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以及烹饪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7645发布日期:2019-03-19 21:03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锅以及烹饪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锅以及烹饪厨具。



背景技术:

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烹饪家电,内锅是盛食材的容器,刚烹饪结束的内锅温度较高,不能直接触碰。为了方便将内锅从加热容器内端出,通常会在内锅上设计装配有提手,提手一般通过焊接在锅体上,然后通过螺钉将提手固定在码仔左右两侧,再用硅胶堵住此螺钉孔。这样的设计在加工时需要多次翻转内锅,装配复杂、生产效率低。

因此,需要一种装配简单、生产效率高的提手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装配效率低问题,提供一种锅,该锅的提手便于装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锅,所述锅包括锅体、提手和设置在所述锅体上的码仔,所述提手设置有能够卡接在所述码仔和所述锅体的外壁面之间的卡接件。

优选地,所述提手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卡接件为从所述第一凹槽凸出的扣件,所述码仔的主体板的上下两端分别止挡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上内壁面和下内壁面且所述扣件压紧在所述主体板和所述锅体的外壁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锅体的顶端具有周向凸缘,所述提手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上方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中设置有第一定位件,所述周向凸缘的侧端设置有第二定位件,所述周向凸缘伸入到所述第二凹槽中,且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相配合以将所述提手定位于所述锅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件为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凸出的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件为形成在所述周向凸缘的外侧端的定位凹口。

优选地,所述提手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凸筋,所述凸筋压紧在所述周向凸缘和所述码仔之间。

优选地,所述码仔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板的两侧且凸出于所述主体板的板面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安装在所述锅体的外壁面上以使所述主体板和所述外壁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安装件的顶面高于所述主体板的顶面。

优选地,所述扣件为多个并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排列。

优选地,所述扣件的顶面形成有沿远离所述锅体的外壁面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提手铸模成型,所述下内壁面上设置有便于所述扣件出模的凹孔。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烹饪厨具,所述烹饪厨具的内锅为如上所述的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手能够通过卡接件直接卡接在码仔和锅体的外壁面之间,在装配时,无需反复翻转锅体,装配简单,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锅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2是图1中锅的提手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锅的侧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锅体 11-周向凸缘 12-第二定位件 2-码仔 21-主体板

22-安装件 3-提手 31-第一凹槽 311-上内壁面 312-下内壁面

313-扣件 314-凹孔 32-第二凹槽 321-第一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所述锅包括锅体1、提手3和设置在所述锅体 1上的码仔2,所述提手3设置有能够卡接在所述码仔2和所述锅体1的外壁面之间的卡接件。

如图1所示,码仔2设置在锅体1上,提手3位于码仔2的外侧,利用卡接件,能够将提手3直接卡接在码仔2和锅体1的外壁面之间。在装配时,无需反复翻转锅体1,装配简单,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卡接件的卡接功能,卡接件可以选用适当的结构,优选地,所述提手3设置有第一凹槽31,所述卡接件为从所述第一凹槽31凸出的扣件 313,所述码仔2的主体板21的上下两端分别止挡于所述第一凹槽31的上内壁面311和下内壁面312且所述扣件313压紧在所述主体板21和所述锅体1的外壁面之间。

如图2所示,第一凹槽31为开口朝向水平方向的槽,扣件313设置在第一凹槽31的下内壁面312上;参考图3和图4,当码仔2的主体板21伸入到第一凹槽31中时,扣件313能够伸入到主体板21和锅体1的外壁面之间。其中,扣件313的厚度应当略大于主体板21和锅体1之间的间距以保证扣件313被压紧。

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4示出的是扣件313设置在第一凹槽31的下内壁面312的情况,扣件313也可以设置在上内壁面311上,同样能够实现扣件313压紧在主体板21和锅体1之间的效果,这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进一步加固提手3的安装,提手3还可以设置其他辅助结构连接锅体1,优选地,所述锅体的顶端具有周向凸缘11,所述提手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31上方的第二凹槽32,所述第二凹槽32中设置有第一定位件 321,所述周向凸缘11的侧端设置有第二定位件12,所述周向凸缘11伸入到所述第二凹槽32中,且所述第一定位件321与所述第二定位件12相配合以将所述提手3定位于所述锅体1。通过第一定位件321与第二定位件12 的接合可以辅助卡接件的卡接,确保提手3的稳固安装。

如图2所示,提手3包括设置在第一凹槽31上方的第二凹槽32,且第二凹槽32和第一凹槽31的朝向相同,为了便于第二凹槽32中的第一定位件321与锅体1的周向凸缘11上的第二定位件12配合,第二凹槽32相较于第一凹槽31靠后即远离锅体1的方向设置。

当第一定位件321和第二定位件12接合时,第二凹槽32的上沿能够压在周向凸缘11的上表面,使得提手3能够被周向凸缘11支撑,配合提手3 与码仔2之间的卡接结构,使得提手3稳固的安装在锅体1上。

第一定位件321和第二定位件12可以选用适当的结构,优选地,如图3 和4所示,所述第一定位件321为从所述第二凹槽32的槽底凸出的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件12为形成在所述周向凸缘11的外侧端的定位凹口。当第一定位件321和第二定位件12接合时,定位凸起容纳在定位凹口中,使得提手3和锅体1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紧凑。其中,定位凸起和定位凹口的配合关系为过盈配合,以保证定位凸起和定位凹口之间能够牢固地接合。

优选地,所述提手3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凹槽31和所述第二凹槽32之间的凸筋33,所述凸筋33压紧在所述周向凸缘11和所述码仔2之间。如图 4所示,码仔2的主体板21和周向凸缘11之间具有间隙,凸筋33能够容纳在该间隙中,从而使得提手3和锅体1、码仔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本申请的码仔2可以选用适当的结构,优选地,所述码仔2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板21的两侧且凸出于所述主体板21的板面的安装件22,所述安装件22安装在所述锅体1的外壁面上以使所述主体板21和所述外壁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安装件22的顶面高于所述主体板21的顶面。

如图1所示,主体板21的两侧设置有安装件22,当安装件22固定在锅体1上时,安装件22能够确保主体板21能够与锅体1之间形成间隙,卡接件可以卡接在该间隙中;另外,安装件22的顶面比主体板21高,当安装件 22的顶面顶在周向凸缘11的下表面上时,主体板21的顶面和周向凸缘11 的下表面之间有不接触,从而使凸筋33能够伸入并卡在主体板21和周向凸缘11之间(如图4所示)。其中,安装件22可以采用焊接的形式固定在锅体1上。在其它实施例中,安装件22也可以采用铆钉、螺栓之类的固定件固定连接于锅体1上,但不限于此。

在安装码仔2时,直接将码仔2的安装件22设置在锅体1的外壁面上且使安装件22的顶面顶接周向凸缘11的下表面,实现码仔2的快速定位安装,从而提高安装效率。

优选地,所述扣件313为多个并沿所述第一凹槽31的延伸方向排列。如图2所示,第一凹槽31上设置有多个扣件313,扣件313能够沿着主体板 21的表面在多个位置压紧在主体板21和锅体1的外壁面之间。

为了便于提手3的制作,优选地,所述提手3铸模成型,所述下内壁面 312上设置有便于所述扣件313出模的凹孔314,如图3所示,凹孔314可以为阶梯状的台阶孔,且可以用硅胶装饰件将该台阶孔堵住以起到美观、防尘等效果。提手3的材料可以选用适于铸模成型的金属或合金材料,比如不锈钢,如图2所示,在扣件313后方设置多个凹孔314可以方便凸起状的扣件313出模。

优选地,所述扣件313的顶面形成有沿远离所述锅体1的外壁面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的表面。如图4所示,当扣件313卡接在锅体1和主体板21 之间时,扣件313的上端表面倾斜且越接近锅体1表面越低。在将扣件313 伸入锅体1和主体板21的过程中,较低的一端可以方便扣件313的伸入,而较高的一端可以确保扣件313能够被止挡在主体板21上。

需要说明的是,锅体1上可以根据需求安装多个提手3,一般情况下安装2个提手3,每个提手3都需要与一个相应的码仔2配合安装。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烹饪厨具,所述烹饪厨具的内锅为如上所述的锅。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厨具的内锅的提手便于安装,装配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