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控的哺乳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8074发布日期:2018-11-02 21:5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座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调控的哺乳座椅。

背景技术

我国人口众多,每年的出生人口的数量都在1800万左右,而目前正是80、90后的生育高峰,又值政府放开二胎生育政策之时,所以未来很长的时间内,我国都会保持在高出生人口时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提高哺乳期宝妈哺乳的舒适程度,市场上已出现用于辅助宝妈哺乳的专用座椅,但现有的哺乳座椅从结构设计到材料选用都无法满足年轻宝妈的实际使用需求,其主要缺点在于:

1、现有座椅的座垫材料无法吸收人体对座垫的压力,随着宝妈孕期体重的增长,现有座垫会增加宝妈的身体负担,如果长时间久坐不利于宝妈和宝宝的健康;而产后恢复期的宝妈常坐在现有的座垫上,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和疼痛的减轻,同时由于无法吸收宝妈的体重压力,不利于宝妈体型的恢复。

2、现有座椅的靠背一般都存在一定向后倾斜的角度,无法为宝妈哺乳时身体竖直的最佳坐姿提供支撑,不利于宝宝的吸允和宝妈的身体健康;

3、现有座椅可调节性能差,不符合宝妈哺乳时的角度要求,每次哺乳时都需要在他人的协助下在身后及臀下填加各种垫子,以找到相对舒适的姿态完成哺乳,费时费力,而且无法保证宝妈的舒适坐姿;

4、现有的普通座椅没有宝妈哺乳时必须的单脚支撑脚踏结构,每次哺乳时还需要在脚下放置小凳,以协助单脚支撑完成哺乳,不仅麻烦而且很不安全。

针对相关技术中哺乳座椅舒适性较低、可调节性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控的哺乳座椅,以解决现有哺乳座椅舒适性较低、可调节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调控的哺乳座椅。

根据本申请的可调控的哺乳座椅,包括:靠背、座垫和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推动所述座垫上下运动的升降装置和可推动所述靠背向后方倾斜的传动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底部与底座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部与所述座垫的底部连接,所述靠背的底部与所述座垫的底部铰接,所述传动装置的运动端与所述靠背连接,通过所述传送装置的运动端推动所述靠背向后方倾斜,所述靠背与所述座垫之间的夹角为90°至135°。

进一步的,所述座垫包括底部支撑层、中部承接层和顶部造型层,所述中部承接层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层的顶面上,所述顶部造型层设置在所述中部承接层的顶面上,所述底部支撑层和所述中部承接层的材质为高弹海绵,所述顶部造型层的材质为记忆棉,所述座垫的外部套设有座垫套,所述座垫套的材质为透气网布。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造型层的厚度为6cm至8cm。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气压棒、第一控制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纵截面为“l”形的板状结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所述靠背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位于所述座垫下方,所述第一气压棒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座垫下方,所述第一气压棒的运动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座垫的底部,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控制端通过输气管与所述第一气压棒的进气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的下部设置有弧形顶板,所述顶板向外凸出的一侧端面贴紧所述靠背的后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气压棒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气压棒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气压棒的顶端与所述座垫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气压棒的底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座垫的底部,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控制端通过输气管与所述第二气压棒的进气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通过手动调控可向上转动的扶手,所述扶手的顶部设置有高弹海绵。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的上方设置有头枕,所述靠背与所述头枕之间通过可手动调控的伸缩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控的哺乳座椅还包括为宝妈提供蹬踏位置的踏板和对所述踏板进行固定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踏板的边缘通过铰链与所述固定板的边缘连接,所述踏板可沿所述向上旋转并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椅脚,每个所述椅脚的端部安装有重力刹车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底座与座垫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可通过控制升降装置完成对座垫在竖直方向上高度的调节,同时,在座垫与靠背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可通过控制传动装置完成靠背倾斜角度的调节,本申请中的座垫高度和靠背角度可根据宝妈的坐姿进行调控,保证宝妈自然舒适的哺乳坐姿,进而解决了现有哺乳座椅舒适性较低、可调节性差的技术问题。靠背向后方倾斜的角度范围为靠背与座垫之间的夹角为90°至135°,夹角为90°时,可以保证宝妈在哺乳时自然保持正确坐姿,有利于宝妈出奶顺畅、宝宝吸允;宝妈哺乳后可调节靠背向后方倾斜,最大夹角为135°,保证宝妈能够半躺式休息,既能够获取充足、舒适的休息体验,又能够及时观察到宝宝的情况,避免宝宝出现危险状况。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可调控的哺乳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可调控的哺乳座椅中座垫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本申请涉及一种可调控的哺乳座椅,该可调控的哺乳座椅包括靠背1、座垫4、底座5、升降装置和传动装置,升降装置用于推动座垫4上下运动,传动装置用于推动靠背1向后方倾斜,升降装置的底部与底座5连接,升降装置的顶部与座垫4的底部连接,靠背1的底部与座垫4的底部铰接,传动装置的运动端与靠背1连接,通过传送装置的运动端推动靠背1向后方倾斜。底座5与座垫4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可通过控制升降装置完成对座垫4在竖直方向上高度的调节,同时,在座垫4与靠背1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可通过控制传动装置完成靠背1倾斜角度的调节,本申请中的座垫4高度和靠背1角度可根据宝妈的坐姿进行调控,保证宝妈自然舒适的哺乳坐姿,进而解决了现有哺乳座椅舒适性较低、可调节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靠背1向后方倾斜过程中,靠背1与座垫4之间的夹角变化范围为90°至135°,靠背1与座垫4之间的夹角为90°时,可以保证宝妈在哺乳时自然保持正确坐姿,有利于宝妈出奶顺畅、宝宝吸允;宝妈哺乳后可调节靠背向后方倾斜,靠背1与座垫4之间最大夹角为135°,保证宝妈能够半躺式休息,既能够获取充足、舒适的休息体验,又能够及时观察到宝宝的情况,避免宝宝出现危险状况。

如图2所示,座垫4包括底部支撑层401、中部承接层402和顶部造型层403,中部承接层402设置在底部支撑层401的顶面上,顶部造型层403设置在中部承接层402的顶面上。底部支撑层401和中部承接层402的材质为高弹海绵,顶部造型层403的材质为记忆棉,顶部造型层403的厚度为6cm至8cm。底部支撑层401为座垫4整体提供良好的支撑;中部承接层402将底部支撑层401和顶部造型层403紧密连接,不会发生两层脱离的情况;顶部造型层403采用厚度为6cm至8cm的记忆棉,准宝妈在孕期使用,不管体重如何增加,座垫4因记忆棉材料的特性所决定,都会吸收准宝妈体重给予座垫4的压力而不反弹,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准宝妈的身体健康。高弹海绵与记忆棉的结合,既保证了座垫4的支撑强度,又保证了座垫4的舒适度,宝妈无论是在孕期、哺乳期还是产后恢复期都可以在使用该座垫4时,给予宝妈最大限度的身体呵护和舒适的坐感体验。

如图2所示,座垫4的外部套设有座垫套404,座垫套404的材质为透气网布,保证座垫4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如图1所示,传动装置包括第一气压棒13、第一控制器、第一连杆14、第二连杆16和连接板8,连接板8为纵截面为“l”形的板状结构,连接板8的顶部与靠背1连接,连接板8的底部位于座垫4下方,第一气压棒13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座垫4下方,第一气压棒13的运动端与第二连杆16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6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14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14的另一端与连接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控制器设置在座垫4的底部,第一控制器的控制端通过输气管与第一气压棒13的进气端连接。通过第一气压棒13和第一控制器能够对靠背1的倾斜角度进行控制和定位,保证靠背1与座垫4的角度始终位于90°至135°之间,另外,第一控制器位于座垫4的底部,便于手动操控,提高宝妈的试用体验。

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正常使用状态下,靠背1与座垫4之间的夹角为90°,在需要向后方调节靠背1的倾斜角度时,可通过手动操控第一控制器,空气通过输气管进入第一气压棒13内,通过第一气压棒13的运动端将第二连杆16的顶端向后方推动,第二连杆16以第二连杆16的底端为轴旋转,并向下压东动第一连杆14,在第二连杆16压力的作用下第一连杆14带动连接板8向下方旋转,从而通过连接板8带动靠背1向后方倾斜。

如图1所示,靠背1的下部设置有弧形顶板9,顶板9向外凸出的一侧端面贴紧靠背1的后端面,宝妈倚靠靠背1时,顶板9能够对宝妈的背部提供足够的支撑,使宝妈的上身尽量接近90°状态,保证宝妈在哺乳时正确的坐姿,有利于宝妈出奶顺畅、宝宝吸允,避免由于宝妈自身的不良坐姿习惯,坐姿出现不自觉的改变。

如图1所示,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气压棒12和第二控制器15,第二气压棒12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气压棒12的顶端与座垫4的底部连接,第二气压棒12的底端与底座5连接。第二控制器15设置在座垫4的底部右侧边缘,第二控制器15的控制端通过输气管与第二气压棒12的进气端连接,方便宝妈因身高差异而调整座垫高度,使其方便处于最舒适的坐姿。第二控制器15位于座垫4的底部,便于手动操控,同时,气压棒12能够提供较大的压力,适于体重较大的宝妈使用。

如图1所示,靠背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通过手动调控可向上转动的扶手3,扶手3的顶部设置有高弹海绵,高弹海绵整块覆盖在扶手3的顶部,高弹海绵外侧套设有透气网布,宝妈哺乳时可将扶手3调整至与座垫4垂直的角度,避免不慎磕碰宝宝;宝妈休息时可将扶手3调整至与座垫4平行的角度,可给予手臂足够的支撑,提高舒适度。

如图1所示,靠背1的上方设置有头枕2,靠背1与头枕2之间通过可手动调控的伸缩杆7连接,提高座椅的舒适程度。

如图1所示,可调控的哺乳座椅还包括为宝妈提供蹬踏位置的踏板11和对踏板11进行固定的固定板10,固定板10与底座5固定连接,踏板11的边缘通过铰链与固定板10的边缘连接,踏板11可沿向上旋转并放置于固定板10的顶部。宝妈在使用踏板2时,可将踏板2旋转到水平位置,宝妈将脚部蹬踏在踏板2上,保持单腿支撑姿态即可对宝宝进行哺乳,轻松、舒适;哺乳完毕,将踏板2向上旋转折叠并放置于固定板10顶部,避免对宝妈的行动造成妨碍。

如图1所示,底座5上向外侧均匀延伸有多个椅脚,每个椅脚的端部都安装有重力刹车轮6,当无人使用哺乳座椅时,重力刹车轮6处于解锁状态,宝妈可轻松推动哺乳座椅进行移动;当宝妈坐在哺乳座椅上时,由于宝妈对哺乳座椅的压力使重力刹车轮6处于自动锁紧状态,哺乳座椅不会滑动,确保宝妈和宝宝的使用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