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积可调的座椅座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8694发布日期:2019-04-13 00:2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积可调的座椅座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座板,尤指一种面积可调的座椅座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座椅座板一旦制成后尺寸固定无法进行调整,如用于轮椅车的座板,其座椅的座板往往是选用木头材质进行制作,因此厂家为了满足不同体型的适配人群,需设计、制造不同长度、宽度的座板,且一旦制成,其产品的规格无法进行更改,如果产品适配人群的预判出现失误,易造成不适配产品的滞销,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利润。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配性更广的座椅座板。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生产制造商提供不同宽度的座椅座板。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可调整面积的座板,包括由塑料材质制成的前面板及后面板,外加第一支撑轴;

该前面板具有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条,该第一支撑条具有台阶支撑平面,在第一支撑条的尾端具有第一固定孔;

该后面板同样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条,该第二支撑条具有与第一支撑条的台阶支撑平面相互抵靠的配合部,同时沿其第二支撑条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位置调节孔;

该后面板的第二支撑条的配合部恰好与前面板的第一支撑条所具有的台阶支撑平面相互抵靠配合形成一个相互支撑且长度可调的平板;

该第一支撑轴穿过第一固定孔与长度调整到位的位置调节孔,将前面板及后面板的中段进行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前面板与后面板的第一支撑条与第二支撑条互为嵌套拼装结构,且第一支撑轴穿过前面板的第一固定孔与后面板的位置调节孔进行固定,使得座板成为一个稳定的支撑平面,且该支撑平面的长度可以调整,以适配不同体型的人群,产品适配性广。

进一步,前面板由左前面板及右前面板组成,在左前面板及右前面板的首端具有第二固定孔;

后面板由左后面板及右后面板组成,在左后面板及右后面板的尾端具有第三固定孔;

它还增设第二支撑轴,通过第二支撑轴穿过第二固定孔将左前面板及右前面板的首端进行固定;

它还增设第三支撑轴,通过第三支撑轴穿过第三固定孔将左后面板及右后面板的尾端进行固定。

进一步,左前面板及右前面板互为镜像,且在左前面板及右前面板内侧相邻的第一支撑条上设有第一凹凸配合部;

左后面板及右后面板也互为镜像,且在左后面板及右后面板的尾端各自相对的侧面设有第二凹凸配合部。

进一步,左前面板的第一支撑条由内至外分别平行间隔设置一个第一支撑条A、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一支撑条B及一个第一支撑条C,其中第一支撑条A的横截面呈L型,第一支撑条B的横截面呈Z字型,第一支撑条C的横截面呈7字型;所述的左后面板具有配合部的第二支撑条的横截面呈Z字型。

采用上述方案,使前面板与后面板均通过分体方式进行制造,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确定了前面板第一支撑条与后面板第二支撑条之间互为嵌套拼装的具体的结构,当然上述第一支撑条与第二支撑条的结构并不必然地适配于前面板 或后面板,两者可以相互置换。

进一步,第一支撑条及第二支撑条的底部设有若干排水孔。

采用上述设计,通过在第一支撑条、第二支撑条的底部一些易产生积水的部位设置排水孔,方便该座板有时在天气恶劣的条件下使用,产生的积水容易通过该排水孔向外排出。

进一步,第一支撑条及第二支撑条的正面和/或背面设有若干个主要用于防止注塑件缩料的镂空部。

进一步,在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的背面的镂空部由若干个矩形小方框分割构成,其中面积较大的镂空部可内嵌减震用的橡胶条。

采用上述设计,可以避免注塑件的缩料,同时也可以对产品减重,降低物料使用成本,同时在镂空部内置的减震橡胶条可以使降低座板所传递的振动频率,提高座板的稳定性。

进一步,后面板的任一第二支撑条沿首端至末端方向设有长度标尺记号,与该第二支撑条相邻的第一支撑条的尾端具有指示标记,便于使用者调节座板长度。

进一步,在左前面板及右前面板的中部还增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中前面板;在左后面板及右后面板的中部还增设有与中前板数量一致的中后面板;

中前面板沿宽度方向分别间隔设有一个横截面呈L型的第三支撑条及一个横截面呈7字型的第四支撑条,在第三支撑条及第四支撑条的侧边端面分别具有可相互嵌套配合的第三凹凸配合部,同时两者的首端具有与左前面板及右前面板第二固定孔相通的第四固定孔,第二支撑轴穿过第二固定孔及第四固定孔将左前面板、中前面板及右前面板的首端进行固定;

中后面板沿宽度方向设有一个横截面呈Z字型的第五支撑条,同时其尾端具有与左后面板及右后面板第三固定孔相通的第五固定孔,在第五固定孔的两侧端面分别具有第四凹凸配合部,第三支撑轴穿过第三固定孔及第五固定孔将左后面板、中后面板及右后面板的尾端进行固定;

进一步,第三支撑条、第四支撑条及第五支撑条的底部设有若干排水孔,同时其正面和/或背面设有若干个主要用于防止注塑件缩料的镂空部。

采用上述设计,通过增设的中前面板与中后面板,从而可以非常方便的调整座板的宽度,能最大限度适配不同体型的人群,同时工厂在进行生产制造时,无需为生产不同尺寸的座板来准备模具,只需准备一套中前板及中后板的模具,通过增加中前板及中后板的数量来实现座板宽度的调整,便于制造商提供不同宽度的座椅座板,减少工艺流程,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座板实施例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座板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座板的底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座板的横截面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座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可调整面积的座板,包括由塑料材质制成的前面板1及后面板2外加第一支撑轴3。

其前面板2及后面板1可以由一体成型的塑料板直接一体成型,但考虑模具成本及产品的适配性,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前面板1及后面板2 为分体设计的思路,具体是:

如图1所示,前面板1由互为镜像的左前面板11及右前面板12组成,在左前面板11及右前面板12的首端具有第二固定孔114,第二支撑轴4穿过第二固定孔114将左前面板11及右前面板12的首端进行固定;后面板2由左后面板21及右后面板22组成,在左后面板21及右后面板22的尾端具有第三固定孔214,第三支撑轴5穿过第三固定孔214将左后面板21及右后面板22的尾端进行固定。

通过在左前面板11及右前面板12内侧相邻的第一支撑条111上设有的第一凹凸配合部13,使左前面板11和右前面板12紧密配合;通过在左后面板21及右后面板22的尾端各自相对的侧面设有第二凹凸配合部23,使左后面板21和右后面板22紧密配合该前面板1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条111,该第一支撑条111具有台阶支撑平面112,左前面板的第一支撑条111由内至外分别平行间隔设置一个第一支撑条A 1111、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一支撑条B 1112及一个第一支撑条C 1113,其中第一支撑条A 1111的横截面呈L型,第一支撑条B 1112的横截面呈Z字型,第一支撑条C 1113的横截面呈7字型,同时沿其第一支撑条111长度方向的横向端设有若干位置调节孔113。

该后面板2同样具有间隔布置的第二支撑条211,该第二支撑条211具有与第一支撑条111台阶支撑平面相抵靠的配合部212,左后面板具有配合部212的第二支撑条211的横截面呈Z字型,在第二支撑条211的首端具有第一固定孔213。

该前面板1的第一支撑条111所具有的台阶支撑平面112恰好与后面板2的第二支撑条211的配合部212相互抵靠配合,且第一支撑轴3穿过第一固定孔113与长度调整到位的位置调节孔213,将前面板1及后面板2的中段进行固定,形成一个相互支撑且长度可调的座板。

后面板2的任一第二支撑条211沿首端至末端方向设有长度标尺记号215,与该第二支撑条211相邻的第一支撑条111的尾端具有指示标记115,根据不同体型人群的需求,调节指示标记115对应不同的长度标尺记号215。

通过在第一支撑条111、第二支撑条211的底部一些易产生积水的部位设置排水孔6,方便该座板有时在天气恶劣的条件下使用,产生的积水容易通过该排水孔6向外排出。

第一支撑条111及第二支撑条211的正面和/或背面设有若干个主要用于防止注塑件缩料的镂空部7。

在第一支撑条111和第二支撑条211的背面的镂空部7由若干个矩形小方框分割构成,其中面积较大的镂空部7可内嵌减震用的橡胶条8,降低座板的振动频率,提高座板的稳定性。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座椅座板的另一实施例,如图5所示,便于生产制造商根据市场上不同体型人群的需求提供一种可调整不同宽度的座椅座板,在左前面板11及右前面板12的中部还增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中前面板14,在左后面板21及右后面板22的中部还增设有与中前面板14数量一致的中后面板24。

所述的中前面板(14)沿宽度方向分别间隔设有一个横截面呈L型的第三支撑条141及一个横截面呈7字型的第四支撑条142,在第三支撑条141及第四支撑条142的侧边端面分别具有可相互嵌套配合的第三凹凸配合部143,同时两者的首端具有与左前面板11及右前面板12第二固定孔114 相通的第四固定孔144,第二支撑轴4穿过第二固定孔114及第四固定孔144将左前面板11、中前面板14及右前面板12的首端进行固定;

所述的中后面板24沿宽度方向设有一个横截面呈Z字型的第五支撑条216,同时其尾端具有与左后面板21及右后面板22第三固定孔214相通的第五固定孔217,在第五固定孔217的两侧端面分别具有第四凹凸配合部25,第三支撑轴5穿过第三固定孔214及第五固定孔217将左后面板21、中后面板24及右后面板22的尾端进行固定。

第三支撑条116、第四支撑条241及第五支撑条242的底部设有若干排水孔6,同时其正面和/或背面设有若干个主要用于防止注塑件缩料的镂空部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