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架及具有其的碗柜、消毒碗柜或拉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24788发布日期:2018-06-19 04:4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厨房餐具搁置收纳用具,具体是一种餐具架,它可配套用于碗柜、消毒碗柜及拉蓝。



背景技术:

碗柜自古就有,及至如今抽屉式消毒碗柜盛行,但总结现有消毒碗柜有如下缺陷:一、占地宽大,纵向空间利用不高,以至容积率不高;二、碗柜排布不合理,有些位置过低,取放时被弯腰;三、碗柜体外安装时空隙多,容易让蟑螂等害虫藏身;四、碗柜内部结构不便于拆卸清洗;五、没有充分考虑厨房里的烹饪区、加工区、洗碗区各功能区与碗柜相互依托与要求,人性化设计不是很充分。

公开号为CN202342516U的专利所提供的用于拉篮可提升消毒柜的拉篮对餐具放置托作了一定的研究,提出:前半拉篮上设置有盘子放置托和汤碗放置托,所述的后半拉篮上设置有饭碗放置托、小件放置托以及筷子架;比较人性化与合理化,同案还设计了提升拉手,以整蓝提起餐具,减少取放餐具时弯腰。

公开号为CN102205138A食具消毒柜碗架 的专利对碟子、饭碗、筷子的放置托域也作了设计,一定程度体现了人性化设计。

公开号为CN202361444U 一种集成灶的碗架结构 的专利提出了增容碗架的理念。

公开号为CN205963453U一种拉篮的专利提出碟架、盘架和碗架托域,并提出了自己的设计理念,此产品现在市场流行。

公开号为CN201481826U拉篮可提升的嵌入式消毒柜的专利提出拉篮随门板向前移出的同时会向上提升,显然是对现实餐具放置位置过低,操作是要弯腰提出了改进方案。

公开号为CN203619080U的专利提供一种抽屉、消毒柜及碗柜,该抽屉的底面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可沿底面滑动的隔板,所有隔板将抽屉分隔成若干个区域。这是一种对餐具无分类,无定位的放置方式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餐具架的设计理念是:尽可能多的人性化设计,如:分类分区放置,定向排布,尽量提高碗碟放置高度,减少弯腰,并提高容积率,纵深利用空间,在使用现场容易构筑L形或U形工作空间。因此本发明首先从人们用碗习惯、套碗配套构成与数量考虑,对操作频率进行总结、厨柜分布作了全面分析,再根据大多数家庭厨房的空间考虑,提出了本发明的设计方案。

1、家庭用碗配套数量:以60头左右,配套中常用的餐具及数量大约是:4.5英寸饭碗10只,4.5英寸骨碟10只,小汤勺10只,筷架10只,8英寸深碟6只,8英寸浅碟4只,6英寸高脚面碗2只,鱼盘1只,汤锅或宫庭煲1只,大勺1只等,这些最好是能在一个碗柜内收纳。增加配套的有10英寸碟,9英寸汤碗,味碟10只,个人小汤碗10只,这些部分可与上述餐具同一碗柜收纳,也可在储备碗柜收纳。

2、3至5人家日常用碗配置:饭碗4至6只,小汤碗2至4只,平碟子3至5只,深碟2至3只,汤碗1只,早餐碗3至4只,鱼碟间接用,勺、筷子相当饭碗数。

3、为便于放置与提高容积率,碗碟的放置应该分类:如同形状、同尺寸的饭碗数量多,取用也同时,分放在一起可以提高容积率,也方便使用,如4至5英寸碗串排立放托等,串排立放托就是将碗碟按敞口同向、同轴串联,并通过托架定位让敞口面相对水平竖立起来;所述的竖立也不一定是使碗碟的敞口平面完全的垂直水平面,也允许碗碟敞口端有一定的倾斜,如碗碟敞口端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投影夹角小于40°就可以竖立碗碟子并空水;对于直径接近,分类不同的也可以同列串排,如3至5英寸碗与3至5英寸碟子对应同列串排;6至8.5英寸深浅不同的碟可以同一分区;对于同一类形,但大小不同的可以同一层面排布,如4至5英寸碗与3至4英寸碗。

4、对敞口大的碟子,如6至8.5英寸碟,按敞口平面平行正面,即碟的轴线与YZ平面之间的投影夹角尽量小,这样可在用于碗柜、消毒碗柜及拉蓝时缩小抽拉幅度。

5、碗碟的放置位置应该前后有别:因为碗碟的取用频率不同,如取用碟子时一般是每次取一只,烹饪时不时取用6至8.5英寸碟子,开碗柜频率最高,而取用饭碗时一般是一次取多个,所以相对8英寸碟子取用频率低。为此,为便于取用,应该将取用频率高的排布在前面,即前位放置托,相对取用频率低的放置在靠后面些。

6、分类后的餐具放置方向左右有区分:厨房里的烹饪区、加工区、洗碗区、碗柜四个相互依托的功能区,其布局是受厨房设计、空间大小,个人操作习惯影响的,但基本上有这样的习惯:如带较深敞口饭碗,如敞口向左,即左扣方向,更便于多数人的右手操作取碗的习惯;如洗碗区在碗柜的右侧,洗好的碗是用左手放入碗架的,所以设计敞口饭碗的放置方向是敞口向右,即右扣方向,这样就更人性化了,这个方向更加便于左手操作习惯的人操作,即在设计上要求碗的轴线与XZ平面之间的投影夹角尽量小些,并有选择的按左扣放置方向或右扣放置方向排布。再如碟子,它们敞口不深,取用次数多,取用的区间不一定,可能在加工区取用,也或能在烹饪区取用,在洗碗区也要放入,所以碟子是在碗柜的哪边取用不一定,这样让碟子敞口向前,立放叠排是最好操作并卫生的。另外,最常用的6至8.5英寸碟子在烹饪区取用最多,所以在左右排布时应该有选择的与烹饪区同侧。

7、餐具的立放、平放或敞口向下扣放应该分别对待:立放可空水,对卫生有利,所以以立放为主,但对较大的煲类,不但重,并且结构复杂,所以选择平放是比较稳定和安全;对体积中等,并且敞口较深,数量不多的,如6至7英寸碗,可敞口向下叠放,可节约空间,并也比较卫生。

8、碗碟的放置高度要充分利用,减少弯腰:因为厨柜设计要保证强度,都要有一条竖边,它占据了从洗碗区到碗柜间的最佳高度空间,所以我们就应该尽量利用能得到的高度空间,如:3至4英寸碗串排立放托、4至5英寸碗串排立放托、6至8.5英寸碟串排立放托及9至10.5英寸碟串排立放托,分别将碗碟托举到尽可能的高度,并使它们最高点的高度接近。

9、各分类好的碗碟放置上下位置也应该设计好:如小碗放上面好取,大碗低放稳定;常用的放上面,取用频率低的放下面。

10、 大多数家庭厨房面积约为8平方左右,给碗柜占的宽度最好以50CM以内为好。

11、大多数家庭对餐具喜新并不弃旧,再说,一套餐具也往往不够用,虽然平时日用餐具用量不多,但突然来客加菜少量增加用餐具时也应该考虑设计在内,所以提高容积率,增加餐具储存,这也很重要。

附图说明

此处展示的附图说明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示意三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示意三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三的示意三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四的示意三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五的示意三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五的示意三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方式六的示意三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方式六的示意三视图;

图9为本发明餐具架(3)实施于碗柜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餐具架(3)实施于碗柜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中名称与标号对关系是:框架(1)、分类分区放置托(2)、餐具架(3)、3至5英寸碗串排立放托(4)、6至8.5英寸碟串排立放托(5)、6至7英寸碗放置托(6)、3至4英寸碗串排立放托(7)、杯架(8)、9至10.5英寸碟串排立放托(10)、前位放置托(11)、后位放置托(12)、拖拉方向(18)、

3至5英寸碗(21)、4.5英寸碗(21a)6至8.5英寸碟(22)、8英寸碟(22a)、6至7英寸碗(23)、操作平台(25)、3至5英寸碟子(26)、操作者(27)、9至10.5英寸碟(28)、6至8.5英寸碟(22)的轴线(31)、9至10.5英寸碟(28)的轴线(32)、3至4英寸碗(29)的轴线(33)、3至5英寸碗(21)的轴线(34)、等高线(37),图中的X、Y、Z坐标线是三视图投影平面展开所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设具体实施方式是:

1、第一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餐具架(3),它由框架(1)及固定在框架(1)上的分类分区放置托(2)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类分区放置托(2)包括4至5英寸碗串排立放托(4)及6至8.5英寸碟串排立放托(5),所述的6至8.5英寸碟串排立放托(5)在框架(1)上的固定位置是使放置在6至8.5英寸碟串排立放托(5)中的6至8.5英寸碟(22)的轴线(31)与YZ平面之间的投影夹角≤30°。

在图1中可见4至5英寸碗串排立放托(4)放置4至5英寸碗(21)为主,如金钟碗等,一般数量较多,6至10个,取放频率较高;6至8.5英寸碟串排立放托(5)放置深浅不一的6至8.5英寸碟(22),一般数量较多,6至12个,取放频率最高,同时,6至8.5英寸碟(22)的敞口端面直径较大,如果它们的敞口端面垂直于正面,要取用它们时,为了避免磕碰,就要将碗柜或拉蓝拉出超过它们直径所在范围,这样拖拉距离会增大。如果让6至8.5英寸碟(22)的轴线(31)平行于YZ平面,在碗柜或拉蓝取用时,只要拉出略超过它们厚度就可以了,这样减少了抽拉距离,为便于正面方向取用碟子,尽量使碟子的轴线与YZ平面之间的投影夹角尽量小,但是要使6至8.5英寸碟(22)的轴线(31)与YZ平面绝对平行是不可能的,所以实施时设定了偏差值。

2、根据第一方式进一步改进的方式二的餐具架(3)(如图2所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类分区放置托(2)包括3至4英寸碗串排立放托(7)。

在图2中可见,增加3至4英寸碗串排立放托(7)放置3至4英寸碗(20)为主,如小汤碗等,一般数量较多,6至10个,取放频率一般,4至5英寸碗串排立放托(4)与3至4英寸碗串排立放托(7)大小区别不是很大,结构也近似,所以将它们固定在同一层高度上,同时,3至4英寸碗串排立放托(7)也可以放置4至4.5英寸碗。

3、根据第二方式进一步改进的方式三的餐具架(3)(如图3所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至5英寸碗串排立放托(4)及3至4英寸碗串排立放托(7)在框架(1)上的固定位置是使放置在4至5英寸碗串排立放托(4)中的4至5英寸碗(21)的轴线(34)及放置在3至4英寸碗串排立放托(7)中的3至4英寸碗(29)的轴线(33)与XZ平面之间的投影夹角≤30°,并按左扣放置方向(15)排布。

在图3中可见,进一步制约4至5英寸碗串排立放托(4)及3至4英寸碗串排立放托(7)在框架(1)上的固定位置,使放置在4至5英寸碗串排立放托(4)中的4至5英寸碗(21)的轴线(34)及放置在3至4英寸碗串排立放托(7)中的3至4英寸碗(29)的轴线(33)与XZ平面之间的投影夹角尽量小,目的是方便将碗放入餐具架(3),但是要使3至4英寸碗(29)的轴线(33)与XZ平面绝对平行是不可能的,所以实施时设定了偏差值。同时,因为大多数操作是从侧面将碗放入餐具架(3)的,无论左手或右手持碗,一般习惯是敞口向自己,如右手持碗,敞口向左,即左扣放置方向(15),这样就更人性化。

4、根据第二方式进一步改进的方式四的餐具架(3)(如图4所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至5英寸碗串排立放托(4)及3至4英寸碗串排立放托(7)在框架(1)上的固定位置是使放置在4至5英寸碗串排立放托(4)中的4至5英寸碗(21)的轴线(34)及放置在3至4英寸碗串排立放托(7)中的3至4英寸碗(29)的轴线(33)与XZ平面之间的投影夹角≤30°,并按右扣放置方向(16)排布。

在图4中可见,进一步制约4至5英寸碗串排立放托(4)及3至4英寸碗串排立放托(7)在框架(1)上的固定位置,使放置在4至5英寸碗串排立放托(4)中的4至5英寸碗(21)的轴线(34)及放置在3至4英寸碗串排立放托(7)中的3至4英寸碗(29)的轴线(33)与XZ平面之间的投影夹角尽量小,目的是方便将碗放入餐具架(3),但是要使3至4英寸碗(29)的轴线(33)与XZ平面绝对平行是不可能的,所以实施时设定了偏差值。同时,因为大多数操作是从侧面将碗放入餐具架(3)的,无论左手或右手持碗,一般习惯是敞口向自己,如左手持碗,敞口向右,即右扣放置方向(16),这样就更人性化。

5、方式五的餐具架(3)是在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进一步改进的方式(如图5、6所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6至8.5英寸碟串排立放托(5)在框架(1)的固定位置是使放置在6至8.5英寸碟串排立放托(5)的8英寸碟(22a)的敞口端面垂直于水平面时的最高点相对放置在4至5英寸碗串排立放托(4)中的4.5英寸碗(21a)的敞口端面垂直于水平面时的最高点水平高度高差在±2CM内。

在图5、6中都可见,方式四改进的实施目的是使放在上层的4至5英寸碗(21)与6至8.5英寸碟(22)尽量利用高度,放置在允许的最高点,减少弯腰,方便取放。因为6至8.5英寸碟中最常用的是8英寸碟(22a),4至5英寸碗中最常用的是4.5英寸碗(21a),设计制作时以它们为参考,使放置在6至8.5英寸碟串排立放托(5)的8英寸碟(22a)的敞口端面垂直于水平面时的最高点相对放置在4至5英寸碗串排立放托(4)中的4.5英寸碗(21a)的敞口端面垂直于水平面时的最高点都接近等高线(37),然后在使用时再考虑口径的高差,整体抬高到允许的最高点。然而要使它们绝对等高是不可能的,所以实施时设定了偏差值:即允许水平高度高差在±2CM内。

6、方式六的餐具架(3)是在第五方式进一步改进的方式(如图7、8所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6至8.5英寸碟串排立放托(5)在框架(1)的固定位置是排布在前位放置托(11)。

在同一高度上,按取放频率高低,取放频率高的在前位放置托(11),相对取放频率较低的在后位放置托(12),这样方便取放对应餐具。在图7、8中都可见,使得6至8.5英寸碟串排立放托(5)放置的6至8.5英寸碟(22)处于最前的位置,也是最为方便的取放的位置,只要将碗柜或拉蓝拉出一点点,超过6至8.5英寸碟(22)的厚度就可以取放碟子了。

7、方式七是用第一至六方式的餐具架(3)配置于碗柜,也包括消毒碗柜或拉蓝,即一种碗柜、消毒碗柜或拉蓝(如图9、10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餐具架(3)。

在图9中可见,在操作台(25)前的操作者(27),配置成包括餐具架(3)的碗柜,餐具架(3)可按拉出方向(18)拉出,此图还显示了按左扣放置方向(15)排布的4至5英寸碗(21),便于操作者(27)从右边取用。

在图10中可见,在操作台(25)前的操作者(27),配置成包括餐具架(3)的抽屉式碗柜,餐具架(3)可按拉出方向(18)拉出,此图还显示了按右扣放置方向(16)排布的4至5英寸碗(21),便于操作者(27)从左边取用。

此餐具架(3)收纳容积大幅增加,取放有序,操作方便,便于配套于碗柜、消毒碗柜或拉蓝,特别是用于消毒柜后,体积减小,占用空间小,消毒时用电也节约,便于拓展其他组合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