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5602发布日期:2018-07-20 21:10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桁架式网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转门。



背景技术:

旋转门是桁架式网箱结构内,呈网箱的半径平面,围绕着中央立柱沿周向旋转的设备,承载着渔网清洗、活鱼自动驱赶和捕捉、死鱼收集、防虱等主要功能。多样化的功能决定了旋转门必须要高频率长周期的旋转作业,但是,旋转门进行高频率长周期的旋转作业导致旋转门的轴承使用寿命低,需要经常更换,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门,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旋转门进行高频率长周期的旋转作业导致旋转门的轴承使用寿命低,需要经常更换,降低了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门包括:门体;立柱,第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装置与所述门体第一端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二轴承装置与所述门体第二端连接,所述立柱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面及第二法兰面,第二端设置有第三法兰面;夹持装置,与所述第一轴承装置连接,所述夹持装置夹持在所述第一法兰面及第二法兰面上;第一耐磨装置,穿过所述夹持装置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法兰面接触;第二耐磨装置,穿过所述第一轴承装置与所述第一法兰面接触;第三耐磨装置,穿过所述第一轴承装置与所述第二法兰面接触;第四耐磨装置,穿过所述夹持装置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法兰面接触;第五耐磨装置,穿过所述第二轴承装置与所述第三法兰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法兰面及第二法兰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耐磨装置及第四耐磨装置之间的距离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法兰面、第二法兰面及第三法兰面上设置有耐磨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装置包括:轴承尾翼,与所述门体连接;第一轴套,与轴承尾翼连接;第二轴套,与所述第一轴套的第二侧连接,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第二轴套形成一通透空间,所述通透空间套接在所述立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套及第二轴套的第一端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耐磨装置穿过若干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法兰面接触;所述第一轴套及第二轴套的第二端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第三耐磨装置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法兰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一轴承装置第一端连接;第二夹持板,与所述第一轴承装置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二夹持板形成一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夹持所述第一法兰面及第二法兰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耐磨装置穿过所述若干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法兰面接触;所述第二夹持板上开设有若干第四通孔,所述第四耐磨装置穿过所述若干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二法兰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耐磨装置包括:耐磨块,穿过所述夹持装置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法兰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耐磨装置还包括:锁紧机构,穿过所述夹持装置的第一侧与所述耐磨块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三轴套,与所述夹持装置的第一侧连接,所述耐磨块设置在所述第三轴套与所述第一法兰面之间;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三轴套与所述耐磨块接触。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立柱第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装置与门体第一端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二轴承装置与门体第二端连接,立柱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面及第二法兰面,第二端设置有第三法兰面,所以,门体可以通过第一轴承装置及第二轴承装置在立柱上转动,由于夹持装置与第一轴承装置连接,夹持装置夹持在第一法兰面及第二法兰面上,所以,夹持装置可以避免门体下坠,由于第一耐磨装置穿过夹持装置的第一侧与第一法兰面接触,第二耐磨装置穿过第一轴承装置与第一法兰面接触,第三耐磨装置穿过第一轴承装置与第二法兰面接触,第四耐磨装置穿过夹持装置的第二侧与第二法兰面接触;第五耐磨装置穿过第二轴承装置与第三法兰面接触,所以,当门体进行高频率长周期的旋转作业时,只会磨损第一耐磨装置、第二耐磨装置、第三耐磨装置、第四耐磨装置及第五耐磨装置,不会磨损第一轴承装置及第二轴承装置,提高了第一轴承装置及第二轴承装置的使用寿命,当第一耐磨装置、第二耐磨装置、第三耐磨装置、第四耐磨装置及第五耐磨装置磨损完后,只需更换第一耐磨装置、第二耐磨装置、第三耐磨装置、第四耐磨装置及第五耐磨装置,不需要更换第一轴承装置及第二轴承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旋转门的第一轴承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旋转门的第一法兰面及第二法兰面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旋转门的轴承尾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旋转门的第一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旋转门的第二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旋转门的第一轴承装置的纵面剖视图;

图8为图1中旋转门的第一耐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旋转门的第三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旋转门的第二轴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旋转门的第三法兰的连接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旋转门的第二轴承装置的纵面剖视图;

图13为图1中旋转门的第五耐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转门包括:门体1、立柱2、第一轴承装置3、第二轴承装置4、夹持装置5、第一法兰面6、第二法兰面7、第一耐磨装置8、第二耐磨装置9、第三耐磨装置10、第四耐磨装置11及第五耐磨装置13。

所述立柱2第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装置3与所述门体1第一端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二轴承装置4与所述门体1第二端连接,所述立柱2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面6及第二法兰面7,第二端设置有第三法兰面12。

夹持装置5与所述第一轴承装置3连接,所述夹持装置5夹持在所述第一法兰面6及第二法兰面7上。

所述第一耐磨装置8穿过所述夹持装置5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法兰面6接触。

所述第二耐磨装置9穿过所述第一轴承装置3与所述第一法兰面6接触。

所述第三耐磨装置10穿过所述第一轴承装置3与所述第二法兰面7接触。

所述第四耐磨装置11穿过所述夹持装置5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法兰面7接触。

所述第五耐磨装置13穿过所述第二轴承装置4与所述第三法兰面12接触。

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由于立柱第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装置与门体第一端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二轴承装置与门体第二端连接,立柱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面及第二法兰面,第二端设置有第三法兰面,所以,门体可以通过第一轴承装置及第二轴承装置在立柱上转动,由于夹持装置与第一轴承装置连接,夹持装置夹持在第一法兰面及第二法兰面上,所以,夹持装置可以避免门体下坠,由于第一耐磨装置穿过夹持装置的第一侧与第一法兰面接触,第二耐磨装置穿过第一轴承装置与第一法兰面接触,第三耐磨装置穿过第一轴承装置与第二法兰面接触,第四耐磨装置穿过夹持装置的第二侧与第二法兰面接触;第五耐磨装置穿过第二轴承装置与第三法兰面接触,所以,当门体进行高频率长周期的旋转作业时,只会磨损第一耐磨装置、第二耐磨装置、第三耐磨装置、第四耐磨装置及第五耐磨装置,不会磨损第一轴承装置及第二轴承装置,提高了第一轴承装置及第二轴承装置的使用寿命,当第一耐磨装置、第二耐磨装置、第三耐磨装置、第四耐磨装置及第五耐磨装置磨损完后,只需更换第一耐磨装置、第二耐磨装置、第三耐磨装置、第四耐磨装置及第五耐磨装置,不需要更换第一轴承装置及第二轴承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详细介绍第一法兰面及第二法兰面的结构。

所述第一法兰面6及第二法兰面7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耐磨装置8及第四耐磨装置11之间的距离相匹配,所述门体1转动时,使所述第一耐磨装置8与第一法兰面6接触及第四耐磨装置11及第二法兰面7接触,避免所述门体1下坠。

所述第一法兰面6、第二法兰面7及第三法兰面12上设置有耐磨材料,所述磨损材料为inconel(铬镍铁合金)耐磨材料,增加所述第一法兰面6、第二法兰面7及第三法兰面12的使用寿命。

详细介绍第一轴承装置的结构。

所述第一轴承装置包括:轴承尾翼3-1、第一轴套3-2及第二轴套3-3。

所述轴承尾翼3-1与所述门体1固定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尾翼3-1通过螺栓与所述门体1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尾翼3-1可通过其它方式如焊接等与所述门体1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轴套3-2与轴承尾翼3-1固定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套3-2通过螺栓与轴承尾翼3-1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套3-2可通过其它方式如焊接等与轴承尾翼3-1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轴套3-3与所述第一轴套3-2的第二侧固定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轴套3-3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轴套3-2的第二侧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轴套3-3可通过其它方式如轴销等与所述第一轴套3-2的第二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套3-2与所述第二轴套3-3形成一通透空间,所述通透空间套接在所述立柱2上。

所述第一轴套3-2及第二轴套3-3的第一端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3-4,所述第二耐磨装置9穿过若干第一通孔3-4与所述第一法兰面6接触;所述第一轴套3-2及第二轴套3-3的第二端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3-5,所述第三耐磨装置10穿过所述第二通孔3-5与所述第二法兰面7接触。

所述第二轴承装置4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轴承装置3的结构保持一致。

详细介绍夹持装置的结构。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5-1及第二夹持板5-2。

所述第一夹持板5-1与所述第一轴承装置3第一端固定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板5-1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轴承装置3第一端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板5-1可通过其它方式如焊接等与所述第一轴承装置3第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夹持板5-2与所述第一轴承装置3第二端固定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夹持板5-2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轴承装置3第二端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夹持板5-2可通过其它方式如焊接等与所述第一轴承装置3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5-1与所述第二夹持板5-2形成一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夹持所述第一法兰面6及第二法兰面7,防止所述门体1坠落。

所述第一夹持板5-1上开设有若干第三通孔5-1-1,所述第一耐磨装置8穿过所述若干第三通孔5-1-1与所述第一法兰面6接触;所述第二夹持板5-2上开设有若干第四通孔5-2-1,所述第四耐磨装置11穿过所述若干第四通孔5-2-1与所述第二法兰面7接触。

详细介绍第一耐磨装置的结构。

所述第一耐磨装置包括:耐磨块8-1。

所述耐磨块8-1穿过所述夹持装置5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法兰面6接触,使所述门体1在旋转时,磨损的是所述耐磨块8-1。

其中,所述耐磨块8-1为特氟龙材质,可以起到很好的耐磨作用。

所述第一耐磨装置还包括:锁紧机构8-2。

所述锁紧机构8-2穿过所述夹持装置5的第一侧与所述耐磨块8-1接触。

详细介绍锁紧机构的结构。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三轴套8-21及紧固件8-22。

所述第三轴套8-21与所述夹持装置5的第一侧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轴套8-21与所述夹持装置5的第一侧螺纹连接。所述耐磨块8-1设置在所述第三轴套8-21与所述第一法兰面6之间。使所述耐磨块8-1与所述第一法兰面6接触。

所述紧固件8-22穿过所述第三轴套8-21与所述耐磨块8-1接触,所述紧固件8-22与所述第三轴套8-21螺纹连接,用于防止所述耐磨块8-1脱落,同时,可以使所述耐磨块8-1使用充分。

其中,所述紧固件为螺栓紧固件。

所述第一耐磨装置8的结构与所述第二耐磨装置9、第三耐磨装置10、第四耐磨装置11及第五耐磨装置13的结构保持一致。

为了更清楚本发明实施例,下面从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上予以介绍。

立柱2第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装置3与门体1第一端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二轴承装置4与门体1第二端连接,立柱2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面6及第二法兰面7,第二端设置有第三法兰面12,在第一法兰面6、第二法兰面7及第三法兰面12上堆焊inconel(铬镍铁合金)耐磨材料,提高第一法兰面6、第二法兰面7及第三法兰面8的使用寿命。

第一轴套3-2通过轴承尾翼3-1与门体1连接,第一轴套3-2与第二轴套3-3连接形成一通透空间,通透空间套接在立柱2上的第一法兰面6及第二法兰面7处。第一夹持板5-1与第一轴套3-2及第二轴套3-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夹持板5-2与第一轴套3-2及第二轴套3-3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夹持板5-1与第二夹持板5-2形成一夹持空间,夹持空间夹持第一法兰面6及第二法兰面7,防止门体1坠落。同时,第一轴套3-2及第二轴套3-3的第一端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3-4,第二耐磨装置9的耐磨块穿过若干第一通孔3-4与第一法兰面6接触,第一轴套3-2及第二轴套3-3的第二端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3-5,第三耐磨装置10的耐磨块穿过第二通孔3-5与第二法兰面7接触,第一夹持板5-1上开设有若干第三通孔5-1-1,第一耐磨装置8的耐磨块8-1穿过若干第三通孔5-1-1与第一法兰面6接触,第二夹持板5-2上开设有若干第四通孔5-2-1,第四耐磨装置11的耐磨块穿过若干第四通孔5-2-1与第二法兰面7接触。当门体1通过第一轴套3-2与第二轴套3-3进行旋转时,只会磨损第一耐磨装置8的耐磨块8-1、第二耐磨装置9的耐磨块、第三耐磨装置10的耐磨块及第四耐磨装置11的耐磨块,不会磨损第一轴承装置3,提高了第一轴承装置3的使用寿命,当第一耐磨装置的耐磨块8-1、第二耐磨装置的耐磨块9、第三耐磨装置10的耐磨块及第四耐磨装置11的耐磨块磨损完后,只需更换第一耐磨装置8的耐磨块8-1、第二耐磨装置9的耐磨块、第三耐磨装置10的耐磨块及第四耐磨装置11的耐磨块,不需要更换第一轴承装置3,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二轴承装置4的轴套通过轴承尾翼与门体1连接,第二轴承装置4的轴套形成一通透空间,通透空间套接在立柱2上的第三法兰面12处。第二轴承装置4的轴套第一端开设有若干通孔,第二端也开设有若干通孔,第五耐磨装置13的耐磨块穿过若干通孔第三法兰面12接触。当门体1通过第二轴承装置4的轴套进行旋转时,只会磨损第五耐磨装置13的耐磨块,不会磨损第二轴承装置4的轴套,提高了第二轴承装置4的轴套的使用寿命,当第五耐磨装置的耐磨块的耐磨块磨损完后,只需更换第五耐磨装置的耐磨块,不需要更换第二轴承装置4的轴套,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在旋转门旋转作业过程中,第一耐磨装置的耐磨块8-1、第二耐磨装置的耐磨块9、第三耐磨装置10的耐磨块、第四耐磨装置11的耐磨块及第五耐磨装置13的耐磨块为特氟龙材质,可以起到很好的耐磨作用。当第一耐磨装置的耐磨块8-1、第二耐磨装置的耐磨块9、第三耐磨装置10的耐磨块、第四耐磨装置11的耐磨块及第五耐磨装置13的耐磨块与第一法兰面6、第二法兰面7及第三法兰面12接触处磨损时,可以旋紧紧固件8-22,紧固件8-22推动设置在第三轴套8-21内的耐磨块,使耐磨块与第一法兰面6、第二法兰面7及第三法兰面12充分接触,保证耐磨块使用充分。当耐磨块磨损需要更换时,只需旋出紧固件8-22,对第三轴套8-21内的耐磨块进行更换即可,便于维护,提高了工作效率。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