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门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6439发布日期:2019-08-17 02:3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门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型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铝合金门窗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物外窗大多采用密封性和保温性更好的平开窗,而平开窗主要分为内平开窗和外平开窗两种;对于高层住宅外平开窗要承受很强的风力,这就对外平开窗的结构强度有很高的要求,这也限制了外平开窗的发展;而内平开窗则安全方便,因此内平开窗已经成为最广泛的外窗结构。

但是,现有的内平开窗结构,窗框和扇框的接触的地方密封性不好,而且当有雨水进入到窗框内部时又不能将水及时的排出到室外,从而导致了雨水渗入室内,同时保温性也不是很好;现有外窗结构大多都不配有纱窗,纱窗都需要在外窗装好后再自行安装,这样会造成纱窗和外窗不匹配密封性下降,同样会使外窗的保温性下降。

因此,能否提供一种保温性和防水性更好的门窗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门窗结构,通过多层密封,以及窗扇和网扇一体的设计方式使外窗的密封性得到了加强,特殊疏水槽的设计再大雨水也不会造成室内渗水的情况发生,使外窗拥有更好的防水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铝合金门窗结构,包括:窗框和扇框,所述窗框通过合页与所述扇框枢转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和所述扇框均由室外结构、室内结构以及隔热条组成,所述室外结构通过隔热条与所述室内结构连接;

扇框的室内结构的周缘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设有第一密封胶条,所述第一密封胶条与窗框的室内结构相配合对所述扇框的室内结构与所述窗框的室内结构的相交处进行密封;

窗框的室内结构和窗框的室外结构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设有第二密封胶条,所述第二密封胶条和所述隔热条配合进行密封;

扇框的室外结构的周缘设置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内设有第三密封胶条;所述扇框的室内结构和其室外结构的上端配合固定中空玻璃;

窗框的室外结构与所述第三卡槽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四卡槽,所述第四卡槽内设有第四密封胶条;所述第三密封胶条和所述第四密封胶条相配合对所述扇框的室外结构和所述窗框的室外结构的相交处进行密封。

本发明通过多层密封,使窗框和扇框的连接处形成密闭的腔室,从而使门窗的密封性得到了加强,提高了门窗的保温性。

优选的,所述扇框的室内结构上设置有玻璃安装槽,所述玻璃安装槽内设有玻璃扣条;所述扇框的室外结构设置有玻璃固定端;所述玻璃扣条和所述玻璃固定端相配合将所述中空玻璃固定。

优选的,所述玻璃扣条和所述玻璃固定端与所述中空玻璃的结合处均设置有玻璃密封胶条。

玻璃扣条可拆卸的设计方式,为中空玻璃的更换和清洁提供了方便。

优选的,所述窗框的室外结构由底框、两侧框以及顶框构成,所述底框包括底部边框和竖直连接边框,所述第四卡槽设置在所述竖直连接边框的顶部且靠近其室内结构的一侧,所述底部边框的上端设置有疏水槽,所述疏水槽的槽口位于所述竖直连接边框的外侧;所述竖直边框内侧的底框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通孔,所述疏水槽远离所述竖直边框的一侧设置呈水平布置的通孔,经所述第三密封胶条和所述第四密封胶条相交处流入的雨水经竖直布置的所述通孔进入疏水槽并由呈水平布置的所述通孔排出。

本发明门窗结构上所设置的特有的疏水槽,在水通过窗框和扇框的连接处进入到窗框内部后,通过通孔进入底部的疏水槽,这样的设计使水在排出时有一个高度落差,可更顺利的将水排出。

优选的,所述门窗铝合金结构,还包括副框,所述副框的纵截面呈“l”型,所述副框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所述疏水槽的槽口上。

优选的,所述副框与所述第四卡槽相邻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第五卡槽,所述第五卡槽内设有第五密封胶条。

优选的,所述门窗铝合金结构还包括:网扇,所述网扇通过合页与所述副框连接,所述网扇的端部设置有第六卡槽,所述第六卡槽内设有第六密封胶条,所述第六密封胶条和所述第五密封胶条相配合将所述网扇与所述副框相交的部位进行密封。

优选的,所述网扇上设置有纱网固定端和纱网安装槽,所述纱网安装槽内设有纱网扣条,所述纱网扣条与所述纱网固定端相配合将纱网固定。

纱窗和门窗结构一体化的设计方式,使门窗不需再另外安装纱窗,使门窗的一体性得到了增强,同时纱窗的窗纱为可拆卸结构方便更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窗框和扇框的各角连接处由角码进行组角,并用防水密封胶进行密封。

优选的,所述角码的两侧各设置有与所述角码贴合的隔热垫片。

角码两侧加装隔热垫片,进一步提高了窗框和扇框的保温性能;同时对组角处进行打孔注胶密封,保证了组角处的密封性,使缝隙处的防水性得到了提高。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铝合金门窗结构,通过多层密封胶条和窗扇与网扇一体化的设计方式使外窗的密封性得到了加强,疏水槽的设计使外窗防水性得到提高,扇框和窗框组角处加入角码隔热垫片和注入防水密封胶的组装方式使外窗的密封性进一步得到了加强,使本发明具有更好的保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b-b剖面示意图。

图4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疏水槽结构示意图。

图5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现有技术中的疏水槽示意图。

图6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角码结构示意图。

图7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角码组角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窗框,11为窗框的室内结构,111为第二卡槽,112为第二密封胶条,12为窗框的室内结构,121为第四卡槽,122为第四密封胶条,123为疏水槽,2为扇框,21为扇框的室内结构,211第一卡槽,212为第一密封胶条,213为玻璃安装槽,214为玻璃扣条,22为扇框的室外结构,221为第三卡槽,222为第三密封胶条,223为玻璃固定端,3为中空玻璃,4为隔热条,41为扇框隔热桥,42为窗框隔热条,5为网扇,51为纱网固定端,52为纱网安装槽,53为纱网扣条,54为第六卡槽,55为第六密封胶条,6为合页,7为玻璃密封胶条,8为副框,81为第五卡槽,82为第五密封胶条,9为通孔,10为螺丝,11为垫片,13为角码,14为隔热垫片,15为钻孔,16为竖直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门窗结构,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图2及图3,本发明提供的铝合金门窗结构,包括:窗框1和扇框2,窗框1通过合页6与扇框2连接;扇框2内固定有中空玻璃3;窗框1和扇框2均由室外结构、室内结构以及隔热条4组成,室外结构通过隔热条4与室内结构连接;

扇框的室内结构21的周缘设置有第一卡槽211,第一卡槽211内设有第一密封胶条212,第一密封胶条212与窗框的室内结构11相配合对扇框的室内结构21与窗框的室内结构11的相交处进行密封;

窗框的室内结构11和窗框的室外结构1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卡槽111,第二卡槽111内设有第二密封胶条112,第二密封胶条112和隔热条4配合进行密封;

扇框的室外结构22的周缘设置有第三卡槽221,第三卡槽221内设有第三密封胶条222;扇框2的室内结构和其室外结构的上端配合固定中空玻璃3。

窗框的室外结构12与第三卡槽221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四卡槽121,第四卡槽121内设有第四密封胶条122;第三密封胶条222和第四密封胶条122相配合对扇框的室外结构22和窗框的室外结构12的相交处进行密封。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密封胶条112为多腔体结构,第二密封胶条的头部与扇框隔热桥41直接搭接,从而形成中间密封带;扇框2上的室内第一卡槽211及其内设置的第一密封胶条212与窗框的室内结构12形成室内密封带;扇框的室外结构22的第三卡槽221及其内设置的第三密封胶条222与窗框的室外结构12的第四卡槽121内设有的第四密封胶条122相配合,形成室外密封带。这样就在扇框2和窗框1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三个完整的密封带,将中间分为了两个密闭的腔室,从而使扇框2和窗框1的连接处更加紧密保温性更好。

合页6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分别通过固定螺丝10和垫片11与扇框的室内结构21和窗框的室内结构11连接,从而将窗框1和扇框2可活动的连接。

为进一步优化该技术方案,扇框的室内结构21上设置有玻璃安装槽213,玻璃安装槽213内设有玻璃扣条214;扇框的室外结构22设置有玻璃固定端223;玻璃扣条214和玻璃固定端223相配合将中空玻璃3固定。

为进一步优化该技术方案,玻璃扣条214和玻璃固定端223与中空玻璃3的结合处均设置有玻璃密封胶条7。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玻璃扣条214为可拆卸安装的结构,通过和玻璃密封胶条7以及玻璃固定端223相配合卡固的方式将中空玻璃3进行固定,使中空玻璃3在发生损坏时可方便安装。

为进一步优化该技术方案,窗框的室外结构12由底框、两侧框以及顶框构成,所述底框包括底部边框和竖直连接边框,所述第四卡槽121设置在竖直连接边框的顶部且靠近其室内结构的一侧,底部边框的上端设置有疏水槽123,疏水槽123的槽口位于竖直连接边框的外侧;竖直边框16内侧的底框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通孔9,疏水槽123远离竖直边框16的一侧设置呈水平布置的通孔9,经第三密封胶条222和第四密封胶条122相交处流入的雨水经竖直布置的通孔9进入疏水槽123并由呈水平布置的通孔9排出。

参照图2及图4,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经窗框1和扇框2室外的连接处进入的雨水会进入到室外密封层和中间密封层组成的相对密闭的空间中,在疏水槽123的底部开设有通孔9,同时在窗框1的室外部分也设有通孔9这样组成了疏水的通路,而且水流在排出窗框2外部时,会有一个高度的落差,使水流可顺利排出。

参照图5,现有技术中窗框内部的排水通孔9与疏水槽在同一水平位置,这样就导致水很难排出,从而导致向室内渗水的现象发生。

为进一步优化该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门窗结构还包括副框8,副框8的纵截面呈“l”型,副框8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疏水槽123的槽口上。

为进一步优化该技术方案,副框8与第四卡槽121相邻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第五卡槽81,第五卡槽81内设有第五密封胶条82。

为进一步优化该技术方案,窗框的室外结构12设置有网扇5,网扇5通过合页6与副框8连接,网扇5的端部设置有第六卡槽54,第六卡槽54内设有第六密封胶条55,第六密封胶条55和第五密封胶条82相配合将网扇5与副框8相交的部位进行密封。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副框8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将疏水槽123覆盖,防止灰尘和杂物阻塞通孔9造成室内渗水的现象;另一方面为网扇5的安装提供了方便。网扇5和副框8上相互配合的密封胶条的设置形成的密封空间,进一步提高了窗框1的保温性。

为进一步优化该技术方案,网扇5上设置有纱网固定端51和纱网安装槽52,纱网安装槽52内设有纱网扣条53,纱网扣条53与纱网固定端51相配合将纱网固定。

通过纱网扣条53和纱网固定端51相互配合,使纱网可拆卸的安装,方便了纱网的更换和清洗。

为进一步优化该技术方案,窗框1和扇框2各自角的连接处由角码13进行组角,并用防水密封胶进行密封。

为进一步优化该技术方案,角码13的两侧各设置有与角码13贴合的隔热垫片14。

参照图6及图7,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窗框1和扇框2在进行组装时,由角码13进行组角,并在角码13的两侧加装隔热垫片14,这样使窗框1和扇框2的内部隔热性得到了加强,在组角完成后再在窗框1和扇框2的直角处用钻头进行开孔,通过钻孔15注入防水密封胶,使连接的缝隙处不会渗入水,从而保证了窗框1和扇框2的密封性。

为进一步优化该技术方案,隔热条4由聚氨酯材料制成,聚氨酯具有强度高,抗撕裂的特性,正好适用于窗框1和扇框2室内和室外结构的连接。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