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蔽装置和卷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5893发布日期:2018-11-24 10:5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将遮蔽部件打开或关闭的遮蔽装置和卷帘。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作为能够将遮蔽部件打开或关闭的遮蔽装置,有卷帘、横式百叶窗、挽起式窗帘、百褶帘等。

例如,卷帘构成为:通过框体支撑卷绕轴,帘布的上端缘部安装在卷绕轴上并垂下,遮蔽部件(帘布)的下端缘部上设置有配重部件,从而通过卷绕轴进行帘布的卷绕或解绕,由此可以调节室内的采光量。

因此,公开了一种为了防止卷绕帘布的卷绕轴与支撑该卷绕轴的框体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而设置间隙防止部件的方法,其中,该间隙防止部件的基端缘可转动地支撑在框体的下表面上,并且,该间隙防止部件垂下至卷绕管的周面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公平4-4831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能够利用该间隙防止部件封堵卷绕轴与框体(例如卷帘中为安装架)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因而在提高使帘布下降成为遮蔽状态时的遮光性这一方面有效。

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安装在框体的下表面上的该间隙防止部件呈有可能因为配重部件(配重杆)的碰撞而破损的结构,故仍有改善的余地。另外,在使用质地较硬的材料构成帘布的情况下,当该帘布与该间隙防止部件接触时,该接触声音有可能使操作者感到不快,故仍有改善的余地。

进而,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由于必须将该具有遮光功能的间隙防止部件(以下称为“遮光片”)的基端缘安装在遮蔽装置的框体(例如卷帘的安装架)的下表面上,因而无法容易地将该遮光片安装至遮蔽装置的框体上,故从安装性的观点来看仍有改善的余地。

另外,为了在将遮光片安装至遮蔽装置的框体上时,形成为不损害其美观性和操作性且维持品质的形态,需要进一步地下功夫。

尤其是考虑到能够将同一遮光片安装至各种遮蔽装置的框体上,期待一种不会对遮蔽装置的操作性和品质、或者美观性造成不良影响的形状的遮光片。

另外,在想通过粘接等方式在遮光片上安装规定的布料的情况下,存在发生弯曲而有损美观性、或者如何容易地进行安装这一问题。

进而,在根据现有技术壁装卷帘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将遮光片安装至该卷帘安上这一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观性和操作性提高,且具有容易安装规定的面料的遮光片的遮蔽装置。

进而,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壁装在墙面上且具有遮光片的卷帘。

本发明的第一形态涉及的遮蔽装置能够使遮蔽部件打开或者关闭,其特征在于具备:以能够打开或关闭的方式支撑所述遮蔽部件的开关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所述开关支撑部件的框体、以及用于遮蔽从所述框体与所述开关支撑部件之间射入的外部光线的遮光片;所述框体上设置有用于卡定所述遮光片的卡定部;所述遮光片具备用于夹持规定的布料的上端且能够弹性变形的夹持机构。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形态涉及的遮蔽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片构成为:使所述夹持机构的一部分发生变形,从而夹持该规定的布料的上端。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形态涉及的遮蔽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夹持机构的左右两端部的一部分上,设有用于夹压该规定的布料且伴随永久变形的夹压部、能够拆装且弹性变形的夹压部件、以及能够在外部挤压下弹性变形的夹压部位中的至少一个以上。

进而,本发明的第二形态涉及的遮蔽装置能够使遮蔽部件打开或关闭,其特征在于具备:以能够打开或关闭的方式支撑所述遮蔽部件的开关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所述开关支撑部件的框体、以及用于遮蔽从所述框体与所述开关支撑部件之间射入的外部光线的遮光片;所述框体上设置有用于卡定所述遮光片的卡定部;所述遮光片具备用于夹持规定的布料的上端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构成为:通过使一部分永久变形而夹持该规定的布料的上端。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及第二形态涉及的遮蔽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片上具有凹部,所述凹部用于抑制通过所述夹持机构夹持时的所述规定的布料的下端晃动,且不与该规定的布料的下端接触。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及第二形态涉及的遮蔽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构成为:通过将所述规定的布料从正面或者侧方插入而保持该规定的布料。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及第二形态涉及的遮蔽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具有用于夹持该规定的布料的爪部。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及第二形态涉及的遮蔽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框体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墙面上。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及第二形态涉及的遮蔽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构成为:使该遮蔽装置与壁装对象的墙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及第二形态涉及的遮蔽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片以与所述遮蔽部件或者该遮蔽部件上的配重部件抵接时转动的方式卡定在所述卡定部中。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及第二形态涉及的遮蔽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片以成为不与所述遮蔽部件或者该遮蔽部件上的配重部件抵接的范围的方式卡定在所述卡定部中。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及第二形态涉及的遮蔽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片可转动地卡定在所述卡定部中,所述遮光片的可动区域被限制在不与所述遮蔽部件或者该遮蔽部件上的配重部件抵接的范围内。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及第二形态涉及的遮蔽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片可转动地卡定在所述卡定部中,所述遮光片的可动区域被限制在不会与用于将所述框体安装至安装面上的托架或者该安装面抵接的范围内。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及第二形态涉及的遮蔽装置的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遮蔽部件的开关动作的操作绳上设置有移动限制部件,从而限制所述遮光片与遮蔽部件上的配重部件抵接。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及第二形态涉及的遮蔽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片的整体的剖面形状呈大致l字状,与所述遮蔽部件的前后方向上的最大卷绕直径下的该遮蔽部件或者该遮蔽部件上的配重部件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隙。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及第二形态涉及的遮蔽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片的下端呈朝向远离所述遮蔽部件的方向翘曲的形状。

此外,本发明涉及的卷帘通过经由规定的支撑部件支撑在框体上的卷绕管卷绕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具备遮蔽所述卷绕管与所述框体之间的间隙的翼片;所述框体以将所述卷绕管支撑在下方的状态经由固定件固定在墙面上。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卷帘的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构成为:使所述卷帘与所述墙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卷帘的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构成为:使用托架支撑所述框体。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卷帘的特征在于,所述翼片以能够转动或者不能转动的方式支撑在所述框体、连接在所述框体上的规定的支撑部件、所述固定件、所述托架、或者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的规定的悬挂支撑部件中的任意一个上。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卷帘的特征在于,所述框体上设置有轴承部,所述翼片被轴支撑在所述轴承部上。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卷帘的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部沿着所述框体的整个左右方向而形成。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卷帘的特征在于,所述翼片在所述框体的整个左右方向上直接或者间接地支撑在所述框体上。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卷帘的特征在于,所述翼片具有:从所述框体朝向前侧突出以允许所述帘布在所述卷绕管上卷绕的支撑板部、和从所述支撑板部朝向下方延伸的遮蔽板部。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卷帘的特征在于,所述翼片以在规定的基本姿态时所述遮蔽板部与所述墙面大致平行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支撑在所述框体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构成美观性和操作性提高,且具有能够容易地安装规定布料的遮光片的遮蔽装置。另外,在将本发明涉及的遮光片安装至卷帘上时,即使在帘布由质地相对较硬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该帘布也不会与该遮光片接触、或者即便接触其接触负荷也减轻,从而能够消除或者减轻该接触音等不良影响。

进而,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固定件将具有遮光片的遮蔽装置壁装至墙面上。尤其是已被壁装的本发明涉及的卷帘,通过用于遮蔽卷绕管与框体之间的间隙的遮光片而防止尘埃积累在卷绕的帘布上,因而使用时灰尘不会飞散,进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光直接照射在框体附近的帘布上,从而能够提高帘布的耐色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卷帘的概略构成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卷帘的概略构成的侧面透视图。

图3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卷帘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遮光片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卷帘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遮光片周围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中的(a)、(b)分别是对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卷帘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遮光片的动作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图6中的(a)、(b)分别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卷帘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遮光片上的布料安装的相关结构及其比较例的侧视图。

图7中的(a)、(b)、(c)分别是对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卷帘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遮光片上的布料的安装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图8中的(a)、(b)、(c)分别是对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卷帘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遮光片的动作例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图9中的(a)、(b)分别是表示将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卷帘壁装至墙面时的实施例及其比较例的侧视图。

图10中的(a)、(b)分别是表示将作为本发明的变形例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卷帘壁装至墙面上的例子的侧视图。

图11中的(a)、(b)、(c)分别是表示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遮光片应用于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卷帘时的构成,且对该遮光片的动作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图12是对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卷帘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遮光片上安装的布料的横移防止相关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局部立体图。

图13中的(a)、(b)分别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卷帘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遮光片上安装的布料的横移防止相关的另一例的安装方法以及安装后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14中的(a)、(b)分别是对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卷帘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遮光片上的布料的安装相关的另一例及其安装方法进行说明的局部立体图。

图15中的(a)、(b)、(c)分别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各种遮蔽装置中的典型的遮光片的构成例的侧视图。

图16中的(a)、(b)分别是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卷帘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遮光片上的布料的安装相关的两个结构例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卷帘

2安装架

2a、2b支撑部件

3卷绕管

4帘布

5配重杆

6托架

9遮光片

10侧盖

20轴承部

20a、20b转动限制片

61固定件

62悬挂支撑部件

91轴部

92弯曲部

93支撑板部

94遮蔽板部

95干扰缓和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卷帘1进行说明。此外,在本申请说明书的说明中,在图1所示的卷帘1的主视图中,以帘布4的悬挂方向为基准,将图示上方和图示下方分别定义为上方(或者上侧)和下方(或者下侧),将图示左方向定义为帘布1的左侧、图示右方向定义为帘布1的右侧。另外,在以下所说明的例子中,将图1所示的卷帘1的主视图中能够看到的一侧设为前侧(或者室内侧),将其相反侧设为后侧(或者室外侧),在称为卷帘1的前后方向时,则是指与图1的主视图中的图示面垂直的方向。

(整体构成)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对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卷帘1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卷帘1的概略构成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卷帘1的侧面透视图。

在图1所示的卷帘1中,安装架2的两端固定有支撑部件2a、2b,在该支撑部件2a、2b上固定有轴部件11,通过从该轴部件11延伸的固定轴(未图示)将圆筒状的卷绕管3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撑部件2a、2b之间。安装架2通过托架6固定在安装面上。各支撑部件2a、2b被侧盖10收纳在内,从而使其美观性和与遮光片9的转动动作相关的性能提高,之后对此进行叙述。

卷绕管3的右端部设有操作滑轮8,环状的操作绳7挂绕在该操作滑轮8上并垂下。在本例中,该操作绳7由珠链构成,挂绕该珠链的操作滑轮8的表面构成为具有与该珠链的球部相对应的形状的凹凸。并且,可以通过操作绳7的操作而使卷绕管3进行旋转。另外,由珠链构成的操作绳7通过利用绳连接部件7a将绳端部连接而形成为环状。此外,也可以将操作绳7形成为细绳状,并将挂绕该操作绳7的操作滑轮8的表面形成为高摩擦性的表面形状。

帘布4的一端安装在卷绕管3上,帘布4以能够卷绕或解绕的方式悬挂支撑在卷绕管3上。帘布4的另一端安装在作为配重部件发挥作用的配重杆5上。因此,帘布4通过配重杆5的重量而被施加张力。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帘布4从卷绕管3的室外侧垂下(参照图2)。

然后,当对操作绳7进行操作而使卷绕管3朝向帘布卷绕方向旋转时,配重杆5上升,当使卷绕管3朝向帘布解绕方向旋转时,配重杆5下降。另外,也可以形成为如下形态,即:可以在由珠链构成的操作绳7上安装移动限制部件12,通过使该移动限制部件12与操作滑轮8等抵接而使其停止旋转,从而确定配重杆5的上限位置。

此外,在卷绕管3内的左端侧收纳有用于减轻帘布4的卷绕时的操作力的发条盒,右端侧收纳有防止帘布4自重下降的制动装置等(未图示)。

在此,在本发明涉及的卷帘1中,在安装架2的前侧(正面侧)安装有呈能够容易地安装规定的布料13这一结构的遮光片9,从而有效地防止从卷绕管3与安装架2之间的缝隙漏光。如图2所示,遮光片9的轴部91卡合在设置于安装架2正面侧的轴承部20中,由此将遮光片9以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转动的方式支撑在安装架2的前侧(正面侧),之后对此进行详细叙述。以下,对一个实施例的遮光片9进行详细说明。

(遮光片的构成)

图3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卷帘1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遮光片9的构成。另外,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卷帘1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遮光片9周围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同时参照图3和图4,遮光片9整体呈大致l字状的剖面形状,并且可转动地卡定在安装架2的前侧(正面侧)。遮光片9优选通过遮光性高的合成树脂或者铝等形成,但在如本例那样安装布料13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合成树脂。

而且,遮光片9的左右方向宽度稍小于安装架2的左右方向宽度,即使在例如遮光片9由合成树脂形成时因为热膨胀等使左右方向宽度发生变化,也可以以能够顺畅地转动的方式卡定。

在安装架2的正面下侧,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剖面呈大致c字状的轴承部20。遮光片9的轴部91卡合在该轴承部20中,由此将遮光片9可转动地支撑在安装架2的正面侧。安装架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安装有支撑部件2a、2b。

另外,支撑部件2a、2b的构成形状相同,如图4所示,支撑部件2a、2b上设置有大小与安装架2的轴承部20的大致c字状剖面形状大致对应的切口23。该切口23是为了在将支撑部件2a、2b固定在安装架2上之后,能够使遮光片9的轴部91从左右方向滑动插入并支撑在轴承部20中而设置的。而且,遮光片9能够通过滑动而拆除,除了该滑动之外无法拆除,从而即使对遮光片9施加外力,遮光片9也不会从安装架2上脱落。

此外,在支撑部件2a、2b的多个位置处设有螺纹孔21和螺纹孔22,其中,螺纹孔21用于使用安装螺丝固定安装架2,螺纹孔22用于固定具有可旋转地支撑卷绕管3的固定轴(未图示)的轴部件11(参照图1)。即,即使在以通过支撑部件2a、2b支撑卷绕管3的状态,将支撑部件2a、2b固定在安装架2上之后,也可以使遮光片9的轴部91沿左右方向滑动而插入并支撑在轴承部20中。因此,遮光片9的安装变得容易。

另外,从使得支撑部件2a、2b的各螺纹孔21、22中的安装螺丝从外部看不到,从而提高其美观性的观点出发安装侧盖10,但该侧盖10也具有提高与遮光片9的转动动作相关的性能的作用。

即,侧盖10上形成有壁部10a,该壁部10a具有在遮光片9的转动范围内限制遮光片9的左右方向的两端位置的高度,从而遮光片9能够顺畅地进行转动。该壁部10a的高度足够收纳支撑部件2a、2b的厚度。并且,侧盖10由合成树脂形成,且能够效仿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支撑部件2a、2b的外形挟压进行安装,壁部10a上形成有能够夹持支撑部件2a、2b且朝向内侧突出的爪部10b。由此,关于遮光片9的转动动作,壁部10a具有爪部10b和切口23不会妨碍遮光片9的转动动作这样的高度。

也就是说,遮光片9的左右端部在与支撑部件2a、2b抵接之前先与侧盖10的壁部10a抵接,从而以遮光片9能够转动的方式限制其卡定位置,即,通过限制遮光片9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从而能够确保其美观性、提高防漏光效果以及防止妨碍转动。另外,在本例中,示出了遮光片9的左右方向宽度稍小于安装架2的左右方向宽度,并利用侧盖10的壁部10a以能够转动的状态限制遮光片9的构成例,但也可以通过遮光片9的形状来避开支撑部件2a、2b和侧盖10。

如图3所示,在安装架2的正面下侧,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剖面呈大致c字状的轴承部20。更为具体来说,轴承部20在从安装架2的底部朝向上方延伸的转动限制片20a的前端形成有弯曲轴20f,从而能够支撑遮光片9的轴部91。转动限制片20a具有限制遮光片9朝向下方转动的功能。另外,安装架2的正面上的轴承部20的上侧形成有限制遮光片9朝向上方转动的转动限制片20b。在图示的例子中,转动限制片20a形成为从安装架2的主体正面朝向前方突出的大致c字状,转动限制片20b形成为朝向前方突出的大致板状。

并且,在遮光片9的轴部91卡定在轴承部20中的状态下,遮光片9朝向上下方向的转动被限制,从而无论使遮光片9如何转动,遮光片9都不会朝向正面方向从轴承部20上脱落。

遮光片9的概略构成为:具有支撑板部93和遮蔽板部94,且整体的剖面形状呈大致l字状,其中,支撑板部93的前端具有大致c字状的轴部91,且从安装架2的前侧面朝向前方弯曲突出长度a,遮蔽板部94从该支撑板部93朝向下方延伸长度b,由此,遮光片9是由多曲面形状的部件(单一部件或复合部件均可)形成,以避免或缓和因为与帘布4(或者后述的配重杆5)相互干扰而产生碰撞力或接触声音。

更为具体来说,支撑板部93呈弯曲成大致l字状的形状,且其前端形成有大致c字状的轴部91。轴部91是被轴承部20中的弯曲轴20f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卡定的部位。通过将轴部91的前端形成为弯曲成锐角的大致钩形状,并使其与轴承部20以存在富余空间的状态卡合,从而遮光片9不易从轴承部20脱落,而且遮光片9的转动自由度提高。

另一方面,在以如此提高了转动自由度的形态使遮光片9的轴部91卡定在轴承部20中时,会因为遮光片9与转动限制片20b的转动干扰而产生令人不快的干扰音(接触音),因此,在轴部91上形成有弯曲部92,该弯曲部92是通过改变轴部91的厚度而形成,且其厚度在转动范围内。

另外,在设置于支撑板部93前端的轴部91的根部附近,形成有抵接部97。抵接部97是与转动限制片20b抵接从而限制遮光片9朝向上方转动的部位,之后对此详细进行叙述。

通过将轴部91形成为上述形状,遮光片9不易从轴承部20上脱落,并且,可以抑制晃动从而减轻干扰音,而且允许遮光片9进行转动。由此,可以使抵接部97与转动限制片20b的转动干扰而引起的令人不快的干扰音(接触音)减轻至可以忽略的程度。

另外,设置于支撑板部93前端的轴部91的下方形成有突起部98,突起部98与轴部91并排从支撑板部93突出。突起部98是在与安装架2中的轴承部20的转动限制片20a抵接的位置处限制遮光片9朝向下方转动的部位,之后对此详细进行叙述。尤其是,突起部98的前端如图所示形成为凹凸不平的形状,从而具有缓和与转动限制片20a抵接时的接触音和碰撞力的功能作用。另外,本例中的突起部98被形成为在支撑板部93的整个左右方向的范围内突出,但也可以形成为仅在支撑板部93的左右方向的部分位置处突出的形态。

另外,在从该支撑板部93朝向下方延伸的遮蔽板部94的下端,形成有曲面形状的干扰缓和部95。干扰缓和部95具有朝向远离帘布4(或者配重杆5)的方向翘曲的形状,从而即使在与帘布4(或者后述实施方式中的配重杆5)产生接触时,也能够缓和该接触音和碰撞力。

另外,在遮蔽板部94的正面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剖面呈大致钩形状地突出的突起片96a、96b,从而形成卡合布料13的上端和下端的凹部。尤其是在遮蔽板部94的正面上端,在突起片96a的内侧形成有爪部99,突起片96a和爪部99构成为作为布料压板发挥作用的夹持机构。另一方面,遮蔽板部94的正面下端的突起片96b是用于抑制布料13晃动的部位,形成抑制布料13晃动但并未按压布料13的凹部。关于布料13的安装之后详细进行说明。

(遮光片的下侧和上侧转动限制结构)

图5中的(a)、(b)是对本实施方式的卷帘1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遮光片9的动作进行说明的侧视图,尤其是,图5中的(a)图示遮光片9的下侧转动限制,图5中的(b)图示遮光片9的上侧转动限制。

如图5中的(a)所示,设置于支撑板部93前端的轴部91的下方形成有突起部98,突起部98与轴部91并排从支撑板部93突出。遮光片9的轴部91可转动地卡定在轴承部20的弯曲轴20f上。设置于遮光片9上的突起部98具有在与安装架2的轴承部20的转动限制片20a抵接的位置处限定遮光片9朝向下方转动的功能。此时,遮光片9的基本姿态被限制为:遮光片9的遮蔽板部94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架2的前后方向大致垂直(沿竖直方向垂下)。由此,作为将遮光片9安装至卷帘1的安装架2上时的基本姿态,遮光片9的遮蔽板部94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架2的前后方向大致垂直(沿竖直方向垂下),因而其美观性提高。

另外,如图5中的(b)所示,设置于遮光片9上的轴部91的根部附近形成有抵接部97。抵接部97是在使遮光片9从该基本姿态开始转动时与转动限制片20b抵接,从而限制遮光片9朝向上方转动的部位。由此,遮光片9不会与托架6或其安装面抵接。由此,不会损害将遮光片9安装至卷帘1的安装架2上时的操作性,且能够维持其品质。

(遮光片上的布料的安装方法)

图6中的(a)是表示与本实施方式的卷帘1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遮光片9上的布料13的安装相关的结构的侧视图,图6中的(b)表示其比较例。另外,图7中的(a)、(b)、(c)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卷帘1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遮光片9上的布料13的安装方法的一例。

首先,如图6中的(a)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遮光片9在遮蔽板部94的正面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剖面呈大致钩形状地突出的突起片96a、96b,形成卡合布料13的上端和下端的凹部。尤其是在遮蔽板部94的正面上端,在突起片96a的内侧形成有爪部99,突起片96a和爪部99构成为作为布料压板发挥作用的夹持机构。另一方面,遮蔽板部94的正面下端的突起片96b是用于抑制布料13晃动的部位,形成抑制布料13晃动但并未按压布料13的凹部。

例如,在将布料13安装至本实施例涉及的遮光片9上时,可以从遮光片9的左右端部侧插入进行安装,但从遮光片9的正面侧安装更为简单。例如,如图7所示,首先通过突起片96a和爪部99固定布料13的上端(参照图7中的(a)),然后将布料13的下端插入通过突起片96b形成的凹部(参照图7中的(b))。由此,可以容易地将布料13安装至遮光片9上。另外,本实施例涉及的遮光片9呈仅固定布料13的上端的结构,因而布料13不会产生弯曲,从而可以提高其美观性。并且,在遮蔽板部94的正面上端和下端的突起片96a、96b的作用下,即使因为遮光片9的转动动作而使布料13在上下方向上产生错位,也不会损害其功能和美观性。

此外,在通过粘接等将布料13安装至遮光片9上、或者如图6中的(b)所示在遮蔽板部94的正面下端也设置爪部99,从而构成作为布料压板发挥作用的夹持机构的情况下,布料13会发生弯曲,为了消除该弯曲会导致安装时的作业负担变大。因此,优选如本实施例涉及的遮光片9那样构成为仅固定布料13的上端,布料13不会发生弯曲,从而容易安装。

(遮光片的动作和多用途适应性)

图8中的(a)、(b)、(c)分别是对本实施方式的卷帘1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遮光片9的动作例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如图8中的(a)所示,本实施例的遮光片9具有支撑板部93和遮蔽板部94且整体的剖面形状呈大致l字状,其中,支撑板部93从安装架2的前侧面朝向前方弯曲突出长度a,遮蔽板部94从支撑板部93朝向下方延伸长度b。

遮蔽板部94的长度b形成为能够防止从安装架2与卷绕管3之间的间隙产生漏光的长度。支撑板部93的长度a设定在不会对操作绳7的操作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内。即使在以操作绳7与本实施例的遮光片9接触的状态进行操作时,由于遮光片9会进行转动,因而也不会产生操作负担。

另外,如图8中的(b)所示,在将本实施例的遮光片9应用于帘布4的最大卷绕直径s较小的卷帘1中的情况下,帘布4与遮光片9不会接触,作为其基本姿态,能够在维持遮光片9的遮蔽板部94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架2的前后方向大致垂直的状态(沿竖直方向垂下的状态)的同时保持遮光功能。

另一方面,如图8中的(c)所示,在将本实施方例的遮光片9应用于帘布4的最大卷绕直径s较大的卷帘1中的情况下,即使在帘布4与遮光片9接触时,也可以使遮光片9根据帘布4的卷绕量进行转动,从而可以保持其遮光功能。

但是,在根据现有技术将卷帘1壁装至墙面上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将遮光片9安装至该卷帘1上这一问题。

图9中的(a)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卷帘1壁装至墙面(例如垂直墙面)w时的实施例,(b)是其比较例。

如图9中的(a)所示,可以使用固定件61(本例中为l字状配件)将具有遮光片9的本实施方式的卷帘1壁装至墙面w上。固定件61利用安装螺丝经由固定件61的第一安装孔61a固定托架6,并经由固定件61的第二安装孔61b壁装在墙面w上。可以将本实施方式的卷帘1的安装架2安装至如此利用固定件61固定在墙面w上的托架6上。

尤其是,固定件61被构成为:以卷帘1与墙面w之间具有一定间隙的状态将本实施方式的卷帘1壁装至墙面w上。由此,当帘布4被卷绕而配重杆5到达上限位置时,可以防止配重杆5与墙面w发生碰撞。

即,如图9中的(b)所示,在根据现有技术壁装卷帘1的情况下,无法在该卷帘1上安装本实施例的遮光片9,但是,通过使用固定件61(本例中为l字状配件)可以将具有遮光片9的本实施方式的卷帘1壁装至墙面w上。

另外,在将具有遮光片9的本实施方式的卷帘1壁装至墙面w上的构成中,具有可以通过遮光片9防止灰尘堆积在卷绕后的帘布4上,因而使用时不会发生灰尘飞散这一效果。

另外,在将卷绕后的帘布4长期放置的情况下,外部光线的直射会导致帘布4发生褪色、颜色不均,但在将具有遮光片9的本实施方式的卷帘1壁装至墙面w上的构成中,能够通过遮光片9可靠地防止光直射于安装架2附近的帘布4上,从而能够提高帘布4的耐色性。

另外,在图9所示的卷帘中,由于遮光片9被轴支撑在设置于安装架2上的轴承部20中,因此,与将安装架2固定在天花板时同样,可以提高从正面看时的美观性。

另外,在图9所示的卷帘中,如参照图4所说明那样轴承部20沿安装架2的整个左右方向连续形成,因而即使受到外部干扰等也不会轻易脱落。

此外,作为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可以构成为:在使用固定件61(本例中为l字状配件)经由托架6将卷帘1壁装至墙面w上时,通过改变遮光片9的形状,从而通过托架6或者固定件61(本例中为l字状配件)支撑遮光片9,以此代替利用安装架2的轴承部20支撑遮光片9。

例如,图10中的(a)、(b)中表示将作为本发明的变形例涉及的遮蔽装置的卷帘1壁装至墙面上的例子。另外,在图10中的(a)、(b)中,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同一符号。

首先,在图10中的(a)所示的变形例中,取代在图3所示的遮光片9的形状中的支撑板部93的前端设置大致c字状的轴部91,而将该支撑板部93的前端形成为具有朝向上方延伸的部位93a、和经过该部位93a后朝向后方延伸的部件93b的l字状弯曲形状。部位93a从美观性的观点出发可以形成为在卷帘1的左右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内被遮蔽的板状体,但并没有限定。部件93b是使用固定件61(本例中为l字状配件)与托架6一同进行固定的部位,可以形成为能够通过固定件61进行固定的板状片、或者能够利用固定件61固定且设有切口,而且在卷帘1的左右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内被遮蔽的板状体。

并且,图10中的(a)所示的变形例的遮光片9在构成为不能转动这一点上与图3所示的遮光片9不同,但是,图10中的(a)所示的支撑板部93,在从卷帘1的主体朝向前方弯曲突出并与遮蔽板部94相连这一点上与图3所示的遮光片9的功能相同,从而允许帘布4卷绕一定量,能够避免或缓和因为与帘布4(或者后述的配重杆5)相互干扰而产生的碰撞力和接触音。

另一方面,图10中的(b)所示的变形例形成为如下形态,即:将图3所示的遮光片9的形状中设置于支撑板部93前端的大致c字状的轴部91的形状改变为如图所示的形状,且利用用于悬挂支撑该轴部91的悬挂支撑部件62。

悬挂支撑部件62具有下端具有轴承部62c且朝向上方延伸的部位62a、和经过该部位62a后朝向后方延伸的部位62b,且弯曲成l字状。该轴承部62c的功能与图3所示用于支撑遮光片9且设置于安装架2的正面侧的轴承部20相同。在本例中,部位62a从美观性的观点出发也可以形成为在卷帘1的左右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内被遮蔽的板状体,但并没有限定。部件62b是使用固定件61(本例中为l字状配件)与托架6一同进行固定的部位,可以形成为能够通过固定件61进行固定的板状片、或者能够利用固定件61固定且设有切口,而且在卷帘1的左右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内被遮蔽的板状体。

并且,图10中的(b)所示的变形例的遮光片9构成为与图3所示的遮光片9同样能够进行转动,并包含图3所示的遮光片9具有的全部功能。

另外,作为进一步的变形例,也可以构成为:在通过托架6或者固定件61支撑遮光片9时,改变托架6或固定件61的形状,从而以能够转动或不能转动的方式支撑遮光片9。因此,遮光片9可以构成为:直接支撑在安装架2、托架6或者固定件61上、或者根据用途适当地改变形状而使用悬挂支撑部件62间接进行支撑。

另外,除了为了遮住外部光线的目的而设置遮光片9之外,也可以为了遮蔽透气性的目的而构成遮光片9,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透光性的材料构成,因此,在本申请说明书中,在仅称为“翼片”时,包含图9中的(a)和图10中的(a)、(b)所例示的形状等各种支撑形态,称之为遮光目的和遮风目的等多重目的的遮蔽部件。

因此,可以使用固定件61(本例中为l字状配件)将具有该翼片的本实施方式的卷帘1壁装至墙面w上,能够通过该翼片防止尘埃飞散,且提高帘布4的耐色性。

另外,图11中的(a)、(b)、(c)表示将本实施例的遮光片9应用于另一实施方式的卷帘1时的构成。

图11中的(a)所示的例子是帘布4在本实施例的遮光片9侧从卷绕管3垂下,且配重杆5位于遮光片9与卷绕管3之间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本实施例的遮光片9在从支撑板部93朝向下方延伸的遮蔽板部94的下端形成有曲面形状的干扰缓和部95,因此,不会与配重杆5相互干扰而卡住。

另外,如图11中的(b)所示,即使在将配重杆5的上限位置设定在与安装架2抵接的位置处的情况下,配重杆5也顺畅地从遮光片9的干扰缓和部95移动至遮蔽板部94而使遮光片9进行转动,因而也不会损害其操作性。另外,如参照图5中的(b)所说明那样,在设置于遮光片9上的轴部91的根部附近形成有抵接部97,抵接部97在遮光片9从该基本姿态进行转动时与转动限制片20b抵接,从而限制遮光片9朝向上方转动。由此,遮光片9不会与托架6或其安装面抵接,从而也不会因为配重杆5的碰撞而导致遮光片9破损。因此,不会损害将遮光片9安装在卷帘1的安装架2上时的操作性,且能够维持其品质。

另外,如图11中的(c)所示,在想要始终维持遮光片9的遮蔽板部94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架2的前后方向大致垂直的状态(沿竖直方向垂下的状态)这一基本姿态时,可以通过调整安装在操作绳7上的移动限制部件12的位置,使该移动限制部件12与操作滑轮8等抵接而使其停止旋转,从而固定配重杆5的上限位置。由此,遮光片9不会与托架6或其安装面接触,从而也不会因为配重杆5的碰撞而导致遮光片9破损。并且,能够始终维持遮光片9的遮蔽板部94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架2的前后方向大致垂直的状态(沿竖直方向垂下的状态)这一基本姿态,从而可以维持其美观性和品质。

因此,如图8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遮光片9能够安装在各种卷帘1的安装架2上,且不会对其操作性和品质、或者美观性产生不利影响。

(关于遮光片上的布料的安装的变形例)

在上述一个实施例的遮光片9中,关于布料13的安装,对于如参照图6和图7所说明那样,在遮蔽板部94的正面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剖面呈大致钩形状地突出的突起片96a、96b,且利用突起片96a和爪部99构成作为布料压板发挥作用的夹持机构的例子进行了说明。而且,在突起片96a、96b的作用下,即使在因为遮光片9的转动动作而使布料13在上下方向上产生错位时,也不会损害其功能和美观性。

但是,在布料13质地较薄等因为遮光片9的转动动作而使布料13在左右方向上产生错位的情况下,有可能损害其美观性。因此,优选如图12所示在遮光片9的遮蔽板部94的左右两端部处,在爪部99的上部设置伴随永久变形的夹压部100。即,如参照图6和图7所说明那样,在将布料13安装至遮光片9上之后,使用钳子等夹具进行敛缝而使其永久变形,从而形成夹压部100。通过如此设置伴随永久变形的夹压部100,可以抑制布料13在左右方向上发生错位。

或者,取代设置上述伴随永久变形的夹压部100,而在将布料13安装至遮光片9上之后,如图13中的(a)所示,在遮光片9的遮蔽板部94的左右两端部处,在爪部99的上部安装由橡胶材质或者合成树脂形成的规定形状(本例中呈“コ”字状)的夹压部件101,从而如图13中的(b)所示那样夹压布料13。通过如此设置能够拆装且弹性变形的夹压部件101,可以抑制布料13在左右方向发生错位。

或者,也可以取代设置上述夹压部100或夹压部件101,而预先在遮光片9的遮蔽板部94的左右两端部设置夹压部位102。例如如图14中的(a)所示,预先在遮蔽板部94的左右两端部设置具有可弹性变形的夹压部位102的孔部102a,如图14中的(b)所示从孔部102a对夹压部位102进行挤压而使之弹性变形,从而如图14中的(c)所示夹压布料13。通过如此设置能够在外部挤压下弹性变形的夹压部位102,可以抑制布料13在左右方向发生错位。

(遮光片的构成例)

图15中的(a)、(b)、(c)表示各种遮蔽装置(包括卷帘1之外的其他装置)中的典型的遮光片9的构成例。图15中的(a)表示以上参照图3等所述的一个实施例的遮光片9的构成。

图15中的(b)所示的例子与图15中的(a)所示的构成相比未设置突起片96b,其他要素相同。即,在图15中的(b)所示的例子中,由于未设置突起片96b,因而通过突起片96a和爪部99构成作为布料压板发挥作用的夹持机构,将布料13固定并使其垂下,因而有可能在遮光片9转动等时使布料13产生晃动,但是,从其他观点来看,能够得到图15中的(a)所示的、以上参照图3等所说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遮光片9的全部作用和效果,且可以适用其变形例。

进而,图15中的(c)表示与图15中的(a)所示的构成相比无需使遮光片9转动时的典型例。即,将轴部91形成为能够固定在安装架2上的形状、或者缩短遮蔽板部94的长度,并使布料13具有遮光功能。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采用上述发明涉及的特征性要素,并根据应用用途使之变形。

另外,图16中的(a)、(b)分别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卷帘1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遮光片9上的布料13的安装相关的两个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16中的(a)表示在图3所示的遮光片9上通过构成为夹持机构的突起片96a和爪部99夹持较厚的布料13时的详细图。在通过突起片96a和爪部99夹持较厚的布料13的情况下,突起片96a呈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表示遮蔽板部94的长度方向的a-a’与表示突起片96a的长度方向的b-b’变得不平行。在从美观性的观点出发想要进一步改善该突起片96a与遮蔽板部94不平行这一点的情况下,作为遮光片9上的布料13的夹持机构可以设置为图16中的(b)所示那样的结构。

在图16中的(b)所示的例子中,作为遮光片9上的布料13的夹持机构,并未设置爪部99,而是由突起片96a和图12所示的夹压部100构成。此时的突起片96a由不可弹性变形的刚体构成。夹压部100通过在遮光片9的遮蔽板部94的左右两端部处,在将布料13安装至遮光片9上之后,使用钳子等夹具进行敛缝使之永久变形而形成。由此,即使是较厚的布料13,也能够以表示遮蔽板部94的长度方向的a-a’与表示突起片96a的长度方向的b-b’几乎平行的状态将布料13安装至遮光片9上。

以上,举以特定的实施方式的例子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例子,能够在不脱离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尤其是遮光片9的轴部91的形状、结构及其卡定方法,仅对其中一例进行了说明,例如也可以由圆轴等形成遮光片9的轴部91,在例如卷帘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遮光片9的轴部91支撑在支撑部件2a、2b上,而不是支撑在作为框体的安装架2上。另外,遮光片9的轴部91在安装架2上的卡定位置并不限于安装架2的正面,也可以是安装架2的背面或底面。另外,作为可以利用遮光片9的形态,除了卷帘之外,还有横式百叶窗、挽起式窗帘、百褶帘等。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构成具有能够提高美观性和操作性,且容易安装规定的布料的遮光片的遮蔽装置,因而在能够利用遮光片的遮蔽装置中十分有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