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分离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6254发布日期:2019-01-29 18:0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旋风分离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旋风分离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吸尘器通常具有尘袋过滤和旋风分离两种过滤系统。尘袋过滤系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尘袋,使用不便。旋风分离系统尤其是单锥分离系统的分离效果不高,并且进风不顺畅。旋风分离系统的多锥分离系统中的滤网形状较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安装;或者滤网与锥体为一体件,装配复杂,报废率高。另外,相关技术中的旋风锥在装配时需要按照预定的角度进行装配,使用不便,而且内部风道结构较复杂,气体流动不顺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旋风分离吸尘器,所述旋风分离吸尘器使气体流动更顺畅且装配较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吸尘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壳的内周壁上设有沿其周向设置的安装部;旋风锥,所述旋风锥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旋风锥上设有沿其周向设置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在所述安装部上且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安装部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圆形,以使所述旋风锥可沿所述外壳的周向旋转,所述旋风锥具有风锥进口和风锥出口;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机组件具有吸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吸风口与所述风锥出口连通,其中,所述进风口、所述风锥进口和所述吸风口的开口朝向相同且在与所述开口朝向垂直的投影面上有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吸尘器使气体流动更顺畅,并且旋风锥能够以三百六十度任意方向装配到外壳内,无需进行预定角度的安装,装配较方便,产品性能提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吸尘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所述风锥进口和所述吸风口同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的径向尺寸在进风方向上递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的径向尺寸在进风方向上递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所述风锥进口和所述吸风口的最小径向尺寸大致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形成为沿所述外壳的周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支撑部形成为沿所述旋风锥的周向延伸的支撑凸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主壳体,所述电机组件设在所述主壳体内,所述出风口设在所述主壳体上,所述主壳体上设有握持部;外罩壳,所述外罩壳与所述主壳体相连;尘杯,所述尘杯与所述主壳体相连且设在所述外罩壳内,所述旋风锥设在所述尘杯内,所述进风口设在所述尘杯上,所述安装部设在所述尘杯的内周壁上。

具体地,所述尘杯包括:杯主体,所述杯主体设在所述外罩壳内,所述旋风锥设在所述杯主体内;进风头部,所述进风头部与所述杯主体和所述外罩壳可拆卸地相连,所述进风头部上设有远离所述杯主体的方向延伸的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内形成有所述进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外罩壳的远离所述主壳体的一端敞开且外周沿上设有向内延伸的内卡勾,所述进风头部的外周沿上设有向外延伸且与所述内卡勾配合的外卡勾,所述进风头部的中部与所述旋风锥止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风锥包括:锥体,所述锥体上设有第一旋风腔和多个第二旋风腔,多个所述第二旋风腔间隔开分布在所述第一旋风腔的外周,所述风锥进口设在所述锥体上且与所述第一旋风腔连通,所述支撑部设在所述锥体上;过滤架,所述过滤架设在所述锥体上,所述过滤架上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二旋风腔连通的所述风锥出口;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在所述过滤架上且位于所述风锥出口和所述第一旋风腔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风分离吸尘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吸尘器的旋风锥与尘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吸尘器的旋风锥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吸尘器的旋风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吸尘器的旋风锥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吸尘器的旋风锥的锥体与平面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旋风分离吸尘器100;

外壳10;进风口101;安装部110;握持部120;内卡勾130;外卡勾140;

主壳体11;外罩壳12;尘杯13;杯主体131;进风头部132;

旋风锥20;

支撑部210;圆形周壁220;卡槽230;

风锥进口201;风锥出口202;第一旋风腔203;第二旋风腔204;第一出风口205;通风口206;弧形风道207;

锥体21;过滤架22;过滤件23;平面过滤件24;

电机组件30;吸风口3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吸尘器100。

参照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吸尘器100包括:外壳10、旋风锥20和电机组件30。

具体而言,外壳10上设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旋风锥20设在外壳10内,旋风锥20具有风锥进口201和风锥出口202。电机组件30设在外壳10内,电机组件30具有吸风口301和排风口,排风口与出风口连通,吸风口301与风锥出口202连通。

当旋风分离吸尘器100在运行时,电机组件30运行,含尘空气可以从进风口101进入,然后经过风锥进口201进入到旋风锥20中,含尘空气在旋风锥20中发生尘气分离,分离后的空气可以从风锥出口202流出,然后通过吸风口301进入到电机组件30内,最后从出风口吹出。

有利地,进风口101、风锥进口201和吸风口301的开口朝向相同,并且进风口101、风锥进口201和吸风口301在与该开口朝向垂直的投影面上有重叠。也就是说,进风口101、风锥进口201和吸风口301可以同时被同一条直线穿过。由此,旋风分离吸尘器100内的风道更通畅,可以提高空气流动的顺畅性,提升了产品性能。

进一步地,旋风锥20上可设有支撑部210,支撑部210沿旋风锥20的周向设置,其中,支撑部210可以形成为沿旋风锥20的周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部分,或者沿旋风锥20的周向连续延伸。外壳10的内周壁上设有安装部110,安装部110沿外壳10的周向设置,安装部110也可以沿外壳10的周向连续延伸或者形成为间隔开设置的多个部分。

其中,支撑部210可支撑在安装部110上,并且支撑部210和安装部110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圆形,以使旋风锥20可以沿外壳10的周向旋转。也就是说,支撑部210可以形成为圆形,或者,安装部110可以形成为圆形,再或者,支撑部210和安装部110均形成为圆形。

由此,在旋风锥20的周向上,支撑部210可以任意角度与安装部110配合,在往外壳10内安装旋风锥20时,无需进行特定角度的安装,使外壳10与旋风锥20能在三百六十度内的任意方向上进行装配,装配和使用更方便。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所描述的“旋风锥20可沿外壳10的周向旋转”是指在安装时旋风锥20可以沿着外壳10的周向在任意角度处进行定位,当旋风锥20安装完成时,旋风锥20的位置即固定,旋风分离吸尘器100在使用时,旋风锥20相对于外壳10保持静止状态,而非旋转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吸尘器100,进风口101、风锥进口201和吸风口301大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气体流动更顺畅,并且,旋风锥20能够以三百六十度任意方向装配到外壳10内,无需进行预定角度的安装,使用更方便,产品性能提升。

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吸尘器100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进风口101、风锥进口201和吸风口301同轴设置。也就是说,进风口101的中心轴线、风锥进口201的中心轴线与吸风口301的中心轴线重合。由此,进风口101、风锥进口201和吸风口301的对齐效果更好,可以进一步提高空气流动的顺畅性,吸尘效果好且工作噪音小。

参考图1和2所示,进风口101的径向尺寸在进风方向上可递减。这里,进风方向可以理解为沿着进风口101的轴向从旋风锥20向电机组件30的方向,即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在进风方向上,进风口101形成为缩口形。由此,更易于发挥电机组件30的吸力,可以使空气更易于进入到风机组件内,进风效果好。

继续参考图1和图2,进风口101的径向尺寸在进风方向上可递增。也就是说,进风口101在进风方向上形成为扩口形。由此,可以使含尘空气更易进入,并通过风锥进口201进入到旋风锥20中,进风效果好。

可选地,进风口101、风锥进口201和吸风口301的最小径向尺寸大致相等。由此,可以使空气在进风口101、风锥进口201和吸风口301内的流速基本保持相同,空气在旋风分离吸尘器100内流动更顺畅且连续,吸尘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安装部110和支撑部210的具体结构不做特殊限制,例如,在图1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安装部110可形成为沿外壳10的周向延伸的安装槽,支撑部210可形成为沿旋风锥20的周向延伸的支撑凸台。当旋风锥20安装到外壳10内时,支撑凸台可以支撑在安装槽内,配合性好并且方便制造。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部210和安装部110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安装部110还可以形成为向内延伸的安装凸缘等结构,这些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对外壳10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至图7所示,外壳10可包括主壳体11、外罩壳12和尘杯13。电机组件30可设在主壳体11内,出风口可设在主壳体11上,主壳体11上可设有握持部120,握持部120可以为图1中所示的握持把手,也可以为其它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外罩壳12与主壳体11相连,尘杯13与主壳体11相连并且设在外罩壳12内,旋风锥20设在尘杯13内,进风口101设在尘杯13上,安装部110设在尘杯13的内周壁上。由此,旋风锥20可在三百六十度内的任意角度实现在尘杯13内的安装,安装效果好。

如图1至图3所示,尘杯13可包括杯主体131和进风头部132。杯主体131可设在外罩壳12内,旋风锥20可设在杯主体131内。杯主体131和外罩壳12分别与进风头部132可拆卸地相连,使得进风头部132可以方便地进行拆卸。进风头部132上设有远离杯主体131的方向延伸的进风管,进风管内形成有进风口101。此时,进风口101的延伸长度较长,可以起到稳定空气的作用,减少紊流和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进风头部132与杯主体131以及外罩壳12的可拆卸相连的方式不做特殊限制。例如,在图1至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外罩壳12的远离主壳体11的一端敞开,外罩壳12的外周沿上设有向内延伸的内卡勾130,进风头部132的外周沿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外卡勾140,外卡勾140可以与内卡勾130配合,进风头部132的中部可以与旋风锥20止抵。

由此,进风头部132可以较方便且牢固地与外罩壳12实现连接,并且可以对旋风锥20起到固定效果,进一步防止旋风锥20发生移动,工作可靠性较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旋风锥20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图4至图7所示,旋风锥20可包括锥体21、过滤架22和过滤件23。锥体21上可设有第一旋风腔203和多个第二旋风腔204,多个第二旋风腔204分布在第一旋风腔203的外周,并且沿第一旋风腔203的周向间隔开设置。风锥进口201可设在锥体21上并且与第一旋风腔203连通,支撑部210可设在锥体21上。

过滤架22设在锥体21上,过滤架22上可设有与多个第二旋风腔204连通的风锥出口202,风锥出口202的数量与第二旋风腔204的数量相等,并且一一对应。过滤件23可设在过滤架22上并且位于风锥出口202和第一旋风腔203之间,以对空气进行过滤,进一步减少进入电机组件30内的灰尘量。该旋风锥20形成为多锥分离结构,既提升了分离效率,也解决了客户需更换尘袋的烦恼,使用性能提升。

进一步地,锥体21可具有圆形周壁220,圆形周壁220上设有第一出风口205和多个通风口206,第一出风口205与第一旋风腔203连通,通风口206连通第一出风口205和第二旋风腔204。旋风分离吸尘器100还包括多个平面过滤件24,多个平面过滤件24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通风口206处,并且平面过滤件24与锥体21可拆卸地相连。

图7中箭头示出了空气的流向,从第一旋风腔203流出的空气在流入第二旋风腔204之前可以被平面过滤件24进行过滤,可以进一步起到尘气分离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分离效率。

这里,平面过滤件24可以理解为形状为平面或者说在平面内延伸的具有过滤粉尘等杂物的作用的过滤件。通过在锥体21的通风口206处可拆卸地设置平面过滤件24,使得锥体21与平面过滤件24可以单独分开,可以简化制造模具,降低报废率,同时平面过滤件24做成平面,制造难度降低并且可以杜绝反装风险,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平面过滤件24与锥体21可拆卸相连的方式不做特殊限制,可选地,在圆形周壁220的周向上,通风口206的两端分别设有卡槽230,平面过滤件24的两端卡接在卡槽230内;在圆形周壁220的轴向上,平面过滤件24的两端分别与通风口206的两端止抵,以实现密封。

以图5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为例,圆形周壁220的周向在水平面内,圆形周壁220的轴向为竖直方向,通风口206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有卡槽230,平面过滤件24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卡接在对应的卡槽230内,平面过滤件2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通风口206的上端和下端止抵。由此,不仅方便装配且连接可靠,密封性较好,空气流动较顺畅。

如图3至图6所示,支撑部210可设在圆形周壁220的上周沿上,支撑部210向外然后向上延伸,过滤架22可设在支撑部210上,过滤件23设在支撑部210与过滤架22之间,安装效果好。

壁220的轴向上,第一出风口205的延伸长度小于通风口206的延伸长度,并且第一出风口205的下端高于通风口206的下端。由此,通风口206的面积较大,使平面过滤件24的尺寸较大,可以保证较好的过滤效果,同时空气更易于从第一出风口205内旋出,旋风效果好。

对于第一出风口205和通风口206的形状不做特殊限制,可选地,第一出风口205和通风口206可以分别形成为矩形。由此,不仅方便制造,而且风口形状较为规整,可以提高空气流动的顺畅性,并且减少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平面过滤件24为平面滤网。平面滤网方便制造、形状保持性好且过滤效果较好。可选地,平面滤网可以为塑胶滤网或金属滤网。也就是说,平面滤网可以采用塑胶或金属制造形成,制造方便且成本较低。另外,上述过滤件23可以为过滤棉。由此,旋风锥20内可以设有两种过滤件,过滤效果更好。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旋风腔203的上端形成有相对于第一旋风腔203的径向弯曲延伸的弧形风道207,弧形风道207的出口端形成第一出风口205。由此,从第一旋风腔203流出的空气可以在弧形风道207的导流下向第二旋风腔204流动,旋风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旋风分离吸尘器100的结构不做特殊限制,可以为多种类型的旋风分离吸尘器,例如,在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旋风分离吸尘器100为充电手提式吸尘器。也就是说,旋风分离吸尘器100内设有充电电池,并且可以手提进行吸尘操作,使用性能好且操作便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吸尘器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可知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或“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