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0537发布日期:2019-03-02 02:41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吸水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水杯。



背景技术:

随着日常生活用品市场的逐步扩大,该类企业针对日常生活用品设计时,不仅安全卫生是设计关键,而且产品的使用体验也极为重要,所指的用户体验,也就是针对该类产品,在实际实用的便捷度、舒适度等因素是作为设计的关键考虑因素。市场上,用于饮水的婴幼儿水杯的种类较多,水杯一般包括杯体,以及与杯体连接的杯盖,为方便喝水,在杯盖上开设有出水件,上述的出水件设计中,存在一部分吸管杯,所谓吸管杯是在杯盖上设置硅胶材质的吸管伸入杯体内,从而方便婴幼儿吸水,在翻盖上设置有用于对该吸管进行挤压截止的夹板,当翻盖盖设在该杯盖上时,能够有效实现对吸水管的截止,现有的吸管杯与杯盖之间多为固定结构,也存在一部分为卡接结构,一般很难进行拆卸,但是反复拆装,容易导致吸管变形,从而吸管与杯盖之间的装配间隙变大,统一出现漏水的问题,因此市场上的吸水杯在实际使用时的舒适度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水杯,能够方便实现对上述的吸管进行拆装,避免由于吸管反复拆装导致的密封不牢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吸水杯,包括与杯体连接的杯盖,所述杯盖的上端边缘铰接设置有翻盖,所述翻盖的铰接轴平行且与杯盖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翻盖上设置有夹板,所述杯盖上设置有吸管,所述吸管包括管体及安装座,所述杯盖上设置有安装管,所述安装座的外壁设置有装配胶圈,所述安装座插置在安装管内,且所述装配胶圈的外壁与安装管的内壁抵靠。

本实用新型结构特点还在于:

所述安装座与杯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封水挡圈,所述杯体的杯口处设置有收口状的腰部,所述封水挡圈抵靠在该腰部上。

所述杯盖的安装管的上管端边缘处设置有四个缺口,所述安装座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该缺口构成配合的定位卡条。

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定位台阶,所述杯盖的安装管管端与定位台阶抵靠。

所述翻盖的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翻盖及杯盖抵靠,所述杯盖远离翻盖的铰接轴端设置有锁扣件,所述锁扣件杯盖与铰接且铰接轴与翻盖的铰接轴平行,所述锁扣件的一端分别延伸有第一、第二卡接爪,所述第一、第二卡接爪的凸起端相对布置,所述锁扣件的铰接轴位于中段位置处布置,所述锁扣件的另一端构成按钮,所述锁扣件的按钮端与翻盖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翻盖远离铰接轴端设置有条形锁头,所述条形锁头沿着翻盖的轴向方向延伸布置,所述条形锁头的悬伸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第二卡接爪构成卡钩配合的第一、第二凸爪。

所述翻盖上滑动设置有锁止板,所述锁扣件上设置有卡接口,所述锁止板滑动且板端与卡接口构成卡接或远离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在翻盖上的夹板实现对吸管的夹紧,上述吸管的安装座外套设有装配胶圈,在杯盖上设置有安装管,利用装配胶圈与安装管的摩擦力配合即可实现对吸管的安装,从而拆卸极为方便,方便实现对该出水管进行拆卸清洗或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吸水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吸管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吸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翻盖与杯盖装配爆炸图;

图5是吸水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5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吸水杯,包括与杯体10连接的杯盖20,所述杯盖20的上端边缘铰接设置有翻盖30,所述翻盖30的铰接轴平行且与杯盖20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翻盖30上设置有夹板31,所述杯盖20上设置有吸管23,所述吸管23包括管体231及安装座232,所述杯盖20上设置有安装管24,所述安装座232的外壁设置有装配胶圈233,所述安装座232插置在安装管24内,且所述装配胶圈233的外壁与安装管24的内壁抵靠;

结合图1所示,通过设置在翻盖30上的夹板31实现对吸管23的夹紧,上述吸管23的安装座232外套设有装配胶圈233,在杯盖上设置有安装管24,利用装配胶圈233与安装管24的摩擦力配合即可实现对吸管23的安装,从而拆卸极为方便,方便实现对该出水管进行拆卸清洗或更换;

安装座为透明,可见水雾和水感;吸管23本身可采用变温硅胶材质,这样吸管温度可见;可拆卸吸管和安装转配件损坏可换,使用周期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结合图5所示,所述安装座232与杯体10的连接处设置有封水挡圈234,所述杯体10的杯口处设置有收口状的腰部,所述封水挡圈234抵靠在该腰部上;

为实现对该出水管21的牢靠固定,避免杯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吸管23出现掉落,上述的封水挡圈234与杯体10的杯口的腰部抵靠,从而实现对吸管23轴向的单方向限位,避免吸管23随意掉落。

为实现对出水管21的轴向双头限位,所述安装座232上还设置有定位台阶236,所述杯盖20的安装管24管端与定位台阶236抵靠。

为实现对吸管23的止转,所述杯盖20的安装管24的上管端边缘处设置有四个缺口241,所述安装座23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该缺口241构成配合的定位卡条235。

安装时,出水管21的大管段插置在安装管24内,使得出水管21上的定位卡条213与缺口241位置对准,并且将定位卡条213卡置在缺口241内即可。

更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4所示,为避免杯体10内的气压过大,使得杯体10内的水从吸管23喷出而产生的危险隐患,所述翻盖30的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32,所述扭簧32的两端分别与翻盖30及杯盖20抵靠,所述杯盖20远离翻盖30的铰接轴端设置有锁扣件21,所述锁扣件21与杯盖20铰接且铰接轴与翻盖30的铰接轴平行,所述锁扣件21的一端分别延伸有第一、第二卡接爪211、212,所述第一、第二卡接爪211、212的凸起端相对布置,所述锁扣件21的铰接轴位于中段位置处布置,所述锁扣件21的另一端构成按钮,所述锁扣件21的按钮端与翻盖30之间设置有弹簧22,所述翻盖30远离铰接轴端设置有条形锁头33,所述条形锁头33沿着翻盖30的轴向方向延伸布置,所述条形锁头33的悬伸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第二卡接爪211、212构成卡钩配合的第一、第二凸爪331、332,所述翻盖30上滑动设置有锁止板34,所述锁扣件21上设置有卡接口213,所述锁止板34滑动且板端与卡接口213构成卡接或远离配合;

在所述杯盖20上设置所述的锁扣件11,在翻盖30与杯盖20处在锁闭状态时,上述的翻盖30上的条形锁头33插置在锁扣件21的第一、第二卡接爪211、212之间,并且条形锁头33上的第一凸爪331与第一卡接爪211钩设,从而实现对翻盖30的固定,当打开翻盖30饮水时,滑动锁止板34,使得锁止板34的板端与卡接口213远离,以实现对锁扣件11的解锁,按压锁扣件11的按钮端,使得锁扣件21的第一凸爪331与第一卡接爪211分离,从而实现对翻盖30的初步解锁,而位于锁扣件21上的第二卡接爪212可实现对翻盖30上的条形锁头33板端另一侧的第二卡接爪212卡接,从而避免翻盖30在扭簧32的弹性力下一次弹开,而此时并未完全掀开的翻盖30,使得夹板31与吸管23分离,方便实现对杯体10的排气,从而可避免水喷溅而造成的伤害;

再次按压锁扣件21的按钮端,从而使得条形锁头33板端另一侧的第二卡接爪212与锁扣件21上的第二卡接爪212分离,从而方便打开该翻盖30;

上述的翻盖30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锁止板34的滑槽35,所述滑槽35的槽长方向沿着翻盖30的轴向方向布置,所述滑槽35的两侧槽壁均设置有两凸条351,所述两凸条351与滑槽35的槽长方向垂直且平行间隔布置,所述凸条351的截面为小于半圆的圆弧面,所述锁止板34与滑槽35两侧槽壁靠近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滑动头341,所述滑动头341之间通过弹簧342连接,所述滑动头341与滑槽35两侧槽壁为球头面,所述锁止板34与滑槽35的槽底结合面设置成波浪面,所述滑槽35的槽底设置有突起352;

上述的锁止板34的滑动头341卡置在两凸条351之间,从而实现对锁止板34的固定,当需要对锁扣件21解锁时,滑动锁止板34,使得滑动头341靠近从而可沿着凸条351滑动至上方,并且利用锁止板34的波浪面与突起352构成卡接配合,从而实现对锁止板34的定位,上述结构实现对锁止板34的约束均为可调试约束,只需稍稍施加一定的力,即可实现对锁止板34的滑动;

上述的锁扣件21的按钮端设置有橡胶按钮213,所述锁扣件21的按钮端设置有卡接孔,所述橡胶按钮213上设置有卡接头卡置在该卡接孔内,从而实现对该橡胶按钮213的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