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咖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5168发布日期:2019-01-15 22:47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咖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咖啡机。



背景技术:

咖啡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饮品之一,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和兴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自制咖啡以及咖啡口味有了越来越高的追求。咖啡机是一种冲煮咖啡机具的总称,其是人们自制咖啡饮品的不二选择。如今,活跃在市场上的咖啡机主要是滴漏式咖啡机和胶囊式咖啡机。

然而,对于滴漏式咖啡机,由于其需在用于盛装咖啡粉的咖啡斗的上方开孔排气,以使其在无压力状态下工作,因此存在不少缺陷,比如:

(1)热量容易散失,导致咖啡粉的萃取率较低(仅约18%左右),冲泡浓度较低;

(2)只是依靠咖啡粉自身的重力进行过滤,那么,若过滤网孔设计得太密,则难以滴漏冲泡,延长了咖啡饮品的制作时间,反之,若过滤网孔设计得太疏(比如当前的滴漏式咖啡机的过滤网孔目数最多只能设到80-100目),则冲泡出来的咖啡含有较多的渣滓,非常影响口味。

对于胶囊式咖啡机,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滴漏式咖啡机上述的技术问题,即其可以提高咖啡粉的萃取率、以及咖啡的纯度,且冲泡效率也有所提升,但是,因其只能使用专门的咖啡胶囊,所以用户自制咖啡饮品的成本较高,此外,胶囊式咖啡机的结构也较为复杂,产品制造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咖啡机,其不仅可以在有效地缩短咖啡制作时间的基础上仍可提高咖啡萃取率、以及咖啡饮品的纯度,而且咖啡饮品的自制成本低,此外,其整体结构也较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咖啡机,包括有主机、咖啡杯,所述主机上设有第一入水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咖啡机还包括有可粉碎或搅拌咖啡原料、以及可过滤咖啡液的加工斗;

所述加工斗包括有用于盛装咖啡原料的内斗、以及外斗;所述内斗设有过滤网,所述外斗上设有第一出水口;

所述加工斗安装到所述主机上时,所述内斗套合于所述外斗内且二者之间构成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的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入水口与所述内斗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可与所述咖啡杯的内部连通,所述内斗与所述主机之间的区域、所述内斗的开口处与所述外斗的开口处之间的区域均被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斗安装到所述主机上时,所述内斗与所述主机之间的区域、所述内斗的开口处与所述外斗的开口处之间的区域均设有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截面为U型;所述内斗外壁的上部设有第一环形凸台,所述外斗内壁的上部设有第一环形台阶;

所述加工斗安装到所述主机上时,所述第一密封圈套合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上,所述主机将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上部压紧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环形台阶将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下部压紧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咖啡机工作时,所述内斗的内腔的相对压力为0.03bar~0.1bar。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的目数为250~350目。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包括设有中空部的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部分侧壁敞开;

所述加工斗可经所述第一外壳的侧壁的敞开处安装到所述主机上,所述咖啡杯可经所述第一外壳的侧壁的敞开处置于所述第一外壳的中空部内。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斗还包括有斗盖组件;

所述加工斗安装到所述主机上时,所述斗盖组件扣合到所述内斗上,所述斗盖组件与所述内斗的内腔构成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入水口和所述第二容腔的入水口连通,所述内斗的开口处与所述外斗的开口处之间的区域、所述斗盖组件和所述内斗的贴合区域均被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斗安装到所述主机上时,所述斗盖组件和所述内斗的贴合区域、所述内斗的开口处与所述外斗的开口处之间的区域均设有所述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截面为U型;所述内斗外壁的上部设有第二环形凸台,所述外斗内壁的上部设有第二环形台阶;

所述加工斗安装到所述主机上时,所述第一密封圈套合到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上,所述斗盖组件将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上部压紧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环形台阶将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下部压紧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斗盖组件包括有第一斗盖,所述第二容腔的入水口设于所述第一斗盖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容腔的入水口的结构形式包括:所述第一斗盖的上表面设有呈环状的第一水槽,其与所述第一入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斗盖的下表面设有呈环状的第二水槽,其与所述第二容腔连通;所述第一水槽的内圈侧壁设有多个第一分段凸台,各相邻的所述第一分段凸台之间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水槽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水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咖啡机还包括有动力机构,其设于所述主机上;

当所述加工斗安装到所述主机上时,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加工斗连接以驱动所述加工斗粉碎咖啡豆或搅拌咖啡粉。

进一步的,当所述加工斗安装到所述主机上时,所述动力机构位于所述加工斗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斗盖组件包括有第二斗盖、轴套、轴承、第二密封圈、垫片、连接头、轴杆和刀具;

所述第二容腔的入水口设于所述第二斗盖上;所述轴套固定在所述第二斗盖的端面中心且在所述第二斗盖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密封圈、所述轴承从所述第二斗盖的外端面侧依次固定套设于所述轴套内,所述轴杆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二密封圈和所述轴承内,所述垫片套设于所述轴杆上;所述轴杆的一端设有所述连接头,另一端设有所述刀具,所述垫片位于所述连接头和所述轴承之间;

当所述加工斗安装到所述主机上时,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轴杆与所述刀具旋合或者铆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为耦合头,其与所述动力机构耦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有与电源电连接的电机、电机耦合头;

所述主机还包括有电机安装板;所述第一外壳的顶部敞开;

所述电机安装板上设有贯穿其厚度的中心通孔,所述电机安装板扣合固定到所述第一外壳的顶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中心通孔且其端部固定设有所述电机耦合头,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电机安装板上;

所述加工斗经所述第一外壳的侧壁的敞开处安装到所述主机上时,所述连接头与所述电机耦合头耦合连接,所述咖啡杯可通过所述第一外壳的侧壁的敞开处置于所述第一外壳的中空部内。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为慢速电机,所述刀具为搅拌刀。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为快速电机,所述刀具为粉碎刀;

所述加工斗还包括有保护斗,所述保护斗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所述主机还包括有电机安装支架;所述电机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板上,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支架上,所述快速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中心通孔且其端部固定设有所述电机耦合头;

所述加工斗经所述第一外壳的侧壁的敞开处安装到所述主机上时,所述保护斗套合于所述内斗内,所述连接头与所述电机耦合头耦合连接,所述咖啡杯可通过所述第一外壳的侧壁的敞开处置于所述第一外壳的中空部内。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斗的内壁设有多个第一突出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外壳的顶部的贴合区域设有第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和所述中心通孔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入水口设于所述电机安装板上;

所述电机安装板的与所述加工斗相对的一面设有呈环状的第三水槽,所述第三水槽与所述第一入水口连通;

所述第二斗盖的与所述电机安装板相对的一面设有呈环状的第四水槽,所述第四水槽环设于所述连接头的外围,所述第四水槽与所述第二容腔的入水口连通;

当所述加工斗安装到所述主机上时,所述第三水槽和所述第四水槽相互扣合以形成第三容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容腔的入水口的结构形式包括:

所述第二斗盖的与所述内斗相对的一面设有呈环状的第五水槽,其与所述第二容腔连通;所述第四水槽的内圈侧壁设有多个第二分段凸台,各相邻的所述第二分段凸台之间均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四水槽通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五水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水槽的外圈顶面设有第一密封凹槽,所述第三水槽的内圈顶面设有第二密封凹槽;

当所述加工斗安装到所述主机上时,所述第一密封凹槽与所述第四水槽的外圈顶面之间设有第五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凹槽与所述第四水槽的内圈顶面之间设有第六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安装板扣合固定到所述第一外壳的顶部的结构形式包括:

所述电机安装板的周向设有多个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外壳的顶部的内侧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凹槽,各所述第二突出部与各所述第一凹槽均竖直分布且一一对应卡扣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还包括有水箱、第一水管、第二水管、U型加热管、U型发热件、导热连接件、用于防干烧的复位温控器、控制电路板、总电源开关、电源接头、带有多个功能按钮的显示屏;

所述水箱通过所述第一水管与所述U型加热管的一端连通,所述U型加热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水管与所述第一入水口连通;所述U型加热管通过所述导热连接件与所述U型发热件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水管处设有单向阀;

所述电源接头与所述总电源开关电连接;所述复位温控器与所述U型发热件电连接,所述显示屏、所述总电源开关、所述复位温控器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还包括第二外壳、固定架;

所述固定架将所述U型加热管、所述U型发热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底部,所述复位温控器设于所述U型发热件的底部;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相互扣合以形成第四容腔,所述水箱设于所述第二外壳上且位于所述第四容腔内,所述第一水管、所述单向阀、所述第二水管、所述固定架、所述U型加热管、所述U型发热件、所述复位温控器、所述导热连接件、以及所述控制电路板均位于所述第四容腔内;所述电源接头、所述总电源开关均设于所述第二外壳上,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管通过一水管转接头与所述第一入水口连通,所述水管转接头呈V字型;所述水管转接头与所述第一入水口的连接处设有第七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水管转接头上设有温控传感器;所述温控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且位于所述第四容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顶部设有可翻转开闭的水箱盖,所述水箱的内部设有刻度线。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还包括有多个霍尔感应器,其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且均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上;

所述外斗的外壁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的上部、所述咖啡杯的外壁各设有一磁铁;当所述加工斗、所述咖啡杯安装到位时,所述第一把手上的所述磁铁、所述咖啡杯上的所述磁铁分别与所述第一外壳上处于不同位置的所述霍尔感应器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壳上还设有双色指示灯,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当所述咖啡杯安装到位时,所述双色指示灯变蓝;当咖啡机处于保温状态时,所述双色指示灯变红。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上设有多个用于提示所述加工斗安装到位、以及照亮所述加工斗内部的照明指示灯,各所述照明指示灯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各所述照明指示灯周向均布,当所述加工斗安装到所述主机上时,每一所述照明指示灯均位于所述加工斗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斗安装到所述主机的结构形式包括:

所述外斗的内壁设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主机的侧壁设有多个可与各所述第二凹槽一一卡扣匹配的第三突出部;每一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流向均为朝向所述外斗的底部,每一所述第二凹槽的尾部均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外斗移动的限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斗由食品级耐高温透明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所述外斗的底部,所述外斗的底部设置有顶开阀组件,所述顶开阀组件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外斗的底部的边缘处周向设置有垫环,所述垫环的高度不小于所述顶开阀组件的高度;所述加工斗安装到所述主机上时,所述咖啡杯可位于所述顶开阀组件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顶开阀组件包括有弹簧、塞头、滑块、支撑块;

所述弹簧通过所述支撑块横向设置于所述外斗的底部,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塞头,所述弹簧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所述咖啡杯的杯盖上设有推块;当所述咖啡杯进入所述顶开阀组件的下方时,所述推块推动所述滑块移动以压缩弹簧,使得所述塞头离开所述第一出水口;当所述咖啡杯离开所述顶开阀组件的下方时,所述弹簧回弹,使得所述塞头堵住所述第一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与所述推块接触的区域呈台阶状。

进一步的,所述咖啡杯的杯体的侧壁设有第二把手;所述咖啡杯的杯体和所述咖啡杯的杯盖呈翻转连接,所述翻转连接的位置设于所述第二把手的上表面;所述咖啡杯的杯盖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位于所述翻转连接的位置与所述咖啡杯的杯盖中心的连接轴线上,所述咖啡杯的杯体的边沿上设有第四突出部,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第四突出部位置对应且可相互配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咖啡机,包括有相互独立的主机、咖啡杯、加工斗,其中,加工斗包括设有作为咖啡液输出通道的第一出水口的外斗、侧壁为过滤网的内斗,内斗用于盛装咖啡原料(比如咖啡粉或咖啡豆)。当咖啡机工作(即加工斗安装到主机上)时,内斗套合于外斗内,且内斗与主机之间的区域、内斗的开口处与外斗的开口处之间的区域均被密封,即外斗、内斗、主机三者构造成一密闭空间,热水产生的水蒸汽只能从外斗上的第一出水口溢出,则其会堆积在该密闭空间里,使得内斗的内腔的压力高于外界大气压力,基于此,内斗中溶解成的咖啡液被强制压出过滤网孔,达到萃取、过滤之目的,并且过滤得到的咖啡液流向咖啡杯以制成咖啡饮品;当无咖啡液流出时,加工斗内部可以和外界连通,使得加工斗内的压力降至与外界大气压力一致。

换言之,在本实用新型中,发明人通过对咖啡机的结构进行全新设计,创造性地将微压作用引入到咖啡机设计当中,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利用供应热水的水蒸汽产生的微压将内斗中溶解成的咖啡液进行萃取、过滤,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咖啡机存在如下优点:

(1)经测试,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咖啡机的萃取率可高达20%以上,即其可以有效地提高咖啡萃取率,其相对于传统的滴漏式咖啡机,在咖啡粉量相同下,咖啡冲泡浓度更高,大量节省了咖啡粉,咖啡制作成本更低;

(2)可以有效地增加咖啡过滤网孔的密度,有利于减少咖啡液中的残渣,提高咖啡饮品的纯度;

(3)相对于传统的滴漏式咖啡机制作咖啡的方式(自然滴漏方式),其可以有效地缩短咖啡制作时间;

(4)热量不易散发,则高温蒸汽持续冲击咖啡液面,有利于提高咖啡液温度,同样有利于提高咖啡萃取率,且有助于保持咖啡口味;

(5)产品的整体结构极为简单,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或2所述的加工斗的爆炸图;

图2为实施例1或2所述的加工斗的主剖面图;

图3为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咖啡机的主剖面图;

图4为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咖啡机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咖啡机的主剖面图;

图6为实施例3或4所述的加工斗的爆炸图;

图7为实施例3或4所述的加工斗的主剖面图;

图8为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咖啡机的主剖面图;

图9为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咖啡机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4所述的一种咖啡机的主剖面图;

图11为实施例5或6所述的加工斗的爆炸图;

图12为实施例5或6所述的加工斗的主剖面图;

图13为实施例5所述的一种咖啡机的主剖面图;

图14为实施例5所述的一种咖啡机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6所述的一种咖啡机的主剖面图;

图16为实施例7或8所述的加工斗的爆炸图;

图17为实施例7或8所述的加工斗的主剖面图;

图18为实施例7所述的一种咖啡机的主剖面图;

图19为实施例7所述的一种咖啡机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8所述的一种咖啡机的主剖面图;

图21为实施例1、2、3或4所述的一种咖啡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咖啡机的电气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

1、主机;11、第一入水口;12、第一外壳;121、第一外壳的中空部;122、双色指示灯;123、第一凹槽;13、水箱;131、水箱盖;14、第一水管;15、第二水管;151、水管转接头;16、U型加热管;161、导热连接件;17、U型发热件;18、复位温控器;19、控制电路板;191、第一控制电路板;192、第二控制电路板;110、电源接头;111、显示屏;112、单向阀;113、总电源开关;114、第二外壳;1141、固定架;115、第四容腔;116、温控传感器;117、霍尔感应器;118、第三突出部;119、电机安装板;1191、中心通孔;1192、第四密封圈;1193、第三水槽;11931、第一密封凹槽;11932、第二密封凹槽;1194、第三容腔;1195、第五密封圈;1196、第六密封圈;1197、第二突出部;120、电机安装支架;

2、咖啡杯;21、咖啡杯的杯盖;211、推块;212、第四通孔;22、咖啡杯的杯体;221、第二把手;222、第四突出部;

3、加工斗;31、内斗;311、内斗提手;312、过滤网;313、第一环形凸台;314、第二环形凸台;32、外斗;321、第一出水口;322、第一把手;323、第二凹槽;3231、限位部;324、垫环;325、第一环形台阶;326、第二环形台阶;33、第一容腔;34、顶开阀组件;341、弹簧;342、塞头;343、滑块;344、支撑块;35、斗盖组件;351、第一斗盖;3511、第一水槽;35111、第一分段凸台;3512、第二水槽;3513、第一通孔;352、第二斗盖;3521、第四水槽;35211、第二分段凸台;3522、第五水槽;3523、第三通孔;353、轴套;354、轴承;355、第二密封圈;356、垫片;357、连接头;358、轴杆;359、刀具;3591、搅拌刀;3592、粉碎刀;36、第二容腔;37、保护斗;371、第二通孔;372、第一突出部;

4、第一密封圈;5、第七密封圈;6、磁铁;7、照明指示灯;8、动力机构;81、电机;811、慢速电机;812、快速电机;82、电机耦合头;9、第三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咖啡机,如图1~4、21、22所示,包括有主机1、咖啡杯2、加工斗3,三者相互独立,加工斗3用于过滤咖啡液,主机1上设有第一入水口11。

加工斗3包括有用于盛装咖啡原料的内斗31、以及外斗32;内斗31设有过滤网312,内斗31上还设有用于提放的内斗提手311,外斗32上设有第一出水口32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过滤网312作为内斗31的侧壁,且其由金属材料制成,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网312并不限于仅作为内斗31的侧壁,其还可以作为内斗31的底部,且也可以由其它材料制成,诸如此类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等效保护范围。

加工斗3安装到主机1上时,内斗31套合于外斗32内且二者之间构成与第一出水口321连通的第一容腔33,第一入水口11与内斗31的内腔连通,第一出水口321可与咖啡杯2的内部连通,内斗31与主机1之间的区域、内斗31的开口处与外斗32的开口处之间的区域均被密封。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加工斗3安装到主机1上时,内斗31与主机1之间的区域、内斗31的开口处与外斗32的开口处之间的区域均设有第一密封圈4,以实现密封效果。

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一密封圈4的截面为U型;内斗31外壁的上部设有第一环形凸台313,外斗32内壁的上部设有第一环形台阶325;

加工斗3安装到主机1上时,第一密封圈4套合到第一环形凸台313上,主机1将第一密封圈4的上部压紧于第一环形凸台313的上表面,第一环形台阶325将第一密封圈4的下部压紧于第一环形凸台313的下表面,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密封效果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咖啡机工作时,内斗31的内腔的相对压力选择为0.03bar~0.1bar,过滤网的目数为250~350目。内斗31的内腔的相对压力、以及过滤网孔311的目数的范围值是发明人在生产实践中对传统的滴漏式咖啡机存在的缺陷不断研究而总结所得,其既可以保证咖啡液得以更好地萃取、过滤,有效地减少过滤后的咖啡液中的残渣,提高咖啡饮品的纯度,又可以有效地避免加工斗内过压而产生安全隐患。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而言,内斗31的内腔的相对压力优选为0.1bar,过滤网312的目数优选为300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主机1包括设有中空部121的第一外壳12,第一外壳12的部分侧壁敞开;

加工斗3可经第一外壳12的侧壁的敞开处安装到主机1上时,咖啡杯2可经第一外壳12的侧壁的敞开处置于第一外壳12的中空部121内,整机结构紧凑,有利于减小产品体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4、21、22所示,主机1还包括有水箱13、第一水管14、第二水管15、U型加热管16、U型发热件17、导热连接件161、用于防干烧的复位温控器18、控制电路板19、总电源开关113、电源接头110、带有多个功能按钮的显示屏111。

其中,控制电路板19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一控制电路板191、第二控制电路板192,分别设在第一外壳12的顶部和底部;总电源开关113为强电开关,该咖啡机内部的控制电路为弱电控制电路,保证使用安全;显示屏111可以选择数码管显示屏、彩色数码显示屏或者液晶显示屏等,功能按钮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具体可以选择明开关、微动开关或者感应开关等设置而成;U型发热件17的功率可调,并且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引入恒定功率功能对水进行保温;第一水管14、第二水管15均为硅胶管,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水箱13(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水箱13的底部)通过第一水管14与U型加热管16的一端连通,U型加热管1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水管15与第一入水口11连通;U型加热管16通过导热连接件161与U型发热件17相互连接;第一水管14处设有单向阀112。基于该结构的设计,水箱13中的水可以通过自身重力顶开单向阀112而进入U型加热管16中,因热水产生的水蒸汽压力大于内斗31内部的密封压力,使得热水最终流向加工斗3内。而且,由于单向阀112在咖啡机工作过程中反复开闭,热水一柱一柱地以滴漏式进入加工斗3内(类似于“呼吸”状态),也有利于对咖啡液进行萃取、过滤。

总电源开关113与电源接头110电连接;复位温控器18与U型发热件17电连接,显示屏111、总电源开关113、复位温控器18均与控制电路板19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U型加热管16中的水温达到120℃时,复位温控器18便直接通过控制电路板19关闭总电源开关113,以使U型加热管16停止加热,避免干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21、22所示,主机1还包括第二外壳114、固定架1141;

固定架1141将U型加热管16、U型发热件17固定于第一外壳12的底部,复位温控器18设于U型发热件17的底部;第一外壳12与第二外壳114相互扣合以形成第四容腔115,水箱13设于第二外壳114上且位于第四容腔115内,第一水管14、单向阀112、第二水管15、固定架1141、U型加热管16、U型发热件17、复位温控器18、导热连接件161、以及控制电路板19均位于第四容腔115内;电源接头110、总电源开关113均设于第二外壳114上,显示屏111设于第一外壳12上。

其中,第二水管15通过一水管转接头151与第一入水口11连通,水管转接头151呈V字型,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的咖啡机因使用硅胶管(折弯处需依靠弹簧撑住)通水而易受阻等不良现象,有效地保证水流通畅;水管转接头151与第一入水口11的连接处设有第七密封圈5,可以有效地避免水管转接头151漏水而溢出到第四容腔115内,从而有效地保护其它零部件。

其中,水管转接头151上设有温控传感器116;温控传感器116与控制电路板19电连接,且位于第四容腔115内。基于该结构设计,在控制电路板19的控制下,温控传感器116可以与U型发热件17联动,即温控传感器116可以根据水温对U型发热件17进行功率调节。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当水管转接头151处的水温达到96℃时,调节U型发热件17的工作功率以使其相应地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21所示,水箱13的顶部设有可翻转开闭的水箱盖131,水箱13的内部设有刻度线,便于用户根据需要精确地控制充水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4、21、22所示,第一外壳12上还设有双色指示灯122,其与控制电路板19电连接;当咖啡杯2安装到位时,双色指示灯122变蓝;当咖啡机处于保温状态时,双色指示灯122变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21、22所示,主机1还包括有多个霍尔感应器117,其均与控制电路板19电连接,且均设于第一外壳12上(霍尔感应器117均密封包络,以防止生锈);

外斗32的外壁设有第一把手322,第一把手322的上部、咖啡杯2的外壁各设有一磁铁6(均需密封包络,以防止生锈);当加工斗3、咖啡杯2安装到位时,第一把手322上的磁铁6、咖啡杯2上的磁铁6分别与第一外壳12上处于不同位置的霍尔感应器117相对应,产生霍尔感应以形成霍尔开关,其在该咖啡机的工作过程中可以起到断开或连通工作电路的作用,即其在该咖啡机中可作为安全开关使用。并且,双色指示灯122、霍尔感应器117均与控制电路板19电连接,使得形成的霍尔开关可以控制双色指示灯122的亮或灭。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加工斗3安装到主机1的结构形式包括:

外斗32的内壁设有多个第二凹槽323,主机1的侧壁设有多个可与各第二凹槽323一一卡扣匹配的第三突出部118;每一第二凹槽323的形状流向均为朝向外斗32的底部,使得加工斗3(具体为外斗32)无需必须以“碗口水平”之状态卡至主机1(具体为第三突出部118)上,每一第二凹槽323的尾部均设有用于限制外斗32移动的限位部3231,从而有效地防止加工斗3和主机1在咖啡机工作过程中发生脱离,进而有效地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安全、可靠。

加工斗3由食品级耐高温透明材质制成,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该食品级耐高温透明材质为PP料,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导热连接件161由铝材质制成,导热效果极佳,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一出水口321位于外斗32的底部,外斗32的底部设置有顶开阀组件34,顶开阀组件34与第一出水口321连通;外斗32的底部的边缘处周向设置有垫环324,垫环324的高度不小于顶开阀组件34的高度;加工斗3安装到主机1上时,咖啡杯2可位于顶开阀组件34的下方。

其中,顶开阀组件34包括有弹簧341、塞头342、滑块343、支撑块344;

弹簧341通过支撑块344横向设置于外斗32的底部,弹簧341的一端连接有塞头342,弹簧341与滑块343固定连接;

咖啡杯2的杯盖21上设有推块211;当咖啡杯2进入顶开阀组件34的下方时,推块211推动滑块343移动以压缩弹簧341,使得塞头342离开第一出水口321;当咖啡杯2离开顶开阀组件34的下方时,弹簧341回弹,使得塞头342堵住第一出水口321。

基于上述的结构设计,本实施例所述的顶开阀组件34有效地提高了加工斗3的防滴漏效果;相对传统的防滴漏结构而言,当将加工斗3放置于桌面时,本实施例所述的顶开阀组件34不会与桌面接触,使得加工斗3可以直接平放于桌面上而不会倾倒;此外,本实施例所述的顶开阀组件34相对于传统的顶开阀结构而言,咖啡液基本不流经弹簧341,更加有利于保证咖啡液的清洁度,保证饮用卫生。

其中,如图1~4所示,滑块343的与推块211接触的区域呈台阶状,以更加牢固地压住咖啡杯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咖啡杯2的杯体22的侧壁设有第二把手221;咖啡杯2的杯体22和咖啡杯2的杯盖21呈翻转连接,翻转连接的位置设于第二把手221的上表面;咖啡杯的杯盖21上设有第四通孔212,第四通孔212位于翻转连接的位置与咖啡杯的杯盖21中心的连接轴线上,咖啡杯的杯体22的边沿上设有第四突出部222,第四通孔212和第四突出部222位置对应且可相互配合。通过第四通孔212和第四突出部222的相互配合,即第四突出部222穿过第四通孔212,有效地避免了顶开阀组件34(具体为滑块343)施加于咖啡杯2的杯盖21(具体为推块211)上的横向力直接传输到咖啡杯2的杯体22和咖啡杯2的杯盖21的翻转连接处,即其可以对咖啡杯2的杯盖21的横向移动起到限制作用,从而对咖啡杯2的杯体22和咖啡杯2的杯盖21的翻转连接处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提高咖啡杯2的使用可靠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接下来对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的工作过程进行相关阐述,如下:

(1)打开水箱盖131,往水箱13内灌水,水箱13内的水推动单向阀112打开并通过第一水管14进入U型加热管16;

(2)将内斗31套合于外斗32内以形成完整的加工斗3,然后将咖啡原料(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咖啡粉)放入内斗31内;

(3)通过电源接头110将该咖啡机接入电源,打开总电源开关113,将加工斗3安装到主机1上,将咖啡杯2放入加工斗3的下方以使得外斗32上的第一出水口321与咖啡杯2的内部连通,当咖啡杯2安装到位后,第一外壳12上的双色指示灯122变成蓝色;在咖啡机工作过程中,若咖啡杯2被移动(或者被移出)而安装不到位时,第一外壳12上的霍尔感应器117和与其对应的磁铁6相互脱离感应,则整个咖啡机的工作电路被断开,则第一外壳12上的双色指示灯122熄灭;

(4)启动咖啡机工作按钮,U型发热件17开始对U型加热管16中的水进行加热,当水温升至所需温度时,水蒸汽产生的压力便驱动热水不断地以滴漏式进入加工斗3内,在此期间,复位温控器18时刻监控水温的变化以防止干烧,且温控传感器116也时刻监控水温的变化以便于调节;

(5)热水进入内斗31后,开始溶解其中的咖啡粉以形成咖啡液,同时,因水蒸汽不断在内斗31中堆积,内斗31中的压力不断升高,则咖啡液被强制压出过滤网孔并流入咖啡杯2中,从而达到对咖啡液进行萃取、过滤之效果;当咖啡机处于保温状态时,第一外壳12上的与咖啡杯2对应的双色指示灯122变成红色;

(6)当萃取、过滤完成后,加工斗3内部又和外界连通,使得加工斗3内的压力降低至于外界大气压力一致,此时即可将咖啡杯2移出加工斗3的下方,并将加工斗3从主机1上拆卸,最终完成咖啡饮品的制作。

使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进行多次咖啡萃取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测试可知:该咖啡机的咖啡萃取率平均值约为21.5%。换言之,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可以有效地提高咖啡萃取率,其相对于传统的滴漏式咖啡机,在咖啡粉量相同下,咖啡冲泡浓度更高,大量节省了咖啡粉,咖啡制作成本更低。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咖啡机,其与实施例1所述的咖啡机在结构上的差异在于:

(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主机1上设有多个用于提示加工斗3安装到位、以及照亮加工斗3内部的照明指示灯7,各照明指示灯7均与控制电路板19电连接;其中,各照明指示灯7周向均布,当加工斗3安装到主机1上时,每一照明指示灯7均位于加工斗3的上方,以照亮整个透明的加工斗3的内部,便于用户随时观察加工斗3内部的工作情况,更显人性化。

(2)为了方便给照明指示灯7供电的线路提供更为宽敞的布置空间,在本实施例中,主机1的照明指示灯7所处区域呈凹陷状,参见图5。

相比于实施例1所述的咖啡机,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在在工作过程上的不同点在于:对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当加工斗3安装到位后,照明指示灯7发亮。

对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完全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咖啡机,其与实施例1所述的咖啡机在结构上的差异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9所示,加工斗3还包括有斗盖组件35;

加工斗3安装到主机1上时,斗盖组件35扣合到内斗31上,斗盖组件35与内斗31的内腔构成第二容腔36,第一入水口11和第二容腔36的入水口连通,内斗31的开口处与外斗32的开口处之间的区域、斗盖组件35和内斗31的贴合区域均被密封。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9所示,加工斗3安装到主机1上时,斗盖组件35和内斗31的贴合区域、内斗31的开口处与外斗32的开口处之间的区域均设有第一密封圈4。

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9所示,第一密封圈4的截面为U型;内斗31外壁的上部设有第二环形凸台314,外斗32内壁的上部设有第二环形台阶326;

加工斗3安装到主机1上时,第一密封圈4套合到第二环形凸台314上,斗盖组件35(具体通过主机1的下压力)将第一密封圈4的上部压紧于第二环形凸台314的上表面,第二环形台阶326将第一密封圈4的下部压紧于第二环形凸台314的下表面,从而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

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9所示,斗盖组件35包括有第一斗盖351,第二容腔36的入水口设于第一斗盖351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9所示,第二容腔36的入水口的结构形式包括:

第一斗盖351的上表面设有呈环状的第一水槽3511,其与第一入水口11连通;第一斗盖351的下表面设有呈环状的第二水槽3512,其与第二容腔36连通;第一水槽3511的内圈侧壁设有多个第一分段凸台35111,各相邻的第一分段凸台35111之间均设有第一通孔3513,第一水槽3511通过第一通孔3513与第二水槽3512连通。基于该结构的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第二容腔36中的咖啡液从第二容腔36的入水口飞溅出去,造成污染和浪费。

其中,第一外壳12的与第一水槽3511对应的位置的外圈区域、第一外壳12的与第一水槽3511对应的位置的内圈区域分别设置有一密封环槽;当加工斗3安装到主机1上时,各密封环槽与第一水槽3511的外圈顶面、以及第一水槽3511的内圈顶面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以避免从第一入水口11流入的水渗入第一外壳12上的各零部件之间的区域内,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设备使用安全性、设备的清洁度。

对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的其它内容(包括工作过程、结构形式、咖啡萃取率等),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咖啡机,其与实施例3所述的咖啡机在结构上的差异在于:

(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主机1上设有多个用于提示加工斗3安装到位、以及照亮加工斗3内部的照明指示灯7,各照明指示灯7均与控制电路板19电连接;其中,各照明指示灯7周向均布,当加工斗3安装到主机1上时,每一照明指示灯7均位于加工斗3的上方,以照亮整个透明的加工斗3的内部。

(2)为了方便给照明指示灯7供电的线路提供更为宽敞的布置空间,在本实施例中,主机1的照明指示灯7所处区域呈凹陷状,参见图10。

相比于实施例3所述的咖啡机,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在在工作过程上的不同点在于:对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当加工斗3安装到位后,照明指示灯7发亮。

对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3完全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咖啡机,其中,加工斗3用于搅拌咖啡原料(具体为咖啡粉)、过滤咖啡液。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与实施例3所述的咖啡机在结构上的差异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14所示,该咖啡机还包括有动力机构8,其设于主机1上;

当加工斗3安装到主机1上时,动力机构8与加工斗3连接以驱动加工斗3搅拌咖啡粉。

其中,当加工斗3安装到主机1上时,动力机构8位于加工斗3的上方,结构布局极为合理。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14所示,斗盖组件35包括有第二斗盖352、轴套353、轴承354、第二密封圈355、垫片356、连接头357、轴杆358和刀具359;

第二容腔36的入水口设于第二斗盖352上;轴套353固定在第二斗盖352的端面中心且在第二斗盖352的厚度方向上贯穿,第二密封圈355、轴承354从第二斗盖352的外端面侧依次固定套设于轴套353内,轴杆358活动套设于第二密封圈355和轴承354内,垫片356套设于轴杆358上;轴杆358的一端设有连接头357,另一端设有刀具359,垫片356位于连接头357和轴承354之间;

当加工斗3安装到主机1上时,连接头357与动力机构8连接。

其中,轴杆358与刀具359旋合或者铆合固定连接;连接头357为耦合头,其与动力机构8耦合连接,有利于提高二者连接的牢靠性。

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14所示,动力机构8包括有与电源电连接的电机81、电机耦合头82;

主机1还包括有电机安装板119;第一外壳12的顶部敞开;

电机安装板119上设有贯穿其厚度的中心通孔1191,电机安装板119扣合固定到第一外壳12的顶部;电机81的电机轴穿过中心通孔1191且其端部固定设有电机耦合头82,电机81固定在电机安装板119上;

加工斗3经第一外壳12的侧壁的敞开处安装到主机1上时,连接头357与电机耦合头82耦合连接,咖啡杯2可通过第一外壳12的侧壁的敞开处置于第一外壳12的中空部121内。

其中,如图22所示,电机81通过控制电路板19与电源电连接,便于电机81可以根据加工斗3内部的情况而进行智能化的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14所示,电机81为慢速电机811,刀具359为搅拌刀3591,起到搅拌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14所示,电机安装板119与第一外壳12的顶部的贴合区域设有第三密封圈9。其中,第三密封圈9的设置不仅起到将电机81所处区域与外界区域进行密封隔离之效果,而且还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以有效减少电机81产生的震动传输到第一外壳12上,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14所示,电机81的电机轴和中心通孔1191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1192,有利于减少水蒸汽通过二者之间的间隙进入电机81当中而导致电机81的性能受损。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14所示,第一入水口11设于电机安装板119上;

电机安装板119的与加工斗3相对的一面设有呈环状的第三水槽1193,第三水槽1193与第一入水口11连通;

第二斗盖352的与电机安装板119相对的一面设有呈环状的第四水槽3521,第四水槽3521环设于连接头357的外围,第四水槽3521与第二容腔36的入水口连通;

当加工斗3安装到主机1上时,第三水槽1193和第四水槽3521相互扣合以形成第三容腔1194。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14所示,第二容腔36的入水口的结构形式包括:

第二斗盖352的与内斗31相对的一面设有呈环状的第五水槽3522,其与第二容腔36连通;第四水槽3521的内圈侧壁设有多个第二分段凸台35211,各相邻的第二分段凸台35211之间均设有第三通孔3523,第四水槽3521通过第三通孔3523与第五水槽3522连通。基于该结构的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第二容腔36中的咖啡液从第二容腔36的入水口飞溅出去,避免咖啡液浪费、或污染设备其它区域。

其中,第三水槽1193的外圈顶面设有第一密封凹槽11931,第三水槽1193的内圈顶面设有第二密封凹槽11932;

当加工斗3安装到主机1上时,第一密封凹槽11931与第四水槽3521的外圈顶面之间设有第五密封圈1195,第二密封凹槽11932与第四水槽3521的内圈顶面之间设有第六密封圈1196,以起到密封效果。而且,基于这一结构设计,第五密封圈1195、第六密封圈1196可以附于电机安装板119上,便于加工斗3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14所示,电机安装板119扣合固定到第一外壳12的顶部的结构形式包括:

电机安装板119的周向设有多个第二突出部1197,第一外壳12的顶部的内侧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凹槽123,各第二突出部1197与各第一凹槽123均竖直分布且一一对应卡扣配合,以起到良好限位固定之效果。

相比于实施例3所述的咖啡机,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在在工作过程上的不同点在于:对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热水进入内斗31的同时,慢速电机811启动工作,驱动搅拌刀3591旋转以对内斗31内的咖啡粉进行搅拌。

对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3完全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通过引入搅拌方式,使得咖啡粉与水得以更为充分的接触、混合、以及发酵,从而使得咖啡萃取率得以更为显著的提高。使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进行多次咖啡萃取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测试,可知:该咖啡机的咖啡萃取率平均值约为24.1%。换言之,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与传统的滴漏式咖啡机相比,在喝到同样浓度的咖啡的前提下,可以节省20%~30%的咖啡粉。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咖啡机,其与实施例5所述的咖啡机在结构上的差异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主机1上设有多个用于提示加工斗3安装到位、以及照亮加工斗3内部的照明指示灯7,各照明指示灯7均与控制电路板19电连接;其中,各照明指示灯7周向均布,当加工斗3安装到主机1上时,每一照明指示灯7均位于加工斗3的上方,以照亮整个透明的加工斗3的内部。

相比于实施例5所述的咖啡机,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在在工作过程上唯一不同点在于:对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当加工斗3安装到位后,照明指示灯7发亮。

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5完全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咖啡机,其中,加工斗3用于粉碎咖啡原料(具体为咖啡豆)、搅拌咖啡原料(具体为咖啡粉)、过滤咖啡液。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与实施例5所述的咖啡机在结构上的差异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19所示,电机81为快速电机812,刀具359为粉碎刀3592,以用于粉碎咖啡豆;当加工斗3安装到主机1上时,动力机构8与加工斗3连接以驱动加工斗3粉碎咖啡豆、搅拌咖啡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19所示,加工斗3还包括有保护斗37,其用于保护内斗31不受粉碎刀3592损伤,保护斗37上设有多个供咖啡液流出的第二通孔37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第二通孔371设于保护斗37的侧壁(如图16所示),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通孔371还可以设于保护斗37的底部,诸如此类的结构设置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等效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19所示,主机1还包括有电机安装支架120;电机安装支架120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板119上,电机81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支架120上,有利于减少快速电机812产生的震动力传输到第一外壳12上,快速电机812的电机轴穿过中心通孔1191且其端部固定设有电机耦合头82;

加工斗3经第一外壳12的侧壁的敞开处安装到主机1上时,保护斗37套合于内斗31内,连接头357与电机耦合头82耦合连接,咖啡杯2可通过第一外壳12的侧壁的敞开处置于第一外壳12的中空部121内。

其中,如图16~19所示,保护斗37的内壁设有多个第一突出部372,以加速咖啡豆的粉碎效率。

相比于实施例5所述的咖啡机,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在工作过程上的不同点在于:

(1)内斗31套合于外斗32内之后,将咖啡豆放入内斗31内;

(2)热水进入内斗31的同时,快速电机812工作,其驱动粉碎刀3592旋转以对内斗31内的咖啡豆进行粉碎,同时也起到充分搅拌效果。

对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5完全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通过引入磨豆功能,无需必须使用咖啡粉,而可以直接使用成本更低的咖啡豆进行咖啡饮品制作,以使得用户可以喝到现磨咖啡,从而不仅降低了咖啡饮品的制作成本,而且也使得咖啡萃取率得以更为显著的提高。使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进行多次咖啡萃取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测试,可知:该咖啡机的咖啡萃取率平均值约为22.2%。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咖啡机,其与实施例7所述的咖啡机在结构上的差异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主机1上设有多个用于提示加工斗3安装到位、以及照亮加工斗3内部的照明指示灯7,各照明指示灯7均与控制电路板19电连接;其中,各照明指示灯7周向均布,当加工斗3安装到主机1上时,每一照明指示灯7均位于加工斗3的上方,以照亮整个透明的加工斗3的内部。

相比于实施例7所述的咖啡机,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在在工作过程上唯一不同点在于:对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当加工斗3安装到位后,照明指示灯7发亮。

本实施例所述的咖啡机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7完全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咖啡机的其它内容参见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