褶皱缓冲部分别位于接触部的内周沿和外周沿处。

进一步地,位于接触部的内周沿的褶皱缓冲部与接触部之间呈夹角设置,和/或,位于接触部的外周沿的褶皱缓冲部呈V型。

进一步地,柔性分隔部还包括与隔膜本体的外周沿连接的止挡限位结构,隔膜本体通过止挡限位结构挂接在加热装置和/或保温罩上。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安装有内锅的烹饪器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省略了内锅的烹饪器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保温罩、分隔部和加热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底部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烹饪器具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连接有密封结构的分隔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3中的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7中的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具有另一种可选实施例的止挡限位结构的分隔部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具有另一种可选实施例的止挡限位结构的分隔部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锅体;110、外壳;12、冷却腔;13、安装间隙;15、连接段;16、插接段;161、安装孔;120、保温罩;10、第一连接结构;20、第二连接结构;21、插接孔;130、内锅;140、加热装置;141、加热盘;142、支撑筒部;143、避让孔;200、柔性分隔部;210、隔膜本体;211、接触部;212、褶皱缓冲部;220、止挡限位结构;221、夹紧限位段;222、钩接止挡段;300、感温组件;400、密封结构;500、输送管路;510、进液管路;520、出液管路;600、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隔膜无法稳定安装在锅体的外壳内而导致隔膜对冷却介质的隔离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涉及的烹饪器具包括电压力锅和电饭煲,但不局限于两者。

如图1和图2所示,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0和冷却腔12,锅体100包括内锅130,冷却腔12位于锅体100内,围成冷却腔12的部分腔壁具有与内锅130相分离的分离位置以及与内锅130的外壁面相贴合的贴合位置,当冷却腔12中具有冷却介质并且当部分腔壁处于贴合位置时,部分腔壁与内锅130相贴合以对内锅130进行冷却。

由于锅体100内设置有冷却腔12,围成冷却腔12的部分腔壁具有与内锅130相分离的分离位置以及与内锅130的外壁面相贴合的贴合位置,当冷却腔12中具有冷却介质并且当部分腔壁处于贴合位置时,部分腔壁与内锅相贴合以对内锅130进行冷却。

这样,当围成冷却腔12的部分腔壁与内锅130的外壁面贴合时,内锅130和冷却腔12之间发生热量交换,内锅130内的热量经过内锅的锅壁后再经过围成冷却腔12的并与内锅130的外壁面贴合的腔壁,最终被冷却介质吸收,这个过程在烹饪器具完成对食物的烹饪后迅速发生,从而达到了对内锅130快速降温降压的效果,用户便能够即刻打开锅盖以在短时间内品尝到美味可口的食物;而当围成冷却腔12的部分腔壁与内锅130相分离时,烹饪器具的内锅130被正常加热以达到烹饪食物的目的,这个过程冷却腔12的腔壁不与内锅130接触,从而能够防止内锅130内的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流失,进而到达了对内锅130的保温效果而提高烹饪器具的烹饪效率。

如图1至图3所示,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0和分隔部,其中,锅体100包括保温罩120、内锅130和加热装置140,内锅130用以盛放被烹饪的食物,加热装置140设置在保温罩120的下方,分隔部夹设在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之间,分隔部和加热装置140共同围成冷却腔12,冷却腔12用于注入冷却介质,内锅130位于分隔部的远离冷却腔12的一侧,当冷却腔12内注入冷却介质时对内锅130进行冷却。

由于烹饪器具包括夹设在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之间的分隔部,分隔部和加热装置140共同围成冷却腔12,冷却腔12用于注入冷却介质,内锅130位于分隔部的远离冷却腔12的一侧,当冷却腔12内注入冷却介质时对内锅130进行冷却。这样,分隔部的设置起到了对冷却介质的运动限制作用,使冷却介质只能处于冷却腔12内运动,避免了冷却介质与内锅130直接接触,防止使用者在取出内锅130时带出一定量的制冷剂而使内锅130的外壁面湿滑,从而提高了用户对烹饪器具的使用体验好感。

在本申请图示的实施例中,分隔部为柔性分隔部200,柔性分隔部200罩设在加热装置140上以与加热装置140围成冷却腔12,当冷却腔12内通入冷却介质时,柔性分隔部200在冷却介质的压力作用下由分离位置移动至贴合位置。这样,当冷却介质充满冷却腔12后继续向冷却腔12内融入冷却介质,柔性分隔部200便能够在冷却介质的压力作用下形变并移动,柔性分隔部200的表面张力不断变大,表面积不断变大直至与内锅130的外壁面接触以实现对内锅130快速降温降压的目的。

在本申请一个未图示的可选实施例中,分隔部为柔性分隔部200,柔性分隔部200固定在保温罩120上以与部分保温罩120、加热装置140共同围成冷却腔12,当冷却腔12内通入冷却介质时,柔性分隔部200在冷却介质的压力作用下由分离位置移动至贴合位置。在该种实施中,柔性分隔部200的外周沿与保温罩120的内壁面连接。

具体地,在本申请图示的实施中,分隔部为柔性分隔部200,柔性分隔部200具有与内锅130的外壁面相贴合的贴合位置和与内锅130相分离的分离位置,当冷却腔12内通入冷却介质时,柔性分隔部200在冷却介质的压力作用下由分离位置移动至贴合位置,当冷却腔12内未通入冷却介质时,柔性分隔部200在自然受力状态下处于分离位置。这样,当冷却介质充满冷却腔12后继续向冷却腔12内融入冷却介质,柔性分隔部200便能够在冷却介质的压力作用下形变并移动,柔性分隔部200的表面张力不断变大,表面积不断变大直至与内锅130的外壁面接触以实现对内锅130快速降温降压的目的。

可选地,柔性分隔部200呈薄膜状。

优选地,呈薄膜状的柔性分隔部200的厚度大于0且小于等于4mm。

可选地,冷却介质为液态的冷却剂。

可选地,柔性分隔部200由导热硅胶制成。这种材质制成的柔性分隔部200具有很强的耐高温性能,避免与高温的内锅130的外壁面被烫坏,此外,这种材质制成的柔性分隔部200还具有很好的传热性能,当柔性分隔部200与内锅130的外壁面接触时,热量和冷量能够迅速地经过柔性分隔部200发生交换,实现对内锅130快速降温降压的目的,不仅如此,这种材质制成的柔性分隔部200还具有很强的弹性形变能力,当柔性分隔部200处于贴合位置时能够与内锅130的外壁面充分贴合,最后,这种材质制成的柔性分隔部200还具有很好的经济性,能够降低烹饪器具的整体成本。

在本申请一个未图示的可选实施例中,分隔部为刚性分隔部,刚性分隔部与内锅130的外壁面贴合设置。这样,同样能够达到对内锅130快速降温降压的目的,而且能够有效地控制分隔部的整体成本。

在本申请另一个未图示的可选实施例中,考虑到烹饪器具的内锅130被正常加热时,避免内锅130的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流失而延长烹饪时间,分隔部为刚性分隔部,刚性分隔部与内锅130的外壁面间隔设置。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降低分隔部的整体成本,刚性分隔部由呈片状的金属材质制成。

如图1至图3所示,加热装置140包括加热盘141和与加热盘141连接并向上延伸的支撑筒部142;分隔部夹设在保温罩120和支撑筒部142之间。其中,支撑筒部142与加热盘141为一体结构或可拆卸地连接。支撑筒部142的顶端环面与保温罩120的底端环面面积相等以达到对分隔部稳定的夹持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加热装置140设置在保温罩120的下方,加热装置140包括加热盘141和与加热盘141连接并向上延伸的支撑筒部142,柔性分隔部200夹设在保温罩120和支撑筒部142之间。其中,支撑筒部142与加热盘141为一体结构或可拆卸地连接。支撑筒部142的顶端环面与保温罩120的底端环面面积相等以达到对分隔部稳定的夹持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未图示的可选实施例中,围成冷却腔12的腔壁可移动地设置在锅体100上以在部分腔壁与内锅130的外壁面贴合的贴合位置和与内锅130相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运动。

在本申请的一个未图示的可选实施例中,锅体100还包括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内锅130设置在保温罩120内,围成冷却腔12的腔壁可移动地设置在保温罩120和/或加热装置140上以带动冷却腔12移动。这种实施方式以机械传动的原理使围成冷却腔12的部分腔壁在与内锅130的外壁面贴合的贴合位置和与内锅130相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锅体100还包括保温罩120、加热装置140和分隔部,分隔部与至少部分保温罩120围成冷却腔12,或分隔部与至少部分加热装置140围成冷却腔12,或分隔部与至少部分保温罩120以及至少部分加热装置140共同围成冷却腔12,其中,分隔部具有分离位置和贴合位置,分隔部即为部分腔壁,也就是说,具有与内锅130相分离的分离位置以及与内锅130相贴合的贴合位置的部分腔壁形成了分隔部。

上述了本申请的烹饪器具中的冷却腔12的三种可选的成形方式,也就是说,无论分隔部与保温罩120连接以与至少部分保温罩120围成冷却腔12,或者分隔部与加热装置140连接以与至少部分加热装置140围成冷却腔12,还是分隔部同时与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连接以与两者的至少部分共同围成冷却腔12均是能够达到本申请对内锅130冷却的可选实施方式,上述三种实施方式中,分隔部均具有与内锅130相分离的分离位置和与内锅130的外壁面相贴合的贴合位置。

如图4所示,烹饪器具还包括储液箱及输送管路500,储液箱设置在锅体100内并储存冷却介质,输送管路500的两端分别与储液箱和冷却腔12连通,以使储液箱内的冷却介质通过输送管路500进入至冷却腔12后对内锅130进行冷却,其中,输送管路500上设置有水泵600。

这样,当烹饪器具烹饪结束后,水泵600将冷却介质抽入至冷却腔12内,冷却腔12对内锅130进行冷却并快速降压。冷却结束后,冷却介质从输送管路500返回至储液箱内。上述结构大大缩短了烹饪器具在烹饪后的开盖等待时间,并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解决了电压力锅在烹饪结束后需要长时间等待开盖的问题。

如图4所示,输送管路500包括进液管路510以及出液管路520,进液管路510的两端分别与储液箱和冷却腔12连通,出液管路520的两端分别与储液箱和冷却腔12连通,储液箱内的冷却介质通过进液管路510进入至冷却腔12内并对内锅130进行冷却,冷却结束后,冷却介质通过出液管路520返回至储液箱。具体地,进液管路510的一端与储液箱连通,进液管路510的另一端与冷却腔12连通。相同地,出液管路520的一端与储液箱连通,出液管路520的另一端与冷却腔12连通。上述结构可以实现冷却介质在冷却腔12和储液箱之间进行循环。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冷却腔12内进出冷却介质的效率,进液管路510的与冷却腔12连通的开口在加热装置140的支撑筒部142上,出液管路520的与冷却腔12连通的开口在加热装置140的加热盘141的底部。

如图1、图2、图5和图9至图11所示,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0和分隔部,锅体100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壳110、保温罩120以及内锅130,内锅130用以盛放被烹饪的食物,内锅130位于分隔部的远离冷却腔12的一侧,锅体100还包括加热装置140,加热装置140设置在保温罩120下方,分隔部夹设在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之间并与加热装置140围成冷却腔12,冷却腔12用于注入冷却介质;

其中,分隔部包括隔膜本体210和止挡限位结构220,止挡限位结构220与隔膜本体210的外周沿连接,且至少一部分止挡限位结构220由内至外穿过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之间所形成的安装间隙13并挂接在加热装置140和/或保温罩120上。

由于分隔部包括与隔膜本体210的外周沿连接的止挡限位结构220且至少一部分止挡限位结构220由内至外穿过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之间所形成的安装间隙13并挂接在加热装置140和/或保温罩120上。这样,止挡限位结构220的设置提高了分隔部夹设在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之间的稳定性,烹饪器具在工作过程中,避免了因分隔部与保温罩120以及加热装置140的连接处受力过大而发生松脱现象,从而使冷却腔12处于有效地密封状态,防止了制冷剂从冷却腔12中泄漏而与内锅100接触,提高了分隔部对冷却介质的隔离效果,保证了烹饪器具的工作稳定性。

如图3所示,止挡限位结构220呈环状,呈环状的止挡限位结构220绕隔膜本体210的外周沿连续设置。在本申请图示实施例中,呈环状的止挡限位结构220绕隔膜本体210的外周沿连续设置,这样,止挡限位结构220作为分隔部的整圈周沿,安装间隙13内被隔膜本体210和/或部分止挡限位结构220填充满,分隔部与加热装置140之间形成面面密封,这样能够有效地利用分隔部的自身结构提升了对冷却腔12的密封效果,避免冷却介质在安装间隙13处发生泄漏。

当然,为了节省制造分割部的耗材,止挡限位结构220也能够不呈环状,在本申请一个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止挡限位结构220为多个,多个止挡限位结构220绕隔膜本体210的外周沿间隔设置。这样,多个止挡限位结构220处形成了多个支撑点,同样能够把隔膜本体210以舒展的方式支撑在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之间,使隔膜本体210发挥对内锅130进行快速冷却的效果。

在上述未图示的实施例中,考虑到分隔部与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的连接处的密封效果,有几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其一,隔膜本体210的外周沿均压设在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之间,且隔膜本体210的外周沿位于安装间隙13内,止挡限位结构220与隔膜本体210的外周沿连接,一部分止挡限位结构220位于安装间隙13内,而另一部分止挡限位结构220伸出安装间隙13,此种情况,虽然安装间隙13没有被分隔部填充满,但是,加热装置140与分隔部的连接处,仍然被隔膜本体210进行了整圈的线密封,同样保证了保温罩120、分隔部、加热装置140三者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冷却介质在安装间隙13处发生泄漏。

其二,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能够更好地实现分隔部和加热装置140的密封连接,隔膜本体210完全填充安装间隙13,止挡限位结构220位于安装间隙13外,这样,隔膜本体210与加热装置140之间仍然形成面面密封。

其三,隔膜本体210位于安装间隙13外,一部分止挡限位结构220由内向外穿过安装间隙13,另一部分止挡限位结构220伸出安装间隙13并作为与保温罩120和/或加热装置140挂接的部分,此种情况,需要借助外部构件实现对分隔部和加热装置140的连接密封,也就是说在分隔部和加热装置140的连接处密封冷却腔12,这里可以使用密封胶密封,也可以使用密封件粘贴住分隔部和加热装置140之间的开口部分,这些方式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手段,在此不一一例举,本申请所达到的效果是在保证分隔部稳定地夹设在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之间的前提下,实现对冷却腔12的密封,避免冷却腔12内的冷却介质泄漏。

在上述未图示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止挡限位结构220为三个,三个止挡限位结构220等间隔设置。这样,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远离,能够稳定地将隔膜本体210支撑起。

如图5和图9至图11所示,止挡限位结构220沿远离隔膜本体210的方向包括相连接的夹紧限位段221和钩接止挡段222,其中,夹紧限位段221位于安装间隙13处,钩接止挡段222与夹紧限位段221呈夹角设置。这样,夹紧限位段221能够稳定地被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夹紧,夹紧限位段221的上下表面均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避免了止挡限位结构220在安装间隙13处相对于保温罩120或加热装置140发生运动;此外,钩接止挡段222与夹紧限位段221呈夹角设置能够使,钩接止挡段222的朝向隔膜本体210一侧的表面形成止挡端面,从而使钩接止挡段222挂接在保温罩120和/或加热装置140的外壁面而进一步提高了隔膜本体210的设置稳定性。

为了便于对止挡限位结构220进行加工制造从而降低分隔部的整体成本,提高烹饪器具的经济性,增强其的市场竞争力,如图9至图11所示,钩接止挡段222垂直于夹紧限位段221。

止挡限位结构220有如下几种可选的结构,

如图9所示,钩接止挡段222的第一端与夹紧限位段221连接,钩接止挡段222的第二端朝向加热装置140的一侧延伸。

如图10所示,钩接止挡段222的第一端与夹紧限位段221连接,钩接止挡段222的第二端朝向保温罩120的一侧延伸。

如图11所示,夹紧限位段221连接在钩接止挡段22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处以使钩接止挡段222的两端分别位于安装间隙13的两侧。

上述止挡限位结构220的三种结构,都能使隔膜本体210通过止挡限位结构220的钩接止挡段222进行径向限位。

如图1、图2、图6和图9至图11所示,柔性分隔部200包括隔膜本体210,隔膜本体210包括接触部211和褶皱缓冲部212,褶皱缓冲部212与接触部211连接以避免隔膜本体210损坏。

由于隔膜本体210包括接触部211和与接触部211连接的褶皱缓冲部212,褶皱缓冲部212作为主要发生形变的部分,能够有效地带动接触部211发生运动,从而使接触部211与内锅130的外壁面发生贴合或分离,避免了接触部211上出现应力集中而损坏,延长了柔性分隔部200的使用寿命,而且保证了柔性分隔部200发生形变运动的可靠性,提高了烹饪器具的使用稳定性。

可选地,接触部211和褶皱缓冲部212为一体结构。

可选地,褶皱缓冲部212的厚度t小于或等于接触部211的厚度T。这样,更有利于褶皱缓冲部212发生形变而带动接触部211发生运动。

优选地,褶皱缓冲部212的厚度t小于或等于1.5mm,且接触部211的厚度T小于或等于4mm。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隔膜本体210呈环状,接触部211为曲面结构,褶皱缓冲部212为两个,两个褶皱缓冲部212分别位于接触部211的内周沿和外周沿处。两个褶皱缓冲部212的设置能够更有效地带动位于两个褶皱缓冲部212之间的接触部211形变移动,从而保证了柔性分隔部200的工作稳定性。

具体地,位于接触部211的内周沿的褶皱缓冲部212与接触部211之间呈夹角设置,和/或,位于接触部211的外周沿的褶皱缓冲部212呈V型。

如图1至图3所示,隔膜本体210呈环状,加热装置140上设置有避让孔143,烹饪器具还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避让孔143处的感温组件300,感温组件300和加热装置140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400,隔膜本体210的内周沿与密封结构400连接,呈环状的隔膜本体210的外周沿压接在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之间。具体地,避让孔143设置在加热盘141的底部的中部。感温组件300用于测量内锅130内的温度。当内锅130放置在保温罩120内后,感温组件300被内锅130压下。当内锅130取出时,感温组件300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密封结构400能够防止冷却剂从感温组件300和避让孔143之间的间隙流出。优选地,密封结构400为密封圈。

可选地,密封结构400和柔性分隔部200为一体结构。这样,进一步避免了冷却剂从冷却腔12内沿着感温组件300和避让孔143之间的间隙流出,而且将密封结构400和柔性分隔部200通过一次加工注塑成型便可,能够有效地控制烹饪器具的整体成本。

如图1、图2、图5和图9至图11所示,柔性分隔部200还包括与隔膜本体210的外周沿连接的止挡限位结构220,隔膜本体210通过止挡限位结构220挂接在加热装置140和/或保温罩120上。

由于分隔部包括与隔膜本体210的外周沿连接的止挡限位结构220且至少一部分止挡限位结构220由内至外穿过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之间所形成的安装间隙13并挂接在加热装置140和/或保温罩120上。这样,止挡限位结构220的设置提高了分隔部夹设在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之间的稳定性,烹饪器具在工作过程中,避免了因分隔部与保温罩120以及加热装置140的连接处受力过大而发生松脱现象,从而使冷却腔12处于有效地密封状态,防止了制冷剂从冷却腔12中泄漏而与内锅130接触,提高了分隔部对冷却介质的隔离效果,保证了烹饪器具的工作稳定性。

如图3所示,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0、分隔部和保温罩120,锅体100包括保温罩120和设置在保温罩120下方的加热装置140,分隔部夹设在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之间并与加热装置140围成冷却腔12,冷却腔12用于注入冷却介质,保温罩120的外壁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10,加热装置14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20,第一连接结构10与第二连接结构20配合以将加热装置140和保温罩120定位锁紧而夹紧分隔部。

通过在保温罩120的外壁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10,在加热装置14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20,第一连接结构10与第二连接结构20配合以将加热装置140和保温罩120定位锁紧而夹紧分隔部。这样,不仅增强了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两者可靠地夹紧分隔部的,保证冷却腔12在分隔部的周沿处有效地密封,防止冷却介质发生泄漏,提高了烹饪器具使用稳定性,而且还提高了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之间的装配便捷性,便于对分隔部进行拆卸或安装,提高了烹饪器具的使用便捷性和实用性,降低了烹饪器具的使用成本。

如图3和图8所示,第一连接结构10为设置在保温罩120的底部的插接柱,第二连接结构20为设置在加热装置140顶部插接块,插接块上设置有插接孔21。插接柱和带有插接孔21的插接块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而且插接柱和带有插接孔21的插接块相配合的连接方式,简化了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的拆装过程,从而便于对分隔部进行更换。

具体地,如图8所示,第一连接结构10沿远离保温罩120的方向包括相连接的连接段15和插接段16,其中,插接段16沿纵向延伸,且插接段16的底端凸出于保温罩120的底面设置。这样,插接段16的凸出于保温罩120的底面的部分能够更方便地插接到插接孔21内,从而提高了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的装配便捷性。

如图8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插接段16上开设有安装孔161,紧固件依次穿过安装孔161和插接孔21以将插接柱和插接块紧固连接。

如图3所示,为了使保温罩120和加热装置140沿分隔部的周沿夹紧分隔部,第一连接结构10和第二连接结构20均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结构10和多个第二连接结构20一一对应设置并绕保温罩120的周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保温罩120由塑胶制成。

可选地,保温罩120的壁厚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4mm。

可选地,保温罩120的高度大于等于45mm且小于等于85mm。

如图1至图3所示,加热装置140包括加热盘141和与加热盘141连接并向上延伸的支撑筒部142,分隔部夹设在保温罩120和支撑筒部142之间,第二连接结构20位于支撑筒部142上。其中,支撑筒部142与加热盘141为一体结构或可拆卸地连接。支撑筒部142的顶端环面与保温罩120的底端环面面积相等以达到对分隔部稳定的夹持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