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组合套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2578发布日期:2019-04-23 23:4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组合套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套杯。



背景技术:

随着日常生活用品市场的逐步扩大,该类企业针对日常生活用品设计时,特别是母婴行业,不仅安全卫生是设计关键,而且产品的使用体验也极为重要,所指的用户体验,也就是针对该类产品,在实际实用的便捷度、舒适度等因素是作为设计的关键考虑因素。市场上,用于饮水的婴幼儿水杯的种类较多,水杯一般包括杯体,以及与杯体连接的杯盖,为方便喝水,在杯盖上开设有出水件,上述的出水件设计中,存在一部分管状的饮水口,管状饮水口多为软管结构,在杯盖上设置翻盖,翻盖上设置有夹持板,当翻盖与杯盖扣合在一起时,利用夹持板可将管状饮水口夹持变形,从而实现对该管状饮水口的截止;还存在一部分孔状出水口,模具在注塑时,在先在杯盖上预留广口出水口,在翻盖上设置有与该广口出水口适配的密封件,当翻盖盖设在该广口出水口时,能够有效实现对该广口出水口的密封;因此关于上述的饮水组件与该饮水组件适配的密封件的种类虽然较多,然而当应用在水杯上时,由于适配于该杯盖的饮水组件多为不可拆卸式布置,当针对不同年龄跨度的用户使用时,用户很难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水杯,同时由于儿童实际成长节奏较快,因此在实际使用时,用户可能需要买多种类型的水杯,以适合不同年龄跨度或者使用习惯的用户使用,因此现有的水杯在实际使用时,非常不便,用户感受非常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套杯,可实现对上述饮水组件的更换,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环境或场景下的不同饮用需求,增强用户使用舒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多功能组合套杯,包括与杯体连接的杯盖,所述杯盖的上端边缘铰接设置有翻盖,所述翻盖的铰接轴平行且与杯盖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杯盖上设置有饮水组件,所述饮水组件与杯盖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翻盖上设置有止水件,所述止水件与翻盖构成可拆卸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特点还在于:

所述杯盖上预留有用于安装饮水组件的安装管,所述饮水组件上包覆有装配胶圈,所述饮水组件插置在安装管内,且所述装配胶圈的外壁与安装管的内壁抵靠。

所述翻盖上设置有卡接台,所述止水件与卡接台构成卡接配合。

所述止水件与卡接台之前设置有中间连接件,所述止水件与中间连接件构成卡接配合,所述中间连接件与卡接台构成卡接配合。

所述饮水组件与杯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封水挡圈,所述杯盖的安装管的上管端边缘处设置有四个缺口,所述饮水组件上设置有与该缺口构成配合的定位卡条,所述饮水组件上还设置有定位台阶,所述杯盖的安装管管端与定位台阶抵靠,所述杯体的杯口处设置有收口状的腰部,所述封水挡圈抵靠在该腰部上。

所述卡接台整体为管状结构,所述卡接台的管截面为一端大、一端小的椭圆结构,靠近卡接台的小端管端设置有小缺口,靠近卡接台的大端管端设置有大缺口,所述卡接台的管口形成两个卡接延伸边,所述卡接延伸边的端部各设置有向管芯延伸的卡接条,所述中间连接件与卡接台的卡接外壁处设置有与卡接条构成卡接配合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条的边缘处设置有凸头,所述凸头的表面为弧形面,所述卡接槽的槽壁处设置有与凸头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为小于半圆的弧形面。

所述饮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杯盖中心处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与饮水组件的连接处设置有沉头槽,所述止水件为橡胶件,所述止水件上设置有与该中心管构成密封配合的堵头,所述中间连接件上设置有孔,所述止水件卡置在该孔内。

所述饮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杯盖上的吸管,所述吸管竖直向下延伸,所述吸管与饮水组件构成卡接配合,所述饮水组件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止水件包括用于夹持吸管的夹板,所述止水件上还设置有插头与排气孔构成抵靠或远离配合。

所述饮水组件的上端开口设置有导流口,所述导流口的底部设置有连通孔及气孔,所述止水件为橡胶件,所述止水件上设置有与该连通孔构成密封配合的密封头。

所述翻盖的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翻盖及杯盖抵靠,所述杯盖远离翻盖的铰接轴端设置有锁扣件,所述锁扣件与杯盖铰接且铰接轴与翻盖的铰接轴平行,所述锁扣件的一端分别延伸有第一、第二卡接爪,所述第一、第二卡接爪的凸起端相对布置,所述锁扣件的铰接轴位于中段位置处布置,所述锁扣件的另一端构成按钮,所述锁扣件的按钮端与翻盖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翻盖远离铰接轴端设置有条形锁头,所述条形锁头沿着翻盖的轴向方向延伸布置,所述条形锁头的悬伸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第二卡接爪构成卡钩配合的第一、第二凸爪,所述翻盖上滑动设置有锁止板,所述锁扣件上设置有卡接口,所述锁止板滑动且板端与卡接口构成卡接或远离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技术效果为:上述饮水组件与杯盖构成方便的可拆式结构,并且与该饮水组件适配的封水件也与翻盖构成方便的可拆卸式结构,在实际使用时,用户可针对的将饮水组件及与该饮水组件适配的封水件进行更换,从而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环境或场景下的不同饮用需求的客户使用,因此该组合套杯的实际使用舒适度更强,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组合套杯中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2是多功能组合套杯中实施例三的拆分示意图;

图3是多功能组合套杯中实施例二的拆分示意图;

图4是多功能组合套杯中实施例一的拆分示意图;

图5是多功能组合套杯中实施例一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多功能组合套杯中实施例二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多功能组合套杯中实施例三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多功能组合套杯中的翻盖结构示意图;

图9是多功能组合套杯中的中间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多功能组合套杯中的中间连接件与翻盖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至图13是多功能组合套杯的翻盖的三种状态示意图;

图14是多功能组合套杯中实施例一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14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多功能组合套杯,包括与杯体10连接的杯盖20,所述杯盖20的上端边缘铰接设置有翻盖30,所述翻盖30的铰接轴平行且与杯盖20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杯盖20上设置有饮水组件40,所述饮水组件40与杯盖20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翻盖30上设置有止水件50,所述止水件50与翻盖30构成可拆卸式连接;

结合图1至图7所示,目前市场上的饮水组件40种类类别较多,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根据孩子的喜好,对饮水组件40进行更换,与饮水组件40适配的止水件 50也进行更换,从而可满足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喜好用户的使用需求,使得该组合套杯更方便使用;

上述的饮水组件40以及止水件50可实现标准化生产,与该饮水组件40适配的杯盖20也应当是标准化的产品,同理,翻盖30也是标准化产品,能够实现上述配件的互换性,在实际终端销售时,可单独对上述额配件进行销售,以组合成不同类型的杯子,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结合图5至图7所示,所述杯盖20上预留有用于安装饮水组件40的安装管201,所述饮水组件40的上包覆有装配胶圈41,所述饮水组件 40插置在安装管201内,且所述装配胶圈41的外壁与安装管201的内壁抵靠;

上述实际应用中,预先在杯盖20上预留安装管201,该安装管201足够容纳上述的饮水组件40,在实际装配时,用户将装配胶圈41卡置在饮水组件40上,并且将该饮水组件40导入安装管201内,利用装配胶圈41的外壁与安装管201的内壁抵靠,从而利用装配胶圈41的摩擦力,实现对饮水组件40的固定,因此饮水组件40与杯盖20 拆装极为方便,十分适合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优选放方案,结合图5至图7所示,为方便翻盖30与止水件50的拆装方便,所述翻盖30上设置有卡接台31,所述止水件50与卡接台31构成卡接配合。

具体地,所述止水件50与卡接台31之前设置有中间连接件60,所述止水件50与中间连接件60构成卡接配合,所述中间连接件60与卡接台31构成卡接配合;

在实际装配时,将止水件50首先装配在中间连接件60上,并且件中间连接件60 卡置在翻盖30上设置的卡接台31上,从而方便完成对该止水件50的安装固定,当然,拆卸也较为方便。

更为具体地,结合图1所示,所述饮水组件40与杯体10的连接处设置有封水挡圈 42,所述杯盖20的安装管201的上管端边缘处设置有四个缺口2011,所述饮水组件40 上设置有与该缺口2011构成配合的定位卡条43,所述饮水组件40上还设置有定位台阶44,所述杯盖20的安装管201管端与定位台阶44抵靠,所述杯体10的杯口处设置有收口状的腰部,所述封水挡圈42抵靠在该腰部上;

上述的饮水组件40与杯盖20装配时,将饮水组件40导入杯盖20上的安装管201 内,使得饮水组件40上的定位卡条43插置在杯盖21上的安装管201的上管端边缘处设置的四个缺口2011内,从而实现对饮水组件40的止转,此时的饮水组件40上的装配胶圈41的外壁与安装管201的内壁抵靠,从而完成对该饮水组件40的固定;

上述的饮水组件40设置的定位台阶44与安装管201管端抵靠,从而实现对饮水组件40限位;

在实际装配时,将饮水组件40从杯盖20的底部导入,并且使得饮水组件40上的定位卡条43与四个缺口2011位置对准,直至饮水组件40设置的定位台阶44与安装管 201管端抵靠,并且将上述装配好的杯盖20与杯体10连接,在封水挡圈42与杯体10 的杯口处设置的腰部抵靠时,完成对杯体10封水的同时,实现对该饮水组件40的固定;

由于杯子在使用时,杯盖20本身处在固定的状态,因此其内部的饮水组件40也相应固定,当需要更换时,将杯盖20拆卸下来,只需要稍稍用力,将饮水组件40充杯盖的安装管201抽出即可,拆卸极为方便。

结合图8、图9及图10所示,为方便实现对止水件50的拆装,所述卡接台31整体为管状结构,所述卡接台31的管截面为一端大、一端小的椭圆结构,靠近卡接台31 的小端管端设置有小缺口311,靠近卡接台31的大端管端设置有大缺口312,所述卡接台31的管口形成两个卡接延伸边313,所述卡接延伸边313的端部各设置有向管芯延伸的卡接条314,所述中间连接件60与卡接台31的卡接外壁处设置有与卡接条314构成卡接配合的卡接槽61,所述卡接条314的边缘处设置有凸头3141,所述凸头3141 的表面为弧形面,所述卡接槽61的槽壁处设置有与凸头3141配合的凹槽611,所述凹槽611的槽底为小于半圆的弧形面;

上述的卡接台31上设置的小缺口311及大缺口312,使得卡接台31的管端形成两个卡接延伸边313,所述两个卡接延伸边313端部各设置有向管芯延伸的卡接条314,并且与中间连接件60外壁处设置的卡接槽61构成卡接配合,从而实现对该中间连接件60的固定,该中间连接件60一端大、一端小设置,在实际装配时,首先将该中间连接件60的小尺寸端导入,并且使得小尺寸端卡入小缺口311内,中间连接件60的卡接延伸边313上的卡接条314卡入卡接槽61内,一并使得中间连接件60的大尺寸端卡入大缺口312内,从而完成对整个中间连接件60的固定;

上述的卡接延伸边313的边缘处设置的凸头3141与卡接槽61的槽壁处设置的凹槽 611构成卡接配合,从而实现对该中间连接件60的准确定位,防止该中间连接件60的随意移位,并且上述的凹槽611的槽底为小于半圆的弧形面,与之对应的凸头3141表面也为小于半圆的弧形面,通过两个小于半圆的弧形面的配合,方便实现对中间连接件 60的拆卸,只需稍稍扣动中间连接件60,即可使得中间连接件60从大缺口312导出,并且将整个中间连接件60拆卸下来。

上述的止水件50可以直接卡置在卡接台31上,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也能实现对该止水件50的固定。

下面介绍三种不同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图4及图5所示,所述饮水组件40包括设置在杯盖20中心处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与饮水组件40的连接处设置有沉头槽,所述止水件50为橡胶件,所述止水件50上设置有与该中心管构成密封配合的堵头51,所述中间连接件60上设置有孔,所述止水件50卡置在该孔内;

上述类型的杯子中,饮水组件40上设置有一个中心管用来出水,并且上述的止水件50为橡胶头,其尺寸大于中心管的管径,当翻盖杯盖20合闭在一起时,上述的止水件50与中心管的管端抵靠,从而实现对中心管的封水;

结合图14所示,上述的止水件50可以直接套设在翻盖30的卡接台31管腔内,止水件50为柔性橡胶,并且其中间位置用于封堵中心管,止水件50的周边位置用于与卡接台31的内壁贴合,从而实现对该止水件50的固定。

实施例二:

结合图3和图6所示,所述饮水组件40包括设置在杯盖20上的吸管,所述吸管竖直向下延伸,所述吸管与饮水组件40构成卡接配合,所述饮水组件40上设置有排气孔 401,所述止水件50包括用于夹持吸管的夹板52,所述止水件50上还设置有凸头53 与排气孔401构成抵靠或远离配合;

上述类型的杯子中,饮水组件40改为了带有吸管的结构,该吸管方便儿童吸水,适合婴幼儿的使用,并且与该吸管配合的翻盖30的止水件50上设置有夹板52,从而可实现对该吸管进行夹持,从而实现对该吸管的截止,上述的止水件50上的插头53 与排气孔401构成抵靠或远离配合,从而实现对杯体10的排气。

实施例三:

结合图3和图7所示,所述饮水组件40的上端开口设置有导流口402,所述导流口402的底部设置有连通孔403及气孔404,所述止水件50为橡胶件,所述止水件50 上设置有与该连通孔403构成密封配合的密封头54;

上述类型的杯子中,该种类型的杯子适合年纪较大的用户使用,杯体10内的水从连通孔403排出,并且从导流口402排出,从而方便用户使用。

更进一步地,结合图11至图13所示,为避免杯体10内的气压过大,使得杯体10 内的水从排气孔喷出而产生的危险隐患,所述翻盖30的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32,所述扭簧32的两端分别与翻盖30及杯盖20抵靠,所述杯盖20远离翻盖30的铰接轴端设置有锁扣件21,所述锁扣件21与杯盖20铰接且铰接轴与翻盖30的铰接轴平行,所述锁扣件21的一端分别延伸有第一、第二卡接爪211、212,所述第一、第二卡接爪211、 212的凸起端相对布置,所述锁扣件21的铰接轴位于中段位置处布置,所述锁扣件21 的另一端构成按钮,所述锁扣件21的按钮端与翻盖30之间设置有弹簧22,所述翻盖 30远离铰接轴端设置有条形锁头33,所述条形锁头33沿着翻盖30的轴向方向延伸布置,所述条形锁头33的悬伸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第二卡接爪211、212构成卡钩配合的第一、第二凸爪331、332,所述翻盖30上滑动设置有锁止板34,所述锁扣件 21上设置有卡接口213,所述锁止板34滑动且板端与卡接口213构成卡接或远离配合;

在所述杯盖20上设置所述的锁扣件11,在翻盖30与杯盖20处在锁闭状态时,上述的翻盖30上的条形锁头33插置在锁扣件21的第一、第二卡接爪211、212之间,并且条形锁头33上的第一凸爪331与第一卡接爪211钩设,从而实现对翻盖30的固定,当打开翻盖30饮水时,滑动锁止板34,使得锁止板34的板端与卡接口213远离,以实现对锁扣件11的解锁,按压锁扣件11的按钮端,使得锁扣件21的第一凸爪331与第一卡接爪211分离,从而实现对翻盖30的初步解锁,而位于锁扣件21上的第二卡接爪212可实现对翻盖30上的条形锁头33板端另一侧的第二卡接爪212卡接,从而避免翻盖30在扭簧32的弹性力下一次弹开,而此时并未完全掀开的翻盖30,使得止水件 50与饮水组件40分离,方便实现对杯体10的排气,从而可避免水喷溅而造成的伤害;

再次按压锁扣件21的按钮端,从而使得条形锁头33板端另一侧的第二卡接爪212 与锁扣件21上的第二卡接爪212分离,从而方便打开该翻盖30;

上述的翻盖30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锁止板34的滑槽35,所述滑槽35的槽长方向沿着翻盖30的轴向方向布置,所述滑槽35的两侧槽壁均设置有两凸条351,所述两凸条 351与滑槽35的槽长方向垂直且平行间隔布置,所述凸条351的截面为小于半圆的圆弧面,所述锁止板34与滑槽35两侧槽壁靠近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滑动头341,所述滑动头341之间通过弹簧342连接,所述滑动头341与滑槽35两侧槽壁为球头面,所述锁止板34与滑槽35的槽底结合面设置成波浪面,所述滑槽35的槽底设置有突起352;

上述的锁止板34的滑动头341卡置在两凸条351之间,从而实现对锁止板34的固定,当需要对锁扣件21解锁时,滑动锁止板34,使得滑动头341靠近从而可沿着凸条 351滑动至上方,并且利用锁止板34的波浪面与突起352构成卡接配合,从而实现对锁止板34的定位,上述结构实现对锁止板34的约束均为可调试约束,只需稍稍施加一定的力,即可实现对锁止板34的滑动;

上述的锁扣件21的按钮端设置有橡胶按钮213,所述锁扣件21的按钮端设置有卡接孔,所述橡胶按钮213上设置有卡接头卡置在该卡接孔内,从而实现对该橡胶按钮 213的固定。

现有的组合套杯的杯体10上还设置有把手11,所述把手11上设置有与杯体10的杯口套接的卡圈,所述卡圈内设置有橡胶圈,也可通过橡胶圈实现对杯体10的固定,上述的把手11方便更换,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并且上述的把手11可更换成不同颜色的装饰圈,能够满足不同的而是用需求。

该组合套杯由于采用平台式、标准化的开发,多配件在技术结构、技术标准、技术参数上都高度标准化和统一化,大大的节省了开发和生产成本,同时三标(技术标准、生产标准、质量标准)的要求下,也减少消费者在某一个配件坏了,整个杯/壶无法使用的几率。减少产品使用时间低,不绿色环保的情况出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