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侧漏水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7718发布日期:2019-03-19 21:04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防侧漏水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容器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防侧漏水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液体容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容器倾倒液体容易发生侧漏;或者因为不注意一下子倾倒出太多,给人们生活上带来很多不便;有的容器因为有盖子还会在倾倒过程中发生盖子脱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即能保证液体倒置方便,也同时避免了锅盖随意脱落的防侧漏水容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侧漏水容器,包括锅体、锅盖;所述锅体上端一体设置有凸出的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上端还设置有挡盖,所述挡盖与引流槽左右两端为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引流槽为锅体上端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位置之间向上的坡槽或直槽,至少有一对,对称设置在锅体上。

所述挡盖下部分设置有握手孔。

所述锅体为圆柱体锅体,锅体内部靠近上端设置有一圈锅盖沿;所述锅盖为内置锅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体上端位置向上的带坡度的坡槽或直槽,能有效进行引流,防止在倾到液体时液体侧流。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引流槽外端的活动挡盖以及挡盖下端的握手孔,在挡盖盖上时,能有效进行挡灰,同时还能起到对锅盖进行压扣的作用;在挡盖打开时,挡盖上端与引流槽贴合,能起到延长引流槽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即能保证液体倒置方便,也同时避免了灰尘的落入和锅盖的随意脱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锅体,2、引流槽,3、挡盖,4、锅盖,5、握手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的防侧漏水容器,包括锅体1、锅盖4。锅体1上端一体设置有凸出的引流槽2。引流槽2上端还设置有挡盖3,挡盖3与引流槽2左右两端为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挡盖3与引流槽2左右两端为镙钉连接,当然也可以采取其它活动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挡盖3可沿连接处自由开合,在挡盖3盖上时,挡盖3上端能有效对引流槽2进行挡灰,同时还能起到对锅盖4进行压扣的作用。在挡盖3打开时,挡盖3上端与引流槽2贴合,挡盖3下端与锅体1紧贴,挡盖3上端能起到延长引流槽2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引流槽2为锅体1上端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位置之间向上的坡槽或直槽,当然也可以设置在锅体1的任一位置,也可以设置为直上直下的直槽。本实用新型引流槽2至少有一对,对称设置在锅体1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挡盖3下部分设置有握手孔5。当挡盖3上抬盖上引流槽2出口时,挡盖3不仅可以起到防止灰尘落入引流槽2,同时还可以起到压扣锅盖4的作用;而取下锅盖4是时,挡盖3下端进一步上抬,挡盖3上端下压。本实用新型挡盖3又可以利用握手孔5起到轻松手持整个锅体1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锅体1为圆柱体锅体1,锅体1内部靠近上端设置有一圈锅盖4沿。锅盖4为内置锅盖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体1上端位置向上的带坡度的坡槽或直槽,能有效进行引流,防止在倾倒液体时液体侧流。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引流槽2外端的活动挡盖3以及挡盖3下端的握手孔5,在挡盖3盖上时,能有效进行挡灰,同时还能起到对锅盖4进行压扣的作用;在挡盖3打开时,挡盖3上端与引流槽2贴合,能起到延长引流槽2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即能保证液体倒置方便,也同时避免了灰尘的落入和锅盖4的随意脱落。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