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集成式门业内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4403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集成式门业内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集成式门业内侧结构。



背景技术:

门,是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门的功能已经不仅仅是防盗,还有很多其它的附属功能,例如在门上集成呼叫器、挂钩等,使其具有远程呼叫、挂物等功能。而门的内侧,即面向室内的一侧,往往是集成化的重要区域,而对于门内侧的清洁保持,以及居住者的手部清洗,还没有出现具有上述两种功能的集成式门内侧结构。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于2017年09月09日提交了名称为“一种集成式门业内侧结构”(申请号:2017211589822)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在实际中取得了不错的使用效果。但是在使用该门业内侧结构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其还存在以下不足:1、该结构在使用海绵板对门内侧进行清洁的过程中,由于结构本身不会对海绵板施加贴向门内侧的作用力,因此必须依靠操作者自行向海绵板施加贴向门内侧的力,才能有较好的清洁效果,操作起来比较吃力;2、在平时开关门时,由于海绵板是仅仅依靠橡筋进行定位的,因此海绵板与门、矩形框之间会产生撞击声,存在一定的瑕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集成式门业内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改进型集成式门业内侧结构,包括门,门内侧的上部固接有一个下端开口的矩形框,矩形框中放置有海绵板,海绵板的顶壁通过两个橡筋与矩形框的顶壁内侧固接,海绵板的顶端中部开设有插孔;矩形框上方的门内侧上固接有水箱,水箱的底端连通具有第一阀门的出水管,出水管穿过矩形框的顶壁插入插孔中,水箱的正面连通具有第二阀门的出水口;矩形框的上方两侧的门内侧上固接有吸湿布,所述门内侧上固接有一个弧形环,该弧形环位于矩形框的顶壁下方,橡筋穿过弧形环;矩形框的正面固接有凸块,凸块上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螺纹孔中旋过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末端可压紧海绵板。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海绵刷的结构图;

图3是矩形框和吸湿布的结构图;

图4是矩形框和水箱相关构件的装配图(出水管未插入插孔中);

图5是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弧形环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见如图1-4所示的一种改进型集成式门业内侧结构,包括门1,门内侧的上部固接有一个下端开口的矩形框2,矩形框2中放置有海绵板3,海绵板3 的顶壁通过两个橡筋4与矩形框2的顶壁内侧固接,海绵板3的顶端中部开设有插孔5;矩形框2上方的门内侧固接有水箱6,水箱6的底端连通具有第一阀门7的出水管8,出水管8穿过矩形框2的顶壁插入插孔5中,水箱6的正面连通具有第二阀门9的出水口10;矩形框2的上方两侧的门内侧上固接有吸湿布11。所述门内侧上固接有一个弧形环14,该弧形环14位于矩形框2的顶壁下方,橡筋4穿过弧形环14;矩形框2的正面固接有凸块15,凸块15上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16,螺纹孔16中旋过定位螺栓17,定位螺栓17的末端可压紧海绵板3。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海绵板3为长方体状的板体。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插孔5为非贯通性插孔。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海绵板3的下端固接有拉环12。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水箱6内填充经过消毒的蒸馏水。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湿布11由纯棉纱线制成。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水箱6的顶端开设有加水孔13。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弧形环14的宽度小于橡筋4与海绵板3固接点到门内侧距离的1/2。

该门业内侧结构,平时海绵板3收纳于矩形框2内,并旋入定位螺栓17使得海绵板3被压紧,这样开关门时海绵板3不会发生位移产生响动。当需要对门内侧进行表面清洁时,首先打开第一阀门7,使得水箱6中的水渗透到海绵板 3中,渗入足量水后关闭第一阀门7,然后向下拉动海绵板3,松开海绵板3后其在橡筋4的回复力下回位,反复拉动进行擦拭;如果居住者需要对手部进行清洁,可以将手放于出水口10下方,然后打开第二阀门9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将手按压于吸湿布11上进行吸干,整个结构功能多样,集成化高,使用灵活,而且由于设置了独特的弧形环14,因此在向下拉动海绵板3时,由于弧形环14 对橡筋4的限制,该结构会自行产生作用力使得海绵板3贴紧门内侧,清洁效果更好,更节省人力,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