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2828发布日期:2019-01-29 17:49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



背景技术:

家具是指人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类器具。家具也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发展创新,到如今门类繁多,用料各异,品种齐全,用途不一,是家庭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

家具是由材料、结构、外观形式和功能四种因素组成,其中功能是先导,是推动家具发展的动力,结构是主干,是实现功能的基础。这四种因素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由于家具是为了满足人们一定的物质需求和使用目的而设计与制作的,因此家具还具有材料和外观形式方面的因素。

现代家居生活讲究节约生活和节约空间,因此出现了升降床的概念。升降床在使用状态下是处于降落状态,升降床在不使用状态是处于升起状态,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因为床而占用的空间。

目前,现有升降床的升降结构复杂,设计不合理,安装不便,不足以支撑床体的重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结构简单,能够支撑床体的重量,而且安装方便,升降顺滑。

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包括升降刀、上滚轮和下滚轮,其中:

所述上滚轮安装在所述升降刀的上端,所述下滚轮安装在所述升降刀的下端;

所述上滚轮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一前一后安装在所述升降刀的上端;

所述升降刀的下端设置有轴承孔,所述升降刀与刚性链的连接端共用所述轴承孔,所述升降刀与所述刚性链的连接端通过所述轴承孔安装转轴,所述刚性链的连接端的通过所述轴承孔和所述转轴安装滚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安装在所述升降刀上端的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下滚轮安装在所述升降刀的同一垂直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刚性链的连接端的滚轮在同一垂直面上。

优选地,所述升降刀的背面设置有凹槽,床体连接件放置在所述升降刀的凹槽内,所述升降刀与所述床体连接件通过螺钉接件。

优选地,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还包括升降立柱,所述升降立柱包括柱体、中间块、前导轨和后导轨,所述柱体为中空柱体,所述中间块设置在所述柱体内,所述前导轨设置在所述柱体的前部,所述后导轨设置在所述柱体的后部,所述前导轨与所述中间块组成前滚轮滑道,所述后导轨与所述中间块组成后滚轮滑道,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刚性链的连接端的滚轮在所述前滚轮滑道滚动,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下滚轮在所述前导轨上滚动。

优选地,所述中间块为耐磨尼龙块。

优选地,所述柱体由两块钢板通过螺栓固定组装而成,所述中间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柱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包括升降刀、上滚轮和下滚轮,其中:上滚轮安装在升降刀的上端,下滚轮安装在升降刀的下端;上滚轮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一前一后安装在升降刀的上端;升降刀的下端设置有轴承孔,升降刀与刚性链的连接端共用轴承孔,升降刀与刚性链的连接端通过轴承孔安装转轴,刚性链的连接端的通过轴承孔和转轴安装滚轮。

床体通过床体连接件安装在升降刀上,同时升降刀与刚性链连接,电机转动从而带动刚性链上升或下降,刚性链进而支撑升降刀上升或下降,从而使得床体上升或下降。升降刀的部分放置在升降床的升降立柱内,第二滚轮与刚性链的连接端的滚轮在前滚轮滑道滚动,第一滚轮与下滚轮在前导轨上滚动,上滚轮和下滚轮同时保证升降刀在升降立柱内滚动的顺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结构简单,能够支撑床体的重量,而且安装方便,升降顺滑。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具有以下优点:升降刀组件的设计结构很好地解决了其在升降立柱内保持垂直方向上下移动的稳定,且升降刀配配有上滚轮和下滚轮,保证了上下滚动的顺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床的主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电机、刚性链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和刚性链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和刚性链的侧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与床体连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床体连接件、刚性链安装在升降立柱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升降床的升降立柱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运用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图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床的主体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电机、刚性链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和刚性链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和刚性链的侧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与床体连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2中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床体连接件、刚性链安装在升降立柱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升降床的升降立柱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包括升降刀6、上滚轮7和下滚轮8,其中:上滚轮7安装在升降刀6的上端,下滚轮8安装在升降刀6的下端;上滚轮7包括第一滚轮71和第二滚轮72,第一滚轮71与第二滚轮72一前一后安装在升降刀6的上端;升降刀6的下端设置有轴承孔10,升降刀6与刚性链5的连接端共用轴承孔10,升降刀6与刚性链5的连接端通过轴承孔10安装转轴,刚性链5的连接端的通过轴承孔10和转轴安装滚轮。

第一滚轮71和第二滚轮72安装在升降刀6上端的同一水平面上,可以让第一滚轮71和第二滚轮72能够比较均匀受力,共同分担床体的重力,减小噪音。第一滚轮71与下滚轮8安装在升降刀6的同一垂直面上,第一滚轮71与下滚轮8能够比较均匀受力,共同分担床体的重力,减小噪音。第二滚轮72与刚性链5的连接端的滚轮在同一垂直面上,第二滚轮72与刚性链的连接端的滚轮能够比较均匀受力,共同分担床体的重力,减小噪音。

限位滚轮9安装在升降刀6的侧面,限位滚轮9凸出于升降刀6的侧面;限位滚轮9包括上下两组,分别安装在升降刀6的左右两个侧面的上部和下部。升降刀6的侧面设置有空槽,限位滚轮9放置在空槽内并通过螺丝固定在升降刀6上。限位滚轮9在侧面限位住升降刀6并防止硬摩擦,使得升降刀6不会左右摇摆并在升降立柱内滚动的顺畅。

升降刀6的背面设置有凹槽11,床体连接件2放置在升降刀6的凹槽11内,升降刀6与床体连接件2通过螺钉接件。床体连接件2与床体1连接。

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还包括升降立柱3,升降立柱3包括柱体31、中间块32、前导轨33和后导轨34,柱体31为中空柱体,中间块32设置在柱体31内,前导轨33设置在柱体31的前部,后导轨34设置在柱体31的后部,前导轨33与中间块32组成前滚轮滑道35,后导轨34与中间块32组成后滚轮滑道36,第二滚轮72与刚性链5的连接端的滚轮在前滚轮滑道35滚动。前导轨35本身作为可以一个轨道供滚轮滚动,第一滚轮71与下滚轮8在前导轨35上滚动。刚性链5未与升降刀6连接的一端在后滚轮滑道36内滚动。

中间块32为耐磨尼龙块,耐磨尼龙块具有很好的耐磨性。由于中间块32受到的摩擦力比较大,为了保证安全和使用寿命,必须加强中间块32的耐磨性能。

柱体31由两块钢板通过螺栓固定组装而成,中间块32通过螺栓固定在柱体31内,保证升降立柱3的牢固和安全。

升降床的电机组件包括电机4、电机转轴41和旋转齿轮42,电机4通过电机转轴41带动旋转齿轮42旋转。刚性链5以U形结构绕在升降立柱3内,刚性链5与升降刀6连接的一端在升降立柱3的前滚轮滑道35滚动,刚性链5另一端在升降立柱3的后滚轮滑道36滚动。刚性链5的U形底部与电机组件的旋转齿轮42啮合,旋转齿轮42的转动带动刚性链5支撑着升降刀6上升或下降。刚性链5由多个刚性链单元组成,每个刚性链单元都有滚轮,可以在升降立柱3的前滚轮滑道35和后滚轮滑道36顺畅上升或下降,能够减小摩擦和噪音。

升降床的工作原理如下:

床体1通过床体连接件2安装在升降刀6上,同时升降刀6与刚性链5连接,电机4转动从而带动刚性链5上升或下降,刚性链5进而支撑升降刀6上升或下降,从而使得床体1上升或下降。升降刀6的部分放置在升降床的升降立柱3内,第二滚轮72与刚性链5的连接端的滚轮在前滚轮滑道35滚动,第一滚轮71与下滚轮8在前导轨33上滚动,上滚轮7和下滚轮8同时保证升降刀6在升降立柱内滚动的顺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结构简单,能够支撑床体的重量,而且安装方便,升降顺滑。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床的升降刀组件,具有以下优点:升降刀组件的设计结构很好地解决了其在升降立柱3内保持垂直方向上下移动的稳定,且升降刀6配有上滚轮7和下滚轮8,保证了上下滚动的顺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