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流动防止挂件及利用其的逆向流动防止挂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8727发布日期:2018-11-02 22:0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当干燥或挂置洗涤衣物或毛巾、抹布、裤子、领带、袜子等布类时,本发明能够坚固地支撑而使所述布类不会因晃动或风而落下到地面等,且作为涉及能调节挂接压力的布类逆向流动防止挂件及利用其的布类逆向流动防止挂架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调节挂接压力的布类逆向流动防止挂件及具备其的布类逆向流动防止挂架装置,其具备一个以上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使得能够调节对挂在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的布类施加的压力,借助于把持部的本身弹性,当布类沿着作为布类夹入方向的正向夹入时,挂接片不卡于布类,顺利进行布类的夹入,当布类沿着作为布类夹入方向的相向方向的逆向行进时(取出时),挂接片卡于布类,防止容易地逆向取出;该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卡于夹入把持部内的布类,使之不逆向行进,坚固而简便地夹入并固定洗涤衣物或毛巾、裤子、领带、裙子等布类,使得不因风等引起的晃动而掉落;当将布类从把持部取出时,以较小的力和简单的动作便能够使固定的布类取出,可以便利地使用。

背景技术

以往在干燥或挂置洗涤衣物或毛巾、抹布、裤子、领带、袜子等布类时,有如图1所示的晾衣卡子方式,即使被坚固地卡住并把持的布类的厚度各不相同,也根据各个布类的厚度而以均等的力把持,使得不因风等引起的晃动而掉落。晾衣卡子方式是借助于弹簧,利用弹性卡住布类,因而与所述布类的厚度差异无关,以相似的压力卡住布类。

图1是以往技术的晾衣卡子的立体图。

采用图1所示晾衣卡子的方式,需要将把持布类的把持部50张开,将布类夹入把持部50后,把持部50重新利用弹性压迫布类进行把持,当将布类从把持部50取出时,也利用另外的动作,将把持布类的把持部50张开,从把持部50的布类曾进入的进入口60侧取出。

这种方式虽然坚固地把持布类的效果良好,但存在夹入和取出布类时,均需通过另外的动作将把持部50张开的不便。

就如上所述即使是把持布类时也需将把持部50张开的方式而言,把持布类时或取出所述布类时,布类均通过进入口60,因而如果把持部50不以较强的弹性压迫并把持布类,则布类流出进入口60的可能性增大,因而采用使得把持部50以较强的弹性压迫布类的结构,根据这种结构特性,当将布类夹入把持部50时和将布类从把持部50取出时,均需要以较强的力将把持部50张开,因而费力、麻烦,存在会使干燥的布类上发生痕迹的问题。

与此相关联,大韩民国授权实用新型公报第20-0418304号公开了晾衣卡子,大韩民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358934号公开了能相互结合的晾衣卡子。

但是,原有发明未公开能够容易而迅速地把持或分离相当量的布类的结构。

为了消除所述以往技术的问题,要求一种方式,能够在布类夹入把持部50时或夹入后,根据布类的厚度,调节压迫布类的力,以便对布类施加适当的压迫,使得夹入于把持部50的布类不因风等引起的晃动而掉落,同时,将布类夹入把持部50时和从把持部50取出时,无需将把持部50张开的动作便可以直接夹入或取出。

为此,优选如下方式,即,在将布类插入于把持部的情况下,在适当的压力施加于布类的状态下,与布本身的厚度相应,把持部容易地张开而易于夹入,在布类已插入于把持部的情况下,向布类施加适宜的压力,坚固地卡住所述布类,当将所述布类从把持部取出时,由于所述布类在把持部内从下向上只沿一个方向行进,于是将所述布类从把持部取出。

如果布类在把持部内被挂接片卡住,无法逆向行进,则无法从把持部的布类曾进入的进入口侧取出,因而需要能够使得布类再次正向行进而从进入口的相反侧容易地取出。

因此,对改善能调节挂接压力的布类逆向流动防止挂件及利用其的布类逆向流动防止挂架装置结构的要求不断增加,采用如下方式,即,为了干燥或挂置洗涤衣物或毛巾、抹布、裤子、领带、袜子等布类,可以根据布类的厚度而施加适当的压迫,以便坚固地卡住,可以根据所述布类的厚度而调节压迫布类的力,以便夹入于把持部的布类不因风等引起的晃动而掉落,而且,布类无法沿所述把持部的逆向流动,以便夹入布类或取出时,无需均通过另外的动作而将把持部张开,可以便利地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正是为了满足如前所述的要求而研发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调节挂接压力的布类逆向流动防止挂件及利用其的布类逆向流动防止挂架装置,借助于把持部内配备的一个以上挂接压力调节片,能够根据布类的厚度调节压迫布类的力,以便在将布类夹入把持部时和取出时,不要求将把持部张开的另外的动作,将所述布类夹入把持部时和取出时,以相对较小的力,便能够实现所述布类与把持部的结合及脱落,减小在干燥的所述布类上发生把持的痕迹或纤维损伤的危险;追加地,借助于一个以上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防止被把持的布类逆向行进,能够坚固地固定。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以上言及的内容,未言及的其它目的是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记载明确理解的。

技术方案

旨在解决所述课题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挂件具备:主体部;多个把持架,其各个的一端相互隔开地结合于所述主体部,各个的另一端沿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向下长长地延长,在各个的另一端之间形成有供布类插入的进入口,在各个把持架之间,形成有供布类容纳的把持部;挂接压力调节片,其为一个以上,一端结合于所述主体部或所述把持架的至少一者,另一端长长地延长;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其为一个以上,在所述主体部或所述把持架的至少一者上形成;及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其为一个以上,结合于所述把持架或所述挂接压力调节片的至少一者;将所述挂接压力调节片的另一端挂接于所述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可以调节对卡于所述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的布类施加的压力,所述把持架或所述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的至少一者具有弹性,所述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一端结合于所述把持架或所述挂接压力调节片,另一端的端部朝向所述主体部倾斜地延长,使得布类经过所述进入口夹入于所述把持部或夹入的布类向所述把持部上侧方向取出的正向行进顺利进行,在布类夹入于所述把持部的状态下,在沿着作为与所述正向相反方向的逆向行进时,所述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进入布类并卡住,使得布类表面折叠,防止布类的逆向行进。

另外,可以提供一种布类逆向流动防止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能调节挂接压力的布类逆向流动防止挂件的结合结构而形成,所述能调节挂接压力的布类逆向流动防止挂件的特征在于,具备:主体部;多个把持架,其各个的一端相互隔开地结合于所述主体部,各个的另一端沿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向下长长地延长,在各个的另一端之间形成有供布类插入的进入口,在各个把持架之间,形成有供布类容纳的把持部;挂接压力调节片,其为一个以上,一端结合于所述主体部或所述把持架的至少一者,另一端长长延长;及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其为一个以上,在所述主体部或所述把持架的至少一者上形成;及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其为一个以上,结合于所述把持架或所述挂接压力调节片的至少一者;可以将所述挂接压力调节片的另一端挂接于所述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调节向卡于所述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的布类施加的压力,所述把持架或所述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的至少一者具有弹性,所述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一端结合于所述把持架或所述挂接压力调节片,另一端的端部朝向所述主体部倾斜地延长,布类经过所述进入口而夹入于所述把持部或夹入的布类向所述把持部的上侧方向取出的正向行进顺利进行,而在布类夹入于所述把持部的状态下,沿着作为与所述正向相反方向的逆向行进时,所述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进入布类并卡住,使得布类表面折叠,防止布类的逆向行进。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挂件及利用其的挂架装置,可以根据布类的厚度,调节压迫布类的力,使得为了干燥或挂置布类而夹入于把持部的布类即使因风等引起的晃动也不从把持部掉落,因而与洗涤衣物的厚度无关,均可坚固地固定,夹入布类时及取出时均无需用另外的动作将把持部张开,夹入时和取出时均不费力,干燥完成后在布类中发生把持的痕迹或纤维损伤的危险也减小,具有提供坚固性和便利性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以上言及的内容,未言及的其它目的是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记载明确理解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技术的晾衣卡子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挂件的第1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主视图。

图4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布类滑动的状况的部分放大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一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一实施例,在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下,布类夹入于把持部时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

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一实施例,在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下,布类卡于把持部的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

图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一实施例,在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下,将卡于把持部的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的布类倾斜地向上收起时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

图9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二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0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三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四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未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四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五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六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七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未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八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未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7是图示根据图16所示的本发明挂件的第八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九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未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9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九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0是图示由本发明的能调节挂接压力的布类逆向流动防止挂件沿横向结合形成的逆向流动防止挂架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主体部20、20a:把持架30:挂接压力调节片

40: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50:把持部60:进入口70: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

80:布类100:布类逆向流动防止挂件200:布类逆向流动防止挂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果参照后面与附图一同详细说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目的及效果以及用于达成其的技术构成将更加明确。在说明本发明方面,当判断认为对公知功能或构成的具体说明可能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要旨时,省略其详细说明。而且,后面说明的术语作为考虑到本发明中的结构、作用及功能等而定义的术语,会因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等而异。

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互不相同的多样形态体现。不过,本实施例提供用于使本发明的公开更完整,向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完整地告知发明的范畴,本发明只由专利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权利要求项的范畴所定义。因此,其定义应以本说明书通篇内容为基础而作出。

在通篇说明书中,当提到某部分“包括”某构成要素时,只要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这并非排除其他构成要素,而是意味着可以还包括其他构成要素。

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挂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主视图,根据图2及图3所示,就本发明的布类逆向流动防止挂件100而言,在主体部10两端,2个把持架20、20a各个的一端固定于主体部10,另一端长长地延长,形成供布类夹入的把持部50,挂接压力调节片30的一端结合于形成把持部50的2个把持架20、20a之一的把持架20a的终端部分,另一端向主体部10侧延长,在主体部10结合有3个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挂接压力调节片30的另一端成为未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的状态。

而且,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的一端结合于挂接压力调节片30与一侧把持架20a结合的部分一侧的挂接压力调节片30,另一端倾斜地向主体部10侧延长。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具有不阻止布类从进入口60向主体部10侧流动、防止从主体部10侧向进入口60侧流动的功能,挂接压力调节片30根据布类的厚度,调节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的位置或倾斜的角度,使得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的功能更顺利地发挥。

下面为了说明的便利,将布类从所述把持部50的进入口60向所述把持部50的进入口60相反侧的主体部10侧行进的方向定义为“正向”,将布类从所述把持部50的进入口60相反侧的主体部10侧向所述把持部50的进入口60侧行进的方向定义为“逆向”。

但是,如果观察图2及图3的图示内容,则可以确认,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的另一端的端部不触及与挂接压力调节片30所结合的一侧把持架20a对应的另一侧把持架20,两者之间张开。

在以合成树脂制作本发明的能调节挂接压力的布类逆向流动防止挂件的情况下,通过向模具中注入原材料而注塑的过程进行制作,在模具的制作上,如要使得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的另一端的端部触及与挂接压力调节片30所结合的一侧把持架20a对应的另一侧把持架20,则在注塑时,由于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的另一端的端部与另一侧把持架20连接,因而优选制作得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的另一端的端部不触及另一侧把持架20,两者之间张开。

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布类滑动的状况的部分放大图,如果观察图4所示的内容,在把持架20与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的另一端端部之间夹入有薄薄的布类80,由于是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的另一端的端部不触及布类80的状态,因而布类80向下滑动。

即,在挂接压力调节片30未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的状态下,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的另一端的端部不触及另一侧把持架20,布类80比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的另一端的端部与另一侧把持架20的张开间隔薄,可能无法卡于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会逆向行进而掉落到下方。

图5是图示本发明挂件的第一实施例中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如图5所示,成为挂接压力调节片30的另一端挂接于主体部10结合有的3个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中位于中心的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的状态。

可以确认,挂接压力调节片30的另一端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因而挂接压力调节片30倾斜,因此,一端结合于挂接压力调节片30而另一端倾斜地向主体部10侧延长的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也进一步倾斜,另一端碰到另一侧把持架20而稍稍弯曲。

图6是图示在本发明挂件的第一实施例中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下,布类夹入把持部时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如图5所示,显示出挂接压力调节片30的另一端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因此,即使是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也相对地进一步倾斜,另一端碰到另一侧把持架20的状态,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也具有弹性,另一端倾斜地朝向上方,因而当布类从下向上正向a夹入时,布类在将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向上推的同时,张开与把持架20的缝隙,可以正向行进并夹入。

其中,把持架20或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的至少一者具有弹性,因而顺利发挥作用。

图7是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一实施例,在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下,布类卡于把持部的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如图7所示,在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的另一端触及把持架20的状态下,布类80经过进入口60,在接触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的另一端的同时夹入把持部50内,如果使用者从布类80撤手,则布类80借助于重力而沿b方向行进,即,逆向行进,掉落到进入口60侧。

此时,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借助于弹性而展开,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另一端的端部进入布类80并卡住,使得布类80表面折叠。

布类80由于表面柔软,表面形状根据接触表面并进行按压的物体形状而改变,如果尖锐地按压布类的一部分,则只有该部分深陷,表面深深地折叠,由于同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与一侧把持架20a结合的部位相比,卡住布类的端部朝向主体部10侧地倾斜,因而即使施加力而使布类80逆向行进,也无法行进。

此时,使得布类无法向下方行进,即,无法向与布类曾进入的方向相反的逆向的b方向行进。

因此,在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的另一端触及把持架20的状态下,夹入于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与把持架20之间的布类不向下方掉落。

图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一实施例,在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下,将卡于把持部的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的布类倾斜地向上收起时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图示了从侧面呈现的状态。

如同在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的另一端触及把持架20的状态下图示夹入于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与把持架20之间的布类80那样,如果使布类的下方部分向c方向旋转的同时倾斜地向上抬升,向d方向倾斜地拉动,则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虽然防止布类的逆向行进,但不阻止正向a行进,因而布类向几乎为正向的d方向的流动可以顺利进行,布类可以从本发明的能调节挂接压力的布类逆向流动防止挂件容易地收起。

在图2、图3及图5所示的本发明挂件的第一实施例中,在主体部10中具备3个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但根据将挂接压力调节片30挂接于3个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中的哪里,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借助于弹性而按压布类并卡于布类的压迫强度会不同。

在图5中,图示了挂接压力调节片30挂接于3个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中的中间者,优选如果挂接于比其更靠近挂接压力调节片30一端所结合的一侧把持架20a侧的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则挂接压力调节片30的倾斜变缓,因此,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借助于弹性而按压布类并卡于布类的强度相对变弱,当挂接于与挂接压力调节片30一端所结合的把持架20a相对隔开一侧的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时,挂接压力调节片30的倾斜加剧,因此,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借助于弹性而按压布类并卡于布类的强度相对变强。

如果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借助于弹性而按压布类并卡于布类的强度变弱,则使布类进入本发明挂件的进入口60并夹于把持架20与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之间或从把持架20与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之间取出时,稍稍用力即可方便地夹入,相反,刮风或本发明的挂件晃动时,布类容易掉落,如果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借助于弹性而按压布类并卡于布类的强度变强,则使布类进入本发明挂件的进入口60并夹于把持架20与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之间或从把持架20与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之间取出时,比较费力,夹入不便,相反,刮风或本发明的挂件晃动时卡得坚固,使得布类不掉落。

因此,使用者可以根据布类的厚度或重量,调节将挂接压力调节片30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的位置,调节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借助于弹性而按压布类并卡于布类的强度,进行适当调节,使得悬挂或取出布类时便利,布类也悬挂得坚固。

在图4、图6、图7及图8中图示并说明的本发明的挂件夹入、悬挂、收起的基本作用,在以下叙述的其他实施例中也以相同原理进行作用。

图9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二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如图示的内容所示,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可以不结合于主体部10,而是结合于把持架20a。

显示出如果将挂接压力调节片30挂接在结合于把持架20a的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则有弹性的挂接压力调节片30在弯曲的同时,中间部分鼓起,向与挂接压力调节片30结合的一侧把持架20a相向的另一侧把持架20侧靠近,因而一端结合于挂接压力调节片30而另一端倾斜地向主体部10侧延长的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也相对具有较大斜率值,另一端触及另一侧把持架20并优美地弯曲。

于是,如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示,布类在把持部内的正向a流动顺利进行,而逆向b流动被阻止,顺利执行夹入、悬挂、取出布类的功能。

图10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三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如图所示,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可以既配备于主体部10也配备于把持架20a。

将挂接压力调节片30挂接在结合于主体部10的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或挂接在结合于把持架20a的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一端结合于挂接压力调节片30而另一端倾斜地向主体部10侧延长的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的另一端触及另一侧把持架20,如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示,布类在把持部中的正向流动顺利进行,但逆向流动被阻止,使得顺利执行夹入、悬挂、取出布类的功能。

图1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四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未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在主体部10两端,2个把持架20、20a各个一端固定于主体部10,另一端长长地延长,形成有供布类夹入的把持部50,挂接压力调节片30的一端结合于形成把持部50的2个把持架20、20a中一个把持架20的终端部分,另一端向主体部10侧延长,在主体部10结合有3个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挂接压力调节片30可以成为未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的状态。

另外,优选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的一端结合于与挂接压力调节片30结合的把持架20相向的把持架20a的终端部,另一端倾斜地向主体部10侧延长。

本发明的第一、第二、第三实施例是挂接压力调节片30结合于一侧把持架20a,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结合于所述挂接压力调节片30,与此相比,第四实施例的情形是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不结合于挂接压力调节片30,挂接压力调节片30和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可以各自单独结合于2个把持架20、20a。

所述挂接压力调节片30处于未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的状态,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另一端的端部不触及挂接压力调节片30,两者之间可以张开。

与所述第一实施例中所作的说明类似,如果在挂接压力调节片30与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另一端的端部之间夹入薄布类80,则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另一端的端部成为不触及布类80的状态,使得布类80可以向下滑动。

即,在挂接压力调节片30未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的状态下,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另一端的端部不触及挂接压力调节片30,使得比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另一端的端部与挂接压力调节片30的张开间隔更薄的布类,不会卡于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而是会逆向行进并掉落到下方。

图1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四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显示了挂接压力调节片30和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分别单独结合于图11所示的2个把持架20、20a,结合于2个把持架20、20a中的一个把持架20的挂接压力调节片30另一端挂接于主体部10具备的3个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中处于中间者的状态。

如图所示,挂接压力调节片30的一端可以结合于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未结合的把持架20,另一端可以倾斜地向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所结合的把持架20a侧倾斜并朝向主体部10侧。

但是,结合于一侧把持架20a的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另一端的端部位于把持部50的中间部分,因而与倾斜的挂接压力调节片30接触,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另一端的端部对挂接压力调节片30施加压力并弯曲。

其中,布类夹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30与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之间并卡住,但如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所示,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具有弹性,另一端可以倾斜地朝上,因此,当布类从下向上夹入时,布类在将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向上推的同时,张开与挂接压力调节片30的缝隙,可以正向行进并夹入。

在从下向上夹入的布类不再进一步向上行进而停止的情况下,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借助于弹性而按压布类并卡于布类,布类无法向下方行进,即,向布类曾进入的方向相反的逆向行进,因而夹入于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的另一端与挂接压力调节片30之间的布类不掉落到下方。

另外,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虽然阻止布类的逆向行进,但不阻止正向行进,因此,如果将夹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30与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之间的布类向上侧方向收起,则容易收起。

图1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五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如图所示,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可以不只结合于主体部10,还可结合于把持架20。

显示出如果将所述挂接压力调节片30挂接在结合于把持架20的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则有弹性的挂接压力调节片30在弯曲的同时,中间部分鼓起,靠近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所结合的把持架20a侧,触及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另一端的端部受到压力而少许弯曲。

使用者如此将挂接压力调节片30挂接在配备于主体部10的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或挂接在结合于把持架20的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在挂接压力调节片30与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之间施加压力,布类在把持部内正向流动顺利进行,而逆向流动被阻止,使得顺利执行夹入、悬挂、取出布类的功能。

图1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六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可以既在一侧把持架20a结合有挂接压力调节片30,也在另一侧把持架20结合有挂接压力调节片30,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结合于在一侧把持架20a上结合的挂接压力调节片30。

在该状态下,两侧挂接压力调节片30挂接在结合于主体部10的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因而是在结合于一侧把持架20a上结合的挂接压力调节片30的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另一端的端部与另一侧把持架20上结合的挂接压力调节片30之间施加压力的状态。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将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主体部10具备的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中的哪一个,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借助于弹性而按压布类并卡于布类的强度会不同。

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虽然阻止布类的逆向行进,但不阻止正向行进,因此,使用者可以顺利执行在结合于一侧把持架20a上结合的挂接压力调节片30的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与另一侧把持架20上结合的挂接压力调节片30之间夹入、悬挂、取出布类的功能。

图1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七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未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既在一侧把持架20a结合有挂接压力调节片30,也在另一侧把持架20结合有挂接压力调节片30,2个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分别结合于两侧挂接压力调节片30。

其中,布类夹入于两侧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另一端的端部之间,由于两侧挂接压力调节片30未挂接于主体部10上结合的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因此,两侧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另一端的端部不相互触及,薄的布类不被卡住,会逆向流动并掉落。

如果使用者将两侧挂接压力调节片30挂接于各个主体部10上结合的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或将两侧挂接压力调节片30中的一个挂接于主体部10上结合的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则两侧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另一端的端部相互触及,可以顺利执行在两侧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之间夹入、悬挂、取出布类的功能。

图1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八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未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7是图示根据图16所示本发明挂件的第八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如图16及图17内容所示,挂接压力调节片30不结合于把持架20、20a,而是结合于主体部10。

可以确认,挂接压力调节片30的一端结合于主体部10,另一端向下长长地延长,在另一端的端部部分,结合有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的一端,在与挂接压力调节片30靠近的一侧把持架20a另一端的端部部分,配备有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

图16图示了挂接压力调节片未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在挂接压力调节片30未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的状态下,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另一端的端部不触及另一侧把持架20,薄的布类不被卡住,会逆向流动并掉落。

图17图示了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显示出如果将挂接压力调节片30挂接于一侧把持架20a上结合的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则在挂接压力调节片30弯曲的同时,中间部分鼓起,一端结合于挂接压力调节片30的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进一步倾斜,另一端的端部触及另一侧把持架20,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另一端的端部受到压力而少许弯曲。

因此,使用者将结合于主体部10的挂接压力调节片30,挂接于一侧把持架20a上配备的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在另一侧把持架20与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之间施加压力,布类在把持部50内顺利进行正向流动,但逆向流动被阻止,使得顺利执行夹入、悬挂、取出布类的功能。

图1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九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未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9是图示根据本发明挂件的第九实施例,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的主视图,如图18及图19所示,可以确认,挂接压力调节片30不结合于把持架20、20a而是结合于主体部10,这与图16、图17所示的本发明挂件的第八实施例相同,但挂接压力调节片30的一端结合于主体部10,另一端向下长长地延长,在从挂接压力调节片30远离的一侧把持架20a另一端的端部部分,结合有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的一端,在与挂接压力调节片30靠近的把持架20另一端的端部部分,配备有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

图18图示了挂接压力调节片未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在挂接压力调节片30未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的状态下,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另一端的端部不触及挂接压力调节片30,如果在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与挂接压力调节片30之间夹入薄的布类,则不被卡住,会逆向流动并掉落。

图19图示了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的状态,显示出如果将挂接压力调节片30挂接于靠近的把持架20上结合的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则在挂接压力调节片30弯曲的同时,中间部分鼓起,一端结合于相反侧的一侧把持架20a另一端的端部部分的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其另一端的端部触及挂接压力调节片30,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另一端的端部受到压力并少许弯曲。

使用者如此将主体部10上结合的挂接压力调节片30挂接于把持架20上配备的挂接压力调节片挂接棱70,在挂接压力调节片30与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之间施加压力,使得布类在把持部50内,夹入于挂接压力调节片30与逆向流动防止挂接片40之间,顺利进行正向流动,但逆向流动被阻止,使得顺利执行夹入、悬挂、取出布类的功能。

图20是图示由本发明的能调节挂接压力的布类逆向流动防止挂件沿横向结合形成的逆向流动防止挂架装置的立体图,根据图20图示的内容,由多个本发明的挂件沿横向结合形成。

其中,本发明挂件的把持架也可以用作相互邻接的挂件的把持架。

具体而言,逆向流动防止挂架装置以包括由多个逆向流动防止挂件结合的结构的形状配备,四边形或圆形结构均包括在内。

如上所述形成的逆向流动防止挂架装置可以轻松而迅速地夹入、悬挂、取出多个布类,无需另外的组装过程,可以利用一个模具,通过一次的注塑而制造,生产容易并可节省生产成本。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中图示的构成,只不过是本发明最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并非全部代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因此应理解为,在本申请时间点,会存在可以取代他们的多样等同物和变形例。因此,以上记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应理解为只是示例而非限定,与详细说明相比,本发明的范围由专利权利要求书所表示,从专利权利要求书的意义及范围以及其等价概念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形的形态应解释为包括于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