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淋臂及应用有该喷淋臂的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1201发布日期:2019-03-02 04:0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淋臂及应用有该喷淋臂的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洗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洗机用的喷淋臂以及应用有该喷淋臂的清洗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洗碗机作为一种厨房用家电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家庭。目前市场上的洗碗机一般分为台式、柜式、槽式三种,其中,台式洗碗机即为整体式独立结构,一般放置在台面上使用;柜式洗碗机也是一种独立结构,但需要嵌入到厨柜中使用;槽式洗碗机则是与水槽结合在一起,一般安装在厨房橱柜中使用。

上述各种形式的洗碗机一般均是通过水泵将水提起并喷向清洗空间中的果蔬从而达到清洗作用。例如,申请号为CN97236119.7的中国专利《微电脑光控全自动洗碗机》、申请号为CN00240098.7的中国专利《一种洗碗机》均披露了类似结构,该类结构中,喷向果蔬的水流冲击力较弱,且不够均匀,当果蔬较多时无法被水流覆盖,导致清洗效果较差。而申请号为CN200710306898.5的中国专利《设有可改善去污效果的装置的洗碗机尤其是家用洗碗机》设置了汽化装置,用于产生可被引入洗碗机腔内的流体薄雾,以扩大喷向果蔬的清洗面积及提高清洗介质的均匀性,但是,该类结构仍旧无法解决喷出水流冲击力弱的问题。为此,本申请人针对具有洗碗功能的清洗机作出了一系列的改进,如专利号为ZL201310749864.9《水槽式清洗机》、ZL201310750968.1的《水槽式清洗机》均是利用设置在水槽本体底部的旋转喷淋臂作为喷水部件与水泵相连,水泵将水槽本体内的水吸入后从喷淋臂喷出从而对待清洗物进行清洗,同时本申请人还申请了如201610110963.6(公告号为CN105662300A)的中国实用新型申请《一种水槽式洗清机》披露了这样一种整体呈H型,所述分流通道包括位于中间的横向的分流通道以及分别位于两侧的竖向的分流通道,其将水泵偏置在水槽本体的底部,如水槽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由于水泵对水槽本体的长度方向上另一端部或靠近另一端部处的果蔬吸力较小,且容易在另一端处产生残渣需要增设收集残渣的装置;而在果蔬清洗机中,为了均衡喷淋臂两端对果蔬的吸力,本申请人的ZL201621100369.0(公告号为CN20623925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果蔬清洗机》披露了这样一种包括有两个水泵和两个喷淋臂,所述分流通道由喷淋臂的第一端向外延伸至第二端,其中一个喷淋臂的第二端朝向另一个喷淋臂的第一端,其中一个喷淋臂喷嘴的方向与另一个喷淋臂喷嘴的方向相对,从而使两个喷淋臂喷出的水流共同形成为环状旋转水流。由于其通过设置两个喷淋臂,并设置喷嘴的方向,以使得喷淋孔喷射出的水流能形成环状的旋转水流,两端的喷淋臂对果蔬施加相同的作用力,使得果蔬得以在菜篮内沿一定方向旋转起来,相对水槽本体和水流,果蔬均处于运动状态,由于水流可以冲刷到待清洗果蔬的每一个表面,同时还在喷淋臂的两侧设置有超声波发生装置,以获得较好的清洁效果;但其需要设置两个水泵两个喷淋臂,为此,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同时只采用单一旋转喷淋臂对待清洗物(果蔬或果蔬)清洗,总是会存在一些死角无法被从旋转喷淋臂喷出的水流冲洗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增强喷淋臂清洗效果的喷淋臂。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喷淋臂的清洗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喷淋臂,包括有喷淋臂本体,所述喷淋臂本体内部中空且形成有流道,喷淋臂本体在底部中央部位开有与所述流道相连通的进水口,所述喷淋臂本体的壁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流道相连通的喷淋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至少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两侧,并且在各流道的上游位置设置有气泡发生装置,用于使从所述进水口引入的水产生气泡。

为考虑到喷淋臂的体积,并考虑到不影响进水口引入的水进入两侧的流道同时还能使从进水口引入的水进入两侧流道时产生气泡,该气泡发生装置的体积不宜过大,优选地,所述气泡发生装置包括有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能旋转地设置有叶轮,所述壳体的进流端面和出流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孔板和/或至少一个格栅结构或网状结构。水流通过进流端面的孔板和/或格栅结构或网状结构起泡后并驱动叶轮旋转,叶轮的旋转使水流加速并在加速旋转的过程中增加或混入水中的空气,直到经过出流端面的孔板和/或格栅结构或网状结构减速,即能在出流端面上可流出与空气混合后再次起泡的水,最后进入喷淋臂流道。

为了增加气泡含量,从而提升清洗效果,所述喷淋臂本体的壁面上还设置有能将从所述气泡发生装置产生气泡后再次发生二次气泡的气泡嘴。以对从气泡发生装置喷出的水流进行二次气泡化,且由于一次气泡的存在,二次气泡后连续水流变为间断的水流,形成了另一种水流打击力,提升了清洗能力。

优选地,所述气泡嘴包括有环状壳壁,所述环状壳壁的顶面上设置有通水孔,所述环状壳壁的底面间隔套置有至少一个孔板和/或至少一个格栅结构或网状结构,所述通水孔的截面积小于所述孔板和/或至少一个格栅结构或网状结构的截面积。这样,经气泡发生装置起泡后水再经过气泡嘴进流端面的孔板和/或格栅结构或网状结构又再次起泡后从通水孔中加速流出,以至于通水孔流出侧上产生负压,以将周围的空气吸入混合产生带有大量气泡的水流,喷出的水流因富含气泡,在到达需要清洗的清洗物表面时,气泡破裂,再次形成冲击力,与水流一起剥离待清洗物表面的脏污。

流道分别处于进水口的两侧能有效加强及均衡喷淋臂本体的两端的水流喷淋压力,所述流道可以为呈O型的环形流道也可以为放射性流道。

为了减少呈O型的环形流道在下游的远端相对冲而减少水动能的损失,沿水流方向,所述的环形流道在处于下游的远端由至少一个挡壁阻隔开。

进一步地,沿水流方向,自上游至下游,所述环形流道的截面积逐步减小。为此,在喷淋臂本体下游的喷淋孔喷出的水压力就大即能将待清洗物向上托起,待清洗物均处于运动状态,由此水流可以冲刷到待清洗物的每一个表面,达到无死角的清洁,获得较好的清洗效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待清洗物的沉积以及避免靠近清洗槽洗涤腔两侧死角的位置容易因水流冲刷的力度不够而出现清洁死角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流道在所述挡壁分隔的每一侧都具有至少三个喷淋孔,且邻近所述挡壁的喷淋孔与挡壁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他相邻喷淋孔之间的距离。邻近挡壁的喷淋孔与挡壁之间的距离小,则能从挡壁处折返的水流能可快速从喷淋孔喷出,以将待清洗物向上托起,避免待清洁物沉积。

进一步地,所述其他相邻喷淋孔的开口方向均朝向同一旋转方向,使得从所述环形流道喷射出的水流形成环状的水流。其他相邻喷淋孔的喷孔的开口向同一旋转方向倾斜,如此设置后,能使得从其它喷淋孔喷出的水流可以形成一个环状的旋转水流,对待清洗物施加作用力,使得待清洗物得以在沿一定方向旋转起来,待清洗物均处于运动状态,由此水流可以冲刷到待清洗物的每一个表面,达到无死角的清洁,获得较好的清洗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O型环形流道的内圈环壁形成一中央孔。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喷淋臂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洗涤腔,所述洗涤腔的底部设置有超声波发生装置,所述超声波发生装置位于所述中央孔下方。超声波发生装置能发出较为均匀的超声波,进一步获得较好的清洗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气泡发生装置设置在各流道的上游位置,使得从进水口流入通道的能够产生气泡,这些夹杂着大量气泡的水从喷淋臂本体上的喷淋孔喷出至清洗物上,能够破裂产生瞬间的空爆现象以形成放射性的冲击力,加大了直接冲洗清洗物的面积和概率,进而加快了洗净速度,有效避免了喷淋臂喷射死角的存在,提高喷淋臂的洗净率,有效地增强了清洗效果,并且流道设置在进水口两侧能有效加强及均衡喷淋臂本体的两端的水流喷淋压力,避免因水泵偏置造成的对待清洗物的吸力不均衡以及分流通道的长度不同而造成的湍流强度弱的问题,同时,该清洗机还兼具湍流清洗功能,当水位较高时,喷淋臂的喷淋孔喷出的混有气泡的水能形成有湍流,混有气泡的湍流进而形成的空爆力也剧增,由此产生的单位体积内的冲击力和摩擦力大大增加,即使在不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或洗涤剂的情况下,达到良好的洗涤效果,从而实现更全方位的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喷淋臂中下喷淋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气泡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气泡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喷淋臂中下喷淋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6,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机,设计特别适合于具有狭长形水槽的水槽式清洗机,尤其用于果蔬的清洗,但事实上也可以适用于普通的水槽式清洗机,以及前开门的欧式清洗机和抽屉式清洗机。

以下以果蔬清洗机为例进行展开描述:

本果蔬清洗机包括水槽本体100、水泵101和喷淋臂,水泵101设置在水槽本体100的底部,喷淋臂则用作水泵的出水部件,将水泵101泵出的水喷出从而对水槽本体100内的待清洗的果蔬等进行清洗。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水槽本体100制成为狭长的形状,由此不仅能更好的适应用户厨房的空间(与其他水槽配合),而且相对方形的水槽还能节约用水。

水泵101设置在水槽本体100底部的中间位置,水泵包括电机和叶轮,叶轮包括末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中空的轴和多个在轴周面上均匀分布并且沿轴向延伸的叶片,其中,电机位于水槽本体100的底部下方,而叶轮则位于水槽本体的底部内,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水泵的入水口位于叶轮的下方(下进水),而入水口与喷淋臂上的进水口相对应,从底部将水流向上汲,水泵的结构与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1610110965.5的中国专利或者申请号为201310752573.5的中国专利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喷淋臂下方与水泵之间设置有过滤网,隔绝脏物进入水泵,防止喷淋臂堵塞。

水槽本体的水泵的两侧设置有超声波发生装置103,水槽本体100底部还设置有下水器以及排水阀,清洗完后的脏水可通过下水器和排水阀排出。水槽本体100内还设置有清洗篮子,用于放置待清洗的果蔬,清洗篮子的上端边沿搁置在水槽本体的上端内侧壁,清洗篮子的底部位于喷淋臂、超声波发生装置和下水器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为了在狭长形状的水槽本体100的中部仅采用一个水泵且在不增加水泵功率的情况下仍然能平衡喷淋臂两端水流喷淋压力,并保持湍流强度的不减弱,喷淋臂包括有喷淋臂本体1,喷淋臂本体1内部中空且形成有流道2,喷淋臂本体1在底部中央部位开有与流道相连通的进水口,喷淋臂本体1的壁面上开设有与流道相连通的喷淋孔,流道具有两个,分别位于进水口的两侧,并且在各流道的上游位置设置有气泡发生装置9,用于使从进水口引入的水产生气泡;为考虑到喷淋臂的体积,并考虑到不影响进水口引入的水进入两侧的流道同时还能使从进水口引入的水进入两侧流道时产生气泡,该气泡发生装置的体积不宜过大,优选地,气泡发生装置9包括有壳体91,在壳体91的内腔中能旋转地设置有叶轮92,壳体91的进流端面和出流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具有蜂窝状的孔板或格栅结构或网状结构93,以网状结构93为例,水流通过进流端面的网状结构93起泡后并驱动叶轮92旋转,叶轮92的旋转使水流加速并在加速旋转的过程中增加或混入水中的空气,直到经过出流端面的孔板减速,即能在出流端面上可流出与空气混合后再次起泡的水,最后进入喷淋臂流道2。

为了增加气泡含量,从而提升清洗效果,喷淋臂本体1的壁面上还设置有能将从气泡发生装置9产生气泡后再次发生二次气泡的气泡嘴90,以对从气泡发生装置9喷出的水流进行二次气泡化,且由于一次气泡的存在,二次气泡后连续水流变为间断的水流,形成了另一种水流打击力,提升了清洗能力。优选地,气泡嘴90包括有环状壳壁901,环状壳壁901的顶面上设置有通水孔902,环状壳壁901的底面间隔套置有一层具有六边形孔的孔板904和一层网状结构903,而通水孔902的截面积小于孔板904和网状结构903的截面积,这样,经气泡发生装置9起泡后水再经过气泡嘴90进流端面的孔板904和网状结构903又再次起泡后从通水孔中加速流出,以至于通水孔流出侧上产生负压,以将周围的空气吸入混合产生带有大量气泡的水流,喷出的水流因富含气泡,在到达需要清洗的清洗物表面时,气泡破裂,再次形成冲击力,与水流一起剥离待清洗物表面的脏污。

本实施例中以流道为呈O型的环形流道展开描述,由于两个流道的结构相似呈中心对称图形,为了便于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均以左流道为例来进行说明。

喷淋臂本体1可一体注塑成型,为降低加难度,均可设置成上下分体连接的两部分。其中,喷淋臂本体1包括有上喷淋臂12和下喷淋臂13,进水口设在下喷淋臂13的中部,喷淋孔则设置在上喷淋臂12的顶面。另外,为了加强清洗效果,水槽本体100的水泵101的两侧设置有超声波发生装置103,相应地设置在超声波发生装置103上的喷淋臂的O型环形流道的内圈环壁形成的中央孔3中,喷淋臂本体1周边具有凸壁11而包围形成有流道,喷淋臂本体1的一端向内延伸有与中央孔3外壁相抵的挡壁4,通过挡壁4将O型的环形流道的末端隔开,防止水流交汇对冲,影响出水压力,中央孔3的孔壁向上延伸形成有内圈凸壁31,内圈凸壁31的第一侧面与凸壁11的内侧面以及挡壁4共同构成第一子流道5,第一内圈凸壁31的第二侧面与凸壁11的内侧面以及挡壁4共同构成第二子流道6,喷淋孔包括与第一分流通道相应的第一喷孔和第二分流通道上对应的第二喷孔,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的数量分别为4个,若数量过多,则容易造成水流喷淋压力减弱的现象,导致湍流和喷淋效果弱,若数量过少则容易导致喷淋清洗范围小,以4个来展开描述,分别为喷孔一10、喷孔二20、喷孔三30和喷孔四40,以及喷孔五50、喷孔六60、喷孔七70和喷孔八80,其中,喷孔四40和喷孔八80与挡壁4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他相邻喷淋孔之间的距离,且与水平方向呈一定角度的向上倾斜,优选为30~60°,喷孔四40和喷孔八80的角度设置能使得从挡壁4处折返的水流能从邻近挡壁喷孔的切线方向喷出,由于气泡发生装置设置在各流道的上游位置,使得从进水口流入流道的水能够产生气泡,这些夹杂着大量气泡的水从喷淋臂本体上的喷淋孔喷出至果蔬表面上,能够破裂产生瞬间的空爆现象以形成放射性的冲击力,加大了直接冲洗果蔬的面积和概率,进而加快了洗净速度,有效避免了喷淋臂喷射死角的存在,提高喷淋臂的洗净率,有效地增强了清洗效果,当水位较高时,喷淋臂的其它相邻喷淋孔,喷孔一10、喷孔二20、喷孔三30以及喷孔五50、喷孔六60、喷孔七70的开口方向均朝向同一旋转方向喷出的混有气泡的水能形成有湍流,混有气泡的湍流可以冲刷到待清洗果蔬进而形成的空爆力也剧增,由此产生的单位体积内的冲击力和摩擦力大大增加,即使在不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或洗涤剂的情况下,达到良好的洗涤效果,从而实现更全方位的清洗。另外,本实用新型O型环形流道沿水流方向,自上游至下游,环形流道的截面积逐步减小。由于环形流道的截面积自上游至下游逐步减小,使得水流的流速在截面积小的下游,水流的流速就大,而在截面积大的上游,水流的流速就小,为此,在喷淋臂本体下游的喷淋孔喷出的水压力就大即能冲刷到待清洗果蔬的每一个表面,达到无死角的清洁,获得较好的清洗效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待清洗果蔬的沉积以及避免靠近水槽本体两侧死角的位置容易因水流冲刷的力度不够而出现清洁死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果蔬清洗机由于采用上述的喷淋臂结构,清洗时,将待清洗的果蔬放入水槽本体的清洗篮子内,经过位于流道上游的气泡发生装置以及气泡嘴,水流经过气泡发生装置,产生大量气泡,带气泡的水流从喷淋臂喷淋孔中喷出,喷出的水流因富含气泡,在到达需要清洗的果蔬表面时,气泡破裂,再次形成冲击力,与水流一起剥离果蔬表面的脏污,与喷淋臂喷淋孔同时存在的是喷淋臂上部的气泡嘴,对喷出的水流进行二次气泡化,不停产生气泡内爆作用,而让不规则的果蔬表面上手指难以触及的,如细缝中的颗粒脏物震离果蔬表面,因而不存在清洗不到的死角,另外由下喷淋臂13进水口将水流泵向两侧O型的环形流道以保证水压稳定,每个O型的环形流道又包含有两个子流道即第一子流道21和第二子流道22,控制每束水流喷淋压力一致,在流道末端处,通过挡壁隔开,防止水流交汇对冲,影响出水压力。左、右喷淋臂在水中同一方向转动,分别各自形成有湍流,湍流增强,从而实现更全方位的清洗,避免局部位置冲洗不干净的现象,而且还可以节约水量。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似,其区别在于:如图7所示,流道为放射型流道,即分成三个子流道,分别为第三子流道103,第四子流道104和第五子流道105,每个子流道对应的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喷淋孔,以控制每束子流道喷淋压力一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