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桌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9219发布日期:2018-09-18 17:4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桌子。



背景技术:

一般的台球桌整体大,用大理石做底板过于笨重,结构复杂,需专业人工组装,运输成本高。而传统的家庭用的桌子功能单一,一般家庭空间有限,具有娱乐性又实用的家具较少。虽然有采用桌板与桌体拆分组合的桌子,但是不同使用状态时,需要将桌板拆下或者盖上,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桌子,同时兼具台球桌与日常用桌的功能,且使用方便。

一种多功能桌子,包括第一桌板、第二桌板及两块侧板,所述第一桌板包括多根并列设置且柔性连接的桌条,所述第二桌板为台球桌板,两块所述侧板相对设置,所述台球桌板设置在两侧板之间且分别与两侧板连接,两块所述侧板与台球桌板连接的侧壁上均设有滑槽,所述桌条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块所述侧板的滑槽内,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桌板沿滑槽滑动至所述台球桌板的上方,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桌板沿滑槽滑动至所述台球桌板的下方。

上述多功能桌子,通过设置台球桌板及第一桌板,且第一桌板包括多根并列设置且柔性连接的桌条,侧板上设置有与桌条滑动配合的滑槽,使第一桌板能发生弯曲形变,从而能沿滑槽滑动至台球桌板的上方或下方的,当需要使用第一桌板时,将第一桌板滑动到台球桌板上方,满足日常生活使用,当需要使用台球桌板时,将第一桌板滑动到台球桌板下方,满足休闲娱乐使用。该多功能桌子能同时兼具台球桌与日常用桌的功能,两桌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无论哪种使用状态,都不需要拆除第一桌板,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及两个过渡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位于台球桌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滑槽位于台球桌板的下方,两个过渡滑槽分别位于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的两端,所述过渡滑槽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槽连通,多根桌条分成两组,分别为第一分桌板与第二分桌板,所述第一分桌板与第二分桌板能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过渡滑槽在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一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桌板包括20根桌条,所述第二分桌板包括20根桌条,所述桌条的中部设有穿孔,第一分桌板的各桌条通过弹力绳穿过所述穿孔连接,第二分桌板的各桌条通过弹力绳穿过所述穿孔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使用状态时,第一分桌板与第二分桌板相互靠近的两根桌条的表面均设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桌条的两端设有凸缘,所述凸缘伸入到所述滑槽内,且其中一根或多根桌条的凸缘上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功能桌子还包括四条桌腿,其中两条桌腿与一侧板的底端连接,另外两条桌腿与另一侧板的底端连接,且同侧的两条桌腿呈“八”字形设置,不同侧的两相对设置的桌腿之间连接有横杆,两横杆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两横杆连接形成“工”字形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功能桌子还包括两块相对设置在所述侧板两端的横板,所述横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连接形成方形框架,且所述横板设置在过渡滑槽靠近侧板中间的一侧,所述第一分桌板与第二分桌板能分别绕两横板转动在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一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功能桌子还包括两根设置在台球桌板两侧下方的台球轨道,所述台球轨道同与之相邻的侧板连接围成台球通道,所述台球桌板两侧的球洞均与其同侧的台球通道连通,所述台球轨道用于与台球接触的底面为两端向中间倾斜的倾斜面,且所述侧板与倾斜面的最低端对应处开设有取球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功能桌子还包括设置在台球桌板下方及第二滑槽上方的加强撑杆,所述加强撑杆包括横向顶杆及竖向顶杆,所述横向顶杆与竖向顶杆交叉设置,且所述横向顶杆的两端分别与两台球轨道连接,所述竖向顶杆的两端与分别与两横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台球桌板包括主台板及六块绕主台板周缘设置的挡板,相邻挡板之间间隔设置形成让位通道,所述主台板在让位通道对应处设有所述球洞,所述侧板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横板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主台板的两侧分别卡入两侧板的第一卡槽内,所述主台板的两端分别卡入两横板的第二卡槽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多功能桌子的拆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多功能桌子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多功能桌子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多功能桌子使用状态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多功能桌子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6为沿图5中A-A的剖面局部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桌板,101、桌条,1011、穿孔,1022、凹槽,1023、凸缘,20、第二桌板,110、第一分桌板,120、第二分桌板,210、主台板,211、球洞,220、挡板,30、侧板,310、滑槽,311、第一滑槽,312、第二滑槽,313、过渡滑槽,320、取球孔,330、第一卡槽,40、轴承,50、桌腿,60、“工”字形撑杆,70、横板,710、第二卡槽,80、台球轨道,801、台球通道,802、倾斜面,90、加强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5所示,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桌子,包括第一桌板10、第二桌板20及两块侧板30,所述第一桌板10包括多根并列设置且柔性连接的桌条101,所述第二桌板20为台球桌板,两块所述侧板30相对设置,所述台球桌板设置在两侧板30之间且分别与两侧板30连接,两块所述侧板30与台球桌板连接的侧壁上均设有滑槽310,所述桌条10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块所述侧板30的滑槽310内,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桌板10沿滑槽310滑动至所述台球桌板的上方,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桌板10沿滑槽310滑动至所述台球桌板的下方。

本实施例的多功能桌子通过设置台球桌板及第一桌板10,且第一桌板10包括多根并列设置且柔性连接的桌条101,侧板30上设置有与桌条101滑动配合的滑槽310,使第一桌板10能发生弯曲形变,从而能沿滑槽310滑动至台球桌板的上方或下方的,当需要使用第一桌板10时,将第一桌板10滑动到台球桌板上方,满足日常生活使用,当需要使用台球桌板时,将第一桌板10滑动到台球桌板下方,满足休闲娱乐使用。该多功能桌子能同时兼具台球桌与日常用桌的功能,将两桌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无论哪种使用状态,都不需要拆除第一桌板10,使用方便。

如图2、3、4所示,可选地,第一桌板10的多根桌条101分成两组,分别为第一分桌板110与第二分桌板120,需要使用台球桌板时,分别推动第一分桌板110与第二分桌板120朝不同方向移动,使第一分桌板110与第二分桌板120滑动至台球桌板下方,不需要使用台球桌板时,分别拉动第一分桌板110与第二分桌板120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盖在台球桌板上方,操作更简单快捷。根据需求,第一桌板10的多根桌条101也可连接在一起,使用时推动或拉动整个第一桌板10移动,从而变换位置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如图1、5、6所示,具体地,所述滑槽310包括第一滑槽311、第二滑槽312及两个过渡滑槽313,所述第一滑槽311位于台球桌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滑槽312位于台球桌板的下方,两个过渡滑槽313分别位于第一滑槽311及第二滑槽312的两端,所述过渡滑槽313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槽31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槽312连通,多根桌条101分成两组,分别为第一分桌板110与第二分桌板120,所述第一分桌板110与第二分桌板120能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过渡滑槽313在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一使用状态之间切换。即第一滑槽131与第二滑槽312通过两个过渡滑槽313连接形成环状,使第一桌板10的移动方向了灵活变换,使用更方便。

如图1-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功能桌子还包括两块相对设置在所述侧板30两端的横板70,所述横板70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30连接形成方形框架,且所述横板70设置在过渡滑槽313靠近侧板30中间的一侧,所述第一分桌板110与第二分桌板120能分别绕两横板70转动在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一使用状态之间切换。即横板70设置在两侧板30之间,提高整个桌子的强度与稳定性,横板70的表面呈光滑的弧状,保证第一分桌板110与第二分桌板120绕其转动时更顺畅。

参照图3-6,可选地,所述第一分桌板110包括20根桌条101,所述第二分桌板120包括20根桌条101,所述桌条101的中部设有穿孔1011,第一分桌板110的各桌条101通过弹力绳穿过所述穿孔1011连接,第二分桌板120的各桌条101通过弹力绳穿过所述穿孔1011连接。通过弹力绳将各桌条101依次串起来形成整体,可选地每根桌条101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根穿孔1011,采用并列设置的多根弹力绳将桌条101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滑动过程中桌条101散开,保证使用过程中第一桌板10保持平整。所述弹力绳可以是橡胶绳、具有一定柔性的钢丝绳或者牛筋绳等,只要能满足第一桌板10使用状态切换时能变形弯曲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所述桌条101为木头,每个分桌板采用20根木头串接形成,不仅能保证第一桌板10使用时桌面的平整与强度,而且能保证各桌条101沿滑槽310滑动时的顺畅性,通过合理布置木头的个数与宽度,确保第一桌板10与第二桌板20能更好地结合使用。当然,桌条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做适当调整,如每组为15根至25根。

如图3、4所示,进一步地,第一使用状态时,第一分桌板110与第二分桌板120相互靠近的两根桌条101的表面均设有凹槽1022。通过设置凹槽1022,便于人手伸入用力,推动或者拉动第一分桌板110与第二桌板20滑动,提高使用便利性。

如图6、7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桌条101的两端设有凸缘1023,所述凸缘1023伸入到所述滑槽310内,且其中一根或多根桌条101的凸缘1023上设有轴承40,所述轴承40与所述滑槽310滑动配合。通过设置轴承40,保证第一桌板10推拉顺滑,可在部分桌条101的凸缘1023上设置轴承40,降低成本。为保证第一桌板10的桌面平整度,如图6、7所示,所述滑槽310由相互连通的内槽与外槽构成,外槽用于容纳轴承40,内槽用于容纳桌条101穿过轴承40的凸缘1023,其中外槽的宽度大于内槽,当部分桌条101上设置有轴承40、部分桌条101上没有设置轴承40时,所有桌条101的凸缘1023均设置在内槽内,不会因是否设置有轴承40而影响整个第一桌板10桌面的平整。即环状的外槽走轴承40,环状的内槽走桌条101的凸缘1023,而凸缘1023上设有轴承40的桌条101,轴承40能相对外槽转动,使整个桌板滑动更顺畅。

如图1、5、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功能桌子还包括两根设置在台球桌板两侧下方的台球轨道80,所述台球轨道80同与之相邻的侧板30连接围成台球通道801,所述台球桌板两侧的球洞211均与其同侧的台球通道801连通,所述台球轨道80用于与台球接触的底面为两端向中间倾斜的倾斜面802,且所述侧板30与倾斜面802的最低端对应处开设有取球孔320。台球轨道80底面为两端向中间倾斜的倾斜面802,使用时打球进去任何一个球洞211,台球会进入与球洞211同侧的台球通道801,并沿倾斜面802滚向台球轨道80中间,由取球孔320取出。该台球轨道80隐藏在台球桌板下方,且无需设置额外的集球袋,不影响第一桌板10的使用,也不影响桌子的外观,不使用时台球可收容与台球轨道80内。本实施例中台球轨道80截面呈L形,其与侧板30及横板70连接,形成两端封闭的台球通道801,与台球桌板上设置的前洞、中洞与底洞均连通。

如图1、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功能桌子还包括设置在台球桌板下方及第二滑槽312上方的加强撑杆90,所述加强撑杆90包括横向顶杆及竖向顶杆,所述横向顶杆与竖向顶杆交叉设置,且所述横向顶杆的两端分别与两台球轨道80连接,所述竖向顶杆的两端与分别与两横板70连接。通过设置加强撑杆90,确保台球桌板及台球轨道80的强度,使各部件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增加整体强度与稳定性。

如图1-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台球桌板包括主台板210及六块绕主台板210周缘设置的挡板220,相邻挡板220之间间隔设置形成让位通道,所述主台板210在让位通道对应处设有所述球洞211,所述侧板30上设有第一卡槽330,所述横板70上设有第二卡槽710,所述主台板210的两侧分别卡入两侧板30的第一卡槽330内,所述主台板210的两端分别卡入两横板70的第二卡槽710内。主台板210通过其边缘卡入侧壁与横板70内,装配方便快捷。

如图1-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功能桌子还包括四条桌腿50,其中两条桌腿50与一侧板30的底端连接,另外两条桌腿50与另一侧板30的底端连接,且同侧的两条桌腿50呈“八”字形设置,不同侧的两相对设置的桌腿50之间连接有横杆,两横杆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两横杆连接形成“工”字形撑杆60。通过将同侧的两条桌腿50呈“八”字形设置,且不同侧的两相对设置的桌腿50之间设置“工”字形撑杆60,进一步加强桌子的稳定性,确保使用性能。

该多功能桌子,娱乐和日常使用相互不影响,结构不复杂,实木框架,整体不笨重又不小,组装方式方便运输。打球进去任何一个球洞211都会沿着桌侧面隐藏的台球轨道80滚向轨道中间,由桌面侧面的取球孔320取出,方便。节省收纳空间,娱乐和日常实用结合的多功能,让有限空间实现家具多种体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