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榨汁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7633发布日期:2019-03-19 21:03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折叠榨汁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榨汁杯。



背景技术:

常见的榨汁机,包括底座,该底座内设有电机,该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位于该底座外部的刀头。同时,该底座上通过螺接或卡接的方式连接有开口朝下的容纳杯。在使用时,将切成块状的水果或本身粒径较小的水果放置于该容纳杯内,再将该容纳杯连接在该底座上,启动该电机,该刀头旋转,即可对水果进行榨汁。由于这样的榨汁机使用方便、灵活,从而极受家庭欢迎。

然而,榨汁机的容纳杯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不便于榨汁机的随身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榨汁杯,它具有便于携带和收纳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折叠榨汁杯,包括底座,该底座内设有电机,该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位于该底座外部的刀头,所述底座上通过螺接或卡接的方式连接有硬质材料制备的容纳筒,该容纳筒上下通透,且该刀头位于该容纳筒内,同时,有一软质材料制备的折叠筒的下部开口套设在该容纳筒的上部开口的外部,该折叠筒上下通透,以及,该折叠筒的上部开口套设在一硬质材料制备的连接盖上,且该连接盖的上部卡接或螺接有卡盖,该卡盖的边缘卡在该折叠筒的上部开口上。

所述容纳筒的外部卡接或螺接有一卡筒,该卡筒的上部开口卡在该折叠筒的下部开口上。

所述容纳筒的上沿位于该刀头的最高点上方。

所述折叠筒的圆周侧面上设有若干环形的折叠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便于携带和收纳。本发明的折叠榨汁杯的折叠筒采用软质材料制备,在不使用时,可以对折叠筒进行折叠,有效减少了榨汁杯的空间占用,使其便于携带和收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折叠榨汁杯在分解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折叠榨汁杯在使用状态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折叠榨汁杯在折叠状态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所谓的硬质材料均可以是塑料、软质材料均可以是硅胶。

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折叠榨汁杯,包括通常为硬质材质制备的底座10。该底座10内设有电机(图上未示出),该电机必然连接有电源线。该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位于该底座10外部的刀头20。比如,该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朝上延伸至该底座10的上表面之上,该刀头20固定在该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

进一步的讲:

该底座10上通过螺接或卡接的方式连接有硬质材料制备的容纳筒30。该容纳筒30上下通透。当该容纳筒30连接在该底座10上时,该刀头20位于该容纳筒30内。同时,有一软质材料制备的折叠筒40的下部开口密封配合的套设在该容纳筒30的上部开口的外部。该折叠筒40上下通透。以及,该折叠筒40的上部开口密封配合的套设在一硬质材料制备的连接盖50上。该连接盖50的上部卡接或螺接有卡盖51,该卡盖51的边缘卡在该折叠筒40的上部开口上。即,该卡盖51的边缘紧紧的向下挤压该折叠筒40的上部开口的边缘,使该折叠筒40的上部和该连接盖50实现密封连接。也就是说,如同图3所示,在不使用时,仅需下压该卡盖51,即可对该折叠筒40进行折叠。该连接盖50和该容纳筒30相配。即,向下按压该卡盖51时,该连接盖50和该容纳筒30可以通过卡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折叠榨汁杯在使用时可以如图2所示,折叠后可以如图3所示。

优化的:

该容纳筒30的外部卡接或螺接有一卡筒31,该卡筒31的上部开口卡在该折叠筒40的下部开口上。即,该卡筒31的上部开口的边缘内侧紧密的套压在该折叠筒40的下部开口的边缘的外侧,使该折叠筒40的下部和该容纳筒30的上部实现密封连接。

该折叠筒40的上部开口密封配合的套设在一硬质材料制备的连接盖50及51上。即,在不使用时,仅需下压该卡盖51,即可对该折叠筒40进行折叠。该连接盖50和该容纳筒30相配。即,向下按压该卡盖51时,该折叠筒40会折叠在卡筒31的外部。优化的,向下按压该卡盖51时,该折叠筒40会折叠在卡筒31的上部。

该容纳筒30的上沿位于该刀头20的最高点上方的5—15mm处。即,该容纳筒30的上沿略高于该刀头20的最高点。如此,即便是在折叠状态,该刀头20亦可旋转,且该刀头20不易损坏该折叠筒40。

另外:

该折叠筒40的圆周侧面上设有若干环形的折叠槽(图上未示出),这些折叠槽从上至下依次排列。这样,在下压该连接盖50时,该折叠筒40会层层向下折叠,类似于折扇折叠的方式,从而使该折叠筒40的折叠具有规律性,且较为美观、不易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