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发热体结构以及应用其的陶瓷电炖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3716发布日期:2019-04-23 23:53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发热体结构以及应用其的陶瓷电炖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加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发热体结构以及应用其的陶瓷电炖锅。



背景技术:

发热体的性能优越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热传导效率以及加热效率,另外,还兼顾能耗问题以及能源利用率,应用于各种烹饪器具的发热体性能优越会在实际使用中体现的更为明显。

现有的加热锅主要由外壳体、陶瓷锅、锅盖、塑料底座、塑料面板、电路板和发热体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现有公知技术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存在着以下技术缺陷:

①发热体一般是由铝盘、铝片与发热管全部通过钎焊工艺熔合为一体组成,发热管设置在铝盘外表面,铝盘内表面与陶瓷锅外表面相接触而产生热传递给陶瓷锅,然而发热管的另外一面却暴露在空气中,热量也随之散发到空气中,没有对陶瓷内胆起到加热作用,热量流失高,热效率低,不节能;

②这些热量散发到外壳体内部的空气中,会使内部温度升高,温度过高不止会降低加热锅内部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会增大电子元件爆裂烧熔锅具而发生火灾的风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正是在现有公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的验证,对同一技术领域内的产品结构提出进一步研发与改进的技术方案,这些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完全能够满足对现有技术缺陷的弥补,同时也有利于同一技术领域的众多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提高技术方案的可拓展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发热体结构以及应用其的陶瓷电炖锅,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的流失,而且也降低了加热锅内部的空气温度,有利于提高锅内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杜绝自燃等危险、节能安全,同时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发热体结构,用于安装在烹饪器具的加热对象底部并且对加热对象底部形成全包围或半包围结构,所述发热体结构包括:铝盘,具有对所述加热对象直接导热的盘面并且该盘面中心处设置通孔,所述通孔使所述铝盘中心处形成一定的导热空间;发热管,通过铝片钎焊在所述铝盘底面并且所述发热管具有一段不小于发热管总长度三分之一的非接触式管段,所述非接触式管段与铝盘底面之间具有一定间距;铝罩,所述铝罩四周与铝盘紧密贴合形成导热腔并且所述导热腔将所述非接触式管段全部包裹,使非接触式管段产生的热量由导热腔经过铝罩传递回铝盘。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附加结构,还包括:

所述铝罩中心部具有一个向发热体底面方向内凹的导热区域,该导热区域与非接触式管段直接接触,从而使非接触式管段产生的热量通过该导热区域导热至铝盘;所述铝罩积累的部分热量还通过发热体底面边缘处以及发热体侧壁面直接传导至加热对象,从而使加热对象底面中心、边缘处、侧壁形成均衡的加热网面。

相应地,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还包括:

所述铝罩将发热体底部封闭,从而在发热体底部形成一个导热腔。

所述铝盘除外边缘设置的一圈环形外沿之外,盘面其余部位均设置为高度均匀的凸起于铝盘上表面的导热部,导热部开设若干通孔。

优选地,全包围或半包围结构组成一个罩体,该罩体内表面贴紧加热对象的外壁面并且使发热体底部中心相对于加热对象至少具有一个将热量传导至该加热对象的导热结构,导热结构包括发热体的导热内底面以及发热体外底面的铝盘。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手段,还可形成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节能发热体结构的陶瓷电炖锅,包括外壳体、陶瓷锅体、锅盖、塑料底座以及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与陶瓷锅体之间固定安装如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的发热体结构,所述发热体结构包括铝罩并且该铝罩底部与外壳体内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相应地,所述发热体结构的发热管通过铝片钎焊在铝盘底面并且该铝片与铝盘之间焊接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通过实施该发热体结构,当发热管发热时,由于铝盘、铝片与发热管上表面钎焊在一起,发热管一部分热量传递给铝盘,而铝盘内表面底部陶陶瓷锅外表面底部相接触,热量又传递给锅体用于加热食物,没有钎焊的非接触式发热管产生的一部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传递给发热管下方的铝罩,铝罩吸收发热管散发出的热量,再传递给铝盘,这样发热管所散发出的热量就不会流失,又折返回给铝盘,不仅能提高热效率,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的流失,而且也降低了加热锅内部的空气温度,有利于提高锅内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杜绝自燃等危险的产生,节能安全;

(2)铝罩积累的部分热量还通过发热体底面边缘处以及发热体侧壁面直接传导至加热对象,从而使加热对象底面中心、边缘处、侧壁形成均衡的加热网面,从而提高加热对象的整体加热效率,并且可防止因加热对象底面热量过度集中而导致的食物加热不均匀、易烧焦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节能发热体结构所应用的陶瓷电炖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节能发热体结构的发热盘部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节能发热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发热体;11、发热管;12、铝片;13、铝盘;14、铝罩;15、导热部; 2、锅盖;3、陶瓷锅体;4、外壳;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节能发热体结构,包括发热体1,所述发热体1具有使加热对象底部形成全包围或半包围的罩体,该罩体内表面贴紧加热对象的外壁面并且使发热体1底部中心相对于加热对象至少具有一个将热量传导至该加热对象的导热结构,该导热结构包括发热体1的导热内底面以及发热体1外底面的铝盘13。

进一步地,为提高铝盘13相对于加热对象的接触面,所述铝盘13除外边缘设置的一圈环形外沿之外,其余的盘面均设置为高度均匀的凸起于铝盘13上表面的导热部15,该导热部15开设若干通孔并且其中一个通孔下方设置发热管11。

针对上述设置的发热管11位置关系对加热对象的影响进一步分析:

由于常规手段所采用的发热管11与发热盘之间的关系通常是贴紧固定,即发热管11的有效发热面全部钎焊在对应的发热盘底面,钎焊的形状不同,有弧形、矩形、圆形以及三角形,虽然加热效率相差无几,但不同的形状可以用于实施针对不同的加热需求,使发热盘底面不同位置导热率不同,但是,由于发热管11产生的热量损失很少,几乎全部通过发热盘传导至加热对象,这样使加热对象底面迅速升温,而其侧壁面则升温较慢且导热率较低,从而产生热量不均衡的问题;针对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将所述发热管11环形设置于铝盘13底面外沿并且除发热管11两端之外,该发热管11两端之间至少有一段长度不小于发热管11总长度三分之一的非接触式管段,该非接触式管段不与铝盘13底面直接接触,与发热管11两端以及部分中间段不同,该非接触式管段即不直接钎焊至铝盘13底面。

进一步地,除上述非接触式管段之外,所述发热管11通过铝片12钎焊在铝盘13底面并且该铝片12与铝盘13之间焊接为一体结构,因而,所述发热管 11通过铝片12向铝盘13直接传导热量,该铝盘13再向加热对象传递热量;

针对所述发热管11的非接触式管段的位置关系对加热对象的影响进一步分析:

所述发热管11下方设置铝罩14并且该铝罩14将发热体1底部封闭,从而在发热体1底部形成一个导热腔,该铝罩14完全覆盖住发热管11并且铝罩14 的四周与铝盘13紧密贴合在一起,该导热腔内产生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发热管11 的非接触式管段产生的热量,原因在于,所述铝罩14中心部具有一个向发热体 1底面方向内凹的导热区域,该导热区域与非接触式管段直接接触,从而使非接触式管段产生的热量通过该导热区域进行导热,从而使热量由该内凹的导热区域传递至整个铝罩14,使铝罩14积累的部分热量再传递给铝盘13,这样发热管11所散发出来的热量就不会流失,又折返回给铝盘13,不仅能提高热效率,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的流失,而且也降低了加热对象内部的空气温度;

同时,所述铝罩14积累的部分热量还通过发热体1底面边缘处以及发热体 1侧壁面直接传导至加热对象,从而使加热对象底面中心、边缘处、侧壁形成均衡的加热网面,从而提高加热对象的整体加热效率,并且可防止因加热对象底面热量过度集中而导致的食物加热不均匀、易烧焦等问题。

实施例二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节能发热体结构,为提高铝盘 13相对于加热对象的接触面,所述铝盘13盘面均匀设置若干条形且相互连接的凸起于铝盘13上表面的导热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用弧形的发热管11并且将其设置于铝盘13底面外沿,该发热管11两端之间至少有一段长度不小于发热管11总长度三分之一的非接触式管段,该非接触式管段不与铝盘13底面直接接触;

相应地,所述发热管11下方设置铝罩14并且该中心部具有一个向发热体1 底面方向内凹的导热区域,该导热区域与非接触式管段贴近但不直接接触,从而使非接触式管段产生的热量优先通过该导热区域进行导热,从而使热量由该内凹的导热区域传递至整个铝罩14,使铝罩14积累的热量通过发热体1底面边缘处以及发热体1侧壁面直接传导至加热对象。

相应地,对于铝片、发热管以及铝盘的固定结构可参照实施例一或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节能发热体结构的陶瓷电炖锅,包括外壳体4、陶瓷锅体3、锅盖2、塑料底座5以及外壳体4表面对应的面板,所述外壳体4与陶瓷锅体3之间固定安装发热体1,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节能发热体结构,所述陶瓷锅体3即为实施例一所述的加热对象,所述发热体1贴紧于陶瓷锅体3并且该发热体1形状与陶瓷锅体3底部形状相同,从而使发热体1 侧壁贴紧于陶瓷锅体3外壁面。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体1包括铝罩14并且该铝罩14底部与外壳体4内胆之间保持一定空间,以使铝罩14积累的热量传递至外壳体4而导致热量损失。

针对发热体1在陶瓷锅体3具体实施的技术手段可参照实施例一或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具体实施″等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或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所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恰当的方式结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设置″、″具有″等均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在不影响部件关系与技术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中间组件间接进行,也可以是一体连接或部分连接,如同此例的情形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或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本案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对于以下几种情形的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①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基础并结合现有公知常识所实施的新的技术方案,该新的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并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之外,例如,设计一种具有双重热岛效应的其它类型的烹饪器具;②采用公知技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部分特征的等效替换,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与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相同,例如,对发热体尺寸、锅内层次结构等进行替换;③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基础进行可拓展,拓展后的技术方案的实质内容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外;④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