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4654发布日期:2018-10-09 19:2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具。



背景技术:

锅具一般包括锅体和锅盖,为了防止锅盖凝结的水珠流至锅体外,一般将锅盖的直径设计为小于锅口直径,为了防止锅盖在盖合后移动,一般在锅口内侧处形成一圈放置槽,通过放置槽来限制锅盖的位置。对于铸铁锅来说,常采用两种方案来形成该放置槽:第一种是,在锅口处形成径向向外的锅沿,锅沿呈L型,该L型结构作为放置槽;第二种是,将锅口内侧的厚度减薄后直接作为放置槽。对于第二种来说,锅体简单,没有径向朝外的锅沿,材料利用率高,然而由于放置槽是由于锅口处减薄后形成,因此放置槽的尺寸有限,加之锅体本身存在一定的变形,使放置槽也存在一定的变形。对于采用金属基体的搪瓷锅盖来说,搪瓷烧结温度一般为700℃到800℃,锅盖易变形,从而出现锅盖漏出放置槽的情况,导致用户体验和烹饪效果变差。

更为关键的,搪瓷锅盖在浸釉、甩釉之后,转运过程中,锅盖上的搪瓷釉依旧会缓慢的往下流动,并在盖沿的随机位置集聚,烧结后集聚的搪瓷釉则会形成小凸包,从而大大影响外观,必须经过人工打磨后才能上市,大大增加了成本,并且打磨可能损伤搪瓷层,使锅盖基体外露而导致产品不合格。

因而,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具,在保证锅盖外形简洁的情况下,解决了搪瓷锅盖存在积釉的问题,降低了成本,并且锅盖的变形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锅具,包括锅体和盖合于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盖包括基体和基体外烧结的搪瓷层,所述基体包括边沿低中间高的盖主体,以及所述盖主体边沿向外弯折形成一圈供烧结前从盖主体上流下的搪瓷釉摊开的水平边。

采用该方案后,锅盖基体在浸釉、甩釉之后的转运过程中,盖主体上的搪瓷釉会缓慢的往下流动,当留至水平边时,流速减缓,搪瓷釉由于重力原因会慢慢摊开,从而消除现有集聚的凸包结构,同时由于流下的搪瓷釉在水平边上摊开,避免了集聚的搪瓷釉继续向下并由于附壁效应流至基体背面的情况发生,因此能够同时消除在锅盖上表面和背面形成积釉的缺陷,无需人工打磨,降低了成本,且仅通过形成水平边即解决了该难题,锅盖的外形依据简洁。同时水平边还起到加强锅盖的作用,可减小锅盖在烧结过程中的变形量。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边和盖主体之间通过圆弧段过渡,水平边与盖主体之间的夹角为140-160°。通过圆弧段过渡,以及水平边与盖主体之间的夹角选择为140-160°,通过平缓过渡的结构,使流下的搪瓷釉顺畅的过渡至水平边,而不影响搪瓷釉摊平。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边还向回弯折形成一叠边。通过该叠边进一步加强锅盖,减少锅盖在烧结过程中的变形量。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锅体包括锅底和由锅底周侧向上延伸的锅侧壁,锅侧壁上部敞口,锅侧壁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为弧形面,其中外表面为连续平滑的弧形面,至少锅侧壁上部为至下而上厚度逐渐增加的厚度渐变段,敞口处的内表面则向外表面方向凹陷形成供锅盖水平边放置的放置槽。

锅侧壁上部为至下而上厚度逐渐增加的厚度渐变段,通过至下而上逐步提高锅侧壁上部的厚度,从而减小敞口处的变形量,增加的壁厚则允许开设更大的放置槽,从而通过增大放置槽的尺寸和精度,来保证锅盖盖合于锅体上时,锅盖边不会漏出放置槽。同时由于锅侧壁的外表面为连续平滑的弧形面,不存在径向槽外的锅沿结构或者外表面呈现的其它突变结构,因此从外形上看锅体简洁,用户体验好。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厚度渐变段处内表面的曲率大于所述外表面的曲率。从而获得厚度渐变段壁厚向上逐渐增加的结构,由于厚度渐变段的内表面曲率更大,因此还利于颠锅进行翻炒,利于菜品的出锅,提高了用户烹饪体验。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锅侧壁在低于或处于锅侧壁高度四分之三的位置处开始向上为所述厚度渐变段。由于至少在锅侧壁高度四分之三的位置处开始壁厚向上逐渐增加,通过一段较长的长度来给予壁厚逐渐增加的空间,使壁厚的增加不会显得突兀,使外形简洁,增加用户体验。同时一段较长的厚度增加区,消除了现有锅体铸造成型时突变结构处的应力集中,进一步减小了敞口处的变形量。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槽的高度为3-6mm,所述放置槽的高度大于锅盖厚度2-5mm。增加放置槽的高度至3-6mm,并且放置槽的高度大于锅盖厚度2-5mm,通过给予锅盖2-5mm垂直方向的变形空间,进一步减少了锅盖制造难度。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槽的侧壁向上朝外张开设置。放置槽的侧壁起到导向作用,以利于锅盖放置。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敞口处设有锅耳,锅侧壁的外表面和放置槽的侧壁围成锅盖挡边,锅耳由锅盖挡边的部分位置向上延伸后形成。也就是说,锅耳的内外面分别与放置槽的侧壁和锅侧壁的外表面平滑过渡,从而获得外形简洁的锅体结构,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锅盖边沿向外弯折形成一圈水平的水平边,锅盖通过水平边置于所述放置槽上。通过该水平的水平边来增加锅盖边沿的强度,在制造时,可减小锅盖的变形量,进一步满足和放置槽的配合要求。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槽的底面与水平边的下表面平行。通过面与面的接触,从而降低放置槽和水平边之间的摩擦。对于烧结有搪瓷层的锅盖来说,消除了水平边和放置槽底面之间的线接触,减少了碰撞强度,具有保护搪瓷层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锅盖基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锅盖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锅盖基体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

锅体10,锅盖20,搪瓷层201,锅底1,锅侧壁2,敞口21,内表面22,外表面23,放置槽24,侧壁241,底面242,锅盖挡边25,厚度渐变段26,水平边3,下表面31,叠边32,锅耳4,基体5,盖主体51,背面52,圆弧段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至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锅具实施例一的图示。

参照图1和图4所示,一种锅具,包括锅体10和盖合于锅体10上的锅盖20,所述锅盖20包括基体5和基体5外烧结的搪瓷层201,所述基体5包括边沿低中间高的盖主体51,以及盖主体51边沿向外弯折形成一圈供烧结前从盖主体51上流下的搪瓷釉摊开的水平边3。

基体5一般由金属板冲压后制成。基体5在浸釉、甩釉之后的转运过程中,盖主体51上的搪瓷釉会缓慢的往下流动,当留至水平边3时,流速减缓,搪瓷釉由于重力原因会慢慢摊开,从而消除现有凸包结构。同时由于流下的搪瓷釉在水平边3上摊开,避免了集聚的搪瓷釉继续向下并由于附壁效应流至基体5背面52的情况发生,因此能够同时消除在锅盖20上表面和背面52形成积釉的缺陷,无需人工打磨,降低了成本。由于仅通过形成水平边3即解决了该难题,锅盖20的外形依据简洁,同时水平边3还起到加强锅盖20的作用,可减小锅盖20在烧结过程中的变形量。

较佳的,水平边3和盖主体51之间通过圆弧段6过渡,水平边3与盖主体51之间的夹角β为140-160°。通过圆弧段6过渡,以及水平边3与盖主体51之间的夹角β选择为140-160°,通过平缓过渡的结构,使流下的搪瓷釉顺畅的过渡至水平边3,而不影响搪瓷釉摊平。

参照图2所示,所述锅体10包括锅底1和由锅底1周侧向上延伸的锅侧壁2,锅侧壁2上部为敞口21,锅侧壁2的内表面22和外表面23为弧形面,其中,外表面23为连续平滑的弧形面,至少锅侧壁2上部为至下而上厚度逐渐增加的厚度渐变段26,敞口21的内表面22向外表面23方向凹陷形成供锅盖20放置的放置槽24。

由于锅侧壁2上部为至下而上厚度逐渐增加的厚度渐变段26,通过至下而上逐步提高锅侧壁2上部的厚度,从而增大锅侧壁2上部的强度,减小敞口21处的变形量。增加的壁厚则允许开设更大的放置槽24,从而通过增大放置槽24的尺寸和精度,来保证锅盖20盖合于锅体10上时,锅盖20边不会漏出放置槽24。其中,锅侧壁2下部厚度一般为2-4m,厚度慢慢增加后,顶部可达6-10mm,放置槽24的宽度则设计为3-5mm。

由于外表面23为连续平滑的弧形面,不存在现有锅径向朝外的锅沿结构,或者其它明显看起来的突变结构,从而获得锅体10外形简洁的特点,用户体验好。

较佳的,所述厚度渐变段26处内表面22的曲率大于外表面23的曲率,从而获得上述锅侧壁2上部的壁厚向上逐渐增加的结构。由于内表面22的曲率更大,因此还利于颠锅进行翻炒,以及利于采用锅铲进行菜品的出锅,提高了用户烹饪体验。

较佳的,参照图2所示,锅侧壁2在低于或处于锅侧壁2高度H四分之三的位置处开始向上为所述厚度渐变段26。由于至少在锅侧壁2高度H四分之三的位置处开始壁厚向上逐渐增加,通过一段较长的长度来给予壁厚逐渐增加的空间,使壁厚的增加不会显得突兀,使内表面外形简洁,增加用户体验,同时一段较长的厚度增加区,过渡更加平缓,消除了现有锅体10铸造形成的锅沿结构而导致应力集中,因此可进一步减小敞口21处的变形量。当然,从锅侧壁2底部就开始厚度慢慢增加也是可以的。

较佳的,放置槽24的高度h为3-6mm,放置槽24的高度h大于锅盖20厚度2-5mm。根据不同锅盖20的厚度,选择不同的放置槽24高度。放置槽24的高度大于锅盖20厚度2-5mm,通过给予锅盖20在垂直方向2-5mm的变形空间,从而减少锅盖20制造难度,无需后续整形工艺。

为了便于锅盖20的放入,放置槽24的侧壁241为向上朝外张开设置,使放置槽24的侧壁241起到锅盖20放入导向的作用。

参照图2所示,放置槽24的底面242与水平边3的下表面31平行。通过面与面的接触,从而降低放置槽24和水平边3之间的摩擦。同时消除了水平边3和放置槽24底面242之间的线接触,减少了碰撞强度,具有保护搪瓷层201的作用。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所述敞口21处设有锅耳4,锅侧壁2的外表面23和放置槽24的侧壁241围成锅盖挡边25,锅耳4由锅盖挡边25的部分位置向上延伸后形成。也就是说,锅耳4的内外面分别与放置槽24的侧壁241和锅侧壁2的外表面23平滑过渡,从而获得外形简洁的锅体10结构,提高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锅具实施例二图示。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水平边3还向回弯折形成一叠边32。通过该叠边32进一步加强锅盖20,减少锅盖20在烧结过程中的变形量。回折的结构还使得锅盖20边沿圆滑,避免划伤使用者,且减少和放置槽24之间的摩擦。

其中,也可以为向上回折形成,但最佳的,叠边32为图5中的向下回折形成,以减少对外形的影响。

上述各实施例之间的结构特征,在不产生矛盾冲突的情况下,可相互组合以得到其他实施例,得到的新的实施例,也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精神,也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

除非文中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存在术语“中心”、“横向”、“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因理解为,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文中如存在术语“第一”、“第二”等,那么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如存在“多个”,那么其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文中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文中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文中如存在“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文中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文中如存在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的描述,可以理解为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