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6567发布日期:2018-10-19 19:0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锅具。



背景技术:

锅是一种炊事用具,可用于对食物进行烹、煮、煎、炸、炒等多种熟制工作,锅具包括单柄锅和双柄锅,其中双柄锅具有两个锅柄,该两锅柄位于锅体的两侧,普通的炒锅在蒸煮食物时需要额外的蒸架配合使用,通过蒸架对食物进行支撑,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锅具,本锅具能够对食物进行支撑,以便实现蒸煮功能,使用更加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锅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开口的两侧均设有锅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柄包括主柄体和副柄体,所述主柄体包括连接体和用于手持的手持体,所述连接体的一端铰接在锅体内侧壁上,所述手持体滑动连接在连接体上,所述连接体上还具有当连接体向锅体内侧摆动时能够抵靠在锅体内侧壁上的限位部,且当限位部与锅体内侧壁抵靠时手持体能够沿锅体径向水平伸缩,所述手持体上设有当两手持体水平伸出并相抵靠时能够将两手持体定位在一起的定位件,所述副柄体铰接在锅体外侧壁上,当所述连接体向锅体外侧摆动时手持体能够摆动至锅体外侧并与副柄体相抵靠,且手持体与副柄体能够通过上述定位件定位在一起。

该锅具用于炒菜时主柄体向锅体外侧摆动,使得手持体位于锅体外侧,此时主柄体与副柄体相抵靠并通过定位件相固连,主柄体能够被副柄体限制,即主柄体与副柄体共同形成锅柄的功能,而需要蒸煮食物时,解除定位件对主柄体与副柄体之间的定位作用,使得主柄体向锅体内侧摆动,直到限位部与锅体内侧壁抵靠,此时手持体处于水平状态,将两手持体相对伸出,并通过定位件将两手持体相定位,此时手持体能够对食物进行支撑,实现蒸架的功能,因此无需额外配备蒸架,从而使得被锅具具有蒸煮食物的功能,使用更加方便。

在上述的锅具中,所述主柄体还包括两套管,所述连接体呈片状,具有两插接臂,两所述套管分别滑动套设在两插接臂上,所述手持体呈块状,且手持体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两插接孔,两所述套管分别滑动插接在两插接孔内。手持体与连接体之间通过套管连接实现伸缩,套管使得手持体的伸缩行程更长,当然套管与插接臂及手持体之间可以设置限位结构,如手持体的插接孔内壁上具有凸点,套管外壁上具有限位槽,类似伞柄的伸缩结构,避免手持体、套管及插接臂之间完全脱离。

在上述的锅具中,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块,所述手持体内具有安装腔,在手持体的另一端面上开设有两通孔一和两定位孔一,所述定位块的一端端面上具有两定位柱一,所述定位块滑动设置在安装腔内,且两定位柱一分别滑动穿设在两通孔一内,当两手持体相对接时一个手持体内的定位柱一能够插入另一个手持体的定位孔一内。两个手持体上的定位柱一相对错开,当两手持体相对接时,相对靠拢滑动两定位块,使得两定位柱一相互插接锁定,使得两手持体具有较高的支撑能力。

在上述的锅具中,所述连接体上开设有让位缺口,所述手持体开设插接孔的端面上具有朝向让位缺口的定位凹部,所述安装腔内还开设有贯通至定位凹部的通孔二,所述定位块的另一端面上具有两定位柱二,该两定位柱二滑动穿设在通孔二内,所述副柄体的端面上具有两定位孔二,当手持体摆动至锅体外侧时副柄体能够穿过让位缺口并抵靠在定位凹部底面上,且两定位柱二能够插接定位在两定位孔二内。当副柄体抵靠在手持体的定位凹部内时反向推动定位块,使得定位块上的定位柱二插入副柄体上的定位孔二内,实现主柄体与副柄体的定位锁定,即通过同一个定位块实现手持体之间的定位以及主柄体与副柄体之间的定位,结构简单、稳定。

在上述的锅具中,所述连接体呈z字形,包括位于一端的连接部、位于另一端的插接部和位于连接部与插接部之间的封堵部,所述连接部铰接在锅体内侧壁上,所述让位缺口开设在插接部上,且让位缺口的两侧形成上述的插接臂,所述定位凹部位于两插接臂之间,且当手持体位于锅体外侧时定位凹部朝上,所述副柄体由下至上穿过让位缺口并与定位凹部相抵靠,所述手持体与副柄体之间还设有锁扣结构。当副柄体抵靠在定位凹部内时能够将手持体向下钩住,向上提起手持体时能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锅具中,所述副柄体上开设有安装缺口,所述锅体外侧壁上固连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伸入安装缺口并通过销轴与副柄体相铰接,所述副柄体的一端为手持端,另一端为定位端,所述安装缺口位于手持端与定位端之间,上述定位孔二开设在定位端端面上,当所述定位端抵靠在定位凹部时手持端抵靠在锅体外侧壁上。定位端抵靠在定位凹部内,手持端抵靠在锅体外侧壁上,从而将定位端支撑住,使得定位端对手持体进行限位,提高整体稳定性。

在上述的锅具中,所述锅体两侧的锅沿均具有避让缺口,当手持体摆动至锅体外侧时封堵部抵靠在避让缺口内,所述封堵部侧面上具有弧形的封堵凸沿一,当封堵部抵靠在避让缺口内时封堵凸沿一的顶部与锅体的锅沿齐平,且封堵凸沿一与锅体的锅沿在同一环线上。避让缺口使得手持体摆动至锅体外侧时不会高于锅体的锅沿,以便锅盖盖上,而封堵凸沿一用于与锅盖上的凹槽相配合,提高整体密封性。

在上述的锅具中,所述副柄体的定位端侧面上具有弧形的封堵凸沿二,当手持体摆动至锅体内侧时副柄体的定位端能够摆动至避让缺口内,且当副柄体的定位端抵靠在避让缺口内时封堵凸沿二的顶部与锅体的锅沿齐平,且封堵凸沿二与锅体的锅沿在同一环线上,当两副柄体的定位端抵靠在避让缺口内时两副柄体的手持端分别向锅体的两侧伸出。当手持体摆动至锅体内侧时,避让缺口开启,此时将副柄体的定位端摆动至锅体内侧,此时副柄体能够对避让缺口进行封堵,同时封堵凸沿二用于与锅盖配合,从而增加密封性,此时副柄体的手持端向锅体外侧伸出,用于手持提起锅体。

在上述的锅具中,所述锁扣结构包括盘状的旋钮和两锁销,所述副柄体的定位端侧面上开设有圆形槽,在副柄体内还开设有两安装孔,其中一个安装孔的一端贯穿至定位端一侧边沿,另一个安装孔的一端贯穿至定位端另一侧边沿,所述圆形槽位于两安装孔之间,且两安装孔的另一端均与圆形槽连通,所述定位凹部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锁孔,所述旋钮转动连接在圆形槽内,在旋钮的两侧边沿均具有顶推凸部,两所述锁销分别滑动穿设在两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孔内还设有锁定弹簧,在锁定弹簧的作用下锁销具有伸出安装孔并插入锁孔的趋势,所述锁销的内端侧壁上还具有抵靠凸部,所述顶推凸部抵靠在抵靠凸部朝向安装孔孔口的侧面上。当副柄体的定位端抵靠在手持体的定位凹部内时锁销在锁定弹簧的作用下插入锁孔内,从而副柄体与手持体之间的锁定力,避免提起手持体时手持体相对套管及插接臂伸出,提高整体稳定性,需要摆动手持体时旋转旋钮,旋钮上的顶推凸部能够顶推锁销上的抵靠凸部,使得锁销压缩锁定弹簧而抽出锁孔,实现解锁。

在上述的锅具中,所述手持体的两侧边沿均开设有连接缺口,所述连接缺口的两端均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侧面均与手持体摆动至锅体内时朝上的侧面齐平。当手持体摆动至锅体内并处于水平状态时支撑杆能够向外侧展开,从而增加支撑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锅具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主柄体能够向锅体内侧摆动,此时手持体能够对食物进行支撑,实现蒸架的功能,因此无需额外配备蒸架,从而使得被锅具具有蒸煮食物的功能,使用更加方便。

2、由于避让缺口使得手持体摆动至锅体外侧时不会高于锅体的锅沿,以便锅盖盖上,而封堵凸沿一用于与锅盖上的凹槽相配合,提高整体密封性。

3、由于手持体摆动至锅体内侧时,避让缺口开启,此时将副柄体的定位端摆动至锅体内侧,此时副柄体能够对避让缺口进行封堵,同时封堵凸沿二用于与锅盖配合,从而增加密封性,此时副柄体的手持端向锅体外侧伸出,用于手持提起锅体。

附图说明

图1是锅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锅具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锅具的主柄体摆动至锅体内侧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是锅具的结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b-b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8是图5中d-d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9是两手持体对接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10是图2中e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11是副柄体抵靠在主柄体上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1、锅体;11、避让缺口;12、连接板;2、锅柄;3、主柄体;31、连接体;311、连接部;312、封堵部;313、插接部;314、让位缺口;315、插接臂;316、限位部;317、封堵凸沿一;32、手持体;321、插接孔;322、通孔一;323、定位孔一;324、安装腔;325、定位凹部;326、通孔二;327、锁孔;328、连接缺口;329、支撑杆;33、套管;4、副柄体;41、安装缺口;42、手持端;43、定位端;431、定位孔二;44、封堵凸沿二;45、圆形槽;46、安装孔;5、定位块;51、定位柱一;52、定位柱二;6、锁扣结构;61、旋钮;611、顶推凸部;62、锁销;621、抵靠凸部;63、锁定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锅具,包括锅体1,锅体1开口的两侧均设有锅柄2,锅柄2包括主柄体3和副柄体4,主柄体3包括连接体31和用于手持的手持体32,连接体31的一端铰接在锅体1内侧壁上,手持体32滑动连接在连接体31上,连接体31上还具有当连接体31向锅体1内侧摆动时能够抵靠在锅体1内侧壁上的限位部316,且当限位部316与锅体1内侧壁抵靠时手持体32能够沿锅体1径向水平伸缩,手持体32上设有当两手持体32水平伸出并相抵靠时能够将两手持体32定位在一起的定位件,副柄体4铰接在锅体1外侧壁上,当连接体31向锅体1外侧摆动时手持体32能够摆动至锅体1外侧并与副柄体4相抵靠,且手持体32与副柄体4能够通过上述定位件定位在一起。该锅具用于炒菜时主柄体3向锅体1外侧摆动,使得手持体32位于锅体1外侧,此时主柄体3与副柄体4相抵靠并通过定位件相固连,主柄体3能够被副柄体4限制,即主柄体3与副柄体4共同形成锅柄2的功能,而需要蒸煮食物时,解除定位件对主柄体3与副柄体4之间的定位作用,使得主柄体3向锅体1内侧摆动,直到限位部316与锅体1内侧壁抵靠,此时手持体32处于水平状态,将两手持体32相对伸出,并通过定位件将两手持体32相定位,此时手持体32能够对食物进行支撑,实现蒸架的功能,因此无需额外配备蒸架,从而使得被锅具具有蒸煮食物的功能,使用更加方便。

结合图4所示,主柄体3还包括两套管33,连接体31呈片状,具有两插接臂315,两套管33分别滑动套设在两插接臂315上,手持体32呈块状,且手持体32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两插接孔321,两套管33分别滑动插接在两插接孔321内,手持体32与连接体31之间通过套管33连接实现伸缩,套管33使得手持体32的伸缩行程更长,当然套管33与插接臂315及手持体32之间可以设置限位结构,如手持体32的插接孔321内壁上具有凸点,套管33外壁上具有限位槽,类似伞柄的伸缩结构,避免手持体32、套管33及插接臂315之间完全脱离。结合图5至图9所示,定位件包括定位块5,手持体32内具有安装腔324,在手持体32的另一端面上开设有两通孔一322和两定位孔一323,定位块5的一端端面上具有两定位柱一51,定位块5滑动设置在安装腔324内,且两定位柱一51分别滑动穿设在两通孔一322内,当两手持体32相对接时一个手持体32内的定位柱一51能够插入另一个手持体32的定位孔一323内,两个手持体32上的定位柱一51相对错开,当两手持体32相对接时,相对靠拢滑动两定位块5,使得两定位柱一51相互插接锁定,使得两手持体32具有较高的支撑能力。连接体31上开设有让位缺口314,手持体32开设插接孔321的端面上具有朝向让位缺口314的定位凹部325,安装腔324内还开设有贯通至定位凹部325的通孔二326,定位块5的另一端面上具有两定位柱二52,该两定位柱二52滑动穿设在通孔二326内,副柄体4的端面上具有两定位孔二431,当手持体32摆动至锅体1外侧时副柄体4能够穿过让位缺口314并抵靠在定位凹部325底面上,且两定位柱二52能够插接定位在两定位孔二431内,当副柄体4抵靠在手持体32的定位凹部325内时反向推动定位块5,使得定位块5上的定位柱二52插入副柄体4上的定位孔二431内,实现主柄体3与副柄体4的定位锁定,即通过同一个定位块5实现手持体32之间的定位以及主柄体3与副柄体4之间的定位,结构简单、稳定。手持体32的两侧边沿均开设有连接缺口328,连接缺口328的两端均铰接有支撑杆329,支撑杆329的侧面均与手持体32摆动至锅体1内时朝上的侧面齐平,当手持体32摆动至锅体1内并处于水平状态时支撑杆329能够向外侧展开,从而增加支撑面积。

结合图10所示,连接体31呈z字形,包括位于一端的连接部311、位于另一端的插接部313和位于连接部311与插接部313之间的封堵部312,连接部311铰接在锅体1内侧壁上,让位缺口314开设在插接部313上,且让位缺口314的两侧形成上述的插接臂315,定位凹部325位于两插接臂315之间,且当手持体32位于锅体1外侧时定位凹部325朝上,副柄体4由下至上穿过让位缺口314并与定位凹部325相抵靠,手持体32与副柄体4之间还设有锁扣结构6,当副柄体4抵靠在定位凹部325内时能够将手持体32向下钩住,向上提起手持体32时能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副柄体4上开设有安装缺口41,锅体1外侧壁上固连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伸入安装缺口41并通过销轴与副柄体4相铰接,副柄体4的一端为手持端42,另一端为定位端43,安装缺口41位于手持端42与定位端43之间,定位孔二431开设在定位端43端面上,当所述定位端43抵靠在定位凹部325时手持端42抵靠在锅体1外侧壁上,定位端43抵靠在定位凹部325内,手持端42抵靠在锅体1外侧壁上,从而将定位端43支撑住,使得定位端43对手持体32进行限位,提高整体稳定性。锅体1两侧的锅沿均具有避让缺口11,当手持体32摆动至锅体1外侧时封堵部312抵靠在避让缺口11内,封堵部312侧面上具有弧形的封堵凸沿一317,当封堵部312抵靠在避让缺口11内时封堵凸沿一317的顶部与锅体1的锅沿齐平,且封堵凸沿一317与锅体1的锅沿在同一环线上,避让缺口11使得手持体32摆动至锅体1外侧时不会高于锅体1的锅沿,以便锅盖盖上,而封堵凸沿一317用于与锅盖上的凹槽相配合,提高整体密封性。副柄体4的定位端43侧面上具有弧形的封堵凸沿二44,当手持体32摆动至锅体1内侧时副柄体4的定位端43能够摆动至避让缺口11内,且当副柄体4的定位端43抵靠在避让缺口11内时封堵凸沿二44的顶部与锅体1的锅沿齐平,且封堵凸沿二44与锅体1的锅沿在同一环线上,当两副柄体4的定位端43抵靠在避让缺口11内时两副柄体4的手持端42分别向锅体1的两侧伸出,当手持体32摆动至锅体1内侧时,避让缺口11开启,此时将副柄体4的定位端43摆动至锅体1内侧,此时副柄体4能够对避让缺口11进行封堵,同时封堵凸沿二44用于与锅盖配合,从而增加密封性,此时副柄体4的手持端42向锅体1外侧伸出,用于手持提起锅体1。

结合图11所示,锁扣结构6包括盘状的旋钮61和两锁销62,副柄体4的定位端43侧面上开设有圆形槽45,在副柄体4内还开设有两安装孔46,其中一个安装孔46的一端贯穿至定位端43一侧边沿,另一个安装孔46的一端贯穿至定位端43另一侧边沿,圆形槽45位于两安装孔46之间,且两安装孔46的另一端均与圆形槽45连通,定位凹部325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锁孔327,旋钮61转动连接在圆形槽45内,在旋钮61的两侧边沿均具有顶推凸部611,两锁销62分别滑动穿设在两安装孔46内,安装孔46内还设有锁定弹簧63,在锁定弹簧63的作用下锁销62具有伸出安装孔46并插入锁孔327的趋势,锁销62的内端侧壁上还具有抵靠凸部621,顶推凸部611抵靠在抵靠凸部621朝向安装孔46孔口的侧面上,当副柄体4的定位端43抵靠在手持体32的定位凹部325内时锁销62在锁定弹簧63的作用下插入锁孔327内,从而副柄体4与手持体32之间的锁定力,避免提起手持体32时手持体32相对套管33及插接臂315伸出,提高整体稳定性,需要摆动手持体32时旋转旋钮61,旋钮61上的顶推凸部611能够顶推锁销62上的抵靠凸部621,使得锁销62压缩锁定弹簧63而抽出锁孔327,实现解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