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毛发畚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8189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除毛发畚箕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工具中的畚箕结构,具体是指除毛发畚箕结构。



背景技术:

畚箕是一种用于地面清洁的清洁工具,简单的就是一根手柄组合一个垃圾斗,由于垃圾斗为敞开结构,容易在装入垃圾后溢出;还有一种是将垃圾斗以垃圾桶代替,再将带手柄的活动盖两端分别铰接在垃圾桶的桶口两侧,则当垃圾桶侧放在地面,该活动盖就能打开桶口方便扫入垃圾;当垃圾桶悬空提起,该垃圾桶在本身重力作用下翻转,并使得桶口朝上而被活动盖封闭,从而既不影响垃圾的扫入,又兼顾了畚箕的防溢功能。

然而,日常清洁工作中,扫帚在扫地过程中往往会粘附很多毛发,极大影响了垃圾清扫,而通过手动去除扫帚上的毛发,无疑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故一些生产厂家就在畚箕上设计了刮毛齿的结构,其在实际使用中确实带来非常好的使用效果,但这些刮毛齿都是直接设计在畚箕的垃圾斗或垃圾桶上,而当设计在垃圾桶上时,其位置只能是在垃圾桶的桶口前缘,则为了避免活动盖打开桶口却遮挡刮毛齿,就只能将活动盖设计为环状,而环状的活动盖显然是难以封闭桶口的;也就是说,畚箕的除毛发功能和防溢功能无法集成一体,导致使用存在缺陷。虽然也可以通过增设挡盖的形式来达到防溢目的,但挡盖这一部件的增加既造成了整个畚箕结构的复杂化,也增加了畚箕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同时具备除毛发功能和防溢功能的除毛发畚箕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除毛发畚箕结构,包括垃圾桶、活动盖和连接在活动盖中部的手柄,该活动盖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垃圾桶的桶口两侧,所述的活动盖前部设有向前延伸的刮毛齿,活动盖后部设有防溢盖;所述的垃圾桶侧放在地面,该活动盖前部的刮毛齿打开桶口;所述的垃圾桶悬空提起,该活动盖前部的刮毛齿和活动盖后部的防溢盖同时封闭桶口。

所述的垃圾桶悬空提起,该活动盖前部的刮毛齿齿端接触桶口内壁并封闭桶口,该活动盖后部的防溢盖包覆封闭桶口。

所述的活动盖前部为向上拱起的弧形板,所述的刮毛齿以条状连体或可拆式设置在弧形板的前缘。

所述的防溢盖呈球面状,并连体或可拆式设置在活动盖后部。

所述的刮毛齿为前端小后端大的锥状齿。

所述的桶口设为矩形状喇叭口、且底部向前延伸并超出顶部。

所述的桶口底部前缘设有向下弯曲并紧贴地面的贴地部。

所述垃圾桶的桶底设有支撑块。

所述的活动盖与垃圾桶的铰接结构是活动盖的两端分别设有连体铰轴,相应在垃圾桶的桶口两侧面上分别设有铰接盲孔,所述的连体铰轴转动配装在该铰接盲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活动盖前部设有向前延伸的刮毛齿,活动盖后部设有防溢盖;因此,通过将刮毛齿和防溢盖集成设计在活动盖上,使得垃圾桶侧放在地面时,活动盖前部的刮毛齿可打开桶口而不影响垃圾扫入和毛发去除;垃圾桶悬空提起后,活动盖前部的刮毛齿和活动盖后部的防溢盖又能同时封闭桶口,故改进后的畚箕结构无需增设额外部件就能同时达到除毛发功能和防溢功能,还具有整体结构设计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侧放在地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悬空提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1.垃圾桶、11.桶口、12.贴地部、13.支撑块、14.铰接盲孔、2.活动盖、21.刮毛齿、22.防溢盖、23.连体铰轴、3.手柄。

除毛发畚箕结构,涉及一种用于地面清洁的清洁工具,其结构主要是由垃圾桶1、活动盖2和手柄3这三部分构成,垃圾桶1和活动盖2均为塑料材质,手柄3采用了铝合金材质;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图1的视图左侧作为前部、视图右侧作为后部、视图上部作为顶部、视图下部作为底部进行详细描述。

其中,垃圾桶1是一个前端大后端小的矩形桶,在前端设有一个呈矩形状喇叭口的桶口11,该桶口如图1所示,其底部向前延伸并超出顶部呈“/”型倾斜,底部前缘设有向下弯曲的贴地部12,当垃圾桶1如图1所示侧放在地面,该贴地部12将紧贴地面,以方便垃圾通过桶口11扫入垃圾桶1内。

垃圾桶1的后端,即桶底设有支撑块13,当垃圾桶1如图3所示悬空提起,在垃圾桶的本身重力作用下翻转,并使得桶口11朝上、桶底朝下,则只需通过支撑块13就能将垃圾桶1平稳放置在地面上,这种形态的垃圾桶1既减少了占地面积,也方便临时放置。

所述的活动盖2两端分别铰接在垃圾桶1的桶口11两侧,具体为:活动盖2的两端分别设有连体铰轴23,相应在垃圾桶1的桶口11两侧面上分别设有铰接盲孔14,活动盖2的两端在塑料材质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弹性张力,故连体铰轴23配装在该铰接盲孔14内可形成转动,则活动盖2相对垃圾桶1也就形成了相互转动的结构关系。

所述的活动盖2前部为向上拱起的弧形板,在弧形板的前缘设有向前延伸的刮毛齿21,该刮毛齿为前端小后端大的锥状齿,如图2所示呈条状布置,并通过连体或可拆的方式设置在弧形板前缘;所述的活动盖2后部设有防溢盖22,该防溢盖呈球面状,也是以连体或可拆的方式设置在活动盖2后部。

本实用新型主要具备两种使用状态:图1所示为垃圾桶1侧放在地面,此时活动盖前部的刮毛齿21打开桶口11,可方便垃圾扫入,也方便扫帚上粘附的毛发通过刮毛齿21去除;图3所示为垃圾桶1悬空提起,垃圾桶在本身重力作用下翻转,活动盖2前部的刮毛齿21齿端接触桶口11内壁并封闭桶口,活动盖2后部的防溢盖22自动包覆封闭桶口11,即活动盖2前部的刮毛齿21和活动盖2后部的防溢盖22同时封闭桶口11,起到防溢作用。

因此,如需保证侧放的垃圾桶1不影响垃圾扫入和毛发去除,及悬空提起的垃圾桶1同时具备防溢功能,则对于活动盖2与垃圾桶1的铰接点位置设计将符合一定的尺寸要求,本实施例的垃圾桶1由侧放至提起的翻转角度正好为90°,而刮毛齿21的长度尺寸也会加长,可提升除毛发功能和防溢功能。

所述的手柄3连接在活动盖2中部,方便提起整个畚箕,从而变换垃圾桶1的状态位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与该实施例等同的结构设计,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