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光帘片及调光硬卷帘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7141发布日期:2018-10-09 19:5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遮阳与外窗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调光帘片及调光硬卷帘窗。



背景技术:

硬卷帘窗是一种采取卷取方式,使由金属或塑料等硬性材质制成的帘片伸展和收回的建筑用外遮阳产品,具有保温、隔热、安全防盗、隔音降噪、防尘防风沙、防窥视等优点,是建筑节能降耗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硬卷帘窗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调光只能通过收起帘片来调节,当完全放下硬卷帘窗时,就会将室内外完全隔离,室外状况被全部遮挡,严重影响了室内采光以及用户的视野,还影响室内外的通风,如果硬卷帘窗采用透光结构或透光材料,在用户需要完全遮光时又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急需研究一种硬卷帘完全放下时还可调光的新型产品,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调光帘片及调光硬卷帘窗,在硬卷帘窗完全放下时可调节帘片的透光率,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透光需求。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帘片,包括帘片本体和设置在帘片本体内的空腔,所述帘片本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空腔上部设有上隔板,所述上隔板将空腔分隔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侧壁下半部设有多个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二侧壁下半部设有多个与第一透光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透光孔,所述帘片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空腔内的第一电磁铁块和可在第二空腔内移动的调光结构,所述调光结构包括调光片和设置在调光片上端的上磁铁片,其移动位置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电磁铁块用于通入电流产生排斥磁场推动调光结构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从而使帘片不透光或产生吸引磁场拉动调光结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使帘片透光。

进一步地,所述帘片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第一电磁铁块连接,用于根据调光片的位置与移动方向控制第一电磁铁块的电流方向和大小。

本发明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帘片,包括帘片本体和设置在帘片本体内的空腔,所述帘片本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空腔上部设有上隔板,下部设有下隔板,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将空腔分隔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第一侧壁下半部设有多个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二侧壁下半部设有多个与第一透光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透光孔,所述帘片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空腔内的第一电磁铁块、设置在第三空腔内的第二电磁铁块和可在第二空腔内移动的调光结构,所述调光结构包括调光片、设置在调光片上端的上磁铁片和设置在调光片下端的下磁铁片,其移动位置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电磁铁块用于通入电流产生排斥磁场推动调光结构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从而使帘片不透光或产生吸引磁场拉动调光结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使帘片透光,所述第二电磁铁块用于通入电流产生吸引磁场拉动调光结构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从而使帘片不透光或产生排斥磁场推动调光结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使帘片透光。

进一步地,所述帘片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第一电磁铁块、第二电磁铁块连接,用于根据调光片的位置与移动方向控制第一电磁铁块、第二电磁铁块的电流方向和大小。

本发明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帘片,包括帘片本体和设置在帘片本体内的空腔,所述帘片本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空腔上部设有上隔板,所述上隔板将空腔分隔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侧壁下半部设有多个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二侧壁下半部设有多个与第一透光孔位置错开的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二空腔内表面设有漫反射涂料,所述帘片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空腔内的第一电磁铁块和可在第二空腔内移动的调光结构,所述调光结构包括调光片和设置在调光片上端的上磁铁片,其移动位置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电磁铁块用于通入电流产生排斥磁场推动调光结构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从而使帘片不透光或产生吸引磁场拉动调光结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使帘片透光。

进一步地,所述帘片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第一电磁铁块连接,用于根据调光片的位置与移动方向控制第一电磁铁块的电流方向和大小。

本发明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调光硬卷帘窗,包括传动系统、导轨、若干依次连接的帘片、底座条、底座和卷管,所述帘片采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帘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帘片本体上设置透光孔,并通过设置在帘片本体中的电磁铁块控制调光结构的移动位置,使帘片具有调光功能,满足了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

(2)在帘片本体的不同侧壁上设置位置错开的透光孔,并在帘片内腔设置漫反射涂料,将室外高辐射强度的直射光转化为低辐射强度的散射光后进入室内,在满足室内采光的同时几乎不降低硬卷帘窗的隔热性能,确保室内的空调能耗能有效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硬卷帘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调光结构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帘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调光结构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帘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调光结构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帘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调光结构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帘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帘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传动系统,2-导轨,3-帘片,4-底座条,5-底座,6-卷管,7-控制装置,8-第一电磁铁块,9-第二空腔,10-第二侧壁,11-第二透光孔,12-调光片,13-上隔板,14-第一侧壁,15-上磁铁片,16-第一透光孔,17-下隔板,18-下磁铁片,19-第二电磁铁块,20-第三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帘片,包括帘片本体和设置在帘片本体内的空腔,所述帘片本体包括第一侧壁14和第二侧壁10,所述空腔上部设有上隔板13,所述上隔板13将空腔分隔为第一空腔7和第二空腔9,所述第一侧壁14下半部设有多个第一透光孔16,所述第二侧壁10下半部设有多个与第一透光孔16位置对应的第二透光孔11,所述帘片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空腔内的第一电磁铁块8和可在第二空腔内移动的调光结构,所述调光结构包括调光片12和设置在调光片12上端的上磁铁片15,其移动位置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电磁铁块8用于通入电流产生排斥磁场推动调光结构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从而使帘片不透光或产生吸引磁场拉动调光结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使帘片透光。其中,调光结构在第一位置时帘片不透光,在第二位置时帘片透光。

优选地,所述帘片截面为弧形或平板形,也可以为现有其他形状。

优选地,所述上隔板13与第一侧壁14、第二侧壁10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帘片还包括控制装置7,所述控制装7置与第一电磁铁块8连接,用于根据调光片12的位置与移动方向控制第一电磁铁块8的电流方向和大小。

具体地,所述控制装置具体包括:

当调光结构(或调光片12)在第一位置且不需要移动时,控制第一电磁铁块8不通电,第一电磁铁块8作为普通铁块使用,由于上磁铁片15与第一电磁铁块8具有一定距离,相互吸引的引力较小,调光结构会因重力作用在第一位置固定不动;

当调光结构(或调光片12)在第二位置且不需要移动时,控制第一电磁铁8不通电,第一电磁铁块8作为普通铁块使用,由于上磁铁片15与第一电磁铁块8距离较近,相互吸引的引力较大,可使上磁铁片15在第二位置固定不动(吸引的引力需大于调光结构的重力);

当调光结构(或调光片12)在第一位置且需要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控制第一电磁铁块8通入第一预设大小和方向的电流产生吸引磁场拉动调光结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使帘片透光;

当调光结构(或调光片12)在第二位置且需要移动到第一位置时,控制第一电磁铁块8通入第二预设大小和方向的电流产生排斥磁场推动调光结构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从而使帘片透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磁铁块8通入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可根据大量的试验分析得出。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调光硬卷帘窗,包括传动系统1、导轨2、若干依次连接的帘片3、底座条4、底座5和卷管6,所述帘片3均为本实施例上述提供的帘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与每个帘片中的第一电磁铁块8电线连接,可同时控制第一电磁铁块8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即每个帘片中的控制装置一体化集成在一个控制装置中。

优选地,所述多个第一电磁铁块8相互串联后与控制装置电线连接。

实施例2:参见图1、图4和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帘片,包括帘片本体和设置在帘片本体内的空腔,所述帘片本体包括第一侧壁14和第二侧壁10,所述空腔上部设有与第一侧壁14、第二侧壁10一体成型的上隔板13,下部设有下隔板17,所述上隔板13和下隔板17将空腔分隔为第一空腔7、第二空腔9和第三空腔20,所述第一侧壁14下半部设有多个第一透光孔16,所述第二侧壁10下半部设有多个与第一透光孔16位置对应的第二透光孔11,所述帘片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空腔内的第一电磁铁块8、设置在第三空腔内的第二电磁铁块19和可在第二空腔内移动的调光结构,所述调光结构包括调光片12、设置在调光片12上端的上磁铁片15和设置在调光片12下端的下磁铁片18,其移动位置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电磁铁块8用于通入电流产生排斥磁场推动调光结构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从而使帘片不透光或产生吸引磁场拉动调光结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使帘片透光,所述第二电磁铁块19用于通入电流产生吸引磁场拉动调光结构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从而使帘片不透光或产生排斥磁场推动调光结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使帘片透光。其中,调光结构在第一位置时帘片不透光,在第二位置时帘片透光。

优选地,所述帘片截面为弧形或平板形,也可以为现有其他形状。

优选地,所述上隔板13和下隔板17分别与第一侧壁14、第二侧壁10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帘片还包括控制装置7,所述控制装置7与第一电磁铁块8、第二电磁铁块19连接,用于根据调光片12的位置与移动方向控制第一电磁铁块8、第二电磁铁块19的电流方向和大小。

具体地,所述控制装置具体包括:

当调光结构(或调光片12)在第一位置且不需要移动时,控制第一电磁铁块8和第二电磁铁块19不通电,第一电磁铁块8和第二电磁铁块19作为普通铁块使用,由于上磁铁片15与第一电磁铁块8具有一定距离,相互吸引的引力较小,下磁铁片18与第二电磁铁块19距离较近,相互吸引的引力较大,调光结构可在第一位置固定不动;

当调光结构(或调光片12)在第二位置且不需要移动时,控制第一电磁铁8和第二电磁铁块19不通电,第一电磁铁块8和第二电磁铁块19作为普通铁块使用,由于上磁铁片15与第一电磁铁块8距离较近,相互吸引的引力较大,而下磁铁片18与第二电磁铁块19距离较远,相互吸引的引力较小,调光结构可在第二位置固定不动;

当调光结构(或调光片12)在第一位置且需要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控制第一电磁铁块8通入第一预设大小和方向的电流产生吸引磁场拉动调光结构和控制第二磁铁块19通入第二预设大小和方向的电流产生排斥磁场推动调光结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使帘片透光;

当调光结构(或调光片12)在第二位置且需要移动到第一位置时,控制第一电磁铁块8通入第三预设大小和方向的电流排斥磁场推动调光结构和控制第二磁铁块19通入第四预设大小和方向的电流产生吸引磁场拉动调光结构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从而使帘片透光。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调光硬卷帘窗,包括传动系统1、导轨2、若干依次连接的帘片3、底座条4、底座5和卷管6,所述帘片3均为本实施例上述提供的帘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与每个帘片中的第一电磁铁块8、第二电磁铁块19电线连接,可同时控制第一电磁铁块8与第二电磁铁块19的电流大小和方向。

实施例3:参见图1和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帘片,包括帘片本体和设置在帘片本体内的空腔,所述帘片本体包括第一侧壁14和第二侧壁10,所述空腔上部设有与第一侧壁14、第二侧壁10一体成型的上隔板13,所述上隔板13将空腔分隔为第一空腔7和第二空腔9,所述第一侧壁14下半部设有多个第一透光孔16,所述第二侧壁10下半部设有多个与第一透光孔16位置错开的第二透光孔11,所述第二空腔9内表面设有漫反射涂料(图中未画出),所述帘片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空腔内的第一电磁铁块8和可在第二空腔内移动的调光结构,所述调光结构包括调光片12和设置在调光片12上端的上磁铁片15,其移动位置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电磁铁块8用于通入电流产生排斥磁场推动调光结构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从而使帘片不透光或产生吸引磁场拉动调光结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使帘片透光。其中,调光结构在第一位置时帘片不透光,在第二位置时帘片透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调光结构的移动位置和控制方式均与实施例1相同。

优选地,所述帘片截面为弧形或平板形,也可以为现有其他形状。

优选地,所述上隔板13与第一侧壁14、第二侧壁10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帘片还包括控制装置7,所述控制装7置与第一电磁铁块8连接,用于根据调光片12的位置与移动方向控制第一电磁铁块8的电流方向和大小。

具体地,所述控制装置具体包括:

当调光结构(或调光片12)在第一位置且不需要移动时,控制第一电磁铁块8不通电,第一电磁铁块8作为普通铁块使用,由于上磁铁片15与第一电磁铁块8具有一定距离,相互吸引的引力较小,调光结构会因重力作用在第一位置固定不动;

当调光结构(或调光片12)在第二位置且不需要移动时,控制第一电磁铁8不通电,第一电磁铁块8作为普通铁块使用,由于上磁铁片15与第一电磁铁块8距离较近,相互吸引的引力较大,可使上磁铁片15在第二位置固定不动(吸引的引力需大于调光结构的重力);

当调光结构(或调光片12)在第一位置且需要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控制第一电磁铁块8通入第一预设大小和方向的电流产生吸引磁场拉动调光结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使帘片透光;

当调光结构(或调光片12)在第二位置且需要移动到第一位置时,控制第一电磁铁块8通入第二预设大小和方向的电流产生排斥磁场推动调光结构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从而使帘片透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磁铁块8通入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可根据大量的试验分析得出。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调光硬卷帘窗,包括传动系统1、导轨2、若干依次连接的帘片3、底座条4、底座5和卷管6,所述帘片3均为本实施例上述提供的帘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与每个帘片中的第一电磁铁块8电线连接,可同时控制第一电磁铁块8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即每个帘片中的控制装置一体化集成在一个控制装置中。

优选地,所述多个第一电磁铁块8相互串联后与控制装置电线连接。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帘片中,为了减少帘片因透光而使室内的空调能耗显著增加,尤其是在夏天,将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的透光孔位置相互错开,使照射到帘片上高辐射强度的直射光不能直接通过透光孔进入室内,只能通过第二空腔内表面的漫反射涂料的漫反射进入室内,使进入室内的阳光辐射强度大大降低,在满足室内采光的同时几乎不降低硬卷帘窗的隔热性能,确保室内的空调能耗能有效降低。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描述,任何在本发明的启示下的其它形式产品,不论在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改变,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