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接座和煎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0804发布日期:2019-05-07 21:03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铰接座和煎烤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铰接座和煎烤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煎烤机的上盖通过铰链装置可枢转地固定连接于底座上,上盖和底座之间设置有可用于加热食物的烤盘。在煎烤机中通常还包括布线连接上盖和底座的转轴连接线组件,转轴连接线组件的线束穿过铰链座的枢转孔,但由于线束为多根连接线组成,因此导致穿线复杂、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铰接座,该便于转轴连接线组件的多个线束穿线,操作简单、快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铰接座,所述铰接座的座体设有沿轴向的端部枢转孔,所述端部枢转孔的端面孔口为端面入线口,所述端部枢转孔的周壁设有周壁出线口,所述座体还设有贯穿所述端部枢转孔的周壁并连通所述端面入线口与所述周壁出线口的导线切槽,线束能够从所述导线切槽沿径向侧滑入或滑出所述端部枢转孔。

优选地,所述导线切槽的槽宽为2mm~4mm。

优选地,所述端部枢转孔的周壁包括位于所述导线切槽的周向两侧的第一周向壁和第二周向壁,所述第一周向壁和第二周向壁的底部分别伸出有支撑腿。

优选地,所述支撑腿为卡柱。

优选地,所述支撑腿为螺钉安装柱。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煎烤机,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枢转连接于所述底座的铰接座上,所述铰接座的座体设有沿轴向的端部枢转孔,所述端部枢转孔的端面孔口为端面入线口,所述端部枢转孔的周壁设有周壁出线口,所述座体还设有贯穿所述端部枢转孔的周壁并连通所述端面入线口与所述周壁出线口的导线切槽;

其中,所述煎烤机还包括布线连接所述上盖和底座的转轴连接线组件,所述转轴连接线组件包括线束和套设在所述线束上的线束套管,所述线束从所述导线切槽沿径向侧滑入所述端部枢转孔,所述线束套管作为枢转轴穿设于所述端部枢转孔中。

优选地,所述铰接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部枢转孔和第二端部枢转孔,所述上盖伸出有第一枢转轴,该第一枢转轴插装于所述第一端部枢转孔中,所述线束套管插装于所述第二端部枢转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部枢转孔的周壁包括位于所述导线切槽的周向两侧的第一周向壁和第二周向壁,所述第一周向壁和第二周向壁的底部分别伸出有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一端部枢转孔的周壁的底部伸出有第三支撑腿。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和第三支撑腿为卡柱,所述底座设有相应的卡槽,所述卡柱向下卡入所述卡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和第三支撑腿为螺钉安装柱,所述螺钉安装柱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底座设有向上穿连所述内螺纹孔的连接螺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铰接座中,由于开设了导线切槽,从而使得由多根连接导线组成的线束不再需要单根反复多次的重复穿线,可以从开设的导线切槽一次性地卡入端部枢转孔中,操作更便捷、快速,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铰接座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煎烤机的立体图,展示了上盖、座体、轴连接线组件以及铰接座的安装关系图;

图3为图2的爆炸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B-B截面的剖视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煎烤机的立体图,展示了座体与下烤盘的安装结构爆炸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煎烤机的立体图,展示了座体与下烤盘的安装后的俯视图;

图8展示了现有技术中的煎烤机的下烤盘的外侧壁和底座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较宽的安装间隙;

图9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煎烤机的下烤盘的外侧壁和底座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的相对较窄的安装间隙;

图10为图7中的下烤盘的仰视图;

图11为图7中的底座(烤盘腔)的俯视图,其中烤盘腔的内侧壁上设有凹孔;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煎烤机的立体图,展示了座体与下烤盘的安装结构爆炸图,其中展示了凹孔延伸至烤盘腔的顶沿并形成竖向凹槽部;

图13为图12的圈起部分A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上盖 2 底座

3 铰接座 4 轴连接线组件

5 连接螺钉 6 下烤盘

7 凸起 8 凹孔

11 第一枢转轴

37 第一端部枢转孔 32 导线切槽

34 第一支撑腿 31 第二端部枢转孔

35 第二支撑腿 36 第三支撑腿

311 端面入线口 312 周壁出线口

314 第一周向壁 315 第二周向壁

41 线束套管 42 线束

21 烤盘腔 22 内侧壁

61 外侧壁 62 周沿外翻边

23 竖向凹槽部

D 安装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煎烤机中的铰接座不便于穿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铰接座。如图1所示,该铰接座3的座体设有沿轴向的端部枢转孔,端部枢转孔的端面孔口为端面入线口311,端部枢转孔的周壁设有周壁出线口312,座体还设有贯穿端部枢转孔的周壁并连通端面入线口311与周壁出线口312的导线切槽32,线束42能够从导线切槽32沿径向侧滑入或滑出端部枢转孔。

可见,本实用新型的铰接座中,由于开设了导线切槽32,从而使得由多根连接导线组成的线束42不再需要单根反复多次地重复穿线,可以从开设的导线切槽32一次性地卡入端部枢转孔中,操作更便捷、快速,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为便于穿线且线束42安装于端部枢转孔内不易滑出或松动,导线切槽32的槽宽优选为2mm~4mm。

如图1所示,端部枢转孔的周壁包括位于导线切槽32的周向两侧的第一周向壁314和第二周向壁315,第一周向壁314和第二周向壁315的底部分别伸出有支撑腿。其中,第一周向壁314和第二周向壁315并未分离,仅在导线切槽32处被分隔为两部分,其另一端为相连的,仍连接于端部枢转孔的周壁。通常,在铰接座3的周壁底部设置一个支撑腿,并且可以通过该支撑腿将铰接座3固定连接于底座2上,在本实用新型的铰接座3中,由于开设了导线切槽32,为确保和加强铰接座3的连接强度,因此至少在第一周向壁314和第二周向壁315的底部各分别设有一个支撑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煎烤机,如图2和图3所示,该煎烤机包括上盖1和底座2,上盖1枢转连接于底座2的上述的铰接座3上。煎烤机还包括布线连接上盖1和底座2的转轴连接线组件4,转轴连接线组件4包括线束42和套设在线束42上的线束套管41,线束42从导线切槽32沿径向侧滑入端部枢转孔,线束套管41作为枢转轴穿设于端部枢转孔中,因此该煎烤机也具有穿线便捷快速的优点。

如图1所示,铰接座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部枢转孔37和第二端部枢转孔31,上盖1伸出有第一枢转轴11,该第一枢转轴11插装于第一端部枢转孔37中,线束套管41插装于第二端部枢转孔31中。因此,上盖1可通过第一枢转轴37和作为枢转轴的线束套管41枢转安装在底座2上的铰接座3上.

其中,第二端部枢转孔31的周壁包括位于导线切槽32的周向两侧的第一周向壁314和第二周向壁315,第一周向壁314和第二周向壁315的底部分别伸出有第一支撑腿34和第二支撑腿35,第一端部枢转孔37的周壁的底部伸出有第三支撑腿36。

由于在铰接座3中包括了用于固定连接于底座2的第一支撑腿34、第二支撑腿35和第三支撑腿36,其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其中一种连接方式为卡扣的连接方式,即,第一支撑腿34、第二支撑腿35和第三支撑腿36可为卡柱,底座2设有相应的卡槽,卡柱向下卡入卡槽中。

或者,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支撑腿34、第二支撑腿35和第三支撑腿36还可为螺钉安装柱,螺钉安装柱设有内螺纹孔,底座2设有向上穿连内螺纹孔的连接螺钉5。

此外,由于现有技术的煎烤机的下烤盘通常通过采用“面接触”的方式搁置在底座的烤盘腔上,下烤盘与底座的安装间隙很难控制的问题(通常为较松散,参考图8中安装间隙D)。因此,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助于减小制造时的安装间隙以防止出现上述“松散”问题的煎烤机。如图6和图7所示,煎烤机包括底座2和嵌设在底座2的烤盘腔21上的下烤盘6,下烤盘6的外侧壁61或烤盘腔21的内侧壁22上设置有多个凸起7,烤盘腔21的内侧壁22通过凸起7接触支撑下烤盘6。

可见,在本实用新型的煎烤机中,由于增设了凸起7,而凸起7作为定位点和支撑点,使得烤盘腔21的内侧壁22通过凸起7接触支撑下烤盘6,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面接触”,而采用“点接触”的支撑方式。由于通过凸起7接触支撑下烤盘6的“点接触”方式,使得下烤盘6更容易地从烤盘腔21上安装或拆取,从而有助于减小制造时下烤盘6与底座2之间的安装间隙D。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下烤盘6的外侧壁61和底座2的内侧壁22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D,安装间隙D的宽度可设置为不大于1mm,以使得煎烤机的下烤盘安装在底座的烤盘腔上时,间隙小、晃动小且不会发生卡死下烤盘的现象,用户体验感更好。

通常,下烤盘6和烤盘腔21为矩形形状且矩形的四边壁均设有凸起7。从而使得凸起7的支撑效果更为稳定,

其中,凸起7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凸起7为球状凸起,以使得下烤盘安装在底座的烤盘腔中相互之间的摩擦力较少,从而减少使用过程中的磨损。

另一种结构形式,如图6、图10和图11所示,凸起7为块状凸起,下烤盘6的外侧壁61、凸起7的表面和底座2的内侧壁22均为倾斜面,以保证凸起7的表面与底座2的内侧壁良好接触,使得下烤盘6安装更稳。

为进一步限定下烤盘6安装在底座2上不发生位移,底座2的内侧壁22或下烤盘6的外侧壁61上形成有与凸起7对应的凹孔8。使得凸起7安装至凹孔8中,减少下烤盘6的晃动。

如图6和图12所示,下烤盘6的顶沿形成有周沿外翻边62,凸起7形成在下烤盘6的外侧壁61上并延伸至周沿外翻边62的底面。

进一步地,为确保下烤盘6与底座2的烤盘腔21的腔体底壁良好地接触以保证加热效果,而不因凸起7至周沿外翻边62的底面而使得下烤盘6倍垫高,在底盘2上,凹孔8延伸至烤盘腔21的顶沿并形成竖向凹槽部23。

其中,凸起7一体形成于底座2的内侧壁22或下烤盘6的外侧壁61上。或者,凸点7还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底座2的内侧壁22或下烤盘6的外侧壁61上

一般地,烤盘腔21的内侧壁22选用为受热易变形的电木材料,因此即使烤盘腔21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变形也不会影响整机的正常使用,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