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5792发布日期:2019-04-03 00:1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锅。



背景技术:

压力锅因能快速烹饪且其烹饪的食物营养损失少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压力锅因为省时,省电,使用方便快捷等优势,已成为炊具行业快速增长的厨具之一。现有的压力锅的限压阀结构均采用硬性密封来实现密封状态,比如钢性阀芯与钢性排气管等,这种结构密封性差,容易造成压力锅保压性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压力锅,具有较好的密封性,确保压力锅具有良好的保压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力锅,包括锅盖和锅身,所述锅盖和所述锅身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锅盖上安装有限压阀,所述限压阀包括:限压阀体,安装于所述锅盖上;限压阀芯,安装于所述限压阀体内;以及密封罩,设置于所述限压阀芯与所述限压阀体之间以密封连接所述限压阀芯和所述限压阀体;所述限压阀芯上设有贯通该限压阀芯的缝,所述限压阀芯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限压阀芯的缝为“十”字形缝。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锅盖上设有泄压孔,所述锅盖上还安装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包括:泄压阀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锅盖上以堵住或露出所述泄压孔;泄压阀体,罩设于所述泄压阀芯外;以及泄压开关,连接所述泄压阀芯以控制所述泄压阀芯的转动。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泄压阀芯包括:转动件,具有凸起部,该具有凸起部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锅盖上,另一端设有第一通孔;固定环,具有封堵头部,所述转动件的凸起部穿过所述固定环后与泄压开关连接,所述封堵头部遮住所述第一通孔的上端;封堵件,设有封堵凹槽,槽口的一端穿入所述第一通孔,另一端抵持于所述锅盖上;以及泄压弹簧,设于所述封堵凹槽内,泄压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封堵头部和所述封堵件。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锅盖上还安装有显示阀,所述显示阀包括:显示阀体,安装于所述锅盖上;显示阀帽,可活动地穿过所述显示阀体;硅胶罩,安装于所述锅盖上并穿过所述锅盖,该硅胶罩设有显示凹槽;显示阀杆,其一端连接所述显示阀帽,另一端插入所述显示凹槽,显示阀杆的外壁设有凸起环;以及显示弹簧,套设于所述显示阀杆外,显示弹簧的一端抵持于所述显示阀体,另一端抵持于所述凸起环;所述显示阀帽的外侧壁设有一级显示环和二级显示环,所述二级显示环设于所述一级显示环下方。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上手柄,与所述锅盖连接;下手柄,与所述锅身连接;以及自锁机构,设于所述上手柄与所述下手柄之间,用于锁合上手柄和下手柄。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下手柄设有锁合槽,该锁合槽包括沿锅身的周向方向设置的解锁部和沿锅身的径向方向设置的锁合部,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推钮推杆,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上手柄,且与所述锁合槽配合,用于锁住所述上手柄和所述下手柄;和推杆弹簧,连接所述推钮推杆和所述锅盖,用于将所述推钮推杆从锁合槽的解锁部推入锁合部;所述推钮推杆包括横向设置的推钮部和竖向设置的推杆部,所述推钮部与所述推杆部相固接,所述推钮部的前端设有卡槽,所述推杆部的下端与所述下手柄的锁合槽配合。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自锁机构还包括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锅盖上的止安阀,该止安阀与所述推钮推杆的推杆部前端对应,该止安阀包括止安阀体和止安阀芯;其中止安阀体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止安阀体设有贯通的阀体孔,该止安阀体于阀体孔内凸设有阀体密封部;所述止安阀芯包括杆部、设于杆部中间的止开部,设于杆部一端的阀芯密封部以及设于杆部另一端的显示部;所述止安阀芯的杆部插入所述止安阀体的阀体孔内,所述止开部抵止于所述止安阀体一侧,所述阀芯密封部抵止于所述阀体密封部,所述推钮部的卡槽宽度大于所述止开部上方的杆部的外径,且小于所述止开部的外径;所述上手柄对应所述显示部设有供所述显示部穿过的显示通孔。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自锁机构还包括卡位销、卡位弹簧和卡位销套,所述卡位销套设于所述推杆部内,所述卡位销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推杆部内,所述卡位弹簧连接所述卡位销套和所述卡位销以弹出或缩回所述卡位销;所述下手柄设有与所述卡位销配合的触碰块,以将卡位销压入推杆部内。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自锁机构还包括泄压杆,所述泄压杆固设于所述推杆部,且泄压杆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锅盖,所述推杆弹簧套设于该泄压杆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压力锅,采用柔性材料作为限压阀芯,在一定压力范围内,限压阀芯的缝由于限压阀芯柔性材料本身的特性被挤压闭合,当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才能使得限压阀芯的缝张开泄压,当压力恢复限度值后,张开的缝再次闭合,保证了锅内压力的稳定。采用柔性材料作为限压阀芯,结构密封性更好,保压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力锅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压力锅的爆炸图;

图3是限压阀的剖面视图,缝处于闭合状态;

图4是限压阀的剖面视图,缝处于打开状态;

图5是限压阀芯的立体图,缝处于闭合状态;

图6是限压阀芯的立体图,缝处于打开状态;

图7是泄压阀的剖面视图;

图8是泄压阀的爆炸图;

图9是显示阀的剖面视图;

图10是显示阀的爆炸图;

图11是限压阀体、泄压阀体和显示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锅盖与上手柄的剖面视图;

图13是推钮推杆与下手柄配合的示意图;

图14是下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推钮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止安阀的剖面视图;

图17是止安阀的爆炸图;

图18是止安阀正常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19是止安阀非正常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锅盖,101、泄压孔,11、锅盖凹槽,2、锅身,3、密封圈,4、限压阀,41、限压阀体,42、限压阀芯,43、密封罩,421、缝,5、泄压阀,51、泄压阀体,52、泄压阀芯,53、泄压开关,521、转动件,522、固定环,523、封堵件,524、泄压弹簧,5210、螺杆螺母,5211、凸起部,5212、第一通孔,5221、封堵头部,5231、封堵凹槽,6、显示阀,61、显示阀体,62、显示阀帽,63、硅胶罩,64、显示阀杆,65、显示弹簧,621、一级显示环,622、二级显示环,631、显示凹槽,641、凸起环,71、上手柄,72、下手柄,711、显示通孔,721、锁合槽,722、触碰块,81、推钮推杆,82、推杆弹簧,83、卡位销,84、卡位销弹簧,85、卡位销套,86、泄压杆,811、推钮部,812、推杆部,8111、卡槽,9、止安阀,91、止安阀体,92、止安阀芯,901、止安凹槽,911、阀体孔,912、阀体密封部,921、杆部,922、止开部,923、阀芯密封部,924、显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请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力锅,包括锅盖1和锅身2,所述锅盖1和所述锅身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以使压力锅内形成良好的密封空间。

请参考图2所示,所述锅盖1上安装有限压阀4,所述限压阀4包括:限压阀体41、限压阀芯42以及密封罩43。所述限压阀体41安装于所述锅盖1上。所述限压阀芯42安装于所述限压阀体41内。所述密封罩43设置于所述限压阀芯42与所述限压阀体41之间以密封连接所述限压阀芯42和所述限压阀体41。所述限压阀芯42上设有贯通该限压阀芯42的缝421,所述限压阀芯42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优选地,柔性材料为硅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种类的柔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压力锅,采用柔性材料作为限压阀芯42,在一定压力范围内,限压阀芯42的缝421由于限压阀芯42柔性材料本身的特性被挤压闭合,如图3、5所示;当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才能使得限压阀芯42的缝421张开泄压,如图4、6所示;当压力恢复限度值后,张开的缝421再次闭合,保证了锅内压力的稳定。采用柔性材料作为限压阀芯42,结构密封性更好,保压更加稳定。

优选地,所述限压阀芯42的缝421为“十”字形缝。该形状的缝421可以让限压阀4具有较好的保压性,既可以确保锅内承受一定压力,又可以在压力较高时及时泄压,以确保锅内压力在一定范围之内。但不限于此,所述限压阀芯42的缝421也可以是“一”字形、“Y”字形或“米”字形等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为了确保压力锅的安全使用,在开盖前需要先对锅内气体进行泄压,确保锅内外压力一致后再打开锅盖1。请参考图2所示,一实施例中,所述锅盖1上设有泄压孔101,所述锅盖1上还安装有泄压阀5,所述泄压阀5包括:泄压阀芯52、泄压阀体51以及泄压开关53。所述泄压阀芯5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锅盖1上以堵住或露出所述泄压孔101。所述泄压阀体51罩设于所述泄压阀芯52外,确保泄压阀5外形的美观。所述泄压开关53连接所述泄压阀芯52以控制所述泄压阀芯52的转动。压力锅在使用时,泄压阀芯52堵住泄压孔101,避免锅内漏气不能升压。压力锅在开盖前,通过转动泄压开关53,带动泄压阀芯52转动,使得泄压孔101露出,从而对锅内气体进行泄压,当锅内压力降至与锅外压力相同时,再打开锅盖1,确保了使用的安全性。

请参考图7、8所示,一实施例中,所述泄压阀芯52包括:转动件521、固定环522、封堵件523以及泄压弹簧524。所述转动件521具有凸起部5211,该具有凸起部5211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锅盖1上,另一端设有第一通孔5212。具体而言,一螺杆螺母5210穿过锅盖1和转动件521从而将转动件521安装于锅盖1上。所述固定环522具有封堵头部5221,所述转动件521的凸起部5211穿过所述固定环522后与泄压开关53连接,所述封堵头部5221遮住所述第一通孔5212的上端。所述封堵件523设有封堵凹槽5231,槽口的一端穿入所述第一通孔5212;另一端抵持于所述锅盖1上,与所述泄压孔101对应。所述泄压弹簧524设于所述封堵凹槽5231内,泄压弹簧524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封堵头部5221和所述封堵件523,泄压弹簧524的弹性作用使得封堵件523始终压紧于锅盖1的表面,确保其可以堵紧泄压孔101。

请参考图2、9、10所示,一实施例中,所述锅盖1上还安装有显示阀6,所述显示阀6包括:显示阀体61、显示阀帽62、硅胶罩63、显示阀杆64以及显示弹簧65。所述显示阀体61安装于所述锅盖1上。所述显示阀帽62可活动地穿过所述显示阀体61。所述硅胶罩63安装于所述锅盖1上并穿过所述锅盖1,该硅胶罩63设有显示凹槽631。所述显示阀杆64的一端连接所述显示阀帽62,另一端插入所述显示凹槽631,显示阀杆64的外壁设有凸起环641。所述显示弹簧65套设于所述显示阀杆64外,显示弹簧65的一端抵持于所述显示阀体61,另一端抵持于所述凸起环641。所述显示阀帽62的外侧壁设有一级显示环621和二级显示环622,所述二级显示环622设于所述一级显示环621下方。所述硅胶罩63由于采用硅胶制成,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从而挤压显示阀杆64使得显示阀帽62升起。在设定的工作压力下,一级显示环621显露在显示阀体61外,当锅内压力超过设定的工作压力时,显示阀杆64会上升至二级显示环622显露在显示阀体61外,因此,通过观察显示环即可判定压力锅是否超出工作压力,当观察到二级显示环622显露出来时,可立即暂停使用压力锅,避免发生意外。可见,设置显示阀6增加了压力锅的使用安全性。为了便于观察,可将一级显示环621和二级显示环622设置为不同颜色,例如一级显示环621为绿色,二级显示环622为红色,从而可以更好地起到提示的作用。

请参考图2、11所示,一实施例中,所述限压阀4、所述泄压阀5和所述显示阀6集中安装在锅盖1上某一位置,本实施例中,锅盖1上设置有一个锅盖凹槽11,所述限压阀4、所述泄压阀5和所述显示阀6均安装在该锅盖凹槽11内。所述限压阀体41、所述泄压阀体51和所述显示阀体61可以是一体式结构,如图11所示,从而结构更加紧凑,外形更加美观,但不限于此,所述限压阀体41、所述泄压阀体51和所述显示阀体61也可以是分开设置的三个结构。

请参考图1、2、12-15所示,所述压力锅还包括:上手柄71、下手柄72以及自锁机构。所述上手柄71与所述锅盖1连接。所述下手柄72与所述锅身2连接。所述自锁机构设于所述上手柄71与所述下手柄72之间,用于锁合上手柄71和下手柄72。自锁机构设于上手柄71与下手柄72之间,通过操作上手柄71和下手柄72即可锁合压力锅,操作方便。

请参考图13、14所示,所述下手柄72设有锁合槽721,该锁合槽721包括沿锅身2的周向方向设置的解锁部和沿锅身2的径向方向设置的锁合部。请参考图所示,所述锁合槽721呈L形。

请参考图2、13、15所示,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推钮推杆81和推杆弹簧82。推钮推杆81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上手柄71,且与所述锁合槽721配合,用于锁住所述上手柄71和所述下手柄72。所述推杆弹簧82连接所述推钮推杆81和所述锅盖1,用于将所述推钮推杆81从锁合槽721的解锁部推入锁合部。合上锅盖1时,推动所述推钮推杆81,使得推钮推杆81的下端插入锁合槽721的解锁部,当推钮推杆81的下端移动到解锁部与锁合部的连接处时,松开推钮推杆81,则在推杆弹簧82的弹力作用下,推钮推杆81的下端移动至锁合部内,从而实现上手柄71和下手柄72的锁合。

所述推钮推杆81包括横向设置的推钮部811和竖向设置的推杆部812,所述推钮部811与所述推杆部812相固接,所述推钮部811的前端设有卡槽8111,所述推杆部812的下端与所述下手柄72的锁合槽721配合。进行锁合操作时,手推动所述推钮推杆81的推钮部811,则推钮推杆81的推杆部812下端沿着锁合槽721内壁移动。锁合槽721限制了推钮推杆81的移动方向,确保压力锅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请参考图2、12、16、17所示,所述自锁机构还包括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锅盖1上的止安阀9,该止安阀9与所述推钮推杆81的推钮部811的前端对应。具体而言,止安阀9的外壁设有止安凹槽901,所述锅盖1卡住该止安凹槽901,在锅内压力发生变化时,止安阀9即可上下移动。图18所示为压力锅正常工作时,止安阀9上升的状态。

请参考图16、17所示,所述止安阀9包括止安阀体91和止安阀芯92。所述止安阀体91设有贯通的阀体孔911,该止安阀体91于阀体孔911内凸设有阀体密封部912。所述阀体孔911的上端设有十字形凹槽,所述止安阀芯92包括杆部921、设于杆部921中间的止开部922,设于杆部921一端的阀芯密封部923以及设于杆部921另一端的显示部924。所述止安阀芯92的杆部921插入所述止安阀体91的阀体孔911内,所述止开部922抵止于所述止安阀体91一侧,所述阀芯密封部923抵止于所述阀体密封部912。所述止安阀芯采用硬质树脂材料制成,具有止开功能,本实施例中,采用聚己二酰己二胺(即尼龙66)制成,止安阀体91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在压力锅正常工作状态下,所述阀芯密封部923抵止于所述阀体密封部912,则锅内形成密封。当锅内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时,所述止安阀体912密封部变形后,阀芯密封部923穿过阀体密封部912移动至阀体孔911上端的十字形凹槽内,则气体可从十字形凹槽漏出从而泄压,如图19所示,止安阀芯92上升至处于泄压状态,止安阀9此时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该止安阀9起到了与限压阀4相同的保护作用,也就是使得该压力锅形成二级保护,提升了安全性能,将止安阀芯92压回阀体密封部912时,止安阀9恢复工作状态。

所述推钮部811的卡槽8111宽度大于所述止开部922上方的杆部921的外径,且小于所述止开部922的外径,则所述止开部922上方的杆部921可插入推钮部811的卡槽8111内,而止开部922无法插入卡槽8111内。当所述止安阀芯92与止开部922上方的杆部921与所述推钮部811的卡槽8111对齐时,推钮推杆81可向前推,从而转动上手柄71,打开锅盖1。当锅内压力较大,所述止安阀芯92上升至止开部922与所述推钮部811的卡槽8111对齐时,推杆推杆无法向前推动,也就是上手柄71被锁住,不能转动上手柄71打开锅盖1。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防止锅内有较大压力时强行打开锅盖1,可以更好地保障使用的安全性。

所述上手柄71对应所述显示部924设有供所述显示部924穿过的显示通孔711。由于止安阀体91采用硅胶制成,止安阀芯92采用尼龙66制成,两种材质均比较轻且体积较小,因此重量很轻,当锅内开始加热产生微小的压力时,止安阀体91和止安阀芯92一起被顶起,则止安阀芯92的显示部924从显示通孔711露出,从而提示压力锅处于工作状态。

请参考图2所示,所述自锁机构还包括卡位销83、卡位弹簧84和卡位销套85,所述卡位销套85设于所述推杆部812内,所述卡位销83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推杆部812内,所述卡位弹簧84连接所述卡位销套85和所述卡位销83以弹出或缩回所述卡位销83。所述下手柄72设有与所述卡位销83配合的触碰块722,以将卡位销83压入推杆部812内。当所述卡位销83与所述触碰块722接触时,所述卡位销83被压入推杆部812内,则在推杆弹簧82的弹力作用下,推钮推杆81的下端移动至锁合部后端,从而锅盖1锁合到位。如果上手柄71未转动对齐下手柄72,则卡位销83不能接触到所述触碰块722,则卡位销83始终位于推杆部812外,从而阻止推钮部811移动至锁合部后端,则锅盖1未锁合到位。

请参考图12、15所示,所述自锁机构还包括泄压杆86,所述泄压杆86固设于所述推杆部812,且泄压杆86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锅盖1,所述推杆弹簧82套设于该泄压杆86外。当上手柄71和下手柄72未合到位时,泄压杆86自由端顶住锅盖1和锅身2之间的密封圈3,使得密封圈3无法归位,处于排气状态,压力锅无法工作。所述推杆弹簧82套设于所述泄压杆86外。

本实用新型压力锅的工作原理为:合上锅盖1时,向前推动推钮推杆81的推钮部811,使得推钮推杆81的推杆部812从解锁部伸入锁合槽721,当上手柄71和下手柄72未合到位时,推钮推杆81位于锁合槽721的解锁部与锁合部的连接处,推钮推杆81的卡槽8111位于止安阀芯92的止开部922的上方,阻止止安阀9上升,此时止安阀9处于常开状态,同时,由于上手柄71和下手柄72未合到位,泄压杆86前端顶住密封圈3,使得密封圈3无法归位,处于排气状态,因此压力锅无法工作。当上手柄71和下手柄72合到位时,卡位销83与触碰块722接触,卡位销83被压入推杆部812内,松开推钮推杆81,则在推扭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推钮推杆81的下端移动至锁合部内,此时密封圈3归位,止安阀9可以上升到最高点,止安阀9处于常闭状态,锅内封闭,开始正常工作。锅内开始加热升压,止安阀芯92的显示部924从显示通孔711露出,提示压力锅处于工作状态。当锅内达到一定压力时,限压阀4开始排气工作,此时,显示阀帽62也根据锅内压力增加而逐渐升高,当二级显示环622显露出来时,提示锅内压力达到了最大值,应当减小火力。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