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车厢内使用的分离式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3285发布日期:2018-09-14 21:52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具体是一种便于车厢内使用的分离式保温杯。



背景技术:

保温杯一般是由陶瓷或不锈钢加上真空层作成的盛水的容器,顶部有盖,密封严实,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内部的水等液体延缓散热,以达到保温的目的。

保温杯从保温瓶发展而来的,保温原理与保温瓶一样,只是人们为了方便把瓶做成杯。

现有的保温杯很多都是通过杯盖来盛放水,在倒水的时候不是很方便,主要体现在坐车的时候,车厢内来回晃动,导致水容易溢出,这种情况就不是十分方便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车厢内使用的分离式保温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车厢内使用的分离式保温杯,包括主杯体、副杯体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壳体,所述主杯体的底部设置主杯杯座,主杯杯座与主杯体的底部通过螺纹的方式紧固连接,所述副杯体的顶部设置副杯杯座,副杯杯座与副杯体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都设置杯口连接槽,杯口连接槽的内壁上设置螺牙和密封圈,所述主杯体或副杯体的杯口与杯口连接槽的内壁在螺牙的作用下以螺纹的方式紧固连接,所示壳体的中间位置设置通水孔,通水孔设置两个,所述通水孔连通上下两个杯口连接槽,所述连接件设置转动件,转动件设置在壳体的中间位置,转动件的内部设置转动板,转动板上设置两个弧形滑槽,转动板上还设置通口,所述通口设置在转动板中心的右侧位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杯体是双层真空结构,所述副杯体是单层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副杯体的外壁上设置硅胶护套,所述硅胶护套套接在副杯体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牙设置在外层,密封圈设置在内层,螺牙与杯口连接槽的内壁是一体成型结构,密封圈是卡接在杯口连接槽的内壁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件设置两个且转动件是圆筒状结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板是圆盘状结构,转动板与转动件的内壁通过热复合的方式连接。

一种便于车厢内使用的分离式保温杯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主杯体的内部蓄满热水,然后使用连接件件主杯体的杯口处密封,且将副杯体安装到连接件的上方,然后待用;

步骤二:将保温杯倒置,用双手握住连接件上的两个转动件,双手上下交叉,一只手握住一个转动件;

步骤三:反向转动两个转动件,在转动转动件的时候转动板随之转动,将转动板上的通口转动到通水孔的位置,上下两个转动板上的通口对应同一个通水孔;

步骤四:取水,主杯体和副杯体连通之后主杯体内部的水流入到副杯体中,取适量水之后再次反向转动两个转动件,使通水孔在转动板的作用下关闭;

步骤五:等待副杯体中的水温下降到适宜温度,将副杯体从连接件上取下,然后饮用;

步骤六:使用完毕之后将副杯体拧接到连接件上,然后正向放置保温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新颖,结构简单,通过分层式的结构方便热水的取用,尤其是通过设置连接件控制主杯体与副杯体之间的导通与关闭,直接取水,即可取下饮用,这样就避免了倒水的过程,放置在晃动的车体内倒水的时候被烫伤,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便于车厢内使用的分离式保温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便于车厢内使用的分离式保温杯的爆炸图。

图3为便于车厢内使用的分离式保温杯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连接件中a-a向的剖视图。

图5为连接件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连接件中壳体的俯视图。

图中:1-主杯体、2-主杯杯座、3-副杯体、4-副杯杯座、5-硅胶护套、6-连接件、7-壳体、8-杯口连接槽、9-螺牙、10-密封圈、11-通水孔、12-转动件、13-转动板、14-弧形滑槽、15-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6,一种便于车厢内使用的分离式保温杯,包括主杯体1、副杯体3和连接件6,所述主杯体1是双层真空结构,所述副杯体3是单层结构,所述主杯体1的底部设置主杯杯座2,主杯杯座2与主杯体1的底部通过螺纹的方式紧固连接,所述副杯体3的顶部设置副杯杯座4,副杯杯座4与副杯体3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副杯体3的外壁上设置硅胶护套5,所述硅胶护套5套接在副杯体3上,所述连接件6设置壳体7,所述壳体7的上下两端都设置杯口连接槽8,杯口连接槽8的内壁上设置螺牙9和密封圈10,所述螺牙9设置在外层,密封圈10设置在内层,螺牙9与杯口连接槽8的内壁是一体成型结构,密封圈10是卡接在杯口连接槽8的内壁上,所述主杯体1或副杯体3的杯口与杯口连接槽8的内壁在螺牙9的作用下以螺纹的方式紧固连接,所示壳体7的中间位置设置通水孔11,通水孔11设置两个,所述通水孔11连通上下两个杯口连接槽8,所述连接件6设置转动件12,转动件12设置在壳体7的中间位置,转动件12是圆筒状结构,所述转动件12设置两个,转动件12的内部设置转动板13,所述转动板13是圆盘状结构,转动板13与转动件12的内壁通过热复合的方式连接,转动板13上设置两个弧形滑槽14,转动板13上还设置通口15,所述通口15设置在转动板13中心的右侧位置。

一种便于车厢内使用的分离式保温杯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主杯体1的内部蓄满热水,然后使用连接件6件主杯体1的杯口处密封,且将副杯体3安装到连接件6的上方,然后待用;

步骤二:将保温杯倒置,用双手握住连接件6上的两个转动件12,双手上下交叉,一只手握住一个转动件12;

步骤三:反向转动两个转动件12,在转动转动件12的时候转动板13随之转动,将转动板13上的通口15转动到通水孔11的位置,上下两个转动板13上的通口15对应同一个通水孔11;

步骤四:取水,主杯体1和副杯体3连通之后主杯体1内部的水流入到副杯体3中,取适量水之后再次反向转动两个转动件12,使通水孔11在转动板13的作用下关闭;

步骤五:等待副杯体3中的水温下降到适宜温度,将副杯体3从连接件6上取下,然后饮用;

步骤六:使用完毕之后将副杯体3拧接到连接件6上,然后正向放置保温杯。

将保温杯设计成分层的结构,主要分为两层,上层是副杯体3,下层是主杯体1,主杯体1与副杯体3之间通过一个连接件6连接,主杯体1是双层保温结构,副杯体3是单层不保温结构,主杯体1和副杯体3的口部与连接件6之间都是螺纹连接,连接件6可以控制主杯体1与副杯体3之间的导通与关闭,使用的时候倒置保温杯,再打开连接件6让主杯体1中的水进入到副杯体3中,进水量达到一定的时候关闭,等待副杯体3中的水冷却,即可直接取下饮用,这样就避免了倒水的过程,放置在晃动的车体内倒水的时候被烫伤。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