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机消毒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3689发布日期:2019-01-22 21:57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洗碗机消毒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碗机部件,尤其是一种洗碗机消毒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洗碗机烘干方式主要采用余热冷凝烘干方式及双风机吹吸排湿蒸汽烘干方式,余热式冷凝烘干方式运用最后漂洗阶段较高的水温,餐具本体漂洗后存在高热量,相对水蒸汽无法吸附于餐具上,洗碗机内胆因存在内外部温差效应,则水蒸汽吸附冷凝于内胆壁上,从而达到餐具烘干效果;双风机吹吸排湿蒸汽烘干方式是鉴于余热冷凝式烘干方式的基础上运用最后漂洗阶段工作完成后,一个风机启动工作将内腔外部干空气吹入内腔中,另一个风机同时启动工作将内腔搅动的水蒸汽吸排出内腔外,减少水蒸汽量,从而减少冷凝水的吸附,达到烘干效果;两者烘干方式均无专用烘干加热源,都存在无法真正达到烘干干燥的效果,余热冷凝式烘干及双风机吸吹排湿蒸汽烘干均受漂洗温度限制且易反弹,双风机吸吹排湿蒸汽烘干只是相对余热冷凝烘干减少了内腔水蒸汽量,由于冷凝后内胆壁上存在冷凝水及内胆底部水杯中有残留剩水,内腔一直处于高湿度的潮湿环境,如果几天未使用洗碗机,餐具上就会发霉、滋生细菌、产生异味,洗碗机能满足正常洗涤功能,但无法真正实现餐具长期干燥及存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洗碗机消毒烘干系统,其具有更好的烘干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洗碗机消毒烘干系统,包括消毒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消毒装置包括用于启动的供电导线、用于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用于输送臭氧的导氧管以及用于将臭氧释放于内腔底部洗涤水中的天然气泡石发射端,所述臭氧发生器的一端与供电导线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另一端与天然气泡石发射端之间通过导氧管连接,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用于吸入外部空气的内排风机、用于导通风机风流的风管、用于加热产生热量的PTC发热器、用于控制保护烘干加热温度的温度保护器以及用于产生高氧负离子的负离子发生器,所述内排风机位于风管的一端,所述PTC发热器和温度保护器安装于风管的另一端,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在风管的中部从而产生的高氧负离子通过内排风机产生的风流形成负离子风吹入到内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PTC发热器座、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PTC发热器通过PTC发热器座安装固定于风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盖板安装于PTC发热器座上,所述温度保护器安装于第一盖板上,所述第二盖板遮蔽于所述温度保护器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是安装于内胆外部顶、左、右三部位的整片铝箔加热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设有位于洗碗机前方的拉门组,所述拉门组包括拉门玻璃、拉门内板以及设置于拉门玻璃及拉门内板之间的排湿装置,所述拉门内板于上方左右位置设置有第一排湿风口,所述排湿装置包括与拉门内板相接的内板面以及与拉门玻璃相接的外板面,排湿装置的内板面及外板面分别为单片塑料结构零件热板焊接而成,内板面及外板面之间形成密封腔体,所述排湿装置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外排风机,所述排湿装置的内板面设有与第一排湿风口对接的第二排湿风口,所述排湿装置的外板面底部设有排湿出汽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设有位于拉门组下方的踢脚板,所述排湿出汽口位于踢脚板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包括安装在洗碗机内胆的后壁左侧位置的湿度感应器以及安装在洗碗机内胆的后壁右侧位置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感应器和温度传感器均暴露于洗碗机内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包括电控系统、与电控系统相连的洗涤泵以及与洗涤泵连接的喷淋臂,所述电控系统控制洗涤泵的启动从而控制喷淋臂的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高温热水、活氧水双重消毒及负离子风烘干,真正实现餐具长效消毒、除菌、烘干、储存,并达到内腔空气净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洗碗机消毒烘干系统的整机正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洗碗机消毒烘干系统安装的洗碗机内腔后部湿度感应器及温度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洗碗机消毒烘干系统中消毒装置的安装位置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洗碗机消毒烘干系统中消毒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洗碗机消毒烘干系统的烘干装置的安装位置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洗碗机消毒烘干系统的烘干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洗碗机消毒烘干系统的内腔侧部进风口位置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洗碗机消毒烘干系统的整机底部控制系统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洗碗机消毒烘干系统的排湿装置安装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洗碗机消毒烘干系统中排湿装置的正反面立体图。

对照以上附图,作如下补充说明:

1---消毒装置 11---供电导线

12---臭氧发生器 13---导氧管

14---天然气泡石发射端 2---烘干装置

21---内排风机 22---风管

23---PTC发热器 24---温度保护器

25---负离子发生器 26---PTC发热器座

27---第一盖板 28---第二盖板

3---加热装置 4---拉门组

41---拉门玻璃 42---拉门内板

421---第一排湿风口 43---排湿装置

431---内板面 4310---第二排湿风口

432---外板面 4320---排湿出汽口

44---外排风机 5---踢脚板

6---湿度感应器 7---温度传感器

8---电控系统 9---洗涤泵

10---喷淋臂 15---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洗碗机消毒烘干系统,包括消毒装置1和烘干装置2。所述消毒装置1包括用于启动的供电导线11、用于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12、用于输送臭氧的导氧管13以及用于将臭氧释放于内腔底部洗涤水中的天然气泡石发射端14。所述臭氧发生器12的一端与供电导线11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12的另一端与天然气泡石发射端14之间通过导氧管13连接。所述烘干装置2包括用于吸入外部空气的内排风机21、用于导通风机风流的风管22、用于加热产生热量的PTC发热器23、用于控制保护烘干加热温度的温度保护器24以及用于产生高氧负离子的负离子发生器25。所述内排风机21位于风管22的一端,所述PTC发热器23和温度保护器24安装于风管22的另一端,所述负离子发生器25安装在风管22的中部从而产生的高氧负离子通过内排风机21产生的风流形成负离子风吹入到内腔中。

所述烘干装置2还包括PTC发热器座26、第一盖板27和第二盖板28,所述PTC发热器23通过PTC发热器座26安装固定于风管2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盖板27安装于PTC发热器座26上,所述温度保护器24安装于第一盖板27上,所述第二盖板28遮蔽于所述温度保护器24外。

PTC是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的缩写,意思是正的温度系数,泛指正温度系数很大的半导体材料或元器件。通常提到的PTC是指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简称PTC热敏电阻。PTC热敏电阻是一种典型具有温度敏感性的半导体电阻,超过一定的温度(居里温度)时,它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阶跃性的增高。

本实用新型设有加热装置3。所述加热装置3是安装于内胆外部顶、左、右三部位的整片铝箔加热片,吸湿去除内腔中水蒸汽冷凝吸附并干燥内胆侧壁作用。

本实用新型设有位于洗碗机前方的拉门组4。所述拉门组4包括拉门玻璃41、拉门内板42以及设置于拉门玻璃41及拉门内板42之间的排湿装置43。所述拉门内板42于上方左右位置设置有第一排湿风口421,所述排湿装置43包括与拉门内板42相接的内板面431以及与拉门玻璃41相接的外板面432,排湿装置43的内板面431及外板面432分别为单片塑料结构零件热板焊接而成,内板面431及外板面432之间形成密封腔体。所述排湿装置43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外排风机44,所述排湿装置43的内板面431设有与第一排湿风口421对接的第二排湿风口4310,所述排湿装置43的外板面432底部设有排湿出汽口4320。故,外排风机44启动产生360度旋风流,从而在第一、第二排湿风口421、4310处产生负压作用,将内腔湿蒸汽分子吸入到排湿装置43的密封腔体内,再通过外板面432底部的排湿出汽口4320排出机体外,达到排湿干燥、洁净干爽,细菌零残留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有位于拉门组4下方的踢脚板5,所述排湿出汽口4320位于踢脚板5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在洗碗机内胆的后壁左侧位置的湿度感应器6以及安装在洗碗机内胆的后壁右侧位置的温度传感器7,所述湿度感应器6和温度传感器7均暴露于洗碗机内腔中。故,电控程序设定相应湿度检测值及温度检测值,当洗碗机未使用状态,通过湿度感应器6及温度传感器7时时监测到内腔环境湿度值及温度值是否达到电控程序设定温湿度检测值,从而智能判断是否进行启动消毒烘干系统,确保内腔空气及餐具干燥、净化。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控系统8、与电控系统8相连的洗涤泵9以及与洗涤泵9连接的喷淋臂10,所述电控系统8控制洗涤泵9的启动从而控制喷淋臂10的开启。在消毒的过程中,需要将活氧热水通过洗涤泵9作用到循环管路至上下喷淋臂10冲洗到餐具上,从而达到餐具消毒除菌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消毒装置1的天然气泡石发射端14安装于内腔底部水杯内,洗涤时浸沫于水中,洗涤时臭氧发生器12产生臭氧通过导氧管13输送到天然气泡石发射端14,此时臭氧释放于水中,使其产生活氧水,活氧水具有强氧化性,每个洗涤程序为循环工作且加热系统加热到70℃热水,活氧热水通过洗涤泵9作用到循环管路至上下喷淋臂10冲洗到餐具上,从而达到餐具消毒除菌的作用;烘干装置2的PTC发热器23加热产生热能,负离子发生器25同步工作产生负氧离子,内排风机21不断从进风置换口吸入腔外置换干燥空气吹散PTC加热热量至密封内腔中,温度保护器24时时监测加热温度,保持匀温温度,形成立体回旋匀温负离子热风,干燥匀温负离子热风不断吹入内腔中从而烘干蒸发餐具水份并辅助净化杀菌,因干燥空气热风分子比重高于内腔蒸发之水蒸汽空气分子,经不断置换蒸发净化。内腔右侧位置设置有进风口15,用于烘干装置2的负离子风及热能进入内腔,充满内腔各个角落,从而达到消除内腔消毒装置1工作时微留的臭氧及净化内腔空气分子。

本实用新型通过高温热水、活氧水双重消毒及负离子风烘干,真正实现餐具长效消毒、除菌、烘干、储存,并达到内腔空气净化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