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1163发布日期:2018-07-24 20:09阅读:19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烹饪装置,尤其指一种蒸包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蒸包炉的内胆采用钢管焊接而成,焊好后的内胆是镂空状态,两焊接管之间有缝隙,且缝隙较小,在使用机器的时候,难免会有杂物掉落到内胆上,杂物会顺着焊接管之间的缝隙掉落到桶底,此时如果使用者想要清洗蒸包炉,会因无法清洗或难以清洗而导致杂物沉积,如此蒸包炉很容易滋生细菌,不健康。并且每次清洗都要伸到夹缝里去,清洗麻烦。此款蒸包炉的内胆由于钢管面积有限而导致加热面积小。且焊接的接缝长度长,焊接长度越长越费时间,越容易出现焊接失误。此款蒸包炉的热量由内胆的一边产生,再由风机带动,热风在内胆内部以类似蛇形的方式在内胆里从一头传递到另一头,从出风口排出。内胆热量的散发不均匀,一头温度高一头温度低,导致水箱里的水有一边特别的沸腾,有一边相对平稳蒸出来的包子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内胆结构改进,用表面光洁的内胆代替原有钢管焊接的蛇形内胆,内胆中设有挡火罩和挡板,使热气在内胆内形成一个热风通道,增加受热面积,减少焊接长度,蒸包炉内热量上升更快,更加节能,且减少细菌滋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包炉,包括筒体,蒸包炉还包括内胆、挡火罩和废气出口;内胆在筒体的内侧底部,内胆包括上壳、挡火板、热风挡板和底板,上壳焊接在底板上形成一个空腔;挡火罩上下开口,挡火罩的上侧壁对立设置有两个热风出口;底板中央设有与挡火罩配合的开口,挡火罩穿过底板的开口至上壳,挡火罩上部焊接挡火板,挡火板抵在上壳的下侧,挡火罩与底板的开口处焊接固定;两个热风出口之间通过焊接在底板上热风挡板隔开形成两个不相通的腔室,两个腔室内分别设置有与热风出口对应的废气出口;热风出口与废气出口之间形成热风通道。

进一步的,热风出口与废气出口之间设有热风通道挡板,热风出口与废气出口之间形成弯曲状的热风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热风挡板的形状与底板和上壳配合,阻止两个腔室之间的热风流通。

进一步的,每个腔室中热风通道挡板的个数为奇数,热风通道挡板卡在地板和上壳之间;热风出口与废气出口之间形成弯曲状的热风通道。

进一步的,每个腔室中热风通道挡板为三块,热风出口与废气出口之间依次设置第一热风通道挡板、第二热风通道挡板和第三热风通道挡板;第一热风通道挡板和第三热风通道挡板的与挡火罩相连,第二热风通道挡板设在内胆的边缘。

进一步的,第一热风通道挡板热风经过的边缘为弧形,第二热风通道挡板和第三热风通道挡板热风经过的边缘为直角。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为平面,上壳为弧形曲面。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外侧底部设有风机,所述废气出口与风机相连。

进一步的,筒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刻度线。

进一步的,筒体的外侧壁的下部设有放水口,放水口与筒体连通,放水口上设有开关。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蒸包炉的内胆,由上壳、底板、挡片、挡火板组成,上壳采用整体成型,简洁、美观、大方、易于清洗。内胆上壳整体成型,没有缝隙,减少了细菌滋生,更加卫生。

2、本发明的内胆的加热面积增大,加热更快,热量由内胆中间产生,再由风机带动,热风在内胆内部以类似太极的方式在内胆里以螺旋方式传递,在从出风口排出,受热更均匀。

3、本发明的蒸包炉使用时,沸腾出来的蒸汽从内胆的四周冒出来,蒸汽再由内胆筒壁的回档,集中到整个内筒的中间,再往上穿,由于四周蒸汽集束到中间的距离和时间是一样的,此时就会出现内筒中间的气压急剧增加,蒸汽经过高压挤压开始快速并且以类似龙卷风的形式往外冒,蒸汽产生的效果更好。

4、本发明的蒸包炉焊接长度减少,减轻了焊接的劳动力,缩短加工工时,提高效率,降低了因焊接失误造成的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筒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内胆的示意图。

图中各部名称及标记:1.筒体、2.风机、3.内胆、4.挡火罩、5.废气出口、31.上壳、32.挡火板、33.热风挡板、34.热风通道挡板、35.底板、41.热风出口、341.第一热风通道挡板、342.第二热风通道挡板、343.第三热风通道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包炉,包括筒体1,蒸包炉还包括内胆3、挡火罩4和废气出口5;内胆3在筒体1的内侧底部,内胆3包括上壳31、挡火板32、热风挡板33和底板35,上壳31焊接在底板35上形成一个空腔;挡火罩4上下开口,挡火罩4的上侧壁对立设置有两个热风出口41;底板35中央设有与挡火罩4配合的开口,挡火罩4穿过底板35的开口至上壳31,挡火罩4上部焊接挡火板32,挡火板32抵在上壳31的下侧,挡火罩4与底板35的开口处焊接固定;两个热风出口之间通过焊接在底板35上热风挡板33隔开形成两个不相通的腔室,两个腔室内分别设置有与热风出口41对应的废气出口5;热风出口41与废气出口5之间形成热风通道。

火排安装在挡火罩4的下面,火焰从挡火罩4里面进入到内胆3。热风通过挡火罩4上两个对立设置的热风出口41,分别进入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内分别设置有与热风出口41对应的废气出口5,热风在腔室内形成热风通道,并通过废气出口5排出。

热风出口41与废气出口5之间设有热风通道挡板34,热风出口41与废气出口5之间形成弯曲状的热风通道。

火排安装在挡火罩4的下面,火焰从挡火罩4里面进入到内胆3。热风通过挡火罩4上两个对立设置的热风出口41,分别进入两个腔室,腔室内由于热风通道挡板34的作用,热风在腔室内以类似太极的方式传递,形成弯曲状的热风通道,并通过废气出口5排出。如图4所示,为热风在内胆内的流通路线。

所述热风挡板33的形状与底板35和上壳31配合,阻止两个腔室之间的热风流通。热风挡板33只有高度与内胆3的内高度相配合才能阻止两个腔室之间的热风流通。

每个腔室中热风通道挡板34的个数为奇数,热风通道挡板34卡在地板和上壳之间;热风出口41与废气出口5之间形成弯曲状的热风通道。奇数的通道挡板34的设计才能更好的加大热风通过的面积,形成弯曲的热风通道。

如图4所示,为热风通道挡板34的焊接位置,每个腔室中热风通道挡板34为三块,热风出口与废气出口之间依次设置第一热风通道挡板341、第二热风通道挡板342和第三热风通道挡板343;第一热风通道挡板341和第三热风通道挡板343的与挡火罩4相连,第二热风通道挡板342设在内胆3的边缘。

第一热风通道挡板341热风经过的边缘为弧形,第二热风通道挡板342和第三热风通道挡板343热风经过的边缘为直角。第一热风通道挡板341热风经过的边缘为弧形使因为热风从挡火罩4中出来时热量比较大,弧形的设计更便于热量的流通。第二热风通道挡板342和第三热风通道挡板343热风经过的边缘为直角,是因为热风在流通的过程中热量在不断散失,直角的设计是为了减缓热风的通过,使更多的热量传递给筒1体内的水。

所述底板35为平面,上壳31为弧形曲面。底板35为平面的设计更稳固,便于挡火罩4的焊接。上壳31为弧形曲面是为了加大受热的面积,提高效率。

所述筒体1的外侧底部设有风机2,所述废气出口5与风机2相连。风机2的设计使热风能够更顺畅的在热风通道中流通,根据实际的情况调节风机2的功率,使筒体1能达到理想的蒸汽状态。

筒体1的内侧壁上设有刻度线;方便观察水位。

筒体1的外侧壁的下部设有放水口,放水口与筒体1连通,放水口上设有开关。彻底排干筒体1内部的水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