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庭智能安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40705发布日期:2018-12-01 01:52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家庭智能安防方法。

背景技术

防盗窗是指在建筑物原有窗户的基础上,附加一层具有防盗防护功能的网状门窗。常见的防盗窗种类按材质分:有不锈钢防盗窗、彩钢防盗窗、铁艺防盗窗、铝合金防盗窗、锌钢防盗窗、钢塑复合防盗窗、金刚网防盗窗,框隐形防盗窗等;按使用功能来分有固定式防盗窗和可活动的多功能推拉防盗窗。

一般家庭通过加装防盗窗在防止财务被盗,采用现有的防盗窗进行防护的方法存在不足,现有的有些防盗窗没有安装报警机构,盗贼破开防盗窗破开而室内的人不易发觉,不利于室内的安全,且现有的防盗窗直接固定在窗户上,防盗窗不能打开,不方便人们在窗户外晾晒衣服。使得采用传统防盗窗进行安全保护的方法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家庭智能安防方法,该方法采用防盗窗,该防盗窗的第一固定框的内部安装第一防盗机构和两个第二防盗机构,第二防盗机构可在第一固定框的内部转动,当需要晾晒衣服时,可将第二防盗机构打开,从而打开防盗窗,方便人们在窗户外面晾晒衣服。第一固定框的一侧安装报警机构,第二防盗机构的侧壁安装控制机构,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报警机构,当使用不当方法打开第二防盗机构时,控制机构打开报警机构,使报警机构报警,提醒室内人员。两个第二防盗机构的侧壁分别安装固定机构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卡合固定机构,将两个第二防盗机构固定在一起,防止在不使用时第二防盗机构转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庭智能安防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门窗适当位置安装摄像头;

步骤二:将步骤一的门窗换成防盗门及防盗窗;

步骤三:在步骤二的防盗窗上安装智能感应装置,感知有无外力冲击;

其中,所述防盗窗包括第一固定框、安装板、第一防盗机构、第二防盗机构、报警机构、升降机构、固定机构、连接机构、控制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及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内部顶端与底端分别安装所述第一防盗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内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防盗机构,一个所述第二防盗机构的侧壁转动连接多个所述固定机构,另一个所述第二防盗机构的侧壁安装多个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卡合所述固定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侧壁安装所述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卡合所述第二防盗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内部安装所述控制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侧壁安装所述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内部安装所述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防盗机构。

具体的,所述第二防盗机构报的第二固定框、第二支撑杆和两个支撑柱,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底端与底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安装所述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二固定框的内部安装交错分布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为了保证所述。

具体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和固定块,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框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另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框的侧壁安装所述固定块,所述固定板抵触所述固定块,为了方便将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侧壁连接。

具体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连接套和弹簧,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框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二升降杆的内部通过所述弹簧连接所述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所述第一升降杆贯穿所述固定板伸入所述固定块的内部,为了方便所述第一升降杆在所述第二升降杆的内部运动,使所述第一升降杆卡合所述固定块,将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框固定。

具体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滑块、滑槽和安装片,所述第二升降杆的内部对称开设所述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侧壁为“t”形的所述滑块,所述滑块对称安装于所述连接套的侧壁,其中一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安装弧形具有弹性的所述安装片,所述安装片抵触所述滑块,为了方便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使所述滑块与所述安装片连接。

具体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连接块和安装槽,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侧壁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二固定框的侧壁安装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面设有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卡合所述连接杆,为了方便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连接块上,将所述第一升降杆固定。

具体的,所述安装片和所述固定板的高度之和小于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的最短垂直距离,且所述安装片和所述滑块是由金属制成的安装片和滑块,为了方便所述安装片与所述滑块接触,使电路顺通。

具体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开关、连接板和报警灯,所述第一固定框的顶面安装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壁安装所述开关,且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安装所述开关,所述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报警灯和所述滑块,所述报警灯电性连接所述安装片,为了使在使用不正当的手法打开所述第二防盗机构时,所述报警灯报警。

具体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限位孔和限位套,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内部的安装所述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侧壁设有呈环形分布的所述限位孔,所述限位杆贯穿所述限位套和所述限位孔,为了将所述支撑柱固定,防止所述支撑柱晃动。

具体的,所述第一防盗机构包括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侧壁对称安装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等距安装所述第一支撑杆,为了方便所述第一支撑杆将所述第一固定框封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家庭智能安防方法,该方法采用防盗窗,该防盗窗的第一固定框的内部安装第一防盗机构和两个第二防盗机构,第二防盗机构可在第一固定框的内部转动,当需要晾晒衣服时,可将第二防盗机构打开,从而打开防盗窗,方便人们在窗户外面晾晒衣服。

(2)本发明的一种家庭智能安防方法,该方法采用防盗窗,该防盗窗的第一固定框的一侧安装报警机构,第二防盗机构的侧壁安装控制机构,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报警机构,当使用不当方法打开第二防盗机构时,控制机构打开报警机构,使报警机构报警,提醒室内人员。

(3)本发明的一种家庭智能安防方法,该方法采用防盗窗,该防盗窗的两个第二防盗机构的侧壁分别安装固定机构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卡合固定机构,将两个第二防盗机构固定在一起,防止在不使用时第二防盗机构转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防盗窗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第二固定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升降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控制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支撑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固定框,2、安装板,3、第一防盗机构,31、支撑板,32、第一支撑杆,4、第二防盗机构,41、第二固定框,42、第二支撑杆,43、支撑柱,5、报警机构,51、开关,52、连接板,53、报警灯,6、升降机构,61、第一升降杆,62、第二升降杆,63、连接套,64、弹簧,7、固定机构,71、固定板,72、固定块,8、连接机构,81、连接杆,82、连接块,83、安装槽,9、控制机构,91、滑块,92、滑槽,93、安装片,10、限位机构,101、限位杆,102、限位孔,103、限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方法、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家庭智能安防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门窗适当位置安装摄像头;

步骤二:将步骤一的门窗换成防盗门及防盗窗;

步骤三:在步骤二的防盗窗上安装智能感应装置,感知有无外力冲击;

其中,所述防盗窗包括第一固定框1、安装板2、第一防盗机构3、第二防盗机构4、报警机构5、升降机构6、固定机构7、连接机构8、控制机构9和限位机构10;所述第一固定框1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及所述安装板2,所述第一固定框1的内部顶端与底端分别安装所述第一防盗机构3;所述第一固定框1的内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防盗机构4,一个所述第二防盗机构4的侧壁转动连接多个所述固定机构7,另一个所述第二防盗机构4的侧壁安装多个所述升降机构6,所述升降机构6卡合所述固定机构7;所述升降机构4的侧壁安装所述连接机构8,所述连接机构8卡合所述第二防盗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的内部安装所述控制机构9,所述第一固定框1的侧壁安装所述报警机构5,所述报警机构5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机构9;所述第一固定框1的内部安装所述限位机构10,所述限位机构1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防盗机构4。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防盗机构4报的第二固定框41、第二支撑杆42和两个支撑柱43,所述第一固定框1的底端与底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柱43,所述支撑柱43的一端安装所述第二固定框41,所述第二固定框41的内部安装交错分布的所述第二支撑杆42,为了保证所述。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机构7包括固定板71和固定块72,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框41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71,另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框41的侧壁安装所述固定块72,所述固定板71抵触所述固定块72,为了方便将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框41的侧壁连接。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第一升降杆61、第二升降杆62、连接套63和弹簧64,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框4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杆62,所述第二升降杆62的内部通过所述弹簧64连接所述连接套63,所述连接套63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61,所述第一升降杆61贯穿所述固定板71伸入所述固定块72的内部,为了方便所述第一升降杆61在所述第二升降杆62的内部运动,使所述第一升降杆61卡合所述固定块72,将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框41固定。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控制机构9包括滑块91、滑槽92和安装片93,所述第二升降杆62的内部对称开设所述滑槽92,所述滑槽92的内部滑动连接侧壁为“t”形的所述滑块91,所述滑块91对称安装于所述连接套63的侧壁,其中一个所述滑槽92的内部安装弧形具有弹性的所述安装片93,所述安装片93抵触所述滑块91,为了方便所述滑块91在所述滑槽92的内部滑动,使所述滑块91与所述安装片93连接。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机构8包括连接杆81、连接块82和安装槽83,所述第一升降杆61的侧壁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杆81,所述第二固定框41的侧壁安装所述连接块82,所述连接块82的顶面设有所述安装槽83,所述安装槽83的内部卡合所述连接杆81,为了方便所述连接杆81固定在所述连接块82上,将所述第一升降杆61固定。

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安装片93和所述固定板71的高度之和小于所述连接块82与所述固定块72之间的最短垂直距离,且所述安装片93和所述滑块91是由金属制成的安装片和滑块,为了方便所述安装片93与所述滑块91接触,使电路顺通。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报警机构5包括开关51、连接板52和报警灯53,所述第一固定框1的顶面安装所述连接板52,所述连接板52的侧壁安装所述开关51,且所述连接板52的一侧安装所述开关51,所述开关51电性连接所述报警灯53和所述滑块91,所述报警灯53电性连接所述安装片93,为了使在使用不正当的手法打开所述第二防盗机构4时,所述报警灯53报警。

具体的,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限位机构10包括限位杆101、限位孔102和限位套103,所述第一固定框1的内部的安装所述限位套103,所述限位套103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柱43,所述支撑柱43的底端侧壁设有呈环形分布的所述限位孔102,所述限位杆101贯穿所述限位套103和所述限位孔102,为了将所述支撑柱43固定,防止所述支撑柱43晃动。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防盗机构3包括支撑板31和第一支撑杆32,所述第一固定框1的侧壁对称安装所述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的一端等距安装所述第一支撑杆32,为了方便所述第一支撑杆32将所述第一固定框1封闭。

通过安装板2将第一固定框1固定在窗户外侧,再将本装置接入电源,打开开关51,使本装置内部接通电源。

(1)当需要打开第一固定框1晾晒衣服时,按下安装板2侧壁的开关51,使本装置的内部断开电源,向上提起连接杆81,使连接杆81带动第一升降杆61向上运动,使第一升降杆61和连接套63在第二升降杆62的内部向上运动,压缩第二升降杆62内部的弹簧64;使第一升降杆61从固定块72和固定板71的内部伸出,旋转连接杆81,使连接杆81的一端在连接套63的内部转动,将连接杆81放入连接块82内部的安装槽83的内部,将连接杆81固定,从而将第一升降杆61固定。

(2)转动一个第二固定框41侧壁的固定板71,使固定板71与另一个第二固定框41分开,抽出限位套103内部的限位杆101,使限位杆101与支撑柱43底端的限位孔102分开,转动第二固定框41,使两个第二固定框41分开,从而将第一固定框1分开,方便衣服从第一固定框1的内部穿过晾晒衣服。

(3)当晾晒衣服结束后,旋转两个第二固定框41,使两个第二固定框41的侧壁连接造一起,将限位杆101贯穿限位套103和限位孔102,从而将支撑柱43固定,防止支撑柱43晃动,转动固定板71,使固定板71与固定块72的顶面接触,转动安装槽83内部的连接杆81,使连接杆81与安装槽83错开,松开连接杆81,弹簧64伸长,使第一升降杆61从第二升降杆62的内部伸出,使第一升降杆61贯穿固定板71和固定块72,将两个第二固定框41固定在一起,从而将第一固定框1封闭,打开开关51,使第一固定框1的内部接通电源。

(4)当人用不适当的方法打开第二固定框41时,第二固定框41的位置发生变化,导致第一升降杆61在第二升降杆62的内部晃动,第一升降杆61带动连接套63在第二升降杆62的内部上下晃动,连接套63侧壁的“t”形的滑块91在滑槽92的内部滑动,使滑块91与滑槽92内部的弧形具有弹性的安装片93接触,开关51电性连接报警灯53和滑块91,报警灯53电性连接安装片93,滑块91接触安装片93,使报警灯53接头电源,报警灯53鸣叫报警,提醒室内人员。

本发明防盗窗的第一固定框1的内部安装第一防盗机构3和两个第二防盗机构4,第二防盗机构4可在第一固定框1的内部转动,当需要晾晒衣服时,可将第二防盗机构4打开,从而打开防盗窗,方便人们在窗户外面晾晒衣服。第一固定框1的一侧安装报警机构5,第二防盗机构4的侧壁安装控制机构9,控制机构9电性连接报警机构5,当使用不当方法打开第二防盗机构4时,控制机构9打开报警机构5,使报警机构5报警,提醒室内人员。两个第二防盗机构4的侧壁分别安装固定机构7和升降机构6,升降机构6卡合固定机构7,将两个第二防盗机构4固定在一起,防止在不使用时第二防盗机构4转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