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鲜榨果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4815发布日期:2019-02-01 19:48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鲜榨果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售卖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鲜榨果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自动售货机技术的日渐发展和成熟,自动售货机的种类越来越多,布放越来越广,自动售货机售卖的商品种类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可售卖散装饮料或者鲜榨果汁类的自动售货机也在市场上逐步投放。

申请号为200780034647.4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易清洗功能元件的柑桔果汁提取自动机械,所述机械包括容纳马达组件的机械体部、内部果汁提取和过滤筒以及外筒,其中,所述果汁提取和过滤筒装配在所述外筒内,并且在离开外筒内表面一短距离处与所述外筒一致地被可旋转地致动,所述果汁提取和过滤筒具有比所述外筒的直径小的直径和多孔表面,并且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外筒弹性压靠在内筒即所述果汁提取和过滤筒上的挤压装置,通过将水果压靠在固定的切割刀片上而进行的切割,每个水果都被分成两个水果半部。该发明通过切割刀片将柑桔切成两半,橙子掉至榨汁桶后,由榨汁滤网组件和榨汁圆桶挤压橙汁榨出橙汁,橙汁通过榨汁滤网组件经由接汁嘴流出。该方案中榨汁圆桶与榨汁滤网组件连接的部分呈圆环状,但由于橙汁集中于挤压出汁的部位,因此在榨汁过程中橙汁容易从榨汁圆筒的集汁部溢出,导致橙汁的浪费,大大影响了榨汁机的榨汁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有效防止果汁外溢的鲜榨果汁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鲜榨果汁装置,包括榨汁桶组件和推进棒,所述榨汁桶组件包括榨汁桶和榨汁滤网组件,所述榨汁桶底部设有与所述榨汁滤网组件连接的集汁部,所述集汁部设有与接汁嘴连通的输汁部;果汁通过榨汁滤网组件流至榨汁桶底部的集汁部,再经由输汁部从接汁嘴流出;所述集汁部呈凸起的圆环状或圆筒状,且所述集汁部靠近输汁部的圆弧面外围还设有一圈防果汁外流的筋条或所述集汁部靠近输汁部的部分圆弧面替换为向外围突出的由多段曲面/平面的组合而成的扩展面。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申请号为200780034647.4的专利的改进,通过在集汁部的外围加设筋条或直接将容易出现果汁外流的部分改为向外围扩展的形式,通过增加阻挡或增大容量的方式,能有效防止果汁外溢。另外,本实用新型根据在实际使用时果汁外流的情况来设计外围筋条/扩展面的形状,如此能更有效的提高其防果汁外溢的效果。

进一步地,为使得果汁顺利流向输汁部,所述集汁部向所述输汁部的方向倾斜。在实际设计中,可设计为榨汁桶底部向输汁部的方向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输汁部为设置于所述集汁部一侧,且设有贯穿榨汁桶底部的多孔结构。优选地,所述多孔结构的孔径为1.5~3.5mm。

进一步地,所述榨汁滤网组件包括榨汁滤网,所述榨汁滤网为多孔表面,且所述多孔表面至少分为3块。本实用新型将滤网孔分隔呈若干区域,有利于将榨出的果汁分隔呈若干股,降低了集汁部的压力,进一步防止果汁外流。

优选地,所述多孔表面为均匀的4块;所述多孔表面的孔径为2.0~3.0 mm。将多孔表面均匀设置有利于各股果汁均匀流向集汁部,避免出现因分流不均导致果汁外溢的情况。

进一步地,为适应直径60~90 mm的水果,所述推进棒的工作面呈扇形,且扇形的半径为40~50 mm,扇形的角度为80°~140°。

进一步地,所述榨汁滤网组件还设有悬挂钢丝。设置悬挂钢丝使得水果掉至榨汁桶内后,通过悬挂钢丝悬挂于榨汁滤网组件上,榨汁滤网组件通过悬挂钢丝带着水果转动,最终挤压出汁,实现对水果的榨汁。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悬挂钢丝增加水果与榨汁桶的摩擦,提高榨汁效率和水果的出汁率。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出汁率高,且能有效避免果汁向外溢出,从而大大提高榨汁装置的榨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榨汁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榨汁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榨汁滤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鲜榨果汁装置,包括榨汁机箱组件1、榨汁桶组件2、榨汁桶盖组件3和推进棒4,榨汁桶组件2、榨汁桶盖组件3和推进棒4安装于榨汁机箱组件内1。其中,榨汁桶盖组件3包括用于切割水果的刀片支架组件301;推进棒用于将掉落至推进棒之间的水果压靠在固定的切割刀片上,将水果切割成两个水果半部,并掉至榨汁桶组件内;榨汁桶组件用于对掉落至其内部的水果进行挤压榨汁。

如图2所示,榨汁桶组件2包含榨汁桶201、榨汁圆桶201、榨汁滤网组件203和胶棒组件204,其中榨汁圆桶202、榨汁滤网组件203和胶棒组件204都安装于榨汁桶201内;榨汁圆筒202和榨汁滤网组件203通过齿轮相互啮合,由榨汁滤网组件203的转动带动榨汁圆桶202转动;胶棒组件204用于将榨汁圆筒201弹性压靠在榨汁滤网组件203上。

特别地,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榨汁桶201底部设有与榨汁滤网组件203连接的集汁部2011,集汁部2011设有与接汁嘴5连通的输汁部2012;果汁通过榨汁滤网组件203流至榨汁桶底部的集汁部2011,再经由输汁部2012从接汁嘴5流出;所述集汁部2011呈凸起的圆环状或圆筒状。

为防止果汁外溢,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集汁部2011靠近输汁部2012的圆弧面外围还设有一圈防果汁外流的筋条。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集汁部2011靠近输汁部2012的部分圆弧面替换为向外围突出的由多段曲面/平面的组合而成的扩展面。

为使得果汁顺利流向输汁部,集汁部2011向输汁部2012的方向倾斜。优选地,可设计为榨汁桶底部向输汁部2012的方向倾斜。

进一步地,输汁部2012为设置于所述集汁部2011一侧,且设有贯穿榨汁桶底部的多孔结构。优选地,所述多孔结构的孔径为1.5~3.5 mm。

如图4所示,榨汁滤网组件203包含悬挂钢丝2031和榨汁滤网2032。为进一步的提高防果汁外流的效果,所述榨汁滤网2032为多孔表面,且所述多孔表面至少分为3块。优选地,多孔表面为均匀的4块,且多孔表面的孔径为2.0~3.0 mm。

为适应直径60~90mm的水果,推进棒4的工作面基本呈扇形,且该扇形的半径为40~50 mm,扇形的角度为80°~140°。

本实施例适用于对柑橘类水果榨汁。

具体使用时,水果掉落至两推进棒4之间,推进棒4将水果推动至刀片支架组件301的刀片处,由刀片将水果切成两半后掉落至榨汁桶,由悬挂钢丝2031带着水果旋转,榨汁滤网组件203通过齿轮带着榨汁圆桶201转动,随着榨汁滤网组件203和榨汁圆桶201的间隙的减少,水果被挤压榨汁。榨出的果汁经由榨汁滤网2032流至榨汁桶底部的集汁部2011,再经由输汁部2012从接汁嘴5流出。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