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把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8190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把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装置,特别是一种拖把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拖把清洁地面。拖把在使用前需要浸水湿润然后挤出部分水分再拖地,拖完地后的拖把需要在水中清洁干净并挤出水分使其快速干燥。以往人们通常在洗拖把时,经常变冲变拧,或者先冲水在徒手拧干或用脚踩出拖把中的水分,这样既不干净卫生也不能很好的出去水分。市面上现有的拖把桶虽然带有挤干或甩干装置,但往往结构复杂,除水效率不高,并且价格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拖把拧干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的拖把清洗步骤繁琐,不干净以及不方便拧干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竖直放置的水桶,水桶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水桶的内部装有水平放置的平板,平板的中部设有中心孔,平板的侧壁与水桶的内壁接触,平板可沿水桶的内壁上下移动;

所述的平板的下方圆周均布有多个竖直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上端铰接在平板的下端面,每个第一连杆的下端均铰接有一个第二连杆,水桶内装有水平的漏板,第二连杆的下端铰接在漏板上,第二连杆的上端向水桶的轴线倾斜,水桶的外部装有外桶,第一通孔与外桶的腔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结构结构巧妙,将目前拖把清洗时需要先吸水,在拿出去挤压干的繁琐过程,变成了一步操作,达到了合二为一的效果,提高了拖把的清洗效率和干净度,也保证了拖把的干燥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挤压时的主视图。

图3为平板的俯视图。

图4为平板的仰视图。

图5为漏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竖直放置的水桶1,水桶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水桶1的内部装有水平放置的平板3,平板3的中部设有中心孔4,平板3的侧壁与水桶1 的内壁接触,平板3可沿水桶1的内壁上下移动;

所述的平板3的下方圆周均布有多个竖直的第一连杆5,第一连杆5的上端铰接在平板3的下端面,每个第一连杆5的下端均铰接有一个第二连杆6,水桶1内装有水平的漏板7,第二连杆6的下端铰接在漏板7上,第二连杆6的上端向水桶1的轴线倾斜,水桶1的外部装有外桶8,第一通孔2与外桶8的腔体相连通。

为了使水可以从外桶8经第一通孔2进入水桶1,所述的外桶8的底面为圆锥形,外桶8的底面与水桶1紧密连接。

为了使平板3可以沿水桶1上下移动并在下降后可自动复位,所述的平板3上贯穿有多个竖直的立杆9,立杆9的上下两端均装有一个水平的横杆10,横杆10固定在水桶1的内壁上,立杆9下端的横杆10位于第一通孔2的下方,立杆9上套装有拉簧,拉簧的上端固定在立杆9的上端,拉簧的下端固定在平板3的上端面。

为了使避免脏水聚集,所述的漏板7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4。

为了使脏水可以排出,所述的内桶1的下方设有溢流孔11。

为了可方便的按压平板3,所述的平板3上圆周均布有两个竖直的支撑杆12,支撑杆12的下端固定在平板3上,支撑杆12的上端置于水桶1的上方。

为了保证密封性,所述的平板3的侧面上装有橡胶密封圈,使平板3在下降时可以完全密封第一通孔2,并且可以沿水桶1的内壁上下移动。

本发明使用前,立杆9的竖杆上的拉簧会处于收缩状态,从而使平板3处于水桶1上的第一通孔2的上方,平板3的下方的第一连杆5会处于竖直的状态,与第一连杆5铰接的第二连杆6处于倾斜状态,第二连杆5的上端向水桶1的轴线倾斜;

当需要对拖把13进行清洗时,首先将拖把头穿过平板3的中心孔4,将拖把旋转后放置在水桶1内的漏板7上,使拖把13上的布条处于分散的状态,以便于后期的挤压;此时,向外桶8内灌水,此时水会从外桶8经水桶1上的第一桶孔2进入到水桶1内,由于水压作用,水会冲到拖把头上,拖把头会吸满水,并且脏水会从漏板7流走;

当拖把13吸满水后,向下按压支撑杆12,使平板3沿水桶1向下移动,平板3在下降时,使套装在立杆9的竖杆上的拉簧处于伸缩状态,同时平板3会向下带动第一连杆5下降,第一连杆5下降时,会带动第二连杆6的上端向水桶1的轴线倾斜;随着按压支撑杆12的力越来越大,平板3继续下降会阻挡所有的第一通孔2,使外桶8内的水不能进去水桶1内,同时,第二连杆6倾斜的角度会增大,拖把头会在圆周均布的第二连杆6的挤压下,挤出脏水;

松开支撑杆12,平板3会在拉簧的拉力下,向上移动,同时第一通孔2被打开,第一连杆5带动第二连杆6离开拖把头,使拖把头不在被挤压,同时外桶8内的水再次进入水桶1内,使拖把进行吸水,依次循环,便可以将拖把13清洗干净。

通过观察拖把13的干净程度,适当的调节外桶8的水量,当外桶8的水最后一次用完时,可根据需要调整支撑杆12的下降程度,当地面比较干时,减小力度使拖把13的含水量多,当地面比较湿时,增大力度使拖把13的含水量少一些,使地面上的水可以被拖把13吸收。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桶1和外桶8,将净水和脏水分开,避免了传统冲洗过程中,拖把13一直处于干净水和脏水的混合状态,大大的提高了清洗的效率,同时节约用水。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漏板7,使拖把13避免与水桶底面直接接触,拖把上的污渍可从漏板7漏下,避免了污渍不流通,使拖把反复吸收脏水。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平板3和第一通孔2,使平板3在下降时,将第一通孔2堵住,并同时对拖把13进行挤压,排出脏水;然后在平板3上升时,拖把13停止挤压,第一通孔2打开,拖把13会再次吸入干净的水,清洗效率比较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的配合,实现了联动,从而实现挤压和冲水的交替配合,不仅节约用水,还提高了清洗的效率和干净程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解决了目前拖把清洗不干净和拧干不方便的问题,使传统的两步清洗,变成了一步操作,达到了合二为一的效果,提高了拖把的清洗效率和干净度,也保证了拖把的干燥程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