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孔擦拭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1262发布日期:2019-01-18 19:24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带孔擦拭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孔擦拭巾。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次性擦拭产品逐渐走入日常生活,擦拭巾产业也日益成熟,市场逐渐打开,各种各样的擦拭巾层出不穷。目前市面上的擦拭巾均为经简单裁剪的片状无纺布,布面或为光滑平面或为带有不同花纹的压纹结构,使用过程中一般用其表面与被擦拭物体摩擦起到除尘去污功效,也有些情况下擦拭巾沾水使用,但是不管是干式用法还是湿式用法,擦拭巾与被擦拭物体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且摩擦力较小(受制于无纺布的纤维结构),使用过程中出现打滑,清洁能力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新型带孔擦拭巾,使擦拭巾的两个面具有不同结构实现一巾两用,且每一面的实用性都大大增强,两面配合起来使用有效提高擦拭巾的清洁功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带孔擦拭巾,包括擦拭巾主体和设于擦拭巾主体上的多个通透孔,擦拭巾主体为单层或者多层无纺布,通透孔垂直贯穿擦拭巾主体;通透孔在擦拭巾的上表面具有内陷结构,下表面具有凸出结构;凸出结构为磨制绒毛。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孔擦拭巾,优选地,通透孔的形状为菱形或者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孔擦拭巾,优选地,擦拭巾主体具有压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孔擦拭巾,优选地,通透孔的面积为

1.5×10-6m2至2×10-6m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带孔擦拭巾具有两种不同功能的表面结构,实现一巾两用:通透孔内陷增加擦拭巾与被擦拭物体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孔的边缘还可以剐蹭被擦拭物体的表面),凸出的绒毛结构起到抛光和精确除尘的作用,总体上,该带孔擦拭巾具有更好的擦拭效果,双面使用提高了无纺布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带孔擦拭巾的正反两面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带孔擦拭巾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中:1.擦拭巾主体、2.通透孔、3.磨制绒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孔擦拭巾,包括擦拭巾主体1和设于擦拭巾主体1上的多个通透孔2,擦拭巾主体1为单层或者多层无纺布,通透孔2垂直贯穿擦拭巾主体1;通透孔2在擦拭巾的上表面具有内陷结构,下表面具有凸出结构;凸出结构为磨制绒毛3。

在该实施例中,擦拭巾主体1材质为无纺布,由于无纺布具有一定的韧性其纤维结构保证被穿孔后依旧能保持整体强度,通透孔2穿过擦拭巾主体1的上表面留下内陷结构增大了擦拭巾与被擦拭物体的接触面积,同时孔的边缘与被擦拭物体充分接触起到一定的剐蹭作用,物体表面的大颗粒杂质穿过通透孔2离开物体表面;而擦拭巾另一面的凸出结构被加工成绒毛状,不仅能够掸去浮尘,还能起到抛光作用;整体上擦拭巾的实用性大大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优选地,通透孔2的形状为菱形或者圆形。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擦拭巾的不同用途选择不同的孔形状增强擦拭巾产品的多样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擦拭巾主体1具有压纹。

在该实施例中,擦拭巾主体1未进行穿孔工序前进行压纹制作,使压纹和通透孔2同时存在,进一步提升擦拭巾的去污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优选地,通透孔2的面积为1.5×10-6m2至2×10-6m2

在该实施例中,通透孔2过大会导致擦拭巾整体强度降低且容易变形,通透孔2过小又会使擦拭巾的剐蹭作用不明显,根据擦拭巾单张面积将通透孔2的面积控制在1.5×10-6m2至2×10-6m2之间不仅保证了擦拭巾整体强度还使其具有较明显的除颗粒污物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带孔擦拭巾正反两面具有不同的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双面交替使用达到更优的去污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