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短小折叠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5491发布日期:2018-11-07 20:27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短小折叠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短小折叠床。



背景技术:

折叠床是户外、室内休息时的常用家具,利用关节原理设计,通过各种折叠方式可以折叠收放的简易床,方便实用。市场上折叠床多种多样,大部分折叠床应用于家庭或办公环境中,可以用于救灾或者医院中提供床位,但是,大多数折叠床一方面由于床身及支撑结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通常将承受重力较大的关键部位用连接带将左右拉住,同时主要的连接部位用塑料件连接,各部件之间联动性不高,从而使用寿命较短、承重能力有限且舒适性不佳,另一方面,现市场上的床折叠后大部分是高大的,收合后高大,占用空间,搬拿都不方便,且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缺点,提供一种便携式短小折叠床,该床联动性好,稳定,收合后体积较小,便于携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短小折叠床,包括床布、床面支撑结构和着地支撑结构,床布固定于床面支撑结构上,其中,

床面支撑结构包括左纵杆、中纵杆和右纵杆,左纵杆与中纵杆通过U型铰链连接;中纵杆共有五组,其中,中间两组中纵杆之间通过U型铰链连接,其余中纵杆之间通过床面大铰链连接,床面大铰链为一体成型的五口连接铰链;右纵杆与中纵杆连接关系同左纵杆;床面支撑结构有前后两组;

着地支撑结构包括左侧十字杆、左支杆、左边十字杆、中侧十字杆、中支杆、中十字杆、右侧十字杆、右支杆和右边十字杆;左侧十字杆、左支杆、中侧十字杆、中支杆、右侧十字杆和右支杆均有前后对称的两组,中十字杆有左右对称的两组;

左支杆上端连接到U型铰链上,左支杆下端通过左落脚件着地支撑,左支杆中部套有左滑套和左止位套,左滑套通过轴接固定于左侧十字杆中部,左侧十字杆包括左侧十字前杆和左侧十字后杆,左侧十字前杆的上端、左边十字杆的上端与左纵杆通过铰链铰接,左侧十字后杆的下端与左边十字杆的下端通过左底脚件轴接;中支杆上端连接到U型铰链上,中支杆下端通过中落脚件着地支撑,中支杆中部套有中滑套和中止位套,中侧十字杆的中部与中滑套连接,中侧十字杆的上端、中十字杆的上端和左侧十字后杆的上端连接到床面大铰链上,中侧十字杆的下端、中十字杆的下端、左侧十字前杆的下端通过中底脚件轴接;右侧十字杆、右支杆和右边十字杆与各部件间连接关系同左侧十字杆、左支杆和左边十字杆;左边十字杆、中十字杆和右边十字杆的中间部位均设置有加强块,加强块与左边十字杆、中十字杆和右边十字杆均为轴接。

优选的是,左纵杆和右纵杆的端头处套有顶套。

优选的是,左底脚件和中底脚件均包括Y型铰链和底套。

优选的是,在左支杆与左侧十字后杆间、中支杆与中侧十字杆、右支杆与右侧十字杆间分别设置拉带,其中,左侧拉带下端用自攻螺钉固定在左支杆上,上端D字扣处用自攻螺钉固定在侧十字杆上,另外两根拉带分别对应连接。

优选的是,床布的两端通过自攻螺丝固定于左纵杆和右纵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床使用三折折叠骨架支撑,收合后尺寸为31cm×17cm×71cm,与市面折叠床相比,折叠后高度可降低30%,可以收纳到橱柜内、汽车后备箱、办公桌下面等地方;

2、该折叠床设计有纵杆、十字杆、支杆、连接铰链等部件,尤其是使用五口床面大铰链连接,连接更加稳固,床体骨架联动性更好,在边十字杆上设置加强块,骨架支撑更牢固,结构简单,安全性提高;

3、该折叠床展开后,八个底脚件与六个落脚件同时着地,着地面积大,稳定性好;

4、该折叠床展开后整个床面平整,外观简洁大方,展开后床面尺寸为68×28×190cm,床位空间大;

5、该折叠床将床布件、骨架管件和塑料件连接成一体设计,重量较轻,便于携带,操作灵活轻便,节省体力,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携式短小折叠床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便携式短小折叠床支撑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折叠床侧十字杆连接示意图;

图4为折叠床加强块连接示意图;

图5为折叠床床面大铰链连接示意图;

图6为折叠床铰链连接示意图;

图7为便携式短小折叠床折叠后示意图。

图中:床布1、左纵杆2、中纵杆3、右纵杆4、U型铰链5、床面大铰链6、左支杆7、左边十字杆8、中侧十字杆9、中支杆10、中十字杆11、左落脚件12、左滑套13、左止位套14、左侧十字前杆15、左侧十字后杆16、左底脚件17、中落脚件18、中滑套19、中止位套20、中底脚件21、顶套22、加强块23、拉带24、铰链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短小折叠床,包括床布1、床面支撑结构和着地支撑结构,床布1固定于床面支撑结构上,其中,

床面支撑结构包括左纵杆2、中纵杆3和右纵杆4,左纵杆2与中纵杆3通过U型铰链5连接;中纵杆3共有五组,其中,中间两组中纵杆3之间通过U型铰链5连接,其余中纵杆3之间通过床面大铰链6连接,床面大铰链6为一体成型的五口连接铰链;右纵杆4与中纵杆3连接关系同左纵杆2;床面支撑结构共有前后两组;

着地支撑结构包括左侧十字杆、左支杆7、左边十字杆8、中侧十字杆9、中支杆10、中十字杆11、右侧十字杆、右支杆和右边十字杆;左侧十字杆、左支杆7、中侧十字杆9、中支杆10、右侧十字杆和右支杆均有前后对称的两组,中十字杆11有左右对称的两组;

左支杆7上端连接到U型铰链5上,左支杆7下端通过左落脚件12着地支撑,左支杆7中部套有左滑套13和左止位套14,左滑套13通过轴接固定于左侧十字杆中部,左侧十字杆包括左侧十字前杆15和左侧十字后杆16,左侧十字前杆15的上端、左边十字杆8的上端与左纵杆2通过铰链25铰接,左侧十字后杆16的下端与左边十字杆8的下端通过左底脚件17轴接;中支杆10上端连接到U型铰链5上,中支杆10下端通过中落脚件18着地支撑,中支杆10中部套有中滑套19和中止位套20,中侧十字杆9的中部与中滑套19连接,中侧十字杆9的上端、中十字杆11的上端和左侧十字后杆16的上端连接到床面大铰链6上,中侧十字杆9的下端、中十字杆11的下端、左侧十字前杆15的下端通过中底脚件21轴接;右侧十字杆、右支杆和右边十字杆与各部件间连接关系同左侧十字杆、左支杆7和左边十字杆8;左边十字杆8、中十字杆11和右边十字杆的中间部位均设置有加强块23,加强块23与左边十字杆8、中十字杆11和右边十字杆均为轴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折叠床,除以下结构外,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左纵杆2和右纵杆4的端头处套有顶套2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折叠床,除以下结构外,其余结构同实施例2:左底脚件17和中底脚件21均包括Y型铰链和底套。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折叠床,除以下结构外,其余结构同实施例3:在左支杆7与左侧十字后杆16间、中支杆10与中侧十字杆9、右支杆与右侧十字杆间分别设置拉带24,其中,左侧拉带下端用自攻螺钉固定在左支杆7上,上端D字扣处用自攻螺钉固定在左侧十字后杆16上,另外两根拉带分别对应连接。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折叠床,除以下结构外,其余结构同实施例4:床布1的两端通过自攻螺丝固定于左纵杆2和右纵杆4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