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淋臂及应用有该喷淋臂的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1202发布日期:2019-03-02 04:0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淋臂及应用有该喷淋臂的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机,尤其涉及一种喷淋臂及应用有该喷淋臂的清洗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槽清洗机通常通过两种方式实现清洗:一种是驱动清洗筐旋转、并使水从上向下喷淋到清洗筐内,对清洗筐内的水果蔬菜实现淋洗;另外一种则是通过水泵从清洗桶底部把水抽到一定高度然后喷射出来,实现对水果蔬菜喷洗。

第一种清洗的结构如申请号为201420767984.1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新型水槽清洗机,包括喷淋装置、设置在清洗桶内的清洗筐、设置在清洗桶底部的同步电机,喷淋装置包括水泵和喷嘴,水泵进水口设置在清洗桶侧壁或底部,水泵出水口与设置在清洗桶侧面的导水管一端连接,导水管另一端开口于清洗筐的侧上方,其端部设置有可调节安装角度的喷嘴,同步电机带动清洗筐旋转的同时、喷淋装置对清洗筐内的果蔬喷淋进行清洗。第二种清洗的结构如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1610110965.5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水槽式清洗机,包括水槽本体,其底部设置有入水口在上的开放式水泵,水泵的出水部件为喷淋臂,喷淋臂与水槽本体连接,水泵将水槽本体内的水吸入后从喷淋臂喷出从而对果蔬进行清洗。

上述的这些清洗装置,通常只能进行喷淋清洗(或者浸泡),这种水流对于果蔬的施加作用的方式,有可能造成果蔬的堆积,而且对于一些表面数量不多的果蔬,有一定的清洗效果,但对于那些表面数量很多的果蔬,如叶类菜等,较难取得较好的清洗效果。为此本请人的申请201610110963.6(公告号为CN105662300A)的中国实用新型申请《一种水槽式洗清机》披露了这样一种整体呈H型,所述分流通道包括位于中间的横向的分流通道以及分别位于两侧的竖向的分流通道,其将水泵偏置在水槽本体的底部,如水槽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由于水泵对水槽本体的长度方向上另一端部或靠近另一端部处的果蔬吸力较小,且容易在另一端处产生残渣需要增设收集残渣的装置;为了均衡喷淋臂两端对果蔬的吸力,此本申请人的ZL201621100369.0(公告号为CN20623925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水槽清洗机》披露了这样一种包括有两个水泵和两个喷淋臂,所述分流通道由喷淋臂的第一端向外延伸至第二端,其中一个喷淋臂的第二端朝向另一个喷淋臂的第一端,其中一个喷淋臂喷嘴的方向与另一个喷淋臂喷嘴的方向相对,从而使两个喷淋臂喷出的水流共同形成为环状旋转水流。由于其通过设置两个喷淋臂,并设置喷嘴的方向,以使得喷淋孔喷射出的水流能形成环状的旋转水流,两端的喷淋臂对果蔬施加相同的作用力,使得果蔬得以在菜篮内沿一定方向旋转起来,相对水槽本体和水流,果蔬均处于运动状态,由于水流可以冲刷到待清洗果蔬的每一个表面,同时还在喷淋臂的两侧设置有超声波发生装置,以获得较好的清洁效果;但其需要设置两个水泵两个喷淋臂,为此,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同样地,对于具有洗碗功能的清洗机来说,一般都采用旋转喷淋臂,而无论是水槽式还是前开门的欧式或是抽屉式清洗机,其洗涤空间一般都呈方形,总是会存在一些死角无法被从旋转喷淋臂喷出的水流冲洗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仅采用一个水泵且在不增加水泵功率的情况下仍然能平衡喷淋臂两端水流喷淋压力,并保持湍流强度不减弱以提高清洗效果的喷淋臂。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喷淋臂的清洗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喷淋臂,包括有喷淋臂本体,所述喷淋臂本体内部中空且形成有流道,喷淋臂本体在底部中央部位开有与所述流道相连通的进水口,所述喷淋臂本体的壁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流道相连通的喷淋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至少有两个,均为呈O型的环形流道,分别处于所述进水口的两侧。

为了减少呈O型的环形流道在下游的远端相对冲而减少水动能的损失,沿水流方向,所述的环形流道在处于下游的远端由至少一个挡壁阻隔开。

进一步地,沿水流方向,自上游至下游,所述环形流道的截面积逐步减小。由于环形流道的截面积自上游至下游逐步减小,使得水流的流速在截面积小的下游,水流的流速就大,而在截面积大的上游,水流的流速就小,根据伯努利原理,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这样本喷淋臂本体的喷淋孔喷射出的水会从压强大的上游压向压强小的下游,为此,在喷淋臂本体下游的喷淋孔喷出的水压力就大即能将待清洗物向上托起,待清洗物均处于运动状态,由此水流可以冲刷到待清洗物的每一个表面,达到无死角的清洁,获得较好的清洗效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待清洗物的沉积以及避免靠近清洗槽洗涤腔两侧死角的位置容易因水流冲刷的力度不够而出现清洁死角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流道在所述挡壁分隔的每一侧都具有至少三个喷淋孔,且邻近所述挡壁的喷淋孔与挡壁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他相邻喷淋孔之间的距离。邻近挡壁的喷淋孔与挡壁之间的距离小,则能从挡壁处折返的水流能可快速从喷淋孔喷出,以将待清洗物向上托起,避免待清洁物沉积。更好地,其他相邻喷淋孔的喷孔的开口向同一旋转方向倾斜,如此设置后,能使得从其它喷淋孔喷出的水流可以形成一个环状的旋转水流,对待清洗物施加作用力,使得待清洗物得以在沿一定方向旋转起来,待清洗物均处于运动状态,由此水流可以冲刷到待清洗物的每一个表面,达到无死角的清洁,获得较好的清洗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O型环形流道的内圈环壁形成一中央孔。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喷淋臂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超声波发生装置,所述超声波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中央孔的下方。超声波发生装置能发出较为均匀的超声波,进一步获得较好的清洗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喷淋臂本体两侧的O型的环形流道,分别处于进水口的两侧能有效加强及均衡喷淋臂本体的两端的水流喷淋压力,避免因水泵偏置造成的对待清洗物的吸力不均衡以及分流通道的长度不同而造成的湍流强度弱的问题,并且O型的环形流道的截面积大能够在减少水泵数量且在不增加水泵功率的情况下仍然能平衡喷淋臂两端的水流喷淋压力,从而保持湍流强度不减弱以提高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淋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喷淋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槽本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机,设计特别适合于具有狭长形水槽的水槽式清洗机,尤其用于果蔬的清洗,但事实上也可以适用于普通的水槽式清洗机,以及前开门的欧式清洗机和抽屉式清洗机。

以下以果蔬清洗机为例进行展开描述:

本果蔬清洗机包括洗涤腔水槽本体100、水泵和喷淋臂,水泵设置在水槽本体的底部,喷淋臂则用作水泵的出水部件,将水泵泵出的水喷出从而对水槽本体9内的待清洗的果蔬等进行清洗。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水槽本体制成为狭长的形状,由此不仅能更好的适应用户厨房的空间(与其他水槽配合),而且相对方形的水槽还能节约用水。

水泵设置在水槽本体100底部的中间位置,水泵包括电机和叶轮,叶轮包括末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中空的轴和多个在轴周面上均匀分布并且沿轴向延伸的叶片,其中,电机位于水槽本体的底部下方,而叶轮则位于水槽本体的底部内,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水泵的入水口位于叶轮101的下方(下进水),而入水口与喷淋臂上的进水口相对应,从底部将水流向上汲,水泵的结构与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1610110965.5的中国专利或者申请号为201310752573.5的中国专利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喷淋臂下方与水泵之间设置有过滤网,隔绝脏物进入水泵,防止喷淋臂堵塞。

水槽本体的水泵的两侧设置有超声波发生装置7,水槽本体底部还设置有下水器以及排水阀,清洗完后的脏水可通过下水器和排水阀排出。水槽本体内还设置有菜篮,用于放置待清洗的果蔬,菜篮的上端边沿搁置在水槽本体的上端内侧壁,菜篮的底部位于喷淋臂、超声波发生装置7和下水器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为了在狭长形状的水槽本体100的中部仅采用一个水泵且在不增加水泵功率的情况下仍然能平衡喷淋臂两端水流喷淋压力,并保持湍流强度的不减弱,喷淋臂包括有喷淋臂本体1,喷淋臂本体1周边具有凸壁11而包围形成有流道,喷淋臂本体1 的顶面开设有与流道相通的喷淋孔,流道包括有中部与进水口相邻并连通的加压流道2 以及位于加压流道2两侧并与加压流道2相通连的O型的环形流道,由于两个O型的环形流道的结构相似呈中心对称图形,为了便于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均以左边O型的环形流道为例来进行说明。

喷淋臂本体1可一体注塑成型,为降低加难度,均可设置成上下分体连接的两部分。其中,喷淋臂本体1包括有上喷淋臂12和下喷淋臂13,进水口设在下喷淋臂13的中部,喷孔则设置在上喷臂的顶面。加压流道2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包括有圆滑过渡连接而成的圆弧AB、圆弧BC和圆弧CD,且圆弧 AB、BC和CD的半径之比为R1:R2:R3=(20~35):(15~20):(60~100),圆弧CD末端与凸壁11过渡连接,其以图中的所示的方案为佳,即在上喷淋臂12的投影图上,圆弧AB、 BC和CD的半径之比为R1:R2:R3=1.33:1:6.66,由于圆弧BC半径相对圆弧AB的半径急剧变小,因此,第一侧壁21于圆弧BC段形成拐点与第二侧壁22共同构成分流通道的分流口,能对水流施加较大的压力,并给予进入O型的环形流道的水流提供一个加速度,因此,就有可能在减少水泵数量且在不增加水泵功率的情况下仍然能平衡喷淋臂两端的水流喷淋压力,从而保持湍流强度不减弱以提高清洗效果,而圆弧CD的半径相对圆弧AB的半径大,能使得水流经加速后能更为顺畅地进入分流流道,可以进一步的减少在分流口处的涡流。

另外,为了加强清洗效果,水槽本体100的水泵的两侧设置有超声波发生装置7,相应地设置在超声波发生装置7上的喷淋臂的O型环形流道的内圈环壁形成的中央孔3中,喷淋臂本体1的一端向内延伸有与中央孔3外壁相抵的挡壁4,通过挡壁4将O型的环形流道的末端隔开,防止水流交汇对冲,影响出水压力,中央孔3的孔壁向上延伸形成有内圈凸壁31,内圈凸壁31的第一侧面与凸壁11的内侧面以及挡壁4共同构成第一子流道5,第一内圈凸壁31的第二侧面与凸壁11的内侧面以及挡壁4共同构成第二子流道 6,喷淋孔包括与第一分流通道相应的第一喷孔和第二分流通道上对应的第二喷孔,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的数量分别为4个,若数量过多,则容易造成造成的水流喷淋压力减弱的现象,导致湍流和喷淋效果弱,若数量过少则容易导致喷淋清洗范围小,以4个来展开描述,分别为喷孔一10、喷孔二20、喷孔三30和喷孔四40,以及喷孔五50、喷孔六 60、喷孔七70和喷孔八80,其中,喷孔四40和喷孔八80与挡壁4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他相邻喷淋孔之间的距离,且与水平方向呈一定角度的向上倾斜,优选为30~60°,喷孔四 40和喷孔八80的角度设置能使得从挡壁4处折返的水流能从邻述挡壁4喷孔的切线方向喷出,以将果蔬向上托起,避免果蔬沉积,同时也避免了这部分水流能量的损耗。而喷孔10、喷孔二20、喷孔三30以及喷孔五50、喷孔六60、喷孔七70的开口方向均朝向同一旋转方向,使得从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喷射出的水流形成环状的水流,对果蔬施加作用力,使得果蔬得以在菜篮内沿一定方向旋转起来,相对水槽本体和水流,果蔬均处于运动状态,由此水流可以冲刷到待清洗果蔬的每一个表面,达到无死角的清洁,获得较好的清洗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O型环形流道沿水流方向,自上游至下游,环形流道的截面积逐步减小。由于环形流道的截面积自上游至下游逐步减小,使得水流的流速在截面积小的下游,水流的流速就大,而在截面积大的上游,水流的流速就小,根据伯努利原理,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这样本喷淋臂本体的喷淋孔喷射出的水会从压强大的上游压向压强小的下游,为此,在喷淋臂本体1下游的喷淋孔喷出的水压力就大即能将待清洗果蔬向上托起,待清洗果蔬均处于运动状态,由此水流可以冲刷到待清洗果蔬的每一个表面,达到无死角的清洁,获得较好的清洗效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待清洗果蔬的沉积以及避免靠近清洗槽洗涤腔两侧死角的位置容易因水流冲刷的力度不够而出现清洁死角的问题。

本果蔬清洗机由于采用上述的喷淋臂结构,清洗时,由下喷淋臂13进水,经过特有的加压流道2,将水流泵向两侧的O型的环形流道,每个O型的环形流道光滑过渡,保证水压稳定,而O型的环形流道又包含有两个子流道,控制每束水流喷淋压力一致,在流道末端处,通过挡壁4隔开,防止水流交汇对冲,影响出水压力。左、右喷淋臂在水中同一方向转动,分别各自形成有湍流,湍流增强,使果蔬剧烈翻滚,从而实现更全方位的清洗,达到了采用两个水泵两个喷淋臂才能达到的清洗效果,避免局部位置冲洗不干净的现象,而且还可以节约水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