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50945发布日期:2020-03-03 04:43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说明书涉及一种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可以划分为:用户直接移动吸尘器的同时进行清扫的手动吸尘器;自行行驶的同时进行清扫的自动吸尘器。

并且,根据吸尘器的形状,手动吸尘器可分为卧式吸尘器、立式吸尘器、手持式吸尘器以及杆式吸尘器等。

在作为现有文献的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127088号(授权日为2012年3月8日)中公开了手提式真空吸尘器。

所述手提式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入管、气流生成器、离心分离装置、电源以及手柄。

在所述手柄,设置有用于切换所述气流生成器的开启或关闭的触发开关。

但是,根据现有文献的吸尘器,利用触发开关来对气流生成器的开启或关闭进行切换,因此,在气流生成器处于开启的状态下会存在有无法对气流的强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并且,在现有文献中,触发开关位于用户手掌接触的部分、即手柄,因此,存在有在用户以把持手柄的状态执行清扫的过程中,无意识地操作触发开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操作部不仅能输入吸入马达的开启或关闭指令,而且还能在吸入马达处于开启的状态下对吸入马达的吸力强度进行调节的吸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清扫过程中能够防止无意识地对操作部进行操作的吸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单个操作按钮来对吸入马达的开启或关闭指令、以及吸入马达的吸力强度进行调节的吸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操作部的操作过程中,能够防止用于输入吸入马达的开启或关闭指令的推压(push)部、以及用于对吸力强度进行调节的推压部同时被按压的吸尘器。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一实施实施方式的吸尘器包括:吸入马达,其用于产生吸力;以及操作部,其用于输入所述吸入马达的控制指令,所述操作部包括:支撑框架;操作按钮,其以能够进行旋转的方式安置于所述支撑框架,并且具备第一推压部和第二推压部,所述第一推压部在朝向一方向进行旋转时能够输入所述吸入马达的开启指令或者关闭指令,所述第二推压部在朝向另一方向进行旋转时能够对所述吸入马达的吸力强度进行调节。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吸尘器包括:吸入部,其用于引导空气和灰尘;本体,其具备用于从由所述吸入部引导的空气中分离出灰尘的灰尘分离部;以及操作部,其用于输入所述吸入马达的控制指令,所述操作部位于比所述吸入部的长度方向轴更高的位置,所述操作部具备第一推压部和第二推压部,所述第一推压部在朝向一方向进行旋转时能够输入第一指令,所述第二推压部在朝向另一方向进行旋转时能够输入第二指令。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所提出的实用新型,通过操作部来不仅能输入吸入马达的开启指令或关闭指令,而且还能在吸入马达处于开启的状态下对吸入马达的吸力强度进行调节,因此具有用户调节吸力的同时能够执行清扫的优点。

例如,在吸力强度较大的情况下,虽然可进行清扫的时间将会降低,但是能够提高清扫性能。另一方面,在吸力强度较小的情况下,具有虽然清扫性能将会降低,但是能够增加清扫时间的优点。

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操作部位于比手柄的把持部更高的位置,因此,具有在把持着把持部的状态下能够防止无意识地对操作部进行操作的优点。

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利用单个操作按钮来不仅能输入吸入马达的开启指令或关闭指令,而且还能对吸入马达的吸力强度进行调节,因此具有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优点。

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通过操作按钮的旋转动作来能够输入操作指令,因此在针对操作按钮的操作过程中,能够防止用于输入吸入马达的开启指令或关闭指令的开关、以及用于接收吸力强度的开关同时被按压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的俯视图。

图4是从下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示出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手柄部分离出操作部的状态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操作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支撑框架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操作按钮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部结合于手柄的情形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操作按钮的铰链安置于支撑框架的铰链安置槽的情形的图。

图12是示出操作按钮的第一推压部被推压的状态的图。

图13是示出在如图12的状态下,操作按钮和支撑框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4是示出操作按钮的第二推压部被推压的状态的图。

图15是示出在如图14的状态下,操作按钮和支撑框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示例性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注意的是,在对各附图的结构要素赋予附图标记时,对于同一结构要素,即使出现在不同的附图中,也尽可能地使用同一附图标记。另外,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时,在判断为对相关的已知结构或功能的具体说明妨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理解时,省略其详细说明。

另外,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要素时,可使用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将该结构要素区别于其他结构要素,并不由该术语限定相应结构要素的本质、次序或顺序等。在记载某一结构要素“连接”、“结合”或“连接”于其他结构要素的情况下,该结构要素可直接连接或连接于上述其他结构要素,但是也应理解为各个结构要素之间也可以“连接”、“结合”或“连接”有另一结构要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的俯视图,图4是从下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剖视图。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吸尘器1可以包括本体2。

所述吸尘器1还可以包括结合于所述本体2的前方的吸入部5。所述吸入部5可以将包含灰尘的空气引导至所述本体2。

所述吸尘器1还可以包括结合于所述本体2的手柄部3。所述手柄部3可以在所述本体2位于所述吸入部5的相反侧。

即,所述本体2可以配置于所述吸入部5和所述手柄部3之间。

所述本体2可以包括:第一主体10;第二主体12,其位于所述第一主体10的上侧。所述第一主体10和所述第二主体12可以直接结合,或者可以经由中间的中间构件而间接地结合。

虽然并不进行限定,所述第一主体10和所述第二主体12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

此外,所述第一主体10和所述第二主体12各自的上侧和下侧形成开口。即,各个所述主体10、12可以包括上侧开口和下侧开口。

此外,所述吸入部5可以以所述吸入部5的中央部大致位于所述第一主体10和所述第二主体12的边界部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本体2。

所述本体2还可以包括灰尘分离部,所述灰尘分离部用于从经由所述吸入部5吸入而至的空气中分离出灰尘。

作为一例,所述灰尘分离部可以包括通过旋流(cyclone)流动能够分离灰尘的第一旋流部110。此时,所述第一主体10包括所述第一旋流部110。

经由所述吸入部5吸入而至的空气和灰尘,沿着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内周面进行螺旋流动。

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旋流流动的轴可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所述灰尘分离部10还可以包括第二旋流部130,所述第二旋流部130用于从所述第一旋流部110排出的空气中再次分离出灰尘。此时,所述第二旋流部130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内部,使得所述灰尘分离部的大小实现最小化。所述第二旋流部130可以包括以并列方式配置的多个旋流器本体。

作为另一例,所述灰尘分离部也可以具备单个旋流部,在此情况下,所述旋流流动的轴也可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主体10起到灰尘桶的作用,所述灰尘桶用于储存从各个所述旋流部110、130分离出的灰尘。

所述本体2还可以包括用于开闭所述第一主体10的下侧的主体盖16。所述主体盖16可以利用旋转动作来开闭所述第一主体10。在所述第一主体10可设置有用于旋转所述主体盖16而进行操作的按钮18。所述主体盖16的铰链162可以与设置于电池壳体60的铰链结合部620相结合。

所述第二旋流部13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所述第一主体10内。

在所述第一主体10内可以配置有灰尘储存引导件124,所述灰尘储存引导件124对从所述第二旋流部130分离出的灰尘的储存进行引导。所述灰尘储存引导件124可以结合于所述第二旋流部130的下侧,并且与所述主体盖16的上表面相接触。

所述灰尘储存引导件124可以将所述第一主体10内部的空间划分为第一灰尘储存部121和第二灰尘储存部123,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121用于储存从所述第一旋流部110分离出的灰尘,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123用于储存从所述第二旋流部130分离出的灰尘。

所述灰尘储存引导件124的内部空间为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123,所述灰尘储存引导件124和所述第一主体10之间的空间为第一灰尘储存部121。

所述主体盖16可以对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121和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123一同进行开闭。

所述吸尘器1还可以包括:吸入马达20,其用于产生吸力;电池40,其用于向所述吸入马达20供应电源。

所述吸入马达20可以位于所述第二主体12内。此外,所述吸入马达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所述灰尘分离部的上侧。由此,所述吸入马达20位于所述第一主体10的上方。

所述吸入马达20可以与所述第二旋流部130的排出口相连通。

为此,所述本体2还可以包括:排出引导件28,其与所述第二旋流部130相连接;流动引导件22,其与所述排出引导件28相连通。

作为一例,所述排出引导件28位于所述第二旋流部130的上侧,所述流动引导件22位于所述排出引导件28的上侧。

此外,所述吸入马达2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流动引导件22的内部。

由此,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旋流流动的轴可以贯通所述吸入马达20。

当所述吸入马达20位于所述第二旋流部130的上侧时,从所述第二旋流部130排出的空气能够直接流向所述吸入马达20侧,因此,能够使所述灰尘分离部和所述吸入马达20间的流路最小化。

所述吸入马达20可以包括进行旋转动作的叶轮(impeller)200。所述叶轮200可以连接于传动轴(shaft)202。所述传动轴202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

所述传动轴202的延长线(也可称为叶轮200的旋转轴)可以穿过所述第一主体10。此时,所述叶轮200的旋转轴和由所述灰尘分离部的第一旋流部110所产生的旋流流动的轴可以位于同一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从所述灰尘分离部排出的空气、即从第二旋流部130向上方排出的空气流向所述吸入马达20侧的路径缩短,并且空气的方向变化变少,从而具有能够减少空气的流动损失的优点。

在空气的流动损失减少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吸力,并且能够增加用于向所述吸入马达20供应电源的电池40的使用时间。

所述吸尘器1还可以包括:上部马达壳体26,其覆盖所述吸入马达20的上侧一部分;下部马达壳体27,覆盖所述吸入马达20的下侧一部分。所述下部马达壳体27可以与所述第二主体12形成为一体,或者结合于所述第二主体12。

所述吸入马达20可容纳于各个所述马达壳体26、27的内部,所述流动引导件22可以以包围所述上部马达壳体26的方式配置。

所述流动引导件2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所述上部马达壳体26隔开。并且,所述流动引导件2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所述第二主体12隔开。

由此,所述流动引导件22的内周面和所述上部马达壳体26的外周面形成第一空气流路232,所述流动引导件22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二主体12的内周面形成第二空气流路234。

从所述第二旋流部130排出的空气沿着所述第一空气流路232流向所述吸入马达20,而从所述吸入马达20排出的空气沿着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34进行流动后向外部排出。因此,所述第二空气流路234起到排气流路的作用。

所述手柄部3可以包括:手柄30,其供用户进行把持;电池壳体60,其配置于所述手柄30的下侧。

所述手柄30可以位于所述吸入马达20的后方。

若对方向进行定义,当以所述吸尘器1中的所述吸入马达20为基准时,则所述吸入部5所处的方向为前方,所述手柄30所处的方向为后方。

所述电池40可以位于所述第一主体10的后方。因此,所述吸入马达20和所述电池40可以以在上下方向上不重叠的方式配置,并且其配置高度也可以不同。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当以所述手柄30为基准时,重量较大的吸入马达20位于所述手柄30的前方,而重量较重的电池40位于所述手柄30的下方,因此所述吸尘器1整体上能够均匀地分配重量。当用户把持所述手柄30进行清扫时,能够防止用户的手腕过度受力。即,重量较重的结构分散配置于吸尘器1的前侧和后侧,并且以不同的高度配置,因此,能够防止吸尘器1的重心偏向某一侧。

由于所述电池40位于所述手柄30的下方,而所述吸入马达20位于所述手柄30的前方,因此在所述手柄30的上方不存在任何结构。即,所述手柄30的上表面形成所述吸尘器1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外观。

因此,能够防止:在把持所述手柄30使用的过程中,吸尘器1的一结构与用户的手臂相接触的情况。

所述手柄30可以包括:第一延伸部310,其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并且用户能够把持所述第一延伸部310;以及第二延伸部320,其从所述第一延伸部310的上侧朝向所述吸入马达20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3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沿着水平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延伸部310为用户能够把持的部分(用户的手掌能接触到的部分),也可以称之为把握部。

在所述第一延伸部310可以设置有移动限制部312,所述移动限制部312在用户把持所述第一延伸部310的状态下,能够防止手在所述第一延伸部310的长度方向(图2中为上下方向)上移动。所述移动限制部312可以从所述第一延伸部310朝向所述吸入部5延伸。

所述移动限制部312以与所述第二延伸部320隔开的方式配置。因此,在把持所述第一延伸部310的状态下,部分手指位于所述移动限制部312的上方,而其余的手指位于所述移动限制部312的下方。

作为一例,所述移动限制部312可以位于食指和中指之间。

根据这样的配置,在用户把持所述第一延伸部310的状态下,所述吸入部5的长度方向轴a1可以穿过用户手腕。

在所述吸入部5的长度方向轴a1穿过用户手腕的情况下,在用户展开手臂的状态下,所述吸入部5的长度方向轴a1实质上可以与用户的手臂的延伸方向平行。因此,在这样的状态下可以具有如下的优点,即,当用户把持所述手柄30推动或拉动吸尘器1时,用户需要消耗的力达到最小。

所述手柄30可以包括操作部350。作为一例,所述操作部350可以位于在所述第二延伸部320形成的倾斜面。通过所述操作部350可以输入吸入马达20的开启指令和关闭指令。作为一例,可以通过所述操作部350来能够输入所述吸尘器(吸入马达)的开启指令和关闭指令。并且,在所述吸入马达20处于开启的状态下,通过所述操作部350能够对吸入马达20的吸力强度进行调节。

所述操作部350可以以朝向用户的方式配置。以所述手柄30为基准,所述操作部350可以位于所述移动限制部312的相反侧。

所述操作部350位于比所述移动限制部312更高的位置。因此,用户在把持所述第一延伸部310的状态下,可以用拇指很容易地对所述操作部350进行操作。

并且,由于所述操作部350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延伸部310的位置,因此,在以把持所述第一延伸部310的状态执行清扫时,能够防止无意识地对所述操作部350进行操作的情况。

在所述第二延伸部320,可以设置有用于显示运行状态的显示部322。作为一例,所述显示部322可以位于所述第二延伸部320的上表面。因此,在用户执行清扫的过程中,能够容易确认位于所述第二延伸部320的上表面的显示部322。作为一例,所述显示部322可以显示电池40的余量、吸入马达的强度等。

虽然并不进行限定,所述显示部322可以包括多个发光部。多个所述发光部可以以沿着所述第二延伸部320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的方式排列。

所述电池壳体60可以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310的下侧。

所述电池40可以以与所述电池壳体60能够分离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电池壳体60。作为一例,所述电池40可以从所述电池壳体60的下方插入到所述电池壳体60的内部。

所述电池壳体60的后表面和所述第一延伸部310的后表面可以形成连续的表面。因此,所述电池壳体60和所述第一延伸部310可以具有一体感。

在所述电池40容纳于所述电池壳体60的状态下,所述电池40的下表面可以露出于外部。因此,当将所述吸尘器1放置于地面时,所述电池40可以放置于地面上。

根据这样的结构,具有能够直接从所述电池壳体60分离所述电池40的优点。

并且,由于所述电池40的下表面露出于外部,因此,所述电池40的下表面能够直接与吸尘器1的外部的空气相接触,从而能够提高所述电池40的冷却性能。

另外,参照图3,所述吸尘器1还可以包括过滤器机构50,所述过滤器机构50具有用于使穿过所述吸入马达20的空气排出的空气排出口522。作为一例,所述空气排出口522可以包括多个开口,并且多个所述开口沿着圆周方向排列。因此,空气排出口522可以排列成环形状。

所述过滤器机构50可以以可分离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本体2的上侧。所述过滤器机构50可以以可分离的方式容纳于所述第二主体12。

在所述过滤器机构50结合于所述本体2的状态下,所述过滤器机构5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主体12的外侧。由此,所述过滤器机构50的一部分经由所述本体2的上侧开口而引入到所述本体2的内部,而另一部分向所述本体2的外部突出。

所述本体2的高度实质上可以与所述手柄30的高度相同。由此,所述过滤器机构50向所述本体2的上方突出,因此用户在把持所述过滤器机构50的状态下可以容易分离所述过滤器机构50。

在所述过滤器机构50结合于所述本体2的状态下,所述空气排出口522位于所述过滤器机构50的上侧。由此,从所述吸入马达20排出的空气向所述本体2的上方排出。

根据本实施例,在利用吸尘器1进行清扫的过程中,能够防止从空气排出口522排出的空气流向用户侧。

所述本体2还可以包括,用于对流入到所述吸入马达20的空气进行过滤的预滤器(pre-filter)29。所述预滤器29可以位于所述流动引导件22内。并且,所述预滤器29安置于所述上部马达壳体26,并且可以包围所述上部马达壳体26的一部分。即,所述上部马达壳体26可以包括用于对所述预滤器29进行支撑的过滤器支撑部。

图6是示出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手柄部分离出操作部的状态的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操作部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支撑框架的立体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操作按钮的立体图。

参照图6至图9,本实施例的手柄30的外形是由手柄主体330和结合于所述手柄主体330的手柄盖340形成的。

在所述手柄盖340结合于所述手柄主体330的状态下,所述手柄盖340和所述手柄主体330定义所述第一延伸部310和第二延伸部320。

所述手柄主体330可以包括:第一手柄主体331;和位于所述第一手柄主体331的上侧的第二手柄主体332。

所述手柄盖340可以包括:第一盖341;和配置于所述第一盖341的上侧的第二盖342。

若所述第一盖341结合于所述第一手柄主体331,则所述第一手柄主体331和所述第一盖341形成所述第一延伸部310。此外,若所述第二盖342结合于所述第二手柄主体332,则所述第二手柄主体332和所述第二盖342可以形成所述第二延伸部320。

虽然并不进行限定,所述操作部350可以结合于所述第二盖342。

在将所述手柄主体330和所述手柄盖340以分离的方式形成的情况下,可以将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手柄主体330的内部,也能形成可以将所述操作部350结合于所述手柄盖340的结构。

所述第二盖342可以包括能够容纳所述操作部350的一部分的容纳部343。所述容纳部343可以是由所述第二盖342的一部分凹陷而形成的。

所述手柄30还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操作部350的操作指令的第一开关382和第二开关384。所述第一开关382和所述第二开关384可以配置于高度彼此不同的位置。

虽然并不进行限定,所述第一开关382可以接收所述吸入马达20的开启指令(或者,可以称之为“第一指令”)和关闭指令(或者,可以称之为“第三指令”),所述第二开关384可以接收用于对所述吸入马达20的吸力强度进行调节的指令(或者,可以称之为“第二指令”)。

在所述第二盖342可以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操作部350的一部分贯通的一对开口344。一对所述开口344可以以与所述第一开关382和第二开关384相向的方式配置。

作为一例,一对所述开口344可以形成于所述容纳部343的底面。

另外,所述操作部350可以包括:操作按钮360;和用于支撑所述操作按钮360的支撑框架370。

所述操作按钮360可以以能够进行移动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支撑框架370,所述支撑框架370可以结合于所述第二盖342。

所述操作按钮360可以包括按钮主体361。在所述按钮主体361的大致中央部,可以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按钮主体361划分为两个部分的划分开口362。

所述按钮主体361可以包括以所述划分开口362为基准而划分的第一推压部361a和第二推压部361b。

并且,所述按钮主体361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划分开口362的两侧的切开槽369。所述切开槽369使各个所述推压部361a、361b能够用肉眼划分。

为了使用户能够用一个手指对两个推压部361a、361b进行操作,并且增加所述按钮主体361与手指的接触面积,作为一例,所述按钮主体361可以形成为椭圆形形状。

在所述操作部350结合于所述手柄30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推压部361a和所述第二推压部361b可以沿着上下排列。即,所述第一推压部361a和所述第二推压部361b可以位于彼此不同的高度。

所述第一推压部361a可以包括用于按压所述第一开关382的第一推压凸起366a,所述第二推压部361b包括用于按压所述第二开关384的第二推压凸起366b。

所述第一推压部361a和第二推压部361b分别可以包括用于提高强度的加强肋364a、364b。

各个所述加强肋364a、364b可以具有弯折多次的形状,以增加由各个所述加强肋364a、364b所产生的补强效果。

并且,各个所述推压凸起366a、366b可以与各个所述加强肋364a、364b形成为一体,以防止各个所述推压凸起366a、366b发生破损。

为了使所述操作按钮360与所述支撑框架370相结合,所述操作按钮360还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按钮卡钩365a、365b。

此时,为了稳定地保持所述操作按钮360结合于所述支撑框架370的状态,所述操作按钮360可以包括多个按钮卡钩365a、365b。

多个所述按钮卡钩365a、365b可以沿着上下排列,以使在所述操作按钮360上,第一推压部361a侧的与所述支撑框架370之间的结合力和所述第二推压部361b侧的与所述支撑框架370之间的结合力实质上相同。

即,第一按钮卡钩365a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推压部361a,第二按钮卡钩365b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推压部361b。

此外,所述第一推压凸起366a和第二推压凸起366b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按钮卡钩365a和所述第二按钮卡钩365b之间。

作为一例,所述第一按钮卡钩365a、第一推压凸起366a、第二推压凸起366b以及第二按钮卡钩365b可以排列成一列。

所述操作按钮360还可以包括铰链363,以使在用户对所述操作按钮360进行操作时,用于防止所述第一推压部361a和所述第二推压部361b同时按压所述第一开关382和第二开关384的情况。

作为一例,所述铰链363从所述按钮主体361突出,由此提供:在所述第一推压部361a和第二推压部361b中的任意一个被按压时,用于使所述操作按钮360整体进行旋转的旋转中心。

所述铰链363分别可以位于所述划分开口362的两侧,使得所述按钮主体361整体在所述铰链363的作用下稳定地进行旋转动作。

即,一对铰链363从所述按钮主体361突出,并且所述划分开口362可以位于一对所述铰链363之间。

所述支撑框架370可以包括用于安置所述操作按钮360的框架主体371。

所述框架主体371可以包括凹陷部372,所述凹陷部372至少能够容纳所述操作按钮360的加强肋364a、364b。

所述框架主体371还可以包括划分部375,所述划分部375贯通所述操作按钮360的划分开口362。所述划分部375可以从所述凹陷部372的底部面372a突出。

所述框架主体371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卡钩紧固孔378,一个以上的所述卡钩紧固孔378用于与所述操作按钮360的按钮卡钩365a、365b进行紧固。

在所述操作按钮360包括多个按钮卡钩365a、365b的情况下,所述框架主体371也可以包括多个卡钩紧固孔378。

所述框架主体371还可以包括用于使所述操作按钮360的各个推压凸起366a、366b贯通的凸起贯通孔376。

作为一例,所述凸起贯通孔376可以形成于所述凹陷部372的底部面372a。

所述框架主体371可以包括用于与所述手柄盖340相结合的一个以上的框架卡钩377。作为一例,在图8中示出了所述框架主体371包括多个框架卡钩377的情形。

在所述第二盖342,可以形成有用于与多个所述框架卡钩377相结合的多个结合孔345。

所述框架主体371还可以包括铰链安置槽374,所述操作按钮360的铰链363安置于铰链安置槽374。作为一例,一对铰链安置槽374可以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371。此外,所述划分部375可以位于一对所述铰链安置槽374之间。

各个所述铰链安置槽374可以是从所述框架主体371凹陷形成的,并且可以包括弧形面,使得所述铰链363可进行旋转。

此时,所述铰链363的从所述按钮主体361突出的突出长度可以大于所述铰链安置槽374的凹陷深度,以使在所述铰链363安置于所述铰链安置槽374的状态下,所述操作按钮360与所述框架主体371不发生干涉地进行旋转。

即,所述操作按钮360的铰链363的一部分可以安置于所述铰链安置槽374。

在所述铰链安置槽374形成于所述框架主体371的情况下,所述框架主体371的与所述铰链安置槽374相对应的部分朝向外侧突出。在所述第二盖342可以设置有容纳槽346,所述容纳槽346用于容纳从所述框架主体371的朝向外侧突出的部分。

并且,所述卡钩紧固孔378的大小可以大于所述按钮卡钩365a、365b的大小,以在所述操作按钮360的按钮卡钩365a、365b与所述支撑框架370的卡钩紧固孔378紧固的状态下,使所述操作按钮360能够以所述铰链363为中心进行旋转。

但是,一对按钮卡钩365a、365b之间的最大间隔可以形成为实质上与一对卡钩紧固孔378之间的最大间隔相同,以保持所述按钮卡钩365a、365b紧固于所述卡钩紧固孔378的状态。

此外,一对卡钩紧固孔378之间的最小间隔可以形成为小于一对按钮卡钩365a、365b之间的最小间隔。因此,在各个所述按钮卡钩365a、365b紧固于各个所述卡钩紧固孔378的状态下,在各个所述卡钩紧固孔378可以形成有盈余空间,所述盈余空间是各个所述按钮卡钩365a、365b在所述操作按钮360进行旋转的过程中能够进行移动的空间。

所述支撑框架370还可以包括从所述框架主体371的边缘突出的外肋373。若所述操作按钮360结合于所述支撑框架370,则所述外肋373包围所述操作按钮360的外周面的边缘。

图10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部结合于手柄的情形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操作按钮的铰链安置于支撑框架的铰链安置槽的情形的图。

参照图6至图10,所述第一开关382和所述第二开关384可以设置于电源pcb(powerpcb)380。所述电源pcb380可以与位于所述手柄30内部的主pcb390电连接。所述主pcb390可以向所述吸入马达20供应电源,并且生成针对所述吸入马达20的控制信号。

所述电源pcb380可以安置于所述第二手柄主体332,若所述手柄盖340结合于所述手柄主体330,则可以被所述手柄盖340覆盖。

此时,所述第一开关382和所述第二开关384与所述手柄盖340的一对开口344对齐。并且,各个所述开关382、384可以以与所述支撑框架370的凸起贯通孔376相向的方式配置。

若所述操作部350与所述手柄盖340相结合,则所述操作按钮360的各个推压凸起366a、366b可以贯通一对所述开口344,或者位于一对所述开口344内。

但是,各个所述推压凸起366a、336b可以以与各个开关382、384隔开间隔而配置。

此外,在所述操作按钮360结合于所述支撑框架370的状态下,所述操作按钮360的铰链363安置于所述支撑框架370的铰链安置槽374。

如上所述,由于所述铰链363的从所述按钮主体361突出的突出长度大于所述铰链安置槽374的凹陷深度,因此,在所述铰链363安置于所述铰链安置槽374的状态下,所述按钮主体361与所述框架主体371隔开间隔。

并且,在所述铰链363安置于所述铰链安置槽374的状态下,所述操作按钮360的加强肋364a、364b与所述框架主体371的凹陷部372的底部面372a隔开间隔。

图12是示出操作按钮的第一推压部被推压的状态的图,图13是示出在如图12的状态下,操作按钮和支撑框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参照图2、图12以及图13,在用户把持所述手柄30的第一延伸部310的状态下,为了开启或关闭所述吸入马达20,可以推压(push)所述操作按钮360的第一推压部361a。

若所述第一推压部361a被推压,则所述操作按钮360以所述铰链363为旋转中心,沿着附图中的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据此,所述第一推压凸起366a按压所述第一开关382。此时,所述吸入马达20可以被开启或被关闭。

此时,作为一例,所述第一推压部361a可以被手指按压。所述第一推压部361a和所述第二推压部361b沿着上下排列,在用户的手把持所述第一延伸部310的状态下,用户的拇指也可以沿着上下延伸。在此情况下,在按压所述第一推压部361a的过程中,拇指的一部分可以与所述第二推压部361b相接触。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铰链363位于第一推压部361a和所述第二推压部361b之间,因此,即使分别向所述第一推压部361a和所述第二推压部361b施加力,在施加于所述第一推压部361a的力大于向所述第二推压部361b施加的力的情况下,各个所述推压部361a、361b也无法同时进行旋转,所述操作按钮360通过施加于所述第一推压部361a的力来沿着附图中的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各个推压部361a、361b同时按压各个开关382、384的情形。

图14是示出操作按钮的第二推压部被推压的状态的图,图15是示出在如图14的状态下,操作按钮和支撑框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参照图2、图14以及图15,在用户把持所述手柄30的第一延伸部310的状态下,为了调节所述吸入马达20的吸力的强度,可以推压所述操作按钮360的第二推压部361b。

若所述第二推压部361b被推压,则所述操作按钮360以所述铰链363为旋转中心沿着附图中的顺时针进行旋转,据此,所述第二推压凸起366b按压所述第二开关384。此时,能够增大或减小所述吸入马达20的吸力强度。

所述第二推压部361b可以被拇指按压,所述第一推压部361a和所述第二推压部361b沿着上下排列,因此,在推动所述第二推压部361b的过程中,能够防止所述第一推压部361a被推压。

因此,能够防止各个推压部361a、361b同时按压各个开关382、384。

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操作按钮包括第一推压部和第二推压部,因此,不仅能够用一个手指输入吸入马达的开启指令和关闭指令,而且还能调节吸入马达的吸力强度,从而具有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优点。

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支撑框架结合于手柄盖的状态下,操作按钮结合于支撑框架,而在操作按钮结合于支撑框架的状态下,能够进行旋转动作。

因此,即使在所述操作按钮和支撑框架之间存在有间隔,支撑框架也结合于手柄盖,因此,能够防止经由所述支撑框架和所述操作按钮之间的间隔而引入的异物进入到所述手柄内部的情况。即,所述支撑框架除了支撑所述操作按钮的作用以外,还能起到阻断异物进入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