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乐视唱教学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2414发布日期:2019-05-15 22:2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乐视唱教学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乐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音乐视唱教学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视唱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学科之一,属于识谱技能训练,一般是通过视唱大量的音乐旋律片段或音乐主体旋律,获取大量的音乐养料、积累音乐素材与资料,逐步培养和提高独立阅读音乐材料及演唱(奏)水平,增加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的能力。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需要依靠自己的自学,现有的自学方法是通过平板观看视频,而后对照视频和琴谱仔进行练习,需要将乐谱和平板同时摆放在钢琴上,这样不利于观察并且有掉落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音乐视唱教学辅助设备,结构合理,同时适用乐谱和平板的安放,适用不同大小乐谱,高度可调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音乐视唱教学辅助设备,包括底座、伸缩杆、活动杆、乐谱可调节安放机构和平板安放机构,所述的伸缩杆固设在底座的正中心处,所述的活动杆的一端与伸缩杆的顶端通过旋转轴活动连接;

所述的乐谱可调节安放机构包括配合形成乐谱安放槽的L型固定板和L型活动板,所述的L型固定板与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L型固定板和L型活动板通过齿轮齿条机构连接,所述的齿轮由转轴带动,所述的转轴穿过L型固定板与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的L型活动板上设有容纳齿轮的通槽,所述的通槽侧壁设有与齿轮配合的齿条,所述的平板安放机构包括设置在伸缩杆上的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安装座、剪刀式伸缩架和平板安放座,所述的剪刀式伸缩架一端与安装座通过销轴连接,另一端与平板安放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L型固定板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的L型活动板插入凹槽内,所述的齿轮设置在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轴末端设有旋转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L型固定板和L型活动板的尺寸相适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种音乐视唱教学辅助设备,乐谱可调节安放机构的设置,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可以改变L型固定板和L型活动板围成的乐谱安放槽的大小,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乐谱的安放,适应范围广;平板安放机构的设置,当练习需要安放平板时展开剪刀式伸缩架,将平板放置在平板安放座上,当练习完毕后,移除平板,收缩剪刀式伸缩架,占用空间小;本设备高度可调节,适用不同身高的练习者,适用范围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音乐视唱教学辅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音乐视唱教学辅助设备中乐谱可调节安放机构结构示意图

1-底座;2-伸缩杆;3-活动杆;4-乐谱可调节安放机构;41-L型固定板;42-L型活动板;43-齿轮;44-转轴;45-通槽;46-齿条;5-平板安放机构;51-支撑板;52-安装座;53-剪刀式伸缩架;54-平板安放座;6-旋转轴;7-乐谱安放槽;8-凹槽;9-旋转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乐视唱教学辅助设备,包括底座1、伸缩杆2、活动杆3、乐谱可调节安放机构4和平板安放机构5,所述的伸缩杆2固设在底座1的正中心处,所述的活动杆3的一端与伸缩杆2的顶端通过旋转轴6活动连接;

所述的乐谱可调节安放机构4包括配合形成乐谱安放槽7的L型固定板41和L型活动板42,所述的L型固定板41与活动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L型固定板41和L型活动板42通过齿轮齿条机构连接,所述的齿轮43由转轴44带动,所述的转轴44穿过L型固定板41与齿轮43固定连接,所述的L型活动板42上设有容纳齿轮43的通槽45,所述的通槽45侧壁设有与齿轮43配合的齿条46,所述的平板安放机构5包括设置在伸缩杆2上的支撑板51、设置在支撑板51上的安装座52、剪刀式伸缩架53和平板安放座54,所述的剪刀式伸缩架53一端与安装座52通过销轴55连接,另一端与平板安放座54固定连接。

所述L型固定板41内部开设有凹槽8,所述的L型活动板42插入凹槽8内,所述的齿轮43设置在凹槽8内。

所述的转轴44末端设有旋转手柄9。

所述L型固定板41和L型活动板42的尺寸相适应设置。

本具体实施的工作原理为:一种音乐视唱教学辅助设备,乐谱可调节安放机构4的设置,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可以改变L型固定板41和L型活动板42围成的乐谱安放槽7的大小,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乐谱的安放,适应范围广;平板安放机构5的设置,当练习需要安放平板时展开剪刀式伸缩架53,将平板放置在平板安放座54上,当练习完毕后,移除平板,收缩剪刀式伸缩架53,占用空间小;本设备高度可调节,适用不同身高的练习者,适用范围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