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及包括其的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1634发布日期:2018-09-25 15:5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泵及包括其的洗碗机,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对洗涤水进行加热并移送的泵及包括其的洗碗机。



背景技术:

洗碗机是通过向碗具喷射洗涤水来去除碗具中残留的杂质的家用电器。这样的洗碗机通常包括:洗碗筒,用于提供洗涤空间;置物架,设置于洗碗筒内,用于容置碗具;喷射臂,用于向置物架喷射洗涤水;集水槽,用于储存洗涤水;泵,用于向喷射臂供应集水槽中储存的洗涤水。

另外,洗碗机利用被加热的洗涤水(热水)洗涤碗具,或者通过向碗具供应蒸汽来执行碗具的洗涤或杀菌。在现有的洗碗机中,通常通过设置于集水槽内部的加热器来加热集水槽中储存的洗涤水,从而产生热水。在此情况下,由于加热器需要向集水槽内部暴露并与洗涤水相接触,因此,为了防止加热器的过热,需要控制集水槽内部的水位以避免加热器暴露。并且,由于加热器需要与洗涤水直接进行接触才能实现热传递,因加热器的表面贴附杂质而引起热交换效率降低的问题,或者因加热器的表面被腐蚀而引起耐久性降低的问题。

为了克服这样的缺点,最近开发出将加热器设置于泵的洗碗机。在此情况下,加热器与泵的底部面相接触并加热底部面,被加热的底部面对泵内流动的洗涤水进行加热。由于加热器间接地加热泵中临时储存的少量的洗涤水,克服了上述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存在有加热器集中加热底部面的一部分,或者在底部面结构上洗涤水汇集于特定部分的现象,洗涤水中含有的石灰或其它杂质将贴附并堆积于泵的底部面。由此,存在有基于加热器的洗涤水的加热变得不顺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加热器对泵的底部面均匀地进行加热的泵及包括其的洗碗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加热器不对泵的底部面中洗涤水汇集的部分进行加热的泵及包括其的洗碗机。

本发明的目的并不限定于以上提及到的目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以下记载明确理解未被提及到的其它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包括:壳体,呈圆筒形状,在壳体的内部容置水;叶轮,能够进行旋转,将壳体内的水向外部排出;加热器盖,形成壳体的底部面;加热器板,接合于加热器盖的下侧;以及加热器,接合于加热器板的下侧,对加热器板进行加热,不与加热器盖直接接触。由此,加热器能够对加热器盖均匀地进行加热。

加热器板可以包括:板基座,形成为圆形或弓形形状,以及板唇,从板基座的周缘向上侧凸出。加热器盖可以包括:圆形的盖基座;盖支架,从盖基座的周缘向上侧凸出,形成供加热器的一部分容置的空间;以及盖轮缘,形成于盖支架的周缘,壳体结合于盖轮缘。加热器可以包括:加热器主体,呈圆弧形状,用于产生热量;端子部,向加热器主体供应电源;板唇层积于盖支架和加热器主体之间。

加热器主体的外侧旁面可以与盖支架的外侧旁面隔开。

板基座可以与盖基座相接合,板唇的旁面与盖支架的内侧旁面相接合,板唇的上面与盖支架的上面相接合。并且,加热器主体的上面可以与板唇的上面相接合,加热器主体的内侧旁面与板唇的旁面相接合。

盖支架的外侧旁面可以与壳体的旁面隔开。

泵可以还包括:加热器罩,配置于板基座和加热器主体的下侧。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碗机包括:洗碗筒,用于容置碗具;喷射臂,向洗碗筒内喷射洗涤水;集水槽,用于储存洗涤水;以及泵,向喷射臂供应集水槽中储存的洗涤水;泵包括:壳体,呈圆筒形状,在壳体的内部容置水;叶轮,将主体内的水向外部排出;加热器盖,形成主体的底部面;加热器板,接合于加热器盖的下侧;以及加热器,接合于加热器板的下侧,对加热器板进行加热,不与加热器盖直接接触。由此,加热器能够对加热器盖均匀地进行加热。

加热器的一部分可以形成为圆弧形状,加热器盖形成用于容置加热器板的一部分及加热器的圆弧形状部分的容置空间。

加热器的圆弧形状部分的外周缘可以与形成容置空间的加热器盖的部分隔开。

加热器板可以在容置空间内层积于加热器盖和加热器之间。

其它实施例的具体内容包括于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中。

本发明的泵及包括其的洗碗机具有如下的效果的一种或其以上。

第一、加热器不对形成泵的底部面的加热器盖直接进行加热,而是对加热器板进行加热,使得被加热的加热器板对加热器盖均匀地进行加热,从而防止在加热器盖中集中生热。

第二、由于不对加热器盖中汇集洗涤水的部分进行加热,能够防止汇集的洗涤水的石灰或其它杂质贴附于加热器盖。

第三、能够使加热器、加热器盖以及加热器板牢固地进行结合。

本发明的效果并不限定于以上提及到的效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明确理解未被提及到的其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碗机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泵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泵的加热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泵的一部分垂直剖面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h:加热器组件8:泵

13:集水槽81:加热器盖

811:盖基座812:盖支架

813:盖轮缘815:加热器罩

82:壳体83:加热器

831:加热器主体832:加热器端子

84:分隔壁85:叶轮

87:电机88:加热器板

881:板基座882:板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点、特征及用于实现其的方法可通过参照附图及详细后述的实施例更加明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由多种形态来实现,本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完整地公开本发明,从而向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完整地提示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进行定义。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要素。

以下,参照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及包括其的洗碗机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碗机的剖视图。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碗机100包括:形成外观的机壳1(cabinet);洗碗筒11,设置于机壳1内部,碗具容置于所述洗碗筒11;多个喷射臂3、5,向洗碗筒11内喷射洗涤水;集水槽13,用于储存洗涤水;泵8,将储存在集水槽13中的洗涤水供应给多个喷射臂3、5。

在洗碗筒11内部设置有用于收纳碗具的多个置物架191、193(rack)。多个置物架191、193可以包括:上置物架191,设置于洗碗筒11内的上部区域;下置物架193,设置于洗碗筒11内的下部区域。

洗碗筒11由设置于机壳的一面的门16进行开闭。用户可以将门16打开后,从洗碗筒11取出多个置物架191、193。

多个喷射臂3、5可以包括:上臂3,向上置物架191喷射洗涤水;下臂5,向下置物架193喷射洗涤水。从多个喷射臂3、5喷射的洗涤水被回收到集水槽13。

集水槽13设置于洗碗筒11的下部并储存洗涤水。在集水槽13的上侧配置有集水槽盖15。在集水槽盖15设置有回收孔151,洗碗筒11内的洗涤水可以通过所述回收孔151流入到集水槽13内。

集水槽13通过供水流路135与外部的供水源相连接。供水流路135利用供水阀136进行开闭。集水槽13中储存的洗涤水通过排水流路137及排水泵139向洗碗机100的外部排出。

集水槽13中储存的洗涤水通过泵8及供应流路7向多个喷射臂3、5供应。供应流路7包括:连接流路77,与泵8相连接;第一供应流路71,将连接流路77和上臂3相连接;第二供应流路73,将连接流路77和下臂5相连接。

第一供应流路71和第二供应流路73从连接流路77分流,在第一供应流路71和第二供应流路73的分流点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供应流路71及第二供应流路73的开闭的切换阀75。

泵8将集水槽13中储存的洗涤水向供应流路7移送。泵8对向供应流路7移送的洗涤水进行加热。泵8吸入集水槽13中储存的洗涤水并进行加热,将加热的洗涤水通过供应流路7向多个喷射臂3、5供应。对于泵8的详细说明将参照图2以下进行说明。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泵的分解立体图。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泵8包括:壳体82(housing),固定于机壳1内部;分隔壁84,将壳体82内部的空间上下划分,以在壳体82内部形成第一腔体c1和第二腔体c2;连通孔86,形成于分隔壁84,将第一腔体c1和第二腔体c2相连通;流入部841,将集水槽13和第一腔体c1相连接;排出部849,将第二腔体c2和连接流路77相连接;叶轮85(impeller),设置于第二腔体内部;加热器组件h,设置于壳体82的下端,用于加热洗涤水。

壳体82形成为其上面和底面开放的圆筒形状。在壳体82的上端结合壳体盖823,在壳体82的下端结合加热器组件h。在壳体82的下端圆周面形成有沿着半径方向凸出的壳体凸起827。壳体盖823覆盖壳体82的上部,在壳体盖823设置有用于产生旋转来使叶轮85进行旋转的电机87。

叶轮85用于将壳体82内的水向外部排出。叶轮85以可旋转的方式配置于壳体82的第一腔体c1。叶轮85进行旋转,并将通过连通孔86从第一腔体c1流入到第二腔体c2的洗涤水向排出部849移送。叶轮85利用电机87进行旋转。

加热器组件h形成壳体82的底部面,泵8同时提供洗涤水加热功能和洗涤水循环功能。对于加热器组件h的详细说明将参照图3及图4进行后述。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泵的加热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泵的一部分垂直剖视图。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加热器组件h包括:加热器盖81,形成壳体82的底部面;加热器板88,接合于加热器盖81的下侧;加热器83,接合于加热器板88的下侧,用于加热加热器板88;恒温器816,向加热器83供应电源,用于调节加热器83的温度;电线817,用于将加热器83和恒温器816进行电连接;加热器罩815,从下侧覆盖加热器83的一部分。

加热器盖81接合于壳体82的下端以形成泵8的底部面。加热器盖81的上侧流动有洗涤水。在加热器盖81的下侧接合加热器板88。加热器盖81被加热器板88加热,从而对洗涤水进行加热。

加热器盖81的周缘形成为圆形,在同心圆位置上形成上下方向的多个屈曲。加热器盖81包括:圆盘形状的盖基座811;盖支架812,从盖基座811的周缘向上侧凸出;盖轮缘813(coverrim),形成于盖支架812的周缘,壳体82结合于所述盖轮缘813。

盖基座811形成为圆盘,以形成加热器盖81的中心部。在盖基座811的下侧接合后述的加热器板88的板基座881。盖基座811和板基座881以硬焊方式(brazing)相接合。

盖支架812形成为向上侧凸出的环形状。盖支架812形成供加热器板88的一部分和加热器83的一部分容置的容置空间812a。在盖支架812的容置空间812a容置后述的加热器板88的板唇882和加热器83的加热器主体831。在盖支架812的下侧接合板唇882。盖支架812和板唇882以硬焊方式相接合。

盖支架812的从中心朝半径方向的纵截面形成为其下侧开放的开曲线。盖支架812的至少一部分以与容置于盖支架812的容置空间812a的加热器83的一部分形状对应地形成。虽然盖支架812容置加热器83的一部分,但是不与容置于盖支架812的容置空间812a中的加热器83的一部分直接接触。盖支架812的外周缘与容置于盖支架812的容置空间812a中的加热器83的一部分隔开。

在本实施例中,盖支架812形成为其下侧开放的三个面。参照图4,盖支架812包括:盖支架内侧旁面8123,从盖基座811向上侧以倾斜的方式弯折,以形成盖支架812的内侧旁面;盖支架上面8121,从盖支架内侧旁面8123朝半径方向以水平的方式弯折,形成盖支架812的上面;盖支架外侧旁面8124,从盖支架上面8121向下侧以垂直的方式弯折,形成盖支架812的外侧旁面。

盖轮缘813形成为轮缘形状。盖轮缘813以包围壳体82下端周缘的方式形成。盖轮缘813的周缘端向上侧凸出并与壳体82相结合。由于盖轮缘813不与加热器板88及加热器83相接触,盖轮缘813以较低的温度得到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盖轮缘813形成为两个面,盖轮缘813的从中心朝半径方向的纵截面形成为“┛”形状。参照图4,盖轮缘813包括:盖轮缘底面8132,从盖支架外侧旁面8124朝半径方向以水平的方式弯折,形成盖轮缘813的底面;盖轮缘旁面8134,从盖轮缘底面8132向上侧以垂直的方式弯折,形成盖轮缘813的旁面。盖轮缘旁面8134的上端以包围壳体凸起827的方式朝中心方向卷曲(curling),以使加热器盖81与壳体82相结合。

加热器板88被加热器83加热,从而对加热器盖81进行加热。加热器板88是用于将加热器83的热量传递给加热器盖81的介质体。加热器83有可能不均匀地产生热量,因此,加热器板88将从加热器83传递的热量均匀地分散,从而对加热器盖81均匀地进行加热。

加热器板88的周缘形成为圆形或弓形(circularsegment)形状,呈其边缘向上侧凸出的形状。在加热器板88的上侧以硬焊方式接合加热器盖81,在加热器板88的下侧以硬焊方式接合加热器83。加热器板88在容置空间812a内层积于加热器盖81和加热器83之间。

加热器板88包括:板基座881,其周缘形成为圆形或弓形形状;板唇882,从板基座881向上侧凸出。

板基座881形成为圆盘或弓形板形状。在板基座881的上侧以硬焊方式接合盖基座811。板基座881在其下侧配置有加热器罩815。

板唇882(platelip)形成为向上侧凸出的环形或圆弧形状。板唇882插入于盖支架812的容置空间812a。在板唇882的上侧以硬焊方式接合盖支架812,在板唇882的下侧以硬焊方式接合后述的加热器83的加热器主体831。板唇882层积于盖支架812和加热器主体831之间。板唇882以与盖支架812的容置空间812a中容置的加热器83的一部分形状对应地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板唇882形成为两个面,板唇882的从中心朝半径方向的纵截面形成为“┏”形状。参照图4,板唇882包括:板唇旁面8824,从板基座881向上侧以倾斜的方式弯折,形成板唇882的旁面;板唇上面8821,从板唇旁面8824朝半径方向以水平的方式弯折,形成板唇882的上面。

作为板唇882的旁面的板唇旁面8824与作为盖支架812的内侧旁面的盖支架内侧旁面8123以硬焊方式相接合,作为板唇882的上面的板唇上面8821与作为盖支架812的上面的盖支架上面8121以硬焊方式相接合。

加热器83从恒温器816接收通过电线817供应的电源并产生热量。加热器83对加热器板88进行加热。由于加热器83不与加热器盖81直接接触,将不对加热器盖81直接进行加热。在加热器83的上侧以硬焊方式接合加热器板88。加热器83的一部分外周缘与形成容置空间812a的加热器盖81的部分隔开。

加热器83包括:加热器主体831,呈圆弧形状,用于产生热量;加热器端子832,用于向加热器主体831供应电源。

加热器端子832通过电线817接收从恒温器816供应的电源,并将其传递给加热器主体831。加热器端子832在加热器主体831的两端设置有多个。多个加热器端子832从加热器主体831的两端延伸并向下侧以倾斜的方式形成。即,多个加热器端子832形成为,从加热器主体831的下端所构成的平面向下侧凸出。

加热器主体831形成为其中心角大于180度的圆弧形状。加热器主体831包括用于产生热量的发热体。加热器主体831在其内侧及上侧以硬焊方式接合加热器板88。加热器主体831在其下侧配置有加热器罩815。加热器主体831插入于盖支架812的容置空间812a,并且不与盖支架812直接进行接触。加热器主体831的外周缘与盖支架812的外周缘隔开。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器主体831的从中心朝半径方向的纵截面形成为四边形。参照图4,加热器主体831包括:加热器主体上面8311,以水平的方式形成,形成加热器主体831的上面;加热器主体外侧旁面8314,以垂直的方式形成,形成加热器主体831的外侧旁面;加热器主体内侧旁面8313,以倾斜的方式形成,形成内侧旁面;加热器主体底面8312,以水平的方式形成,形成加热器主体831的底面。

作为加热器主体831的上面的加热器主体上面8311与作为板唇882的上面的板唇上面8821以硬焊方式相接合。作为加热器主体831的内侧旁面的加热器主体内侧旁面8313与作为板唇882的旁面的板唇旁面8824以硬焊方式相接合。

作为加热器主体831的外侧旁面的加热器主体外侧旁面8314与作为盖支架812的外侧旁面的盖支架外侧旁面8124隔开。并且,作为盖支架812的外侧旁面的盖支架外侧旁面8124与壳体82隔开。因此,盖支架外侧旁面8124不与加热器板88及加热器83相接触,从而以较低的温度得到加热。

以下对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泵及包括其的洗碗机的作用进行说明。

当电机87进行动作并旋转叶轮85时,集水槽13中储存的洗涤水通过流入部841向泵8的壳体82内部的第一腔体c1流入。

并且,当恒温器816进行动作,以使通过电线817向加热器83的加热器端子832供应电源时,加热器主体831将产生热量。从加热器主体831产生的热量向与加热器主体831相接触的板唇882的板唇上面8821和板唇旁面8824传递。传递到板唇上面8821和板唇旁面8824的热量向板基座881传递,从而使加热器板88均匀地得到加热。加热器板88的热量传递到与加热器板88相接触的盖基座811、盖支架812的盖支架内侧旁面8123以及盖支架上面8121,从而使盖基座811、盖支架812的盖支架内侧旁面8123以及盖支架上面8121均匀地得到加热。由此,加热器盖81对泵8的壳体82内部的第一腔体c1中容置的洗涤水进行加热。

在第一腔体c1内部被加热的洗涤水利用叶轮85的旋转而通过连通孔86流动到第二腔体c2,然后通过排出部849向连接流路77流动。流动到连接流路77的被加热的洗涤水随着切换阀75的动作,将通过第一供应流路71和/或第二供应流路73从上臂3和/或下臂5喷射。从上臂3和/或下臂5喷射的洗涤水作用于上置物架191和/或下置物架193上收纳的碗具并洗涤碗具,然后通过回收孔151回收到集水槽13。

另外,由于盖支架812的盖支架外侧旁面8124和盖轮缘813不与加热器板88及加热器83相接触,其以较低的温度得到加热。因此,由盖支架外侧旁面8124、盖轮缘底面8132以及壳体82包围的空间813a中容置的洗涤水维持较低的温度,从而防止相应空间813a中贴附并堆积洗涤水的石灰或其它杂质。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并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特定的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要旨的情况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能够对其进行多种变形实施,这样的变形实施不应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前景而单独地加以理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