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压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3141发布日期:2019-02-19 18:46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限压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限压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限压阀的卡簧的改进。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压力锅作为传统高压锅的替代产品已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爱戴。在现有技术中,电压力锅的限压阀的底部设置有卡簧,限压阀通过卡簧安装至排气管上。上述排气管由上至下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的直径大于第二管段的直径。现有的卡簧上一般仅具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卡接部,当安装限压阀时,向下按压限压阀,卡簧的两个卡接部先与直径较大的第一管段发生挤压,并沿着第一管段的外壁向下滑动,在此过程中卡簧发生暂时的形变。当卡簧滑动至第二管段的外侧时,卡簧的两个卡接部复位并与第一管段的底部相配合,从而防止限压阀在使用过程中向上脱出。然而,当限压阀安装或取下时卡簧均需要与第一管段发生挤压,这就导致限压阀经过多次取放后卡簧产生永久性的变形,影响卡簧的寿命,使限压阀容易松脱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压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限压阀经过多次取放后卡簧容易产生变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限压阀,用于控制压力锅的烹饪压力,限压阀设有用以套装于压力锅的排气管一端的沉孔、沉孔内朝向沉孔开口方向突出的用以封堵排气管的阀芯、及固定于限压阀的沉孔内侧的卡簧,限压阀套装于排气管后,卡簧弹性卡住排气管,从而防止压力锅开盖时限压阀掉落,卡簧包括卡于排气管的三个卡接部,三个卡接部沿排气管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安装或拆卸限压阀时,卡簧与排气管的部分管段之间会发生挤压。当卡簧安装至预定位置时,由于卡簧受到的挤压力变小或是不再受到挤压力,因此卡簧将在其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开始向初始状态回复。由于卡簧包括沿排气管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三个卡接部,因此上述结构可以增加挤压时卡簧的受力点,起到分散力的作用。也就是说,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在装卸限压阀时,本实用新型的卡簧的每个卡接部受到的向外的扩张力将会大大减少,因此卡簧的形变将会减少。随着限压阀装卸次数的增多,卡簧将会产生疲劳变形,由于每个卡接部每次产生的形变量较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卡簧的疲劳程度低,不易变形,从而提高了卡簧结构的寿命,防止限压阀松脱掉落。故,上述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限压阀经过多次取放后卡簧容易产生变形的问题。

进一步地,卡簧总共设有三个卡接部,且三个卡接部环绕排气管并分布于排气管周围,且分布成绕排气管中心的角度超过180度。

进一步地,卡簧由钢丝弯折形成具有开口的平面环形。

进一步地,卡簧具有与其外侧相切的外参考圆以及与其内侧相切的内参考圆,卡簧在内参考圆与外参考圆之间呈波浪形延伸,卡接部形成在内参考圆位置。

进一步地,开口形成于外参考圆位置,并使卡簧形成对称结构。

进一步地,内参考圆与外参考圆同心设置。

进一步地,三个卡接部均匀分布于排气管的周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用于盛放被烹饪的食物;锅盖,盖设在锅体上;排气管,穿设在锅盖上并与锅体的内部连通;限压阀,套设在排气管上,限压阀为上述的限压阀。

进一步地,排气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及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的直径大于第二管段的直径,在安装或取下限压阀过程中,排气管的卡接部与第一管段的外壁过盈配合,当限压阀安装到位时,卡接部位于第二管段的外侧并与第二管段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限压阀、卡簧、排气管以及锅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烹饪器具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卡簧装入凹槽内的仰视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卡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外参考圆;2、内参考圆;10、卡簧;11、卡接部;12、开口;13、安装部;20、锅盖; 30、排气管;31、第一管段;32、第二管段;40、限压阀;41、沉孔;42、凹槽;50、阀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限压阀用于控制压力锅的烹饪压力,限压阀设有用以套装于压力锅的排气管30一端的沉孔41、沉孔41内朝向沉孔41开口方向突出的用以封堵排气管30的阀芯50、及固定于限压阀的沉孔41内侧的卡簧10,限压阀套装于排气管30后,卡簧10弹性卡住排气管30,从而防止压力锅开盖时限压阀掉落,卡簧10包括卡于排气管30的三个卡接部11,三个卡接部11沿排气管30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安装或拆卸限压阀时,卡簧10与排气管30的部分管段之间会发生挤压。当卡簧10安装至预定位置时,由于卡簧10受到的挤压力变小或是不再受到挤压力,因此卡簧10将在其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开始向初始状态回复。由于卡簧10包括沿排气管30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三个卡接部11,因此上述结构可以增加挤压时卡簧10的受力点,起到分散力的作用。也就是说,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在装卸限压阀时,本实施例的卡簧10的每个卡接部11受到的向外的扩张力将会大大减少,因此卡簧10的形变将会减少。随着限压阀装卸次数的增多,卡簧10将会产生疲劳变形,由于每个卡接部11每次的形变量较小,因此本实施例的卡簧10的疲劳程度低,不易变形,从而提高了卡簧结构的寿命,防止限压阀松脱掉落。故,上述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限压阀经过多次取放后卡簧容易产生变形的问题。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卡簧10总共设有三个卡接部11,且三个卡接部11 环绕排气管30并分布于排气管30周围,且分布成绕排气管30中心的角度超过180度。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穿过排气管30的轴线做一个基准面B,基准面B的一侧为第一侧,基准面B的另一侧为第二侧。那么三个卡接部11中至少有一个卡接部11位于第一侧,另外两个卡接部11中的一个卡接部11位于第二侧。上述结构使得限压阀和卡簧10套入排气管30的过程中,始终沿着三个卡接部11围成的中心轴线活动,卡接部11能够始终与排气管30抵接,避免由于卡接部11与排气管30不接触所造成的限压阀从排气管30上松脱的现象发生。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卡簧10由钢丝弯折形成具有开口12的平面环形。当卡簧10装配至限压阀底部的凹槽42内时,上述开口12便于卡簧10发生暂时性的形变,以便卡簧10的装入。同时,当卡接部11与排气管30挤压时,上述开口12也能够便于卡簧 10发生暂时性的形变,以便限压阀40的安装。需要说明的是,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卡簧10也可以不设置开口12,也就是说,卡簧呈封闭状,只要能够保证卡簧10能够在挤压时产生一定形变即可。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卡簧10具有与其外侧相切的外参考圆1以及与其内侧相切的内参考圆2,卡簧10在内参考圆2与外参考圆1之间呈波浪形延伸,卡接部11形成在内参考圆2位置。上述结构使得卡接部11受到挤压时卡簧10更容易发生形变。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卡簧10的结构不限于此,只要能够保证卡簧能够在挤压时产生一定形变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有一个内参考圆2以及一个外参考圆1,其中内参考圆2 与外参考圆1同心设置,卡簧10在内参考圆2与外参考圆1之间,卡簧10包括与内参考圆2 的不同位置相切的三个卡接部11以及与外参考圆1的不同位置相切的三个安装部13,三个卡接部11与三个安装部13一一间隔设置。卡接部11与安装部13之间圆弧过渡。凹槽42的槽壁形成外参考圆1,上述结构使得卡簧10安装完毕后,安装部13能够抵顶在凹槽42的槽壁上,从而使得卡簧10的安装更加牢固、可靠。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开口12形成于外参考圆1位置,并使卡簧10形成对称结构。上述结构使得每个卡接部11所受到的向外的扩张力的大小相似,从而使得每个卡接部11挤压时发生的形变相似,进而使得卡簧10的每个卡接部11都不容易疲劳损坏(变形),从而大大提高卡簧10的寿命。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排气管3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31及第二管段32,第一管段31的直径大于第二管段32的直径,当限压阀安装到位时,卡接部11 位于第二管段32的外侧并与第二管段32之间具有间隙。由于卡接部11位于第二管段32的外侧并与第二管段32之间具有间隙,一旦上述间隙不均匀则会导致限压阀在上下移动时与排气管产生干涉,从而导致限压阀移动不顺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内参考圆2 与外参考圆1同心设置。上述结构使得卡接部11位于第二管段32的外侧并与第二管段32之间的间隙更加均匀,从而保证限压阀移动顺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三个卡接部11均匀分布于排气管30的周围。上述结构使得每个卡接部11所受到的向外的扩张力更加均匀,从而使得每个卡接部11挤压时发生的形变更加均匀以最大化的提高卡簧10的使用寿命。

如图4和图5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根据本申请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包括:锅体、锅盖20、排气管30以及限压阀40。其中,锅体用于盛放被烹饪食物。锅盖20盖设在锅体上。排气管30穿设在锅盖20上并与锅体的内部连通。限压阀40套设在排气管30 上,限压阀40为上述的限压阀。由于上述限压阀具有其上的卡簧不易形变的优点,因此具有上述限压阀的烹饪器具也具有上述优点。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排气管3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31及第二管段32。第一管段31的直径大于第二管段32的直径。当安装限压阀40时,先将卡簧 10通过卡接部11卡入凹槽42内来固定到限压阀40的底部,再将限压阀40和卡簧10一起顺着排气管30的侧壁滑入锅盖20上的安装凹部内。在此过程中,三个卡接部11同时与第一管段31的外壁过盈配合,卡接部被挤压、卡簧10发生暂时的形变。由于三个卡接部11均匀分布,三个卡接部11与排气管30配合可以对限压阀40的安装起到导向作用,也就是说,排气管30始终沿三个卡接部11围成的中部空间的中心线移动,不会滑至卡接部11侧方的空间内。当限压阀40安装到位时,三个卡接部11位于第二管段32的外侧并与第二管段32之间具有间隙,卡接部11与第一管段31的底部相配合以防止限压阀40向上脱出。此时,三个卡接部11 能够使排气管30的第二管段32始终位于三个卡接部11围成的中部空间内,从而防止第二管段32滑至卡接部11侧方的空间内,进而保证了卡接部11与排气管30配合可靠性,避免限压阀40脱落。同理,取下限压阀40的过程与安装限压阀40的过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