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升降炒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045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自动烹饪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升降炒饭机。



背景技术:

传统炒饭需要人工来进行,耗费时间和人工,令企业经营成本高,炒饭的出品口味也会不一致,由于耗时也让餐饮店的客户的等候时间过长,令客户服务体验感差。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自动升级炒饭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升降炒饭机,该炒饭机主要包括用于翻炒食物的搅动条、翻转食物的滚筒、驱动滚筒翻炒转动的锅体、承托锅体并实现自动升降的支撑座、以及控制支撑座及锅体动作的底座。所述底座设为支撑稳定的长方体结构,内部设有用于控制翻炒进程的控制板,底座的正面设有便于用户操作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支撑座设为两个,均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锅体位于两个支撑座之间,与支撑座传动连接。所述滚筒安装在锅体内,可相对锅体转动。所述搅动条设置在滚筒内,可相对滚筒转动;所述搅动条与滚筒同轴安装,两者的转动轴线相同。

具体的,所述锅体还包括分别驱动滚筒和搅动条转动的驱动模块、以及用于加热滚筒的电磁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位于滚筒的后方,包括转动电机、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锅体内,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均设置在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分别与滚筒和搅动条传动连接,实现电机分别驱动滚筒和搅动条转动。所述电磁模块设为盘绕成盘形的加热线圈,并通过导线与控制板电连接。

具体的,所述支撑座设为提高支撑稳定性的类三角形结构,其内部设有用于驱动锅体翻转的翻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以及传动带。所述锅体通过位于两侧的连接轴与支撑座轴承连接。所述翻转电机固定在支撑座内,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主动轮安装在翻转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轮安装在连接轴上,所述传动带分别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实现翻转电机驱动锅体翻转。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了便于用户在炒饭前将材料加入滚筒,炒饭后将食物从滚筒倒出来,本发明所述控制面板设有用于控制锅体一键升降的升降按钮。该升降按钮按下后,控制板驱动翻转电机转动,从而带动主动轮、传动带、从动轮、连接轴转动,进而带动锅体翻转,从而实现锅体、滚筒一键升降的功能,大大提高了炒饭的效率,节省时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加热滚筒的热效率,本发明所述电池模块设为提高热效率的环形环绕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线圈的一端设在滚筒底部的外侧,另一端从滚筒的前方一直环绕到后方,实现加热线圈覆盖滚筒的结构设计。这样的线圈环绕方式可以使线圈全面覆盖滚筒的侧面,确保滚筒的整个侧面都加热均匀,从而避免热量分布不均而影响炒饭质量的现象发生,大大地提高了炒饭机出品的口感。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了提高翻转电机的传动效率,更好地驱动锅体翻转,本发明所述翻转电机设为同步电机,所述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分别设为主同步轮、从同步轮以及同步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翻转电机驱动锅体的稳定性,本发明两个所述支撑座内均设有用于驱动锅体翻转的电机模块,即锅体的翻转通过两个支撑座内的翻转电机同时驱动,驱动力更大、驱动更平稳。

进一步的,由于电磁模块和控制板在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需要及时排出,本发明所述锅体和底座底部均底部设有用于散热的条形散热孔组,所述条形散热孔组设为圆形,该条形散热孔组的面积与为电池模块和控制板散热的风扇面积相当,因此风扇吹出的风全部通过条形散热孔组排出,从而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由于锅体背部为传动部件,为了确保这些部件的正常工作,避免被外力损坏,本发明所述锅体背部还设有用于保护驱动模块的挡板。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炒饭机插上电源后进入待机状态,工作前按下升降按钮,翻转电机启动,驱动锅体和滚筒向下翻转到合适位置,用户将准备好的食材(饭、面、粉等)放入滚筒内并按下启动按钮后,翻转电机启动,驱动锅体和滚筒向上翻转到工作位置,控制板驱动转动电机和加热线圈工作,使滚筒、搅动条在电磁加热的作用下差速转动,实现食物的翻炒。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的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还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升降炒饭机采用一键升降滚筒装置,升降更加方便、减少升降杆、机械体积更小、造型更加美观、提升餐饮店人气。

(2)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升降炒饭机采用一键开关机器装置,操作更加方便。

(3)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升降炒饭机采用电磁加热模块,比传统电阻式加热导热快、省电、热感应灵敏度高。

(4)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升降炒饭机具有多功能、活动式的搅拌滚筒优点,可以炒饭,也可以炒粉,实现一机多用。

(5)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升降炒饭机的电机控制的自动按钮,让滚筒自动升降,省去人工,操作方便、电磁加热,省电,导热快,节省时间、风机散热,延长机械实用寿命、控制面板中配备旋钮式开关,实现恒温控制和温度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升降炒饭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升降炒饭机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升降炒饭机的右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升降炒饭机的俯视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

1-锅体,2-支撑座,3-底座,4-控制面板,5-条形散热孔组,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升降炒饭机,该炒饭机主要包括用于翻炒食物的搅动条、翻转食物的滚筒、驱动滚筒翻炒转动的锅体1、承托锅体1并实现自动升降的支撑座2、以及控制支撑座2及锅体1动作的底座3。所述底座3设为支撑稳定的长方体结构,内部设有用于控制翻炒进程的控制板,底座3的正面设有便于用户操作的控制面板4,所述控制面板4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支撑座2设为两个,均固定安装在底座3上。所述锅体1位于两个支撑座2之间,与支撑座2传动连接。所述滚筒安装在锅体1内,可相对锅体1转动。所述搅动条设置在滚筒内,可相对滚筒转动;所述搅动条与滚筒同轴安装,两者的转动轴线相同。

具体的,所述锅体1还包括分别驱动滚筒和搅动条转动的驱动模块、以及用于加热滚筒的电磁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位于滚筒的后方,包括转动电机、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锅体1内,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均设置在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分别与滚筒和搅动条传动连接,实现电机分别驱动滚筒和搅动条转动。所述电磁模块设为盘绕成盘形的加热线圈,并通过导线与控制板电连接。

具体的,所述支撑座2设为提高支撑稳定性的类三角形结构,其内部设有用于驱动锅体1翻转的翻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以及传动带。所述锅体1通过位于两侧的连接轴与支撑座2轴承连接。所述翻转电机固定在支撑座2内,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主动轮安装在翻转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轮安装在连接轴上,所述传动带分别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实现翻转电机驱动锅体1翻转。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了便于用户在炒饭前将材料加入滚筒,炒饭后将食物从滚筒倒出来,本发明所述控制面板4设有用于控制锅体1一键升降的升降按钮。该升降按钮按下后,控制板驱动翻转电机转动,从而带动主动轮、传动带、从动轮、连接轴转动,进而带动锅体1翻转,从而实现锅体1、滚筒一键升降的功能,大大提高了炒饭的效率,节省时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加热滚筒的热效率,本发明所述电池模块设为提高热效率的环形环绕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线圈的一端设在滚筒底部的外侧,另一端从滚筒的前方一直环绕到后方,实现加热线圈覆盖滚筒的结构设计。这样的线圈环绕方式可以使线圈全面覆盖滚筒的侧面,确保滚筒的整个侧面都加热均匀,从而避免热量分布不均而影响炒饭质量的现象发生,大大地提高了炒饭机出品的口感。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了提高翻转电机的传动效率,更好地驱动锅体1翻转,本发明所述翻转电机设为同步电机,所述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分别设为主同步轮、从同步轮以及同步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翻转电机驱动锅体1的稳定性,本发明两个所述支撑座2内均设有用于驱动锅体1翻转的电机模块,即锅体1的翻转通过两个支撑座2内的翻转电机同时驱动,驱动力更大、驱动更平稳。

进一步的,由于电磁模块和控制板在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需要及时排出,本发明所述锅体1和底座3底部均底部设有用于散热的条形散热孔组5,所述条形散热孔组5设为圆形,该条形散热孔组5的面积与为电池模块和控制板散热的风扇面积相当,因此风扇吹出的风全部通过条形散热孔组5排出,从而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由于锅体1背部为传动部件,为了确保这些部件的正常工作,避免被外力损坏,本发明所述锅体1背部还设有用于保护驱动模块的挡板6。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炒饭机插上电源后进入待机状态,工作前按下升降按钮,翻转电机启动,驱动锅体1和滚筒向下翻转到合适位置,用户将准备好的食材(饭、面、粉等)放入滚筒内并按下启动按钮后,翻转电机启动,驱动锅体1和滚筒向上翻转到工作位置,控制板驱动转动电机和加热线圈工作,使滚筒、搅动条在电磁加热的作用下差速转动,实现食物的翻炒。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的优点。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